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凡之路2010-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锣鼓巷。
  其实林一对这种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所谓文化步行街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就像临安的河坊街一样通常都是忽悠外地人的。
  他可以肯定张家琪不是第一次领人来这里了,虽然这里四通八达胡同很多,还是轻车熟路拉着顾采薇跑来跑去,俩人兴头挺足。
  林一跟老熊远远吊在俩人身后,要不是顾采薇时不时跑过来跟林一搭两句话,否则看起来还像是什么奇怪的尾行痴汉。
  老熊也是个会玩儿的人,他当然不会跟着那俩女孩儿探索什么有趣的文创小店,而是专心致志地搜索着传说中的京城美食。
  林一没有给他什么指引,因为有些坑得自己踩了才长记性。
  老熊很快总结出了这个规律:“靠,我发现但凡是老京城三个字开头的东西,没一个是好吃的!”
  没错,什么老京城炒肝儿啊、爆肚啊、卤煮啊……
  不知道他们吃的是不是正宗,反正在这些旅游地能够买到的,完全不符合他们这些南方人的味蕾。
  林一严重怀疑,本地人会吃这些玩意儿?
  这段旅程中他们最满意的一样小吃来自于导游张家琪同学的推荐,胡同有一家著名的文宇奶酪店出品的红豆双皮奶获得了四个人的一致好评。
  这可是排了很久的队伍才买到的。
  从南锣鼓巷的主街拐个弯儿,张家琪领着他们经过两条幽深安静的小巷子,周围都是被高墙保护起来的深宅大院儿,只能见到墙内伸出的茂盛树荫。
  这些车都开不进来的地方,不知道住了多少达官显贵。
  出了小胡同,前面豁然开朗的就是什刹海。什刹海当然不是海,京城人喜欢把湖泊叫成海,又把它分成三段,分别叫作后海、前海和西海。
  后海最著名的莫过于酒吧一条街,不同于三里屯的繁华和喧嚣,这里是淡淡的文艺气息,据说不少大牌儿歌手成名前在这儿驻过场。
  不过现在光天化日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地,顾采薇也没打算要去沾沾前辈的喜气。
  张家琪带他们在后海与前海之间的银锭桥头找到了一家滇菜馆。
  “当当当当,这家宝藏店铺是我的私家珍藏,在外地还吃不到哦。”导游同学得意洋洋地介绍。
  林一上辈子曾经在岭南吃过这家馆子,那时候已经是个随处可见的大型连锁餐饮品牌了,没想到居然是从京城发家的,有些好奇地问道:
  “你怎么发现这个地方的?”
  张家琪好像在等着这个问题:“是学校里的师兄师姐介绍的,因为这家店的创始人是江大的一个师兄,拿学生证还可以打折的。”
  “它的名字里面第一个字是指它来自彩云之南,第二个字是指坐落在什刹海,第三个字就是美味佳肴。”
  “不过我可不是带你们来卖人情的,这家店味道真的很不错,采薇你看这个酸汤鱼超好吃……”
  林一他们品尝了一下张家琪推荐的几个特色菜,然后忍不住做了一回预言家:“这家店以后可以开遍全国的。”
  张家琪对他这种口吻表示不信服,不过正在忙于消灭食物所以无心斗嘴,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你创业怎么样了?”
  这些人虽然都不是外人,不过商业上都是外行,林一就拣着他们能听懂的给分享了一下。
  顾采薇不明觉厉,而且非常捧场:“林一好厉害哦!”
  “嘶……”
  张家琪和老熊同时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自己被秀了一脸。
  好吧,其实也是早有预料,这两个家伙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狂虐单身狗的机会。
  严格来说,情侣们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意虐狗,纯粹是兴之所至,所以单身狗们不要太自作多情啦。
  张家琪赶紧打断他们:“你刚才说你有两个合伙人?”
  林一点点头:“对,一个是我的室友,另外一个是他的堂姐,以前是学生会的公关部长。”
  张家琪只是随口提的一个问题,并没有别的意思,在她想来既然是堂姐那肯定另外两个人是一伙的。
  “那他俩是姐弟你岂不是势单力薄一个人,成了给他们打工的了?”
  这个秘密倒是没必要瞒着他们,所以林一小声透露:“其实他们两个人分别各占一成的股份,我一个人占八成。”
  这个答案显然比刚才那个劲爆得多,把他们的关注全都吸引到了这里,张家琪不敢相信地重复了一遍:
  “你一个人占八成,那岂不是成了他们在给你打工?里面还有一个学生会的师姐呢!”
