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凡之路2010-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师姐,这样一来运营的事情就势必要压在你身上了,千头万绪这个担子可谓不轻。”
  李莫言只是回答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字,以两人的默契不必多说。
  然后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跟京鹏两地交通委打交道的情况,至少目前他们的打车APP在京城上线是没有问题的。
  同时,师姐表示人手上的准备已经完成,按照林一“把办公室坐满”的要求,以他们原本的十三太保为骨干招了一个庞大的地推团队。
  而王恺那边,APP的开发已经接近尾声正在做最后的测试,至于接入鹅厂支付也足以在上线前完成。
  现在是万事俱备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风平浪静,当日在王星那里匆匆离去的程惟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林一猜想至少要等自己这边上线之后才会有所动作。
  值得一提的就是学校又开学了,不过这事儿跟林一关系不大。
  他跟师姐现在除了暂时还住在学校里之外,好像都没有把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太当回事了。
  就连他们手下的十三太保,都要战术性放弃学业了,为此还通过李菲菲教授跟学校打了个招呼。
  而林一的室友们,对于他才过了一个暑假就折腾出第二次创业已经见怪不怪,几人匆匆吃了顿饭算是庆祝。
  到了九月初的这一天,鹏程万里这家公司的开业仪式终于准时到来,地点就在西二旗附近李莫言找到的那处办公室里。
  其实师姐一开始是质疑这个仪式必要性的,不过林一觉得第二次创业已经没必要也没可能偷偷摸摸了,索性就大张旗鼓,再说也花不了几个钱。
  现场参加的人员主要是林一现在手底下的百来号员工了,除了王恺为首的技术部门,师姐之前招来的法务财务行政人力之类的职能部门,最人多势众的还是运营部门。
  今天这场仪式主要也是为他们办的,所以林一声情并茂地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
  “各位亲爱的同事:
  欢迎你们加入鹏程万里,我很荣幸地宣布,今天这一家被我和师姐寄予了美好期望的新公司就此开业了。
  你们中有些人是初次见到我,而有一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陪伴我和师姐走过另外一场难忘的旅程。
  但无论我们何时相遇,我保证从今天开始,我和师姐会把你们当作最可信赖的战友和伙伴。
  这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团队,也因此特别有朝气,特别斗志昂扬。
  这家公司,我们把它命名为鹏程万里,这既是对自己的鞭策,又是我们对于每一个参与者的祝愿。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第一步会从一款叫作万里出行的APP开始,从这一间办公室、这一栋写字楼走出,去往整个京城。
  而且很快,我们还会走向更多的城市、更远的地方,为更多人带去我们的技术和服务。
  我们会怀抱着用技术改变十四亿人的出行方式,这样的理想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我们的设想去践行自己的使命。
  同学们,我希望与你们一起,改变世界!”
  台下的员工们不管有没有被林一所感染,全都非常给面子地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林一给自己的手下打了波鸡血致辞之后,又开始招待现场的来宾。
  重要的人物只有一位,就是自己上一轮创业时候的金主刘简妮,她亲自到场跟林一聊了几句。
  “你都开业了才告诉我,看起来是不打算拿我的钱啊?”
  刘简妮的语气还是比较轻快的,不过林一还是很严肃地向她解释:“你知道相比竞争对手我们已经落后了,所以没有打算花时间在早期融资上,但未来很可能还需要刘总的支持。”
  林一上一次跟刘简妮的合作称不上全心全意充分信任,不过从结果上来说还算是合作愉快。加上后来的襄助,现在林一已经把她当成朋友了。
  他不想浪费和刘简妮这段善缘,以后鹏城万里可能还用得上她。
  刘简妮也没在意,如果林一真的拿着这个项目来找她,她还真得掂量掂量,至于今天纯粹是作为朋友出席了。
  “我发现年轻对你来说是一种伪装,实际上要成熟得多。放心,后面你有融资的需求可以随时来找我。”
  她还很通情达理地表示:“没关系你不用搭理我,我去找莫言聊几句,我对你这位师姐还是挺好奇的。”
  今天其实没有其他的重要宾客。
  林一把自己能想到的人全都通知了,除刘简妮之外王星找人送来一份贺礼,李菲菲教授只是打了个电话表示祝贺。
  不过他还收到两份意外的贺礼,分别来自鹅厂和嘟嘟打车。
  至于现场的其他人,是指他找来的媒体记者,大部分都是之前他通过刘简妮联系炒作过自己的。
  所以他把刘简妮交给师姐来招待之后,就径直走到了那群记者那边,后者自然称职地提出了问题。
  “恭喜啊林同学,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你的第二次创业。我在门口看到今天鹅厂也给你送了贺礼,请问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刘赤平答应投资的话,林一现在免不了大吹特吹一波,不过现在他也只能实话实说:
  “我们跟鹅厂在业务上互为合作伙伴,万里出行APP上线之后会接入鹅厂支付。”
  这话让记者们有点失望,不过没关系,还有下一题。
  “另外我还看到有嘟嘟打车,请问你们开业也通知他们了吗,难道你们不应该是竞争对手吗?”
