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凡之路2010-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是临安中学2012届毕业生在京同学的第一次见面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召集,地点选在了江山大学。
  他当然是被张家琪叫来的,这家伙毫不愧疚:“你也没问呀,谁让你找到东门去了?”
  林一吐槽:“那个地铁站才叫江山大学站,你不提前说我当然坐到那里。”
  好吧,这件事是张家琪疏忽了,不过她嘴上是不可能服软的,林一也没打算真的计较。
  所幸张家琪还记得给林一留了个位置,她的另一边则是高一时候的室友冯文茜。
  林一跟她暑假里在驾校见过,简单打了个招呼。
  “冯文茜你是从朝阳那边过来的吧?居然到得比我还早。”
  她笑了笑:“我还不是最远的,有同学是特地从津门坐城际高铁赶过来的。”
  不过这跨市的也不是到得最晚的。
  一直到过了约定时间,还有两个女生姗姗来迟,到了之后连忙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们从昌平的法大赶过来,没想到公交换地铁花了两个多小时。”
  末了还吐槽一句:“那地方真的是京城的边缘了,到那边手机上会收到短信说直隶移动欢迎你!”
  “哈哈,进城一趟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人总算是凑齐了,林一打眼默数了一圈差不多得有四五十人。
  他在高中就不是社交型的,其实熟人很少,何况这里面一多半还是T大和P大的学霸。
  人群中他能认出的只有临中伏地魔马军,以及毕业旅行时候浅浅打过一次交道的上官樱子,这两位现在都已经是P大的新生了。
  虽然大家以前也不认识,不过如今远在他乡,对于这些同届的校友也多了一丝亲切感。
  开席之后,彼此互相以“你是几班的,你们班的谁谁谁跟我很熟”作为开场白,很快气氛就热络起来。
  林一通常是不太参与那些尬聊的,不过想到之后创业可能会用到这些人,所以挨个认识了一圈并留下联系方式。
  机会难得,现在刚开学他们碰到高中同学还兴高采烈的,有一种“老乡见老乡”的亲近感。
  再过一段时间,等他们各自在大学里面混熟了,这种聚会就根本办不起来了。
  张家琪在这种场合还挺如鱼得水的,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你们知道前几天我们迎新晚会的女主持人是谁吗?”
  这个问题有点没头没尾,其他人只能猜测:“难道是临中往届的某个师兄师姐?”
  “不是!”
  张家琪讲起八卦也挺兴奋:“是建邺的奶茶妹妹!”
  这位算是个超级网红了,比林一他们高一届,不过关键是:“她不是健美操进了T大的吗,怎么跑你们江大去迎新啦?”
  “是个联谊的迎新会,听说T大来了两百人,她是其中一个女主持人,穿了一身白裙。”
  林一吐槽了一嘴:“两百个都是男生吧,江大可是号称T大的后花园。”
  张家琪很敏感,觉得这句话对女生有点不尊重,立刻抗议:“你不要败坏我们江大的名声!”
  明明这家伙自己刚刚还在埋怨说校园太小设施差,进入角色还挺快。
  所以说母校就是个自己每日吐槽千遍,却不许别人多说一句的地方。
  林一不打算跟张家琪争辩,还免费奉送她一条预言:
  “奶茶妹妹跟你们江大有缘。”
  虽说东哥此时已经是江大的知名校友,但是今时今日谁又能想到T大的奶茶妹妹有一天会变成刘太太呢?
  张家琪显然没有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且不知道做了什么发散性解读,她义正辞严地警告:
  “采薇现在不在这里,作为她最好的闺蜜,我会代替她看着你的,你别以为她鞭长莫及就可以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林一无语,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他知道顾采薇绝对不会拜托张家琪在京城监视他的,肯定是这个家伙在给自己加戏。
  所以说女朋友的闺蜜,只要你不打算偷偷泡她,那么多半你们是聊不到一块儿去的。
  “我打算国庆的时候飞到蓉城去找她,请问闺蜜同学要不要一起?”
  他当然并不期待和张家琪同行,不过能同时见到他们两个的话,顾采薇应该会很高兴的。
  张家琪有点遗憾:“你不早说,我已经答应我妈十一的时候要回家了。”
  那正好,可以过二人世界。
  他们俩说到顾采薇的时候本来是有意降低了音量的,不过两人都没想到还是被旁边某位耳朵灵敏的同学听个正着。好在这个女孩的嘴巴很严,没打算分享给其他人。
  冯文茜心想原来顾采薇人在蓉城,而且他们两个看起来还在一起。
  接下来他们聊了一些大学里的新鲜事,比如说P大数学系的“恐怖”。
  数学在理科所有二级科目里面,处于智商鄙视链的顶端,向来是超级天才的专属领域。
  P大数学系更是诸神战场,在临中独孤求败的马军开学小测只考了六七十分,同时班里还有俩满分的,引得在场诸人感慨纷纷。
  天外有天,只能说真神之上还有旧日,凡人表示仰望即可。
  临走之前张家琪还没忘记自己的“使命”,用两根手指比划了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林一:
  “记住,我会盯着你的!”


