《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妈妈就摸了摸他的头,看了一会儿,不想打搅他,就出去了。
  等他妈妈一出去,刘杉颜立马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陈皮糖,含在嘴巴里,他怕再不吃颗糖镇一镇,刚喝下去的老妈咪爱心汤就要吐出来了!这特么太难喝了!
  就这样,为了怕妈妈伤心,刘杉颜强忍着不适吃了两天偏方,然后,很不幸,因剧烈腹泻,被送进了省一医急诊科!
  “医生,我儿子什么情况啊?是不是学习太累,操劳过度?”刘杉颜妈妈问陈俊。
  陈俊瞪了一眼,反问道:“您见过谁家孩子学习太累拉肚子的?拉肚子一般是胡乱吃东西,造成的腹泻!”
  然后,陈俊就追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平时没吃过的奇奇怪怪的东西?”
  刘杉颜连连点头,他妈妈开始时一愣,然后在边上讪讪的样子,很惭愧。
  陈俊就看向刘杉颜的爸爸,刘杉颜的爸爸就一五一十把喝“补脑补心汤”的事儿给说了!
  陈俊就道:“这不就得了?突然吃那么大量的‘营养餐’,又是猪脑、猪心、鸭心,还有那么多中药,这么油腻重口味,吃进去能不拉肚子吗?”
  “那……,医生,情况严重吗?”刘杉颜妈妈很羞愧地问道。
  陈俊一边开药,一边道:“严重倒是不严重,挂一针马上就好。只是,我不得不给你们科普一下考生饮食的问题。”
  “您说您说!”对方很期待,估计也是被自己的“骚操作”搞怕了!要知道,这可关系到高考,关系到一辈子啊。还好现在时间尚早,要是刚好考试那几天搞的拉肚子,或者更严重的病症,那不就是毁了吗?虽然可以复读,但是那不是得耽误一年的青春吗?而且,孩子已经坚持了三年了,再让他坚持一年,而同学们又都去读大学了,这对孩子的心理来说,未必坚持得住!
  陈俊就告诉他们,对于备考的考生们来说,一日三餐只要保证足量主食、丰富的蛋白质食物以及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就可以,关键在于要营养均衡、清淡。
  早餐要以清淡为主,米饭、面包等淀粉类主食要足够,添加蛋白含量高的食品,比如牛奶、鸡蛋,再加点草莓、番茄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或是蔬菜,这样的早餐营养均衡,品种足够丰富,也不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中、晚餐应注意主食、荤、素的平衡搭配,午餐要相对丰盛些,量要足一点,晚餐应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要清淡些、量相对少一点。主食的话,女孩子75克—100克,男孩子可以多一点,100克—150克,500克左右的蔬菜量。
  夜宵要准备容易消化吸收、清淡的食物,过甜、过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脂肪含量高,在胃里面留存时间长,会影响睡眠。可在晚上8时到10时加餐。建议睡前吃些红枣、枸杞、小米粥或牛奶加馍片、苏打饼干、番茄鸡蛋面等。
  有考生晚上喝咖啡来提神,但临近睡眠时,喝咖啡会因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可以在晚饭后喝一杯咖啡。
  另外,陈俊还建议,要尽量选择孩子平日爱吃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是孩子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尝试,以防出现胃肠不适乃至食物过敏等,同时,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刘杉颜妈妈的爱心偏方虽然让她儿子吃了拉肚子,“过头”了,但是总比那些“聪明药”要好一些。陈俊以前可是接诊过“聪明药”学生的,都是被无知的妈妈给害的。相对来说,刘杉颜还是幸运的,至少没上瘾。
  世界上哪里有什么聪明药,聪不聪明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当然,后天的各种训练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604章、“拼命爸爸”
  不过,不管结果如何,父母最初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刘杉颜的妈妈如是,以前那个给孩子吃“聪明药”的妈妈也如是。
  为了孩子,父母可以拼尽全力!