  林一当然没有通知程惟,他并不知道是鹅厂还是王星那边透露的消息,不过那个并不重要。
  他猜想程惟应该不是在示好,他的意思可能是已经注意到自己了,或者“你给我小心点”之类的警告。
  但是无所谓,双方的关系摆在这里,化干戈为玉帛是不可能的。
  林一当然也不会把那天在王星的办公室里的谈话泄露出去,所以他只是对记者亮出了一个训练有素的微笑,恰到好处地露出几颗牙齿。
  “其实我跟嘟嘟打车的程总是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在网约车领域有很多见解惊人的相似……”
  他一边睁眼说瞎话一边把表情保持得很好。


第374章 京密路的夜
  开业当天,万里出行APP在京城上线。
  当然了,还没有做推广订单不会自己找上他们,林一和他安排的媒体采访还没有那么大影响力。
  打车软件要产生交易,至少需要两头,也就是司机和乘客,那么对于起始阶段来说哪个更重要呢?
  答案是司机。
  如果平台上打不到车,那么有再多的乘客注册,他们也会迅速地放弃然后转到其他打车软件上去。
  李莫言招来的一大帮运营团队前段时间没有闲着,经过调研她们已经摸清了京城出租车市场的情况。
  所以第二天凌晨,她亲自带着一部分成员出现在了京密路上。
  这条路是三元桥往东北方向也就是首都机场那边去的,不过关键在于,这是京城最大的出租车交接班地点。
  交班时间段在凌晨的四点到九点,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万里出行的地推团队都得半夜过来蹲点,好在九月份京城的天气还不算冷。
  一线运营很多都是女生,如果孤身一人可能还有点安全上的顾虑,她们都是成群结队一起出动。
  跟李莫言一起带队过来的是她的小跟班王雨琦,邵宇和张峋等人则被她派到了其他地点。
  还有一位好奇过来看热闹的韩雪,这位虽然嘴上说着要一起创业但其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果然她只来了一次之后又翘班了。
  用韩雪的话说,她的职位是“李莫言的私人助理”,所以到目前为止万里出行还没有给她开工资。
  根本没有搭理她,李莫言把人手安排下去之后就耐心地在路边等待着。
  到了交班时段,就有一些出租车开始陆续在这边停下,通常司机师傅们在这前后会找地方吃点东西或者抽几只烟,遇到相熟的师傅还会聊几句。
  万里出行的地推瞅准时机,就会见缝插针地上去攀谈起来。
  “师傅早上好,我们是京城万里出行APP的工作人员,昨天刚刚上线正在做推广,现在加入的话有非常大的优惠哦,您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运营之所以要用年轻的小姑娘,是因为推销这种形式一般人都不爱搭理,唯有她们有可能被给予更多的耐心。
  “啥APP?你们有什么活动?”
  有这句话就算是个良好的开始,地推就可以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我们刚刚推出的是万里出行APP,也就是一款打车软件,师傅您用过嘟嘟打车或者摇摇吧?”
  跟外卖市场的情况一样,林一并没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开荒者,所以很多司机已经接触过别的打车软件。
  “我们跟它们的形式接近,就是乘客发单之后会向附近的司机语音播报,抢单之后就可以去接送。但是我们的软件比他们更先进,反应速度更快而且流量跑得更少。”
  这话不是瞎吹,林一跟他的CTO王恺都很有信心,自己在技术层面做得比嘟嘟打车要好。
  而且现在是2013年,流量费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最先接触打车软件的都很在意。
  “我们的老板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19年就已经赚到2000万美元的创业天才,还上过青年报,刚好也是临安人,大家都说他是小马杰克哦。”
  其实之前只是有媒体把林一比作王星,“小马杰克”这是在给他脸上贴金。
  不是林一喜欢自吹自擂,这就是普通的销售话术,渲染一下这家公司拥有强大的背景。
  “我们公司的名字叫做鹏程万里,一听就会给您带来好运道的。”
  最后这句就是纯粹的玄学了,还是有些人会吃这套的。
  一套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讲完,司机师傅通常是务实不务虚的,会跳过那些花里胡哨的直指要害:
  “我已经装了嘟嘟打车了为啥还要装你们这个万里出行?”
