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吃药的。
咳嗽怕什么?就怕乱吃药!
听到孩子咳得难受,家长就将止咳药、抗生素和各种止咳化痰的民间偏方赶紧翻出来?这都是不对的!
陈俊身为网红名医,尤其是还在儿科干过,他想提醒大家,药千万不能乱吃啊!
首先,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儿童咳嗽症状。镇咳药就像麻醉剂,只是通过麻痹、抑制等作用暂时让咳嗽停下来,但并不代表能根治引起咳嗽的病因。何况咳嗽本身是在帮身体排出痰液,盲目镇咳反而容易导致痰液积留在体内而继发感染,并且有可能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所以,除非咳嗽已经严重影响了宝宝的正常生活(比如呼吸困难、影响睡眠、引起呕吐等),一般情况还是不建议乱用镇咳药,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祛痰药。
在家庭治疗方面,咳嗽不太严重的话,不同月龄的宝宝,可以通过一些食物可以起到缓解作用:3个月至1岁,可用温水或苹果汁,每次5-15ml,每天4次;1岁以上的孩子,可用适量蜂蜜或玉米糖浆,直接服用或用水稀释;鸡汤等温热流食可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吃一些蜂蜜。因为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躁、止痛,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能补中。经研究证实,蜂蜜可促进胃肠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对小儿营养性贫血、婴儿便秘、肝炎等病症都有治疗作用。与蜂王浆不同,蜂蜜不含有生物激素,因此,小儿食用蜂蜜对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不会引起性早熟。
但是枣花蜜、假蜜、浓缩蜜,孩子不能吃。所有蜂蜜中,唯有枣花蜜特殊,性温,易上火,易导致便秘。很多妈妈为了治孩子的便秘才买蜂蜜,但如果买了枣花蜜就大错特错了。枣花蜜不仅不治便秘,反而会加重便秘。除枣花蜜外,其他蜜都治便秘。但是,如果你家宝宝贫血,且不便秘,当然就用枣花蜜最好。假蜜就不用多说了,坏牙、易胖,也可能致病。假蜜主要集中在超市和药店。
至于浓缩蜜,虽然是真蜜,但不宜儿童喝,尤其是年龄越小越不宜喝,1岁之前的宝宝要禁喝。
除了这些吃的,还可以在宝宝胸部或喉咙上涂抹薄荷油缓解咳嗽,不过2岁以上儿童才能使用这个。
此外,需要常保持呼吸道湿润。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让孩子感觉舒服。要经常开窗通风。污浊的空气可能会对孩子的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咳嗽,经常通风,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刺激。
要多喝温开水。温开水能湿润呼吸道,稀释黏在咽部的痰液,减少因空气干燥导致的咳嗽,帮助痰液排出。还需要适当的户外运动。10~15分钟的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身体恢复有利。
给孩子们分发超级棒棒糖,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最终成本折算下来,每个孩子发了十根棒棒糖,每根成本十块钱,每个孩子相当于一百元,然后学校有2356名孩子,总计23万多。
虽然钱花了,但陈俊觉得相当值。一来,孩子们吃了他的棒棒糖,咳嗽基本上就消失了,大家都来上学,身体好,心情也好了,二来,崇拜值足足收获了将近一万点,算是大赚特赚。
要是经常有这样的好事,陈俊觉得要多做。只是,崇拜值收入是隐形的,除了他自己,旁人均不知晓,他要是一天到晚这样做公益,可能荀素雯那边也通不过。
倒不是说荀素雯小气,而是,毕竟做公益要量力而行,不能说将家里的钱全部拿去做公益。
一年做个几次,荀素雯还是同意的,要是经常做,难免两人要产生分歧,要吵架,影响家庭和睦。
所以陈俊就“顺其自然”,有机会再说。
陈俊回到医院的时候,急诊科重症监护室里面,来了一名三十多岁的美女,职场精英人士,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奄奄一息,只能靠呼吸机来帮助呼吸,维持脆弱的生命。
然而就在几个小时之前,时尚靓丽的她还活跃在酒桌前和客户推杯换盏。
嗯,她是和客户喝酒喝的,结果窒息,送进急诊科抢救,现在生命垂危。
陈俊虽然有醒酒神器,但此刻,醉酒已经不是重要因素了。医院已经给她解了酒了,此刻,她是脑部损伤,肺部严重感染。而肺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有些严重的肺炎过后,即便康复出院,也会有严重的后遗症。
比如新冠病毒对肺破坏后,不可逆,没有药物能修补,所以这类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上不去,需要呼吸机,出院后也可能需要长期吸氧。还得用那种医用的至少3L以上的制氧机,家用的满足不了。
有些长期抽烟的人,肺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到晚年,也需要制氧机来维持血氧饱和度。
看到这名职场女精英年纪轻轻就挣扎在死亡线上,还是喝酒引起的,陈俊不由感叹,成年人的世界真是不容易啊!