  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也有这样的故事:韦一航的爸爸韦江,为了完成儿子能去青海的愿望,白天上班,晚上开专车,身体力行地体现着“父爱如山”。两个抗癌家庭的温情而现实的亲情令人感动,泪湿衣襟。
  陈俊这天晚上就接诊了一个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抢救,稳住病情后,转入了神经内科。第二天,陈俊抽空去神经内科病房探望了他,对方的状况还行,只是心心念着要早日出院,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住院太久。
  陈俊和他闲聊,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他的故事,并缓解他的焦虑和精神压力。
  这名患者挺年轻的,才四十四岁,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高中。在前些年,两个孩子一个初中一个小学的时候,他家里的经济压力还是比较轻的,毕竟,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都不收学费,家里的老人也还健康,可惜,等到孩子们上了大学,上了高中,经济压力顿时大了。
  然后,家里的老人年纪也老了,他的父亲因心力衰竭住院了一段时间,即便出院,也需要长时间吃药控制,还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时不时复发还要住院,这个时候,孩子未自立,老人又需要照顾,真正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地步!
  因为家中老父亲的病情,让原本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没办法,这名患者只好来H市打工,虽然不能留在老家照顾老父亲,但是,不出来,孩子的学费就没着落,家里老人的医药费更加没着落。
  如果有选择,他当然愿意留在家里,在老人身边尽孝,可惜,现在只能孤身一人来H市拼搏,让老婆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小孩。而大儿子,因为在外地上大学,已经不需要照料,但每个月也得寄过去几百块钱的生活费。
  几百块钱,在大学里吃得都很寒酸,更别说谈恋爱了。当然,大儿子很懂事,从来不多要钱,很多时候还不要,说是勤工俭学挣了一些,这名患者爸爸也不知道儿子是真挣了还是假挣了,但每个月仍旧打点钱过去。不管多少,宁可自己苦一点,也要挤一点出来。
  这名患者爸爸在H市主要做两份工作,白天他是木工师傅,努力做着装修工程,晚上则开始跑外卖,每日,不管雨雪狂风,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每天都过着争分夺秒的生活,一天下来,至少工作16个小时!长期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有时候,他累了,很想眯一会儿,但是一想到家里的老父亲还需要医药费,两个孩子还需要学费,一家人还要靠他来生活,各种开销,他就不敢停下来!无论如何都要抖擞精神,拼命干活,接单送单!
  成年人,没有“容易”二字!
  然后“病来如山倒”的前一天晚上,他正在接外卖单送餐,骑着电瓶车,在车流中穿梭,快马加鞭送外卖,然后,骑着骑着,他突然感觉到眼睛一花,右边眼睛似乎看不见了,很模糊!
  他有些心慌,连忙小心地将车子靠边停下闭目休息了几分钟,休息的时候不停做着深呼吸,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倒下,千万不能倒下,自己手上还有好几个外卖单子没送!
  过了几分钟,他感觉到好一些了,就继续抖擞精神,风风火火去送餐。他感觉,自己就是太累了,没睡好而已,没事儿的,还没到五十岁,应该还算强壮的中年,能拼一拼!
  他继续送餐。
  第二天,也就是发病的那一天,他白天照样去做木工工作,晚上,则继续送餐,这一天晚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送餐的途中,再次感觉到右边视力模糊,然后越来越花,他停下来休息,心想着过几分钟就应该好了。但是,这一次,他没能好,而是半边身子开始麻木,然后胸闷,恶心,头晕,很快,他控制不住,往边上倒去。
  路过的行人看见,有好心人扶起了他,觉得不对劲,连忙呼叫了120!
  陈俊当时抢救他的时候,他意识不清,但嘴巴里还模模糊糊地叫着,还有几单没送之类,还跟客人道歉,说是来晚了什么的。估计于“弥留”之际,还以为自己已经将外卖送到了!
  听得陈俊心中一叹。
  后来做了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脑组织深部颞叶有新鲜的梗死灶,是典型的“急性脑卒中”症状。
  这种急性病症在急诊科非常常见,陈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自然将他给抢救了回来,然后就转去了神经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事实上,这名患者在很久以前就查出过高血压病史,但是由于没有明显不适,他本人也觉得身体很好,所以就没有重视和治疗,既没改善平时饮食油腻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因为患脂肪肝等而前往专科就诊治疗。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穷,家里到处都需要用钱。他不节省,不拼命,家里就入不敷出,孩子的学费就没着落,老人的医药费就没着落。
  他老父亲的心力衰竭症,医生说五年死亡率为50%,每次进医院,要住院的话,一住就是至少半个月。而且,他的老父亲很消瘦,常年的操劳以及营养不良,造成血白蛋白极低,每次都要打蛋白针。而人工白蛋白是比较昂贵的血液制品,哪怕是国产的也要四五百元一支,一天两支就是一千,一次住院至少得用个二十支,关键是,这药每次医生都让家属去外面药店里自己买,根本不走医保。
  陈俊告诉他,事实上,这药是在部分医保里的,但是只有白蛋白低于30%的患者才可以走医保,另外就是,可能他们当地医院的医生每个人都有“配额”或者“限量”,如果自己手上的额度开完了,那不是得让患者自费购买了么?
