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凡之路2010-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简妮女士,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国际知名的MBB咨询公司,后来在风投行业深耕多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优秀投资人。
  我与简妮相识已久,一直以来合作无间,在创业路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除了杰出的工作能力之外,深感于她的真诚和可靠,我们的关系亦师亦友。
  这一次简妮的加入对于万里出行是个巨大的肯定,而这全都有赖于诸位过去的付出和努力。
  我向来认为,万里出行如果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和青史留名的公司,必须要不断吸引世界级的人才,而简妮正是我们所寻找的那种人才。
  借重她在金融行业多年的经验和人脉,简妮将担任万里出行的CFO一职,和我们一起继续践行智慧出行的使命……”
  刘简妮倒是没有因为林一在信里对她一顿猛夸就感到不好意思,只是很清楚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接下来是她回报这份信任的时候了。
  她直接省去了无聊的客套,一秒进入工作状态,第一个问题就是最核心的:“补贴什么时候彻底取消?”
  既然已经是自己人,林一也毫无保留:“目前的力度相比高峰时期已经很小了,根据我们与嘟嘟和快嘟之前约定的时间表,5月中旬会彻底取消,三家同时。”
  刘简妮又问:“公司的现金储备呢,可以支撑多久?”
  这些数据都是他必须要记在心里的,林一回答:“在不需要额外支付补贴的情况下,仅仅用于公司日常经营支出,还可以支撑到8月份。”
  虽然这一轮补贴大战里面万里出行拔得头筹,但是相应的在补贴上的支出也是最大的。
  因为大战期间他在融资上表现得还是比较谨慎克制的,所以现在万里出行的资金就算称不上危急,至少也得说一声窘迫状况。
  “太少了!”
  刘简妮立刻指出,“就算是创业公司,账上只有三四个月的钱,几乎等同于随时可能倒闭。”
  “而且这还是在一切正常的前提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连个紧急账户都没有。”
  她指的倒不是嘟嘟和快嘟两家重新挑起补贴大战,那样的话势必牵涉到鹅厂和A厂的出手,相应的万里背后的熊厂也不会袖手旁观。
  “万里出行的上一轮融资是去年的11月完成的,到5月份差不多是半年。”
  “虽然间隔时间不长,但是在这半年里我们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在订单规模上有了几十倍的增长,在市场份额上拿到了第一名的位置,我认为已经具有了下一轮融资的条件。”
  林一提醒了一句:“这是补贴大战之后的第一轮融资,我们有没有或者说能不能确立对于嘟嘟和快嘟的行业优势在此一举,这是我把你这个专家请来的原因。”
  刘简妮点头表示明白,然后继续说出自己的方案。
  “有两种情况,如果说资本市场对于我们前段时间的表现认可,能够拿到足够满意的估值,那我们当然可以直接进行B轮融资。”
  “如果说前段时间的烧钱大战让投资人心存顾忌,那么考虑到公司的短期资金安全,我们可以先融一个有限规模的A2轮作为过渡。”
  “因为你跟莫言1000万美元的出资,直接跳过了一般创业公司的前两轮投资,所以万里出行的A轮融资金额就与另外两家的C轮相当,在控制权上可以说是非常稳固的。”
  B轮指的是第二轮融资,A2轮指的是第一轮融资的补充,这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差异的话,主要在于估值上相比上一轮的时候是否有了显著的提升。
  以万里出行现在的情况来说,融B轮就不是上次的那1亿美元了,如果是A2轮那可能金额出入不大乃至更少。
  林一知道打车行业的融资历程将会是非常特殊的,这种常规创业公司经历的轮次他根本不在意。
  “你的建议是什么?”
