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卖弄两下子,算不了什么。
在家里,女儿是唯一的掌上明珠,当然所有人都捧着、哄着,难道谁会说个不字?
但是顾长歌知道,要把这些当做安身立命的本钱,那还不够。
登堂入室,谈何容易?
所幸她也从没指望女儿要怎么出人头地,路都已经给她铺好了,总归这辈子不会短了她的。
“妈妈,”
顾采薇忽然抬起头来,稍显低落地说道:“你会不会怪我,小时候没有坚持下来,好好学越剧啊?”
越剧……
这两个字牵动了顾长歌的情绪。
小薇今年十七岁了,我有多少年没唱过戏了?
她虽然有所触动,还是自如地回答道:“傻孩子,妈妈怎么会怪你呢?我也舍不得你遭那份罪。”
顾采薇坐在椅子上转了过来,双手环抱搂住了妈妈的腰,把脸紧紧贴在她的腹部,轻声说:
“我也想要完成妈妈的梦想啊。”
顾长歌感受到她的心意,反抱住自己最爱的女儿。
梦想?
“现在,你才是我的梦想。”
第40章 塔下莫装逼
高二学年的第一个月,在紧张周密的学习生活和暗流涌动的流言蜚语中很快过去了,所有同学终于可以稍事休息。
十一假期来了!
今天林一罕见地没有在家里躺尸,反而穿戴整齐地来到了北山路和孤山路的交叉口。
这是哪里呢?
这是许仙给白娘子撑过伞的断桥。
林一身后就是蒋太子的故居,往北山路过去不远,那是精忠报国的岳王庙。
沿着白堤往前,孤山脚下可以见到钱塘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后山还矗立着“梅妻鹤子”的林逋墓。
隔湖相望,远处是张岱曾经看过雪的湖心亭,更不必提大名鼎鼎的苏堤。
哦,梅庄里应该还住过琴箫合鸣、笑傲江湖的一对神仙侠侣
——令狐冲和任盈盈。
不过,管你怎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本地人通常是不屑一顾的,林一还遇到过一辈子没去过故宫八达岭的老京城人。
所以今天不是他兴致大发来寻幽探古,而是十四班组织的秋游活动,约好在这里接头。
假期里头,不应该对高中生的意志力有任何期待。
林一发现自己来早了,直到差不多中午边人才算到齐。
说到齐也不准确,而是班长蒋紫璇终于大发雷霆:
“不等了不等了,爱来不来!”
她率先转身走去,嘴里还不停嘀咕着什么“我就知道,无组织无纪律……”
总之,最后就剩下二三十号稀稀拉拉的“乌合之众”跟上班长同学的步伐,缓缓吊在她身后不远处。
十四班今天的目标不是刚才说的那些,他们沿着北山路走了没几步,就转身从路右侧的台阶拾级而上。
他们的目标是西湖北麓的宝石山。
尽管已经刻意避开了这个季节最热门的“满陇桂雨”景区,把它让给了远道而来的外地旅行者,但他们发现还是小瞧了这里的人流。
窄窄的石阶上,上山的人群摩肩接踵,不时还和几个拄着登山杖的下山游客擦肩而过。
假期绝不要去西湖。
林一牢牢记下了这个教训。
人多归人多。
这帮长期埋首在教室窄小天地的书山题海中的男女高中生们,穿梭在林木掩映之间,间或能眺望到远处的湖面,还是在大自然清新的空气里找到一丝心旷神怡。
蒋紫璇好像已经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开始带头大声唱起歌来,她唱的是:
“西湖美景三月天哎春雨如酒柳如烟哎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经典的黄梅戏版《新白娘子传奇》热播的年代,正是电视台影响力最大的时候,何况白蛇传本是临安民间故事。
会唱的同学已经开始大声应和,不会唱的也能跟着小声哼哼几句,队伍里的气氛终于欢快起来。
他们唱完《渡情》又接着唱《千年等一回》,宝石山本不是高山,很快就来到了保俶塔下。
保俶塔相传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历代几经重建,现塔实际复建于民国二十二年。
保俶塔的得名有种种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与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俶有关。
五代时,中原兵连祸结,十国攻伐不断,唯有偏安一隅的吴越国不兴刀兵,与民休息。
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后,几经南征北战已经有一统天下之相,为了结束乱世,吴越国王自愿纳土归宋。
然后,钱俶一入汴梁即被扣留。
临安百姓感念钱氏数十年来保境安民的功绩,把宝石山上这座塔称为“保俶塔”,寓意遥祝他平安。
山是好山,塔也是好塔。
然而奈不住有人要开始作妖了。
“钱氏源远流长、枝繁叶茂,自宋代起就在百家姓中列名第二,我家正是钱忠懿王嫡传一脉,有族谱为证……”
这个洋洋得意的语气,林一都不必抬头看,毫无意外是钱嘉豪同学。
其他同学都爱答不理,他还能自己滔滔不绝,这演独角戏的心理素质绝对是杠杠的。
“狗日的,祖宗牛逼又不代表自己牛逼,神气什么!”