  所以医生们一般都将这药留给濒危的老人们使用。他的父亲在那里可能并不算是最严重的。
  除了人工白蛋白,还有许多药也都要自费去药店购买,如一些比较好的抗凝药物等。
  那名患者告诉陈俊,即便如此,有时候还买不到,说是缺货!
  陈俊就心中一叹,这对于医疗不发达的地区来说,确实是一种无奈,恐怕这也是大部分人想要留在大城市安家落户的原因之一。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工作机会等等,都不是小地方所能比拟的。
  当然,这名患者的高血压病史、脂肪肝病史,都不是急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太操劳了!每天工作长达十六个小时,日复一日,这是硬生生把自己“累”进了医院!
  陈俊有时候想想,自己挣钱真是太容易太容易了,还偶尔会抱怨工作太忙,这跟人家一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
  陈俊了解到,这名患者转入神经内科后,接受了进一步检查,神经内科的医生们还查出,他有高纤维蛋白血症,血管检查发现脑动脉已经硬化,供应大脑血流的颈动脉也有了斑块。
  神经内科的医生对其进行了抗血小板、降脂、神经保护及改善脑组织循环等治疗。相信过一段时间就能出院。
  只是,这名患者很等不及,因为休息一天就一天没收入,而且还在住院,又是一笔花销。他生了这么大的病,一度生命垂危,但是,他也没有通知家里人,还央求医生,千万别联系家里人。毕竟,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里的“天”!
  在外面,可能他只是一个卑微的木工师傅,一个能被客人随意辱骂的外卖骑手,但是,在家里面,他就是家庭所有人的依靠!家里面,除了他,就是老人、女人和未自立的孩子。
  他对陈俊说道,只要再拼两三年,等他大儿子毕业了工作了,可能家里的苦日子会稍微改善一些!那时候,也算是熬出头了!
  陈俊劝道,可千万不能再这么拼了。在这么拼下去,我怕你熬不到你儿子大学毕业!
  这话一出,这名父亲沉默了。只是,没办法,他咬了咬牙,出院后,还得继续奋战。
  ……
  因为工作太拼而进医院的,绝不止这名“拼命爸爸”一人,以前,陈俊接诊过一个阑尾癌患者,黄雪娇,就是拼业绩太凶,为了多卖几套房子,明明腹痛得不行,偏要强行忍住,“带病”工作,结果,就进了急诊科,幸亏遇见了陈俊。
  其实,黄雪娇并不是当天一天拼得太厉害才导致如此的,而是,年复一年,连续好几年如此,这才导致“病来如山倒”!
  疾病,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多人不重视,或者说没有时间和精力重视,要么就是明知道如此,但生活的巨大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忽视。
  无独有偶,陈俊回到急诊科,晚上值班的时候,深夜十二点,又来了一个熬夜加班到不得不挂急诊的患者。
  这名患者不是木工师傅,也不是外卖骑手,也不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他不是干体力活的,而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主管,一年到头,每一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四处奔波,早上很早起来,晚上很晚回家,披星戴月,整个人就是一颗高速旋转的陀螺,忙得是天昏地暗,没有任何时间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
  他深夜的时候,仍旧在书房加班,然后,突然出现右耳耳鸣和耳闷感,整个人天旋地转,并伴有恶心呕吐,他以为是疲劳过度,休息一下就好。结果,哪里知道,越来越严重,没办法,只好叫醒老婆。
  他老婆见状,也心慌得不行,急急忙忙驱车,将他送来了省一医急诊科。
  陈俊了解情况后,给他做了头颅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出血及中风等问题后,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然后,转入了耳鼻咽喉科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比如高压氧舱治疗,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后者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以及降低粘稠度/纤维蛋白原,具体的药物有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等。
  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一般是采用静脉滴注给药,能改善内耳的局部血液微循环。
  而巴曲酶则是一种降纤维蛋白原的药物,也是多采用静脉滴注,改善高凝状态,不过,在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患血液疾病时需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则可全身或局部使用,可口服方式给药,也能静脉滴注给药。只是,糖皮质激素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