  “我当然希望是直接融到B轮,而且要抢在嘟嘟和快嘟之前。”
  刘简妮还有个目的没说出来,她知道这是林一给她的第一个作业,用来检验她是否能够配得上那5%的管理层股权。
  “不过我现在没法空口白牙地做出判断,融资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我需要配置一个团队,然后做一些准备。”
  “补贴大战结束之后,我认为万里出行需要有一次大范围的推广,我们目前占有的市场地位和领先优势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在这场大战之后行业的格局其实是发生了变化的,如果我们万里出行不主动发声,那就等于主动把解释权交给了嘟嘟和快嘟,这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
  “我并不是信不过那两家的人品,不过商场上兵不厌诈,按照林一之前跟我介绍的情况,我觉得小心一点不过分。”
  “同时这也是一次推销,投资人对于舆情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在他们脑海中留下印象对于我们后面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其他业务上的事情当然是你们做主,我只会提供意见,希望在这轮舆论准备的同时我们能够给投资人拿出更多值得说的故事。”
  “在那之后我会开始在市场上询价,也就是放出万里出行下一轮融资的消息收取投资人的反馈。”
  林一对此毫无异议,照单全收:“团队你自己去筹集,不管是通过你的人脉去找,还是去市面上招聘都可以。”
  “成本这方面,我知道做金融的都比较贵,我就不特别嘱咐你了。现在你也是公司的主人翁之一,我相信你自己心里有数的。”
  “PR方面你本身就有人脉,公司这里之前一直是师姐在负责,我看可以跟IR部门一样直接向你汇报。”
  IR就是投资者关系。
  刘简妮说道:“我会跟莫言配合好的,刚好我有一个不错的想法,不过要跟她探讨之后才能实施。”
  “不过在那之前我还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万里出行上一轮融资的时候跟熊厂是签了一个业绩对赌的。”
  “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应该做一个了解,这样才方便轻装上阵去准备下一轮融资的事情。”


第434章 薛定谔的第一名
  今年以来打车行业的曝光率一直很高。
  不久之前热热闹闹的补贴大战,后来成为了全名关注的热点事件,尽管现在补贴幅度已经大不如前,看起来取消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媒体们还没有轻易放过这个问题,各种相关的不相关的所谓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评论员们一股脑儿地冒了出来,对此评头论足。
  在这个过程中,万里出行、嘟嘟打车和快嘟打车这三家当事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过,至于BAT他们当然不会自降身份地做出回应。
  林一很快发现刘简妮的建议来得非常及时,因为嘟嘟和快嘟都已经在为补贴大战之后各自的行业地位做铺垫了。
  比如最早的快嘟,陈卫星在3月底接受采访的时候抛出了注册用户已经过亿的消息。
  其实打车软件的注册用户很容易,三家不约而同采用的是最简单的注册方式,即只要有个手机号就能下单。
  用户过亿听起来很多,但是万里出行跟嘟嘟打车只会比它多不会比它少。
  当然,很多都是重合的。
  然后是4月份,程惟在媒体报道中公布了嘟嘟打车的服务已经进入全国236个城市。
  补贴大战开始之前,三家里面开城最积极的就是万里出行,林一在13年底之前完成了50个城市的进驻。
  嘟嘟跟快嘟的布局略有差异,补贴大战的时候覆盖范围也不尽相同,前者是32个城市而后者是40个。
  补贴开启之后,林一这边反而脚步慢了下来,因为万里出行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其余的可以统称为“下沉市场”,只在统计数量上有意义,对于三家的实际战局并没有影响。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嘟嘟能够一边应付补贴大战的同时,在覆盖面上做出这个大的扩展,林一表示怀疑。
  总之创业公司对外吹的牛逼呢,一定得打折听才行。
  林一跟刘简妮商量之后,以万里出行跟熊厂的名义共同邀请了一家第三方调查机构,委托其对目前打车市场的份额出具行业报告。
  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最关键的市占率指标上,万里出行以10个百分点的优势力压嘟嘟打车,至于快嘟更是连前两名中任意一家的一半儿都不到,已经明显拉开差距。
  一个最明显的证据是,根据报告列出的若干个重点城市的单独调查,作为一个在A厂扶持下发展起来,总部设在临安的品牌,快嘟在本市的市场份额都已经被万里出行超过。
  借由这一报告的发布,万里出行在各种对内对外的通报和宣传稿中,非常高调地宣传起打车市场第一名这个消息。
  同时公布的还有:万里出行的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亿,注册司机数量超过100万,日均订单已经超过500万,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日均订单交易平台。
  有了这些数据作为支撑,就显得报告没有那么干巴巴的,结论也更加真实可信了。