聊天这么直白的当然是脏话哥李武超同学。
其他人的想法也差不多:
之江钱氏固然是名门世家、英才辈出,于古于今都有功于国。
但这跟你钱嘉豪有啥关系?
族谱这种东西呢也就那么回事儿,特别是近些年编出来的,这位钱公子无非攀龙附凤而已。
林一以后飞黄腾达了要是想折腾这一套,搞不好会发现,他家往宋代能追溯到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
“哎。”
老熊拍了拍林一,往那边隐蔽地指了指,意思是“林一怼他”。
他没有自己上,是因为最近发现林一怼人的功夫明显见长。
确实长了,足足十二年。
林一想了一下,用一种闲聊的语气问道:“说到这个国王,你知道古代的帝王之中我最佩服哪一个吗?”
老熊心领神会,开始捧哏:“哪一个?”
两人的声音不大不小,但周围一圈同学都能听到。
“当然是明太祖朱元璋了。”
“愿闻其详。”
“洪武爷开局一根打狗棒,留下一个大明朝,草头天子,白手江山,厉害不厉害?”
“嚯,厉害!”老熊很专业地伸出一个大拇哥。
“但这不是最让人佩服的,他最让人佩服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老熊诚心诚意地请教:“怎么讲?”
“明太祖登基的时候,有大臣就跟他说了,皇上您这个出身可拿不出手啊,我给您找了一祖宗。”
“从今儿起,您就是注四书的朱子他老人家正牌玄孙啦,族谱保证给您做得稳稳当当!”
“哟,找得够远的!”老熊已经乐了。
“那朱元璋怎么说呢?”林一在这里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下。
“他说老子就是臭叫花子出身,还当过和尚,祖上三代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
“朱熹想当我祖宗,老子当年饿肚子的时候他管过我一口饭吗!”
“哈哈哈哈哈……”
李武超率先爆笑起来,话说到这儿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林一跟老熊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的,他们对视一眼依然决定要有始有终地正式收个尾。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不要在塔下装逼,容易遭雷劈。”
收工。
周围其他同学这才笑出声来,稍远处没听到的同学纷纷打听,又被转述过去,山上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钱嘉豪就站在不远处,明明白白地听到了,有心反击一下但自知人缘跟林一和老熊差得远,没人会帮他的。
他讨了个没趣,自己走开了。
这只是今天旅途上的小小插曲,十四班的同学歇了歇脚,很快又继续往前赶去。
他们路过写着“宝石流霞”四个字的石碑,翻到山的北面,从黄龙体育中心的一侧下了山。
在金拱门吃了点东西,林一拒绝了跟他们一起去旁边的唛歌KTV唱歌的邀请,独自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他坐在后排高高的座椅上,打开车窗,让窗外的秋风随着车辆的行驶灌进来,吹拂在他的脸上,嘴里哼着完全不在调上的曲子:
“断桥是否下过雪?
又想起你的脸……”
第41章 有眼无珠
顾采薇同学并没有出现在这次登山的队伍里。
因为今年暑假呆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十一小长假,顾长歌女士又带着她回了越州。
虽然是放假,但是高中生的日程表是不可能直接空七天的,所以她今天还要去上一节英语培训班的大课。
出门之前,顾采薇认真地打扮了一下自己。
具体来说,她穿了一身松松垮垮的长袖T恤和运动裤,精心挑选一副特别呆板的黑框眼镜戴上。
一头秀发扎成马尾后又盘起来,扣上一顶普普通通的鸭舌帽。
大功告成。
她满意地照了照镜子,感觉颜值至少封印了五成。
顾长歌女士看到她这副尊容没说什么,不过下车的时候嘱咐了一句:“碰到什么处理不了的事情,记得打电话给我。”
所谓的大课是对应那种一个老师只带三五个学生的小课而言,它的上课地点通常是在巨大的阶梯教室。
下面满满当当得坐了有两三百人,台上的老师开着麦克风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顾采薇进了教室,自然地在靠近后门口找了个位置坐下。
培训班的大课跟小课很不一样,因为学生太多,老师没办法及时追踪每个学生的状态。
那么他们怎么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呢?
