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镜- 第7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上能够在还丹境界,就跨越亿万里距离,隔空灭杀目标的,只有巫法咒术一门。

    某种意义上讲,巫咒是能够实现在天地法则体系中最长距传输、最少量损耗的力量。虽也有许多限制,但在苏双鹤这个境界,已经是掌握得出神入化,一旦出手,就是直抵骨髓脏腑,由内而外,发作起来。

    世上各类法门,作用人体,变其质性,所在多有,毕竟你放一把火,把人烧成焦炭,也算变了。但也只有巫门咒术,才是以种种诡异手段,直接作用于本体,改易内部机理结构,所谓“点石成金”,又云“指鹿为马”是也。

    由于强者自成一域,这等手段看着不可思议,真正作用已经很小,也不可把一位长生真人当真变成鹿、马之流,可在关键时刻,抽冷子来一记,说不定真会造成意外。

    所以,苏双鹤的目标是楚原湘。

    真论本心,苏双鹤敢和武元辰放对,可要对上楚原湘,坦白说,还真没那个胆子。

    虽说同属于洗玉盟中,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可楚原湘那个狂徒,发起癫来,绝对是六亲不认,平日里清虚道德宗也很头痛,经常罚他闭关,或直接施以幽禁,但一有事情,还是立刻就松了链子,放人出来。

    真的对上,出乖露丑怕是免不了的。

    撇去性格不说,这狂徒专精于神意法门,成就长生后,练就的神通,又是虚空大挪移,二者结合,简直就是世间最恶心人的手段,只有他仗着神意冲击折腾别人,从没有人能够得上他。

    难得现在能凭借巫咒来一记,焉有放过的道理?这也是阻碍对方持续挪移的手段。

    果然,正准备进行虚空挪移的楚原湘停了下来。

    神意冲击这么多回,他早认出那边是谁。即使他不怎么看得起苏双鹤这人,但基本同一境界的巫道强者,真要不顾一切干扰他,还真是麻烦。

    楚原湘如他“狂徒”名号一般,确是不修边幅,不讲人情事故的人物,当下就神意传声——本来直接传递意念就可以,但“多此一举”,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眉毛鹤,长脾气了啊!与武魔崽子纠缠在一起,你意欲何为?要不要老子替你们家夏娘子,斩了你这暗疾隐患?”

    所谓“眉毛鹤”,是楚原湘给苏双鹤起的外号,是嘲笑他除了一对眉毛有“鹤翎”之相外,全身上下再没有半分仙鹤之姿。

    和这类狂徒打交道,真要一本正经地辩论,真能气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苏双鹤终究也是当世有数的人物,真要站定立场,厚起脸皮,也无人能奈他何。他呸了一声:

    “你倒扣得好一顶帽子!也不想想,刚刚是谁和魔崽子纠缠不清来着,对了,现在也缠着的吧。”

    说话间,苏双鹤在稳固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将巫咒作用更深,

    也不求伤人,就是用那微小的失控可能,吓阻楚原湘,使之不能施展虚空挪移的手段。没有了虚空挪移,七万里长途,要飞过来,怕不要十个时辰?只要余慈表现出之前的水准……

    虽说到现在为止,他还是不明白,那家伙凭什么能隔着三四十万里的漫漫虚空,与武、楚二人对撼而不败,但就凭这一手,只要能与楚原湘拉大距离,超过二十万里,保证再无威胁。

    那时,武元辰单身一人过来的话,那就是找死了。

    他想的很好,可是……余慈呢?

    就在苏双鹤“力抗”楚原湘之时,余慈神意倏地连续跳变,由于苏双鹤固守本心,将神意锁定在单一层面,虽是稳固,感应上却落后太多,只感觉着那位在天地法则体系层次中的切变,瞬间至少超过十次以上,然后,他就彻底失去了到余慈的踪迹。

    难道那家伙真的不要面皮,鸿飞冥冥?

    便在苏双鹤闷气冲顶,几乎要轰穿天灵盖的时候,忽看到依旧悠游盘旋的玄黄杀剑,当下松了口气,可转眼间,又是呆住。

    一直不管不顾,往南遁行的玄黄杀剑,这时候却是留了下来,相较于动辙百万重的神意冲击,其不断积蓄的磅礴剑压,似乎也不那么抢眼了。可当人们的注意力真正停留在那边的时候,却是一下子移不开眼了。

    什么时候,它已经把剑意运化到这种程度?

    都是驻世千年万载的大劫法宗师,诸人对玄黄杀剑的根底都了若指掌,知道它内蕴剑意,尽都来自原道等论剑轩剑仙大能。而论剑轩的根本经典《上真九霄飞仙剑经》,其面貌如何,更瞒不过人去。

    是而诸人一眼就认出来,剑意运化的真妙所在。

    十二玉楼天外音,已然七转……

    八转!