他忍不住将这则病例分享在自媒体上,想提醒粉丝们,饮酒一定不要过量,不管是什么原因,否则,会乐极生悲。合同签不下来就签不下来,能有自己的健康重要吗?
刘璐跟陈俊讲解了这名女职场精英的病情,对方是因为醉酒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并窒息,入院时患者已经神志不清。至于究竟喝了多少酒,送她来的同事也说不清楚。
刘璐当时参与了全程抢救,在给患者洗了好几次胃后,患者呼出来的气味还是让身边的人感到刺鼻。情况之严重,毋庸置疑,急诊科的医护团队对这名职场女精英进行了紧急抢救,并将她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
“她的情况能不能好转,还要观察两三天。”刘璐十分惋惜,虽然医生们平时也很忙,但是医生至少有一点好,不需要在酒桌上应酬,像刘璐自己,平时就是很少喝酒,只有在不需要上班的时候,偶尔小酌一杯红酒。
对于大部分医生来说,只需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尽心竭力医治好患者就成!
葛慧琴过来说道:“她想要恢复,还要经历两个难关,一是目前还不清楚酒精对她脑部的损伤有多大,二是她肺部的感染能否被控制住。唉,她还这么年轻,如果这两个难关闯过去了,问题还不算大,否则……可能留下终身的后遗症!”
第632章、匪夷所思的“肉环”
患者的家属赶来后,了解了情况,也都十分伤心。女子的妈妈泪水止都止不住。
更重要的是,这位患者一直在打拼事业,到现在还没有结婚,连男朋友都没有!
陈俊在自媒体上不止一次提到醉酒的危害,但是他还是想继续强调这一点,因为,急诊科常常见到醉酒的患者,有不少都危及生命,这样屡见不鲜的事情,陈俊感觉,强调多少遍都不为过!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引起了轰动,说是某大型集团酿酒工程师被推荐进入院士候选人名单,陈俊看了之后也十分气愤!
院士是什么?国之名士,在国人心目中代表了一种崇高无上的荣誉!对科技,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才有资格入选吧?
一个酿酒的总工程师……酒精算什么?安全摄入量为零的东西,每年急诊科多少这类的患者,有的甚至抢救不过来,英年早逝,这要是能进院士,陈俊第一个不答应!
这名女患者只是其一,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以前急诊科也接诊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壮年男子,聚餐时喝下一斤白酒,戴着呼吸机几次转院,最终来到省一医急诊科。
据了解情况,当时对方一斤白酒下肚,就醉得不省人事了,呕吐得一塌糊涂,意外发生了,吐出的部分残余物被吸入肺部,陡然间呼吸不畅。
这名男子被送到了当地的医院,医生发现他的肺部吸入了很多异物,于是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冲洗和取异物,但即便如此,这名男子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最后不得不戴着呼吸机,用救护车转移至省一医急诊科。
醉酒后吸入肺部的异物,因含有酒精和胃液等成分,先会引起化学性肺炎,之后又会继发感染。
该患者入院时病情十分危重,是重度呼吸衰竭,一入院就被送进了ICU病房。在ICU住了十天,后来又在急诊内科病房住了十几天,出院时情况还没全好,只要剧烈活动就会喘不上气来。
但是,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抢救过来,有些入院时间晚了,病情严重了,就难说。有一些则还没到医院就死了!