  其实最早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林一和李罗宾分别在各自的年会上就宣布过,不过那个时候补贴大战还没有结束,显然只是个阶段性的成果。
  至于这次,就有些最终定论的意思了。
  另外两家对此的反应不尽相同,快嘟的反应是默不作声,官方口径是“快嘟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不过陈卫星本人在不太正式的公开场合,透过只言片语表达了对万里出行的不屑,认为他们只是运气好捡到了这次补贴大战的便宜。
  嘟嘟则不太一样了,虽然没有公开回应这个消息,但是很快网上出现了另外一份调查报告,其结果显示嘟嘟仍然保持着全国打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无声胜有声,显然程惟并没有承认万里出行自称第一的说法。
  于是好事的媒体又像是闻到腥味的猫赶了过来,要求两家公司评论这两份报告互相矛盾的说法。
  林一本来是不想亲自出面掰扯这些东西的,说实话他都不太喜欢面对镜头,之前在筹备万里出行的时候特意炒作过自己,只是形势所需的权宜之计。
  不过刘简妮坚持要由他来传递这个信号。
  因为作为万里出行的创始人、CEO,外界眼中最能够代表万里出行这家公司的人,或者说本身就是它人格化的象征,这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林一尊重了这个意见,所以由公司的团队负责起草了回复之后,他出面接受了采访:
  “我明白的调查机构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何况抽样的方式总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不代表双方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体面人吵架也是要讲究优雅的,他的语气并没有太咄咄逼人,稍微为各自挽尊了一下才表示:
  “不过我对于万里出行打车行业第一名的位置是非常有自信的,其实如果嘟嘟打车愿意的话,根本用不到什么第三方的调查报告,只要我们各自拿出自己的后台数据来比一下就知道了。”
  这下就算是正面回应了,于是他们又拿这话去找到嘟嘟打车,意料之中的是嘟嘟并未接招。
  总之,这种打嘴仗的事情林一跟程惟都不会太当真,事实也不会因为某人的嘴硬而有所改变。
  对林一来说,这件事最重要的意义还不在于此。
  之所以这个调查要由万里出行和熊厂一起作为委托人,是因为去年的10月份拿熊厂投资的时候,双方曾经有一个业绩承诺的对赌。
  如果说万里出行没有达成市场份额的要求的话,熊厂会拿走其40%的股权,这样的话离林一他们失去控制权也不太远了。
  当时约定的是以半年为期限,如今已是2014年的4月,半年之期已到,所以需要来检验结果了。
  所以说,那份报告的结果并不是林一充值的体现,毕竟在熊厂的监督之下,基本上还是能够真实地反馈市场情况的。
  所幸熊厂并不像嘟嘟打车似的有面子上的负担不愿意承认事实,李罗宾很爽快并且高兴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哦对了,自从李罗宾告诉了林一他的下一步计划之后,现在熊厂的外卖业务已经上线了。
  跟团购业务一样,熊厂外卖得到了李罗宾大量的资金支持,给每团、点评以及饿了吗等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短期而言,他的主要精力可能会放在那些业务方向上。
  总之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双方以补充协议的方式对业绩承诺的达成进行了确认,这样一来万里出行目前的股权结构已经稳定了下来。
  这意味着,它可以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了。


第435章 精细化运营
  林一除了跟程惟争夺“谁是行业第一”这个名义之外,主要是在考虑万里出行下一步的经营方向。
  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现在壮大到四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COO李莫言、CFO刘简妮以及CTO王恺。
  林一首先发问道:“下一轮融资什么时候开始?”
  “不急。”
  刘简妮沉稳地回答,“我上任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有一个消息对于我们下一轮融资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近期就会有结果,我认为值得等一等。”
  林一此前跟刘简妮已经有过交流,知道她所指的是哪件事,所以并没有再追问,刘简妮反问道:
  “我们下一个阶段的业务重点是什么?虽然目前的市场份额占优,但是增长趋势已经大为放缓。”
  “媒体都在过问《后补贴时代,打车软件何去何从》,投资人自然也会关心这个问题。”
  林一告诉她以及在场的另外两位合伙人:“现阶段有两件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第一件事情是精细化的运营和管理,目前BAT三家已经达成默契不再大手笔地现金补贴,虽然嘟嘟和快嘟时不时地搞出一点动静,但是无关大局。”
  “不比拼财力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因为三家里面我们的创立时间是最短的,而且骨干人员尤为年轻。”
  “不过我并不认为万里出行在管理上会弱于那两家,我们已经有上千人的团队,嘟嘟跟快嘟也差不多。”
  “程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