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静静地走了一段,林一转身看向顾采薇的时候,发现她似乎正在一步一步数着地上的砖块。
她童心未泯的样子好可爱。
“小薇。”
“嗯?”
“你不打算问一问,我说的必须要去京城的理由是什么吗?”
“如果你想告诉我的话,那我就听着呀。”
林一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种被绝对信任的美妙感觉是无以复加的。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找到一个切入点:“我刚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在意高考呢?”
“比如说老熊,他并没有考虑好想要学什么,却在父母的要求下依然坚持不懈地学习。”
“我们也是一样。”
“早在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对于人生有任何的目标和计划之前,就被告诫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观念。”
“我们把它看作一件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的基本事实,以至于从来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
顾采薇依然专注于自己的脚下,并没有做出回应,她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只要负责倾听就好。
“因为按照父母的人生经验,只有进入那些好的大学,我们才更有可能过上好的生活。”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这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让我们尊重知识、崇拜知识,以前所未有的热忱去追求知识。”
“没有人有资格阻拦,其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但是,是谁规定知识要和幸福挂上钩的呢?”
“在这个世界上,明明有很多人既不努力也不聪明,却还是可以靠着祖先烧杀抢掠来的财富挥霍一生。”
“因为我们太贫瘠了。”
“几千年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始终辛勤地耕作,春种秋收、夏耘冬藏。”
“他们从来没有把‘强取胜于苦耕’这种海盗的格言,恬不知耻地挂在嘴上,洋洋得意地自我标榜。”
“尽管如此,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都无法填饱自己的肚子,直到最近的几十年才完全摆脱了饥饿。”
“今天,我们把非常有限的资源,用来奖赏那些最擅长学习知识的人,是希望他们能改变其他人的生活。”
“这个选择应该说非常有效,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发挥了空前的作用,但在未来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碍。”
“人们会发现,这个社会所能够坚守的共识越来越模糊了。”
“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把它当作唯一的尺度,很多人在其他地方的天赋被埋没了。”
“但即便是所有人都在拼命地追求,以至于陷入了被称为内卷的漩涡,我们还是发现自己的愿望无法被满足。”
“我们怀疑,我们愤怒,最后我们放弃。”
“有些人会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世界就已经是这个样子的了,这又不是我们的过错,我们能做的难道不是只有去接受它去适应它吗?”
“刚好你的越州同乡,一位姓鲁的作家曾经在小说里问道:从来如此,便对么?”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确认地说道:“你或许在好奇,我说的这一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小薇,除了你之外我很难把它分享给其他任何人,因为很可能得不到别人的祝福。”
“如果把这些东西发表在网上,很多人会跳出来教训我,大叫赶紧滚回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他们会有无数的嘲笑,你房子买了吗,老婆娶了吗,孩子生了吗,生了养得起吗?”
“总有一些人喜欢戴着厚黑学的有色眼镜,整天解构这个、解构那个,然后大声地宣布: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他们根本就不会理解,什么叫真正的英雄主义。”
“而即便是那些不反对我的人,他们也会认为这个想法过于不自量力了。”
“如果是在以前,我难免也会这样告诉自己:这不是我应该,或者说可以操心的事情。”
“但是刚好,因为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以前那些困住我的问题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因为注定了不会再为生计发愁,那么我就可以自由地畅想一些超越生活以外的事情。”
“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思考,我接下来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什么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答案。”
“我发现,我真的有能力做些什么,至少比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更有改变的机会。”
“蜘蛛侠电影里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其实古代的读书人早就讲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以小薇,你会支持我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
从回到2010年的6月开始,林一追寻的那个答案,他已经找到了。
亲情、爱情、友情,那些都是十分珍贵十分美好的东西。但在一生中只有一次的青春里,重来一次的林一发现,唯有一样东西是只在这个年纪才会拥有、才能够信之不疑的。
那是无法磨灭的理想主义的光芒。
顾采薇其实并没有完全理解林一的话,不过她还是绽放出最美的微笑,像西子湖上正在盛开的荷花,眼神里有点点星光正在闪烁。
“你支持了我的梦想,我当然也会支持你的梦想,而且我觉得它听起来很了不起。”
林一早就知道,顾采薇一定是最支持自己的人,但还是为她的态度而感动。
“一定会有很多人笑话我,觉得我太狂妄了,太大言不惭了,一个连T大P大都考不上的高中生而已,一个还身无分文的穷酸而已,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奢谈什么兼济天下?”