    作为论剑轩纯化剑意的集大成之作,十二玉楼天外音既能发若雷霆,又能缥缈如云;既能毕其功于一剑,又可层层加力,直至破口决堤。

    玄黄杀剑不愧是剑仙所佩的绝顶凶器,这一手“藏锋”之法,可谓炉火纯青。直到剑意八转,寒意深透,蔓延虚空,才真正锋芒毕露。也就是在诸人一个恍神之际……

    九转!

    七转司命,九转破劫!

    当十二玉楼天外音运化至此,便是天劫都要退避三舍。

    此时,不管是武元辰还是楚原湘,虽不明白这一剑究竟要斩向哪里,却都意识到形势失控,神意冲击的目标当即转移,直指玄黄杀剑,意图阻止它继续蓄积剑势。

    可与之同时,苏双鹤福至心灵,深吸口气,这具第二元神分身猛然膨胀,直接撑破了云层,化为百丈巨躯,呵气成雷,已经是施展了法相天地的神通。

    这等神通,向来是巫门为最胜,不只是身躯的放大,还包括了元气蕴积的膨胀,乃至于对天地法则的影响。正因为巨躯的存在,便如一根撑天的巨柱,稳定了天地法则体系,也使其运转,在瞬间凝固。

    本已双双重突破两百万重,正向三百万重狂飙突进的神意冲击,如坠泥浆,阻滞甚重。

    这当然是暂时的现象,可就是这么一个停滞,玄黄杀剑的剑意运化,已经推上了全新的层次!

    十转!

    十一转!

    刹那间,毁灭性的力量爆发!

    第一个受到冲击的竟然是苏双鹤——周边天地法则再也承受不住破灭性的剑压,就算有“法相天地”撑着也没用,直接就崩溃掉,苏双鹤自然也维持不住法相,一路缩小,眼看到了原来模样,竟然还是维持不住,直有消散之意。

    至于武、楚二人的神意冲击,更在瞬间湮灭。

    天地法则崩溃,形成一片空白区域。就是外域真空之中,也是有法则存在,有介质存在,可这这瞬间,在这片区域内,没有了法则支撑,虚空变成了真正的空无,连本身的结构都要垮掉,神意再强,又如何传递?

    所幸这可怖的“空白”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没有覆盖更多的范围。

    更远处的天地法则,正疯狂地向内填补,使法则重立,可一时间似是而非。

    当年东华山七大地仙交战,似乎就有这种场面。当然,范围要大得多,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苏双鹤的第二元神还是难以重归稳固,扭曲变形;至于武、楚二人,神意恢复振荡传输,却是操纵困难,各种扭曲偏折,完全把握不住方向。

    就在他们努力适应环境变化的时候,心中忽有所感。

    武、楚二人勉强调动神意,扫描周边,倒是苏双鹤更轻松一些,仰头上看,便将特异之所在看个清楚。

    天域之上,劫云被千百轮神意冲击,还有之前的凛冽剑意搅得七零八落,裂隙处处,连喧腾的雷光都不见了踪影。

    此刻正是从某个云隙中,一根羽毛飘落。

    天上也不见什么飞鸟,事实上没有哪种飞鸟的羽毛能够穿透劫云而不损。苏双鹤透过云层去看,可他见到的,只有一层奇妙的光,那光芒纯净却又深透,一眼见底却又看不穿光的另一边究竟是什么。

    羽毛映着光线,几若透明,恍惚中,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飘下来。

    苏双鹤心底深处,忽地有某些记忆翻腾,正梳理着,天空中突然一片清明,当中厚重劫云的“碎块”,霎那间蒸发干净,之前还只是丝丝缕缕的奇妙清光,就此大片洒下。

    先前落下的羽毛,在清光下愈发透明,而片刻之后,就在那光芒下虚化、分解。

    仿佛只是一场幻梦。

    幻梦未止,那一片清光之中,影如云烟,又如水墨泼染,顷刻间化出一片清奇妙境。有仙山霞岭,天河玉带,远近相映;又有云海浮槎,琼楼飞阁,层层铺开;更见那些天人仙真,乘云气,驭鸾车,云集而往,而又如流风四散。

    当然,任是谁也不会忽略,在这仙家胜境之中,巍然耸峙的明堂大殿、玄宫楼台,一层层向深远天穹铺展。人们穷极目力,觉得到了边际,但定睛再看,却是缈然相继,有更为高上恢宏之仙境,立于其上,如是再三。

    苏双鹤心中,“似曾相识”的感觉越发地清晰,某个专有词汇已经顶在了喉咙眼儿里,却因忌惮余慈的存在,没有吐出。

    可是,他有忌惮,别人可没有。

    楚原湘还没梳理干净神意运转的问题,来不及转化声音,可是其中的意念依旧清晰传播开来,分明带着浓重的疑惑:

    “万古云霄?”