  地推趁机说道:“这就要提到我刚才说的优惠活动,现在APP刚刚上线,您作为第一批注册司机可以得到我们的小礼物一份,是一个实用的手机支架。”
  “另外您注册之后只要每天上线8小时,满一个月之后我们会奖励您100元话费,直接充到您的手机里。”
  司机反问道:“只要开着就行了,一单都不跑也可以?你们不会是电信公司派过来,偷偷跑我流量的吧?”
  “一单不跑也可以!”
  地推非常肯定地说,“我刚才说了我们这个软件比嘟嘟打车省流量,您用一天就知道了。不过您要是接单多的话,还有额外的奖励。”
  这话听起来很冤大头,其实司机只要开着万里出行的APP,不停有单子播报出来,总会有他觉得合适的自然就会去接,林一根本不怕他不上钩。
  至于每位司机送一个手机支架和100块话费,这个成本不算高。
  虽然京城有七万辆出租车,但嘟嘟打车用了一年都不敢说完全覆盖,林一只打算花一个月拿下一万个司机就算达成短期目标。
  2013年,很多出租车司机连智能手机都还没有呢。
  对于动心的司机地推就会穷追猛打:“您这么想啊师傅,这就算是公司花钱请您试用我们的产品一个月,到底能不能挣钱您到时候就知道了!”
  一旦口风松动,她们就会主动拿过司机的手机帮他们把万里出行APP给安上,并且手把手指导他们注册。
  万里出行的乘客端是用不着注册的,直接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以派单。不过司机端是需要实名注册而且审核运营资质的。
  李莫言在京密路这个点亲自蹲了三天,然后把这里交给了王雨琦继续转战其他的点检查推广情况,几天下来已经跑遍了他们目前设立的所有推广地点。
  在她检查的最后一站,交班时段过后都已经是上午了,本来这个时候应该就地解散,放这帮熬了半宿的运营回去休息,不过这次暂时还走不了。
  因为林一带着几个同事过来慰问了她们,并且宣布就近安排了地方请她们吃早餐。
  “哦!”
  老板请客这种事情,不管你想不想去都没办法拒绝的,所以运营的小姑娘们看上去都兴奋地答应下来。
  这次过来并没有提前打招呼。
  再次熬了一晚上的李莫言看着林一从太阳升起的方向逆着光迎了上来,身影看上去有些模糊,他递过来一瓶水然后开口说道:
  “辛苦了,师姐。”


第375章 林一的大手笔
  林一这几天没有像师姐一样身先士卒地参与到一线地推里面去,只是每天听取一次他们的结果汇报。
  当然,他也没有闲着。
  李莫言接过水之后问道:“嘟嘟打车那边有采取什么动作吗?”
  林一最近一直在留意:“暂时还没有,我们刻意没有在嘟嘟打车之前就已经占据的机场火车站之类的地方做推广,而是选了司机交接班的时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避其锋芒。”
  “不过就算他们再迟钝,这么些天过去肯定也发现我们的行踪了,只是做出反应需要一点时间,程惟手下的运营大部分被他派遣南下了。”
  “说实话以嘟嘟打车在京城的覆盖率,他跟我们抢司机确实没有必要,估计程惟的手段还在后头。”
  李莫言跟他分享了一下最近一个晚上的推广情况,总体来说还算顺利,最后总结道:
  “以我们目前的推广速度,就算嘟嘟打车赶过来在对面支个摊也不怕,现有的注册司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了,乘客那边现在准备启动了吗?”
  这也是林一最近几天忙的事情,他确认道:“人手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上午已经撒出去。”
  他所谓的人手是多少呢?
  1600人!
  林一的地推团队已经算规模不小,但也就是百八十号人,这个数量自然不是正式员工,而是招募的临时工。
  具体的使用方式是:他们上线之前就已经选定了京城办公人数最多、同时大V网红最集中的一百栋高档写字楼,每栋楼分配16个人员,上下班时间段在各个方向、各个出入口守株待兔分发传单。
  一栋不存在空置的超高层写字楼可以塞下小几千号员工,一百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