第199章 孤独的美食家
  “建国,你的调研怎么样了?”
  林一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终于想起来要验收一下之前布置给李建国同学的作业。
  那家伙仿佛早就在等着这一问,立刻掏出了一个黑皮小本本,然后用骄傲的语气说道:
  “看,都在这里了!”
  其实做调研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李建国去了一次之后就觉得没意思,但想到答应了林一要一起搞事业就坚持了下来。
  这毅力已经超过大部分大学生了。
  虽然过程很无聊,但此刻汇报成果的时候又觉得自己的劳动有了价值,从而获得了满足感。
  林一只是快速扫了一眼就发现上面记的乱七八糟,连他细数每家店出餐量画的正字都在上头,立刻没有认真看下去的欲望了。
  “你简单说说吧。”
  李建国没有发现林一的嫌弃,兴致勃勃地分享自己的发现:
  “这些天我观察了校内和周边所有的餐饮店,有一些提供外卖,有一些不提供,其中生意最好的一家是小南门那个连招牌都没有的麻辣烫……”
  林一在心里一一印证,发现跟他在BBS上通过问卷调查得来的结果大差不差,所以应该是准确的。
  “你觉得我们要攻略这些餐饮店的话,应该从哪一家开始?”
  “当然就是这家麻辣烫!”
  李建国信誓旦旦两眼放光,这次没有等林一循循善诱就给出了他的理由:“这家店是学校里人气最高的,我去蹲了两天每次都队伍排得老长,我试了确实特别好吃。”
  “而且最关键你知道是什么吗?”
  “这家店现在还没有接入外卖,因为他们每天店里都忙不过来了,我看到很多人会拎个两三份走应该是帮室友带的。”
  “如果我们能把这家挂在我们的外卖网站上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点的!”
  林一点点头,还能举一反三,至少心态比那些专业摸鱼的打工人强多了。
  “你跟他提了这个事儿吗?”
  李建国兴奋的样子稍微有些收敛:“提了,但是他说现在来店里排队的都做不完,之前也有别的外卖网站找过他,他都拒绝了。”
  “走,咱们一起去会会这个老板。”
  说干就干,俩人直接出了寝室,李建国一马当先领着林一找到了这家“京电驰名商标”。
  林一到现场一看,这家店铺也过于朴素了。
  连个正式的店名都没有,只是用记号笔在硬纸板上写了“麻辣烫”三个字勉强算是招牌。
  门脸也很小,两侧各摆下两张小桌子,撑死了也就坐个十来号人吧。
  就这么家不起眼的小店,却俘获了京电众多学子的味蕾。
  老板看起来对李建国有印象,主动招呼道:“今天没到饭点就来啦,自己看看吃什么。”
  林一他们是特意挑这个时间来的,不能耽误人家做生意。
  “老板,这顿不是来吃饭的。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外卖网站的事情吗?这是我的室友,他叫林一。”
  看来李建国同学还不习惯用“合伙人”这个称呼,不过林一也没有纠正他。
  老板四十岁左右,膀大腰圆,穿着件白色小背心,看上去像一个屠夫多过像大隐隐于市的孤独美食家。
  他倒是没有生气,不过明显兴致缺缺:“哎呀,那事儿不是都跟你说了嘛,我们不做外卖。”
  李建国无奈地一摊手,表示老板的态度坚决。
  林一看他不难说话的样子,也就随便聊一聊:“老板贵姓啊?”
  “嗨,我们小老百姓还什么贵不贵的,我姓杨。”
  林一点点头,发现他不太习惯这种文绉绉的语气,于是放弃大学生的方式:
  “杨叔老家哪儿的呀?”
  “俺东北的。”
  其实老板的口音还是比较重的,林一能听得出来,他只是为了说一句:“那正好,我们建国也是东北的。”
  老板对他的有意套近乎心知肚明,觉得有点好笑,于是提醒道:“我知道,这个小老乡咱俩上次已经认过亲了。”
  林一也不气馁:“杨叔在这儿开这家店多少年了?”