第二十章 天人乘龙 万古云霄(完)

    那恢宏“仙境”不只是铺展向极远处,也向人们眼前来。无声无息,已将方圆千里覆盖,包括苏双鹤、楚原湘、武元辰这三位大劫法宗师,都给“罩”了进去。

    这三位自然想避开,偏偏力有不逮。

    那仙境铺展的速度也不是甚快,像武、楚二人,不过是舒放神意到此,一个闪念,就是千里万里,怎么也不至于被罩进去。

    可问题在于,周边虚空已经被玄黄杀剑斩破了法则根本,此时简直就是一锅滚沸的稀粥,原先顺理成章的手段,此时拿来,个个都是荒腔走板,二人神意竟然是陷在其中,一个恍惚,已经是被“请”到了“仙境”之中。

    入得此间,只见得山色墨染,碧海青空,浩缈无尽,一时竟辨不出东西南北,玄黄杀剑已是无影无踪,磅礴剑压也随之消失,至于一直就诡奇百变的余慈神意,更是全无痕迹。

    三位大劫法宗师都是经验丰富,本能地都守御不动,只谨慎放出神意,加以感知,外界环境的信息,层层涌来。

    “不是幻境。”

    苏双鹤嘟哝一声,其实他半点儿都不惊讶,如此说法,差不多就是讲废话,以减轻心里沉甸甸的负重。

    在他身畔,武元辰和楚原湘的神意透空交错,没有起冲突——就凭他们现在“东倒西歪”的德性,也打不起来!

    “仙境”之中,肯定不像“外面”那样,法则都给斩成了一锅稀粥。不说别的,只这海空山色、殿宇楼阁,若没有稳固的法则支撑,连幻境都支不起来,绝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人以不可思议的质感。

    但是,支撑此间的法则,肯定是对神意传播极其“不友好”。平常感应也还罢了,一旦想推高振荡频率,形成冲击,阻滞之大,较外界强出何止千百倍。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种封禁,专门针对武、楚二人。

    苏双鹤不动声色,悄然隔开身畔摇动的神意,和那两个家伙拉开距离。若在之前,万不可能,现在却轻松多了。

    哪知正移动间,楚原湘神意转折激荡,仿佛是老儒吟哦出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苏双鹤不免腹诽:他倒还有闲情!

    不过,能够重新使出这“多此一举”的手段,也证明楚原湘开始适应此地的环境。

    依旧是有人比苏双鹤更直白,虚空中传来一声冷笑。

    发声的是一直沉默的武元辰。此时神意抖荡,沉郁中杀机如燃,将尖锐的意念击发出来:“我道是哪个,原来是上清余孽!”

    这里是仙境也好,幻境也罢,对武元辰这样层次的人物,都不会为外象所遮蔽,而是直视其法则层面。若将感应窥探入微,便可见得,海天之间,那种独特的玄门义理,典型的运转方式,和上清宗修士战过不知几千几万次的武元辰,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甚至是这一方天地,他也不是“头回”进来了。

    “三清境!”

    当年玄门各大宗门阀,由八景宫牵头,做“三十六天”的设计,只是理念不同、利益难合,最终分道扬镳。

    当时引发冲突的两种理念,矛盾主要集中在“三清以下三十二天”之上。

    一方是认为,应当东南西北各立八天,镇压四方**八极,主张者以上清宗为首。

    另一方且师法佛门“十法界”,垂直划分三界二十八天,更上有四梵天,合为三十二天,这一派,则是以八景宫为首。

    到后来,“三十六天”的设计终究还是没能达成共识。

    上清宗召请诸天神明,自成太霄神庭,势压北地,采用的就是四方八天之法;便是后来陆沉的东华宫,也借用了此一架构。

    八景宫则在垂直分划的路子上走得更远,其宗门根本的“云外清虚之天”,汇集三十六洞天福地,逐天而上,自成一域,几已不在此界之中。

    但不管是哪一派,争论得又是如何激烈,其中却有一条,早早就没了异议。

    那便是更在三十二天之上的“三清境”和“大罗天”。

    道经有云:三天最上号曰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二曰禹余天上清境;三曰大赤天太清境。

    不管是四方八天,还是三界四梵,到最后,都是归于三清境,最上则为大罗天,包罗诸天,至高无上。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依据什么“道经”,也不是来自于哪家的玄理,而是有一桩同时记入八景、上清乃至多个玄门大宗的记载,铁证如山。

    劫生劫灭,上溯万古。

    自世间现了“修士”、有了传承、定了法统,对于各自根脉的追寻,就一日没有停止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