饮酒过度会引发诸多危险。轻者头疼、呕吐,重者会诱发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呼吸麻痹、呼吸骤停等引起猝死。
所谓“窒息”,其实就是脑缺氧;一般情况下,脑缺氧超过3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细胞坏死直至死亡,而且是大脑细胞不可逆的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
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颜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病人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紫绀明显,呼吸逐渐变慢而微弱,继而不规则,到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减慢而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是窒息的主要表现。
还有一些,喝酒后误坠河中,掉落楼梯等等,也有死亡的案例。
一旦停止呼吸,应尽快做人工呼吸及心脏的按压,保证脑部不缺氧才能救活,救活后才能有可能避免引起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
体型肥胖尤其应该注意,平时喜欢打鼾,喝酒会抑制呼吸中枢,可使咽部肌肉松弛、舌根后坠,从而导致呼吸道更加不顺畅。
另外就是醉酒后的睡姿很重要。有一些姿势不当,可能会酿成悲剧。
醉酒一般是因为饮酒过量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种失常状态,如果采取不正确的姿势休息很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为饮酒后,心、脑、肾等重要部位供血不足,可能加重昏迷,甚至造成窒息。
其中尤以平卧位最易窒息死亡。
平时很多人的习惯是仰着睡,但是对于饮酒后的人,仰着睡是万万不可取的。喝醉后会呕吐,但因为醉酒,人的咽反射及吞咽动作比较迟缓,这时醉酒者如果是仰卧平躺,那么呕吐物很可能会返流入气管,发生误吸。轻者可引发肺炎,严重者可导致气管堵塞而窒息死亡。
如果一定要平卧,那么一定要将头部垫高,同时也将头偏向一侧,以确保不会窒息。
其次则是俯卧位,也是相当危险。醉酒者多处于中枢抑制状态,全身肌肉松弛瘫软,变换体位的支撑力量大为减弱。俯卧位时口鼻朝下,常常会埋入被褥或软枕中,导致口、鼻呼吸通道不畅,气道梗阻,加重脑缺氧,神志更加不清醒,或者酒醒后头痛欲裂。
有人认为,喝醉后坐着会安全一些,其实不然,因为深度醉酒者由于体内循环受到抑制,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血液回流缓慢,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部位供血不足,容易导致低血压发生。
喝酒后,请一定要“侧着睡”。对于醉酒者而言,侧着睡有利于排除呕吐物,降低误吸后引起窒息的风险。另外,由于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时,血自然回归到肝经里,所谓“肝主藏血”,心、脑、肾等多个重要部位获取充足血液养分,同时也有利于养肝。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醉酒后有人在旁边守护照料,可以严密观察醉酒者的反应,直到其完全清醒,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还要给醉酒者解开领带、衣扣、裤带等,抬起下颌,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
陈俊在抖音开直播的时候,有一名患儿妈妈在线求医,连通之后,这名患儿妈妈详细讲述了她孩子的病情。从视频上看,令人触目惊心。
她女儿才三岁,半年之前,手臂上突然出现了一圈凸起的神秘的“圆环”。手臂一天比一天鼓,一碰就疼,严重的时候还几度溃烂,也曾三番五次到医院,当地的医生却始终找不到病因。
后来,经人推荐,说是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网红名医,对急诊科和儿科很在行,就建议这位母亲先在线咨询一下。如果那位陈医生有把握,就可以带着孩子去H市找对方。
但是一定要先问问,要是对方也一头雾水,那千里迢迢过去一趟不划算。
陈俊就询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半年之前,更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端倪?
孩子妈妈表示不知道,因为,小孩是长期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右前臂就突然多了一圈“肉环”!
最初家里人没有在意这个“圆环”,以为会慢慢好的,哪里知道,孩子的右前臂却一天比一天红肿,到了现在,都有些不忍直视!
孩子的右前臂严重肿胀、疼痛,而且手指活动严重受限,家里人简直愁死了!为了这个事,孩子妈妈不得不辞了外地的工作,专门回来带孩子,并带她多次去医院!
当地的医生都说这个病很“怪”,有考虑皮炎,有考虑感染……对“症”处理后,都是不见好转。
“陈医生,您医术高,知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我女儿该不会真得了什么难以医治的怪病吧?”孩子妈妈抹着泪说道。
陈俊沉吟片刻,说道:“您孩子这个病,可能是里面有异物,可能是虫子,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异物,但是要当面看过之后才能确诊,不过我有九成的把握,不知道您是住在哪儿的?离我这里远不远,近的话可以带我这里来,远的话也可以去当地的省会大医院。”
那位母亲一听,立马表示:“那我还是去找您吧!”她对陈俊有信心一些,因为身旁好多朋友都说陈俊厉害。
与其去找其他医生,还不如找这位名医。如果能一次性搞定,就免于孩子几番受苦。
陈俊就告诉了她省一医的地址,让她到时候来急诊科找他,如果他不在,就找一个叫刘璐的女医生,刘医生会帮忙收治入院,到时候等他回来了会一起参详。
孩子妈妈连连道谢,表示第二天就出发!
陈俊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三岁女孩的右前臂肿得越发大了,因为这个病情,自然也没有上学。
陈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