“但梦想不是有钱人的专属。”
“小薇,你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为我而改变吗?”
顾采薇很高兴林一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分享给她,这次终于换她来鼓励林一的梦想了。
“无论其他人怎么看待、怎么评价,都不会影响在我眼里,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
这句话让林一微微一笑:“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意中人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却不是为了去娶你。”
“他背着如意金箍棒,独自走过十万八千里路,只是为了去寻找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美丽新世界呢?”
顾采薇举起他们十指紧扣的双手挥了挥:
“那就陪他一起去啊。”
第178章 返校日
出分之后的第二天,全体高三学生再次回到了临中校园,不过这次可不是为了讲卷子。
临安中学作为全省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邀请了各大高校的招生办老师到现场办了个宣讲会。
因为跟志愿填报有关,所以林国庆和于秀娟也跟着林一来了,在学校的科技馆里转了一圈。
每个学校一张小桌子,一张A4纸贴着名字,连个易拉宝都没有,简陋程度还不如大学的社团招新现场。
家长和考生们最关心的当然是两个问题:
“我儿子的分数够不够上你们学校?”
“能上什么专业?”
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双方可以凑在一起聊一聊,招生办老师当然是狂吹一波。
什么师资力量雄厚,什么知名校友众多,什么就业前景广泛,总之就是一份金光灿灿的前程摆在面前。
这套是说给家长的。
如果是考生的话,他们的宣传点就会切换成校园占地广大、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鸟语花香。
同学们,这一听就是郊区。
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就会把“我校有十八个食堂,口味多样、价廉物美”当作卖点。
以上都是歪门邪道,文科类院校表示碾压工科类院校只需要一条:
“我校性别比例均衡。”
均衡的意思就是女多男少,知道怎么选了吧?
于秀娟女士当然最先拉着林一找到了她心心念念的之江大学,但被礼貌地告知这位同学的排名肯定够不上我们的投档线。
“如果林同学跟之大有缘分的话,欢迎研究生深造的时候继续考虑我们,希望能在之大的校园里见到你哦。”
高校一般是喜欢招本地学生的,所以之江大学的招生办老师,对一个分数不够的考生也给予了一点耐心。
不过由于这个展台过于繁忙,他们很快被挤出了核心圈,之大恐怕是全场最受欢迎的学校。
因为家长的心都是一样的,舍不得孩子出远门。
林一这个成绩段虽然够不到之大,还是有一批九八五大学可以考虑考虑的,分数线高的就服从调剂,分数线低的可以挑挑专业。
不过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个难题,因为他已经心有所属了。
整个现场要说最受关注的话,最中间的两张桌子冷冷清清少有人问津,但所有人经过的时候都有一种敬畏感。
那当然是P大和T大。
林一居然在那两张桌子前面发现了一个熟人,既然迎面碰到就打了个招呼:“你去问了那两个学校,怎么说?”
张家琪摇摇头:“P大的老师说投档线我是不够的,可以尝试一下填报提前批,但是他不能保证录取。”
提前批最常见就是小语种,属于定向培养,录取分数比投档线稍低。
“T大的老师直接就说他们今年文科只招五个人,全都已经联系好了,让我不要想了。”
很明显,T大的老师态度倨傲让她有点不爽。
张家琪属于晚一天公布的全省排名前三百的优等生,不过T大和P大要的人通常在名次公布前就会接到招生办的电话。这两个学校每年抢生源的保留节目也是一出好戏,据说曾经演过全武行。
这事儿跟林一就没啥关系了,因为双方父母都在,他们也没有多聊。
很快他在里面晃悠完一圈,让林爸林妈先回家去,然后独自回到了高三十四班的教室。
老熊已经出现在座位上了,刚才根本没在宣讲会现场见到他,看起来压根就没去。
也对,他家老头就是学校的老师,志愿这点事不门儿清嘛。
“今天好像没有看到顾采薇啊?”老熊好奇问道。
“眼睛还挺尖,她今天确实没有来。”
顾采薇没有上一本线,之前拿到的特招资格就没办法生效,所以她今天跟着顾长歌去申城见彭宇琛了。
作为彭老板非常重视并且已经承诺了出道的签约练习生,她的择校当然要跟公司商量。
“高考挂了?”