  林一并没有说学生会的师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头衔,毕竟那样好像对师姐不太尊重。
  “也不能这样说,大家一起创业又是朋友,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
  张家琪可是个优秀的法学生,她很清楚嘴上说的平等跟法律认可的平等完全不是一码事,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屑。
  “呵呵。”
  他们只是惊讶了一阵儿,因为林一也没变成什么一掷千金的土大款,所以这个问题就这么轻轻揭过。
  几个人吃完以后坐在临窗的餐位上聊着天儿,窗外结冰的湖面上不少人踩着冰刀肆意玩耍,偶尔出现一两个牛人秀一把高难度操作,每每引出惊叹连连。
  林一端起桌上的热茶喝了一口,呼出一团暖气在面前形成水雾,心里想到:
  好惬意啊。


第258章 不到长城非好汉
  第二天的时候,张家琪带着他们去看了北海公园的白塔、天坛的回音壁,以及在地坛寻访了史铁生存在过的痕迹。
  什么文艺之旅?
  林一比这个矫情的女人实在多了,后面两天他安排的行程才是真正的游客首选目的地:
  故宫和长城!
  刚好天公非常作美,第三天清晨顾采薇起床之后刚一掀开窗帘,就看到外面银装素裹的一片。
  “哇,下雪了!”
  这两天一直跟她睡在一起的张家琪也被惊动,跑过来之后也感叹于眼前的景色,不过她的反应很快:
  “快!给那两个人打电话,趁人少的时候赶紧去拍照!”
  于是这一天就是从一场风风火火的赶路开始的,还好这几个年轻人的腿脚很快,是最早一批跨过金水桥的。
  进了午门之后,太和殿广场的积雪几乎没有被破坏,走过的时候能在身后留下一连串的脚印。
  “哈哈!”
  顾采薇觉得十分有趣,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直到自己脸上泛起红晕,气息微喘,嘴里呼出大团的水汽,然后看着地上自己的“杰作”乐不可支。
  这么幼稚的行为,如果是别人林一应该会认为很蠢吧,不过是顾采薇的话,那不仅理所应当,而且美不胜收。
  趁着现在人少,顾采薇可以放心地摘掉这两天一直小心封印着绝世容颜的大口罩,让林一把她定格在故宫的红墙金瓦和漫天飘雪之间。
  当然,林一的拍照手艺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嫌弃,最后还是由张家琪完成了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故宫的看点其实不在气势磅礴,见惯了摩天大楼的现代人对于这样的建筑生不起敬畏之心,论富丽堂皇就连横店那个冒牌货都比不上。
  它太旧了,凑近一点你可以轻易发现梁柱的枯朽,还有那些连接处露出的金属的腐绣。
  然而正是这些东西,受了六百年风吹、六百年日晒,让你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悲欢离合,比如说……
  “永寿宫,永寿宫在哪里?”
  老熊这样的家伙居然对宫殿还有了解,让林一大为吃惊,所以问了一句:“你找永寿宫干什么?”
  他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那可是嬛嬛住过的地方!”
  “……”
  好吧,这样就说得通了。
  他们沿着中轴线由南向北,然后经由神武门出宫,然后又花了一块钱进了对面的景山公园。
  林一在这里见到了崇祯上吊的那棵歪脖子树,不过显然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并不感兴趣。
  好在景山的山顶是京城二环内的制高点,站在这里俯瞰刚刚横穿的故宫又是另一番景致,也让人不虚此行。
  今天的正餐林一安排的是大名鼎鼎的川蜀驻京办,本来刚刚从那里过来的顾采薇和老熊倒也没有嫌弃,不过到了地方之后林一还是露了怯。
  点菜的时候,他非常识时务地先咨询了服务员小哥的意见:“你们这里有不辣的菜推荐吗?”
  这话收获了小哥一个无情的白眼,然后坚决地摇了摇头。
  其他人当然非常没有同情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第一次来京城的人如果不去长城,四舍五入约等于白来一趟吧。
  所以第四天,林一继续领着他们跑到了京城西北郊的八达岭长城。
  冬天本来就是淡季,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寒假时间,更是淡季中的淡季,下了车之后发现方圆几百米之内似乎就只有他们这几个活人。
  不过还是有地方开门营业的。
  老熊这个家伙不知道提前做了什么功课,找到一个纪念品商店,进去之后点名要了一个热销产品,名曰“好汉证”。
  “这玩意儿不是智商税吗?”