讲段子。
每个上大课的老师都有自己的独门宝典,第一次听的同学通常印象深刻,多听几次就会发现:
这个梗似乎已经讲过了?
比如新梦想的成校长,前一年到临中开讲座的时候还是拿他当年在P大的女同学开涮:
“我爱上了我们班每个女生,她们没有一个爱上我的。到了二十年以后,她们都热情地走过来握住我的手,后悔当年没下手。”
这个笑话不知道用了多少年。
总之,那些看起来机智风趣的小幽默,实际上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心设计,还不断根据听众的反馈情况进行着打磨升级。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些上大课的与其说是英语老师,不如说更像是脱口秀演员。
所以说,老罗能上《脱口秀大会》是有渊源的。
今天这位懂英语的演员水平不错,段子也比较新颖,顾采薇坐在后面听得津津有味。
下课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个坐在前面不远处的高个子男生走过来,自报家门道:“这位同学,我是越州一中的,我叫施林坤。”
“你是哪个学校的,可以认识一下吗?”
越州一中是本地最好的高中了。
他本来只是上课开小差的时候随处看看,发现这个后排的女生气质和仪态都非常出众。
于是一时兴起想过来认识一下,走到近处才察觉到她鸭舌帽和大镜框下隐藏的惊艳。
又失败了。
明明已经这么努力地低调了,为什么这些苍蝇还是赶不完?
顾采薇不高兴地鼓了鼓嘴,站起身随口答道:“不好意思了同学,我不喜欢和成绩太好的人认识,容易过敏。”
她说完背上包从后门走了出去。
施同学显然还没有练成穷追不舍的脸皮,只好遗憾地送走她的背影。
顾采薇往外走的时候,由刚才那句话想到了暑假和林一上的补习班。
接着又想到了他说的莫名其妙的“凡尔赛”,还有那句可恶的“苍蝇叮的是屎啊”。
于是她不满地嘀咕道:
“笨蛋林一,有眼无珠。”
……
下课之后,还是顾长歌女士亲自来接,母女俩一进门就发现客人已经到了。
今天是家宴。
“大舅妈好,小舅妈好。”顾采薇规规矩矩地向长辈问好,又问道:“大舅和小舅呢?”
“你两个舅舅在书房里呢。”
两个舅妈说着向顾长歌看了一眼,才致意道:“回来啦,姐。”
顾长歌女士跟这俩弟媳的关系一般,看她们这样就知道憋着事情,打了个招呼就去了书房。
“姐姐!”
两个稚嫩的童声几乎同时响起,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钻出两个小男孩,一下子奔了过来。
一个小一点的才六七岁叫顾子言,一把撞在顾采薇的腿上,连忙双手抱住才将将站稳。
另一个大点的是顾子轩,看上去有八九岁样子,所以要稳重得多,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小学生了。
“顾子言,你身上脏兮兮的,不要蹭在姐姐的裤子上!”小舅妈的呵斥声已经追了过来。
“没关系的,小舅妈。”
这两个小屁孩可是她眼睁睁看着长到这么大的,还躺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她抱起来照(wan)顾(shua)过。
顾采薇已经伸手把小点的家伙抱了起来,“子言,你们刚才在玩什么?”
大点的孩子抢先告状:“本来在玩积木,但是子言刚才跑过来的时候又把它撞倒了。”
顾采薇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妈妈已经不见了,想了想可以晚点再和两个舅舅打招呼。
顾子言不知道是不是想转移话题:“姐姐,你今天怎么穿成这样?”
“嗯……”
顾采薇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姐姐是为了专心学习,不好看吗?”
“姐姐最好看!”
顾子轩大声抢答,还活泼地跳了一下。
“哈哈!”
她本来还想说“不好看就对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没想到小家伙这么给面子都没用上。
这个马屁拍得顾采薇心情舒畅,她把头上的鸭舌帽摘下来又给顾子轩带上:
“这顶帽子送你了。”
可惜他的头还太小,这一盖感觉脸都被遮住了。
顾子轩自己摘下帽子丢在了地上,作为对这个恶作剧的反抗:“姐姐姐姐,带我们去玩!”
“哈哈哈,好!”
顾采薇牵起那个稳重的小学生:“走子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