人没来就是一个信号,老熊也能猜出大概。
“你以后就知道了。”
林一没细说,转而问起:“说说你吧,毕业旅行的时候差不多一个礼拜,没对蒋紫璇下手啊?”
老熊掏出他的校园卡亮了一下:“班长今天送了我一张卡贴。”
林一看了一眼就笑了,无需多言,因为这张学校小书店出品的卡贴上写着三个大字:
“好人证”。
这时他们的前桌,李武超气冲冲地回到了座位上:“妈的,老赵这家伙真不是个东西。”
“老赵咋了?”
“我问他,我这个成绩能报什么学校,他一个也说不上来,整天就知道围着那些尖子生转!”
虽然尖子生是老师的心头好,但这还真是有点冤枉老赵。
李武超的成绩大概是将将高出一本线,今天来宣讲的都是有名有姓的全国重点大学,他是够不到的。
其他的学校,老赵说不上来也正常,毕竟这个分数段的学校也太多了,而且在临中属于小众需求。
不能苛求你的班主任照顾到每一个人,至少他还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林一知道,有些县城中学的老师面对学生填志愿的问题都是一言不发的,生怕沾上半点因果。
不是他们不愿意出力。
农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了,稍有波折是真的影响一辈子的,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那些孩子的填志愿方式极端保守,之江省是可以填五个平行志愿的,有些人生怕没有大学上,第一志愿就把保底的给填上了。
唉。
林一在心里大发感慨的时候,听到隔壁其他班级已经闹腾起来了,这是毕业班的固定节目:
撕书。
十四班的同学们立刻响应,他们掏出以前做完没做完的书和作业本撕成碎片,从窗口一张张地丢出去。
卷子就很方便,不用撕直接扔,也不会砸到人。
林一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那会儿他们还坐在高二年级的教室里,老赵告诫他们要把自己当成高三学生了。
而今天,是他们最后一次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在这个校园里了。
外面撕书的场面还在继续,闹闹哄哄,一边丢还一边听到不知道哪些人在大声地怪叫:
“去他妈的高考!”
“老子毕业啦!”
“啊啊啊啊啊!”
第179章 突如其来的告别
林一在参加学校里的宣讲会的时候,顾采薇跟着顾长歌第二次来到了申城,这次是母女俩面对着彭宇琛一人。
“事情就是这样。”
顾长歌女士刚刚简单介绍了女儿的高考情况。
应该说彭宇琛对这个结果是有些失望的,她这段时间已经为顾采薇将来包装一个“名校才女”的人设想好了很多套宣传方案了,现在看来全都白费了。
但这个女人心态调整得很快,转眼就已经接受了现实,毕竟名校背景对女团来说只是加分项而不是必选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是坏事,她之前还在犹豫如果顾采薇真的考到了京城,要不要为了她再到京城去开一个练习生招募和培训点。
虽说成本也不至于很高,但彭宇琛这个食铁兽娱乐旗下连个正经艺人都没有,现在还处在坐吃山空的状态,远远没到可以大手大脚的时候。
现在至少可以不必为此纠结了。
而且说实话,之前为了签下顾采薇她对这个练习生是格外优容的,不仅对顾采薇母女多方妥协,甚至还给出了公司最珍贵的出道名额。
彭宇琛很清楚国内的环境,她筹备的这个女团是定位少女路线的,也就是清纯甜美的风格,所以才对顾采薇这张初恋脸这么看重。
她深知自己这样的小公司,能带出一个好苗子是直接决定成败的。
不过现在,基于顾采薇高考落榜的现实,之前那些约定自然也就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