  这东西就是个装裱精良的字幅,上书“不到长城非好汉”七个大字,然后盖一大印,作用跟“某某某到此一游”大差不差。
  而且齁贵,叫价二百大洋。
  老熊的习惯跟夕阳红旅行团差不多,就爱买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拒绝了林一的善意劝告,没咋还价就掏钱买下了这个“珍贵”的纪念品。
  满足了这家伙的仪式感之后,几人终于从售票处买票进入了景区,里面依然空空荡荡,逛了几分钟都见不到几个游客。
  他们爬的是八达岭的南坡,因为这一侧路程短,不过就没有缆车坐了。
  这伙人本来在路上还是兴高采烈、活蹦乱跳的,不过真上了城墙之后很快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
  因为太冷了!
  京城的冬天本来就是寒风凛冽,再加上这个地方乃是山区,就是每次西北季风袭击京城的那个方向,山风那叫一次刺激,低矮的城垛根本起不到挡风作用。
  刚出发的那段路还算平缓,几人还能坚持。
  越往前走越是陡峭,个别地方的台阶看上去几乎都是九十度了,必须得手脚并用地借助旁边的铁栏杆才能爬上去。
  好在这段地儿确实不长,他们很快看到了“游客止步”的牌子,昭示着今天的冒险就要到此为止了。
  这是山峰的一个高点,虽然一路上颇为狼狈,一行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北望远方起起伏伏的崇山峻岭,还是让人不由自主地豪情万丈、壮怀激烈。
  那个后面应该是一望无垠、蓝天绿地的大草原吧?
  这一刻林一抽离了现实,眼前好像浮现出那里曾经涌现过的无数雄主:匈奴的冒顿、鲜卑的檀石槐,还有蒙古的成吉思汗。
  他仿佛看到这些人马鞭所指,无数草原上的勇士高举着弓箭和弯刀,大声呼哨着冲向这面和山势融为一体的古老城墙,悍不畏死地向南、向南,破关而入。
  南面,那里有什么呢?
  林一回身看去,隐隐地能看到四九城威严庄重的影子,在它身后那里被称之为中原,几千年来人们繁衍生息的土地。
  而在更南的地方,那里也有无数的先民挺身而出,他们是应募从征的骑士,高举着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的旗帜越走越近,将要翻过这道屏障悍然发起绝幕远征,两股力量将如彗星般相撞。
  那面旗帜上,也许是霍去病,是李靖,是朱棣……
  对了,两年之后会有一块记载着历代最高战争荣誉的《封燕然山铭》在杭爱山出土,力证那些被我们记载在史册之上代代称颂的传奇绝非虚言,班固的如椽大笔时隔千年仍然振聋发聩: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林一想到这里已经激动到快要颤抖,而他身边的三个人几无所觉。
  他此时的心情无以言表,但却无比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为什么非要来到这个地方,因为浸润在他文化里的血脉与这里紧紧相连,默默相拥。
  万里长城今安在?
  一直在。


第259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结束游览的第二天一早,吸取了林一上次差点迟到的教训,这回他们四人是坐地铁赶到首都机场的。
  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在临安落地,顾长歌女士开着那辆红色保时捷早就等候在那里。
  她跟女儿以及三个同学依次打了个招呼,其中和张家琪隐蔽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向她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其他人都没有发现这个小动作。
  这里面只有老熊是第一次见她所以有些拘谨,拒绝了她“顺路”送回家的提议,自己打车离开。
  顾长歌女士本来就是客套话,车上坐四个乘客还真有些勉强,所以最后只有顾采薇、张家琪和林一三个人上了她的车。
  她先送的是张家琪,下车的时候非常诚恳地说了一声“谢谢”,这件事将成为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
  然后才去送林一,路上主要是顾采薇在叽叽喳喳地跟她分享这几天在京城的见闻,然后顾长歌女士偶尔问几句林一创业的情况,他都如实相告。
  林一回到家的时候还是先喊了一声:“爸,妈,我回来啦!”
  于秀娟女士从厨房里出来,手上还拿着菜刀就问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不是说就玩两天吗?”
  林一跟他们报备的晚回家的理由是接待顾采薇到京城游玩,其实早就说好是今天回来的,林妈只是习惯性的嫌弃,不过现在没必要辩解。
  “她这个学期一直在蓉城训练很辛苦的,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个假期出来玩一趟,所以就陪她多玩两天嘛,刚才她妈给我送到楼下的。”
  于秀娟不说话了,按理说林一跟顾采薇只是男女朋友而已,也都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其实双方父母不应该有什么交集的。
  不过去年冬天顾长歌女士杀到家里面兴师问罪,虽然最后是通过林一把误会说开了,但第一印象总归还是不太好。
  不是说于秀娟是个记仇的人,就是心里有点别扭。
  不过儿子和人家女儿正谈着恋爱,而且还帮忙送回来算是很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