  “那可有年头了,差不多得小十年了吧。这真不是我跟你吹,你们京电好多往届的学生,毕业很久了还特意回来吃我这一口。”
  老板的语气听起来挺骄傲的,林一顺着他的话风说下去:“是啊,我听建国过,每天饭点的时候这里队伍都排得老长了。”
  “那可不,我这门手艺还是在老家学的,我们那儿好多人出来做这个。不过我的配方跟他们可不一样,独门秘籍!”
  老板虽然每天接触的都是大学生,但有心思坐下来跟他唠唠嗑的还真的不多,忍不住吹嘘了两句。
  “那你们这儿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把店面做大呢?”
  老板也没有避讳什么“商业机密”,很实实在在地说:
  “这第一呢,这旮沓的店面是单独的,就只有这么大了,也没有旁边的铺面再给我租。”
  “这第二呢,店里就我跟我媳妇儿两个人儿,每天从早开到晚真的是忙不过来,我们两口子就这点能耐了。”
  他还特意说明一下:
  “你们别看我现在坐在这儿跟你们唠两句嗑,我媳妇儿还在里面收拾着呢,擦擦洗洗的停不下来。”
  “那人毕竟不是牲口,总得给他歇两口是不是?牲口也不敢往死了用啊。”
  做过社畜的林一是能体会这种心情的,不过李建国显然还不理解有钱为什么不赚。
  “老板你们可以请人啊,上了我们的网站每天肯定能卖出更多份的!”
  老板能看出他没什么社会经验,所以又解释了几句:
  “先不说我们这小店儿请人好不好请的问题,要是请了人结果并没有多卖出去几份,这工资你能补给我么?”
  李建国一时语塞,他对自己都还一知半解的“创业”是很有些盲目自信的,但是也不敢贸贸然把这种话答应下来。
  老板拍了拍大腿站了起来:“行了,跟你们扯了这么久我也歇够了,得接着干活去了。”
  “反正我们家是不打算做外卖的,你们去别家问问吧。”
  李建国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林一,后者没有再纠结说服老板的事情。
  有困难是正常的,如果好谈的话哪里轮得着林一来捡这个漏?
  “来都来了,我们吃一顿再走吧,正好现在不用排队!”


第200章 大学生都是骗子
  出师不利,没有让林一太过纠结。
  他一没有王霸之气,二没有帅破天际,别人没有纳头便拜才是正常的,所以能依靠的只有智慧了。
  林一坐在那儿细嚼慢咽地品尝了这家的麻辣烫,确实味道很好有独到之处,算是不虚此行。
  吃完之后他也没立刻离开,而是坐在那里和李建国有一搭没一搭地比较着哪个菜更好吃。
  实际上,他主要是在观察这家店的经营情况,因为时间已经慢慢接近饭点,客人也多了起来。
  心里默默盘算着靠什么才能打动这位杨老板,不过很快他的思路就被迫中断了。
  “林一?”
  这个不太熟悉的声音出自某位面熟的女生,他没费太多时间就想到了这是郑巡提过的崔晓雪。
  “崔支书好。”
  李建国虽然被无视,但还是跟着打了声招呼,他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边似乎在期待什么八卦。
  崔晓雪表达了对这个称呼的嫌弃:“叫我晓雪好了。我之前问过你们寝室的郑巡,怎么好像你最近都没来上课啊?”
  “如你所见,我在忙着创业。”
  林一并没有隐瞒,一旦他的网站上线,很快所有人就会知道,他还想着让班里同学多多支持呢。
  崔晓雪很惊讶,创业这回事儿以前只在名人传记里看到过,这次居然碰到个活的了?
  更惊讶的是林一分明就是刚吃完一份麻辣烫的样子,看起来就像在开玩笑。
  “现在,在这里?”
  “没错。”
  林一神态自若,然后向她简要介绍了一下外卖网站的创业项目,以及刚刚说服那位杨老板失败的经历。
  “听起来很有意思啊,而且这个网站是你自己做的吗?”
  “算是边学边做的吧。”
  崔晓雪也是个大一新生,技术上一窍不通,而林一的反应又比较冷淡,所以她很快切换了话题。
  “你是临安的对吧?开学那天我说过我也是之江的你还记得么,处州你有去过吗?”
  处州位于之江省南部,以两件宝物闻名,分别是越窑的青瓷和龙泉的宝剑,林一当然是有耳闻的。
  “省内别的地方我都没有去过,其实出来读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开临安。”
  “哈哈,我也没出过省,不过临安我还是去过的哦,处州你有机会真的应该去一次。”
  崔晓雪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在学校里找到一个之江同乡会,最近要组织聚餐你要一起去么?”
  “我恐怕没有时间,创业的事情走不开。”
  崔晓雪终于发现林一这家伙有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