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上头条-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在这里都是采访国内的明星,现在在这里采访的是好莱坞的明星,重点在于,其中站着一个自己人。
  啧啧,这感觉。
  得劲。


第四百九十四章 价值衡量(上)
  ——《蝙蝠侠3主演齐聚,开启华夏宣传》
  ——《蝙蝠侠3即将上映,你是选择少年派还是蝙蝠侠?》
  ——《少年派大战蝙蝠侠,甘敬或成最大赢家》
  京城的活动很顺利,媒体惯例又是给了一大通报道。
  十一月的影视圈,上半个月属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下半个月属于《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到了十二月则是属于喜闻乐见的媒体了。
  蝙蝠侠大战少年派,两部好莱坞标准投资的大片,前者公开宣布成本是2。3亿美元,后者制片成本是1。1亿美元。
  它们加起来的成本足足有3。4亿美元,换成华夏币就是21。5亿!
  而且,现在看来,这两部片子都是赚钱的片子,全球票房出来的话将会是更为震撼的数字。
  十一月分别属于两部电影,十二月属于娱乐媒体,而这两个月则就是属于阿甘!
  国内能这样在好莱坞扛票房的演员还有谁?
  国内能这样淡定沉稳的目睹自己两部大片打擂的还有谁?
  国内能这样宣传不在意票房、目标是奥斯卡的演员还有谁?
  没谁了!
  在宣发活动里、在媒体记者前、在微博动态上,甘敬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两个字——沉静。
  每天的新闻是不同的,每天的票房数字是往前跃动的,每天的活动城市也是在变化的,可是有粉丝在整理了阿甘相关的新闻后,惊讶的发现,自家偶像真的就是一种沉静自如的样子。
  这是一种境界吧?
  这是一种境界。
  最起码在阿甘官网里,很多人都相信阿甘是站在了最顶尖的位置上,不论作品,还是心态。
  不过要说全是沉静也不是,在宣传少年派和蝙蝠侠3的时候,甘敬都有提到一个公司,那就是华夏特效。
  近期以来,华夏特效的知名度正在节节升高,既得益于它在网络上做的一个华夏风景特效3D,更跟阿甘时刻不忘的宣传有关。
  同一个月里上映两部好莱坞片子都是由一家华夏公司制作,这个事实一经披露,极大的震撼了业界同行。
  我们的特效水平已经有那么高了吗?
  很多人都怀疑从新闻上看到的消息,可是实打实的证据表示,华夏特效就是一家国内公司,就是一家走到了时代前沿的特效公司。
  而且,很显然,阿甘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某一个层面来看,他似乎不单单是一个优秀演员的身份,更是一家日益壮大公司的重要高层,不过后面一条只是很多人的猜测,阿甘原本比较清晰的股份持股在经过一阵变动之后已经难以探查,不是知情人就很难确认阿甘究竟是怎么来处理特效公司的事情。
  十二月上旬,蝙蝠侠3的前两周票房已经出来了。
  甘敬毫不意外的看到一个结果——压根不是蝙蝠侠大战少年派,而是蝙蝠侠痛捶少年派。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首周票房在国内是2。3亿华夏币,北美则是1。8亿美元,第二周稍有回落,国内是1。1亿华夏币,北美1。4亿美元。
  前两周华夏票房是3。4亿华夏币,北美票房3。2亿美元,全球票房总共合计4。5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蝙蝠侠3有很大几率冲破全球10亿票房的门槛!
  ……
  十二月八号,周五,小雨。
  甘敬从保姆车下来的时候下意识的紧了紧衣服,对走在旁边的老陈说道:“好像是降温了。”
  老陈点点头,心思压根不在天气上面,用一种兴奋并遗憾的语气说道:“哎,这中影还是不会做事,如果把少年派和蝙蝠侠3的档期错开,两部片子的票房肯定都能更好。”他的心思全部都在近期的票房上面。
  “差不多吧。”甘敬模棱两可地说道,“互相打擂的宣传也是吸引了不少人去看的。”
  老陈摇头,不认可这个说法,他手上的统计资料显示,少年派在蝙蝠侠3上映前两周的票房明显是受到了冲击,目前四周票房成绩是收于6。3亿华夏币。
  如果没有蝙蝠侠3的影响,它现在一定是能过7亿票房!
  可是少年派在国内只剩下最后一周的时间了,按照票房下滑趋势,它真未必能破7亿了。
  甘敬在踏进办公楼前说了一句:“那我回头发个微博,号召大家帮我破个7亿吧。”
  发条微博,最后一周冲刺7亿,这样会有用吗?
  老陈用笑容表示他相信有用。
  走在另一旁的周浦默默听了一路,深觉两人的自信,可又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有这个本钱自信。
  不过今天这一趟,这种自信能不能不发挥出来,他在心中是存疑的。
  早在少年派上映前,甘敬就观察了网购电影票的现象,嘱托老陈寻找下这方面的机会,随后周浦跟着加入。
  临时组成的项目团队把目标放在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上面,双方接洽了三次,可是预期相差都很大,美团方面不打算放开对猫眼的股份掌握,甚至于不愿意把猫眼独立出来,而是要通过复杂的股份变换来完成阿甘工作室方面的注资。
  可是,甘敬对于美团完全没兴趣,他只是对电影周边有些想法。
  最近的一次接洽,两方终于达成了一个共识,美团方面退让,愿意把猫眼电影独立出来,可是持股方面的仍旧在坚持。
  这一次,甘敬亲自出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带着负责接洽的团队来了美团在京城的总部,这边给出的谈判规格挺高。
  美团的CEO、美团猫眼的总负责人,美团的高级副总裁若干。
  甘敬一路被迎接上来,从电梯到会议室,着实是吸引了很多目光,即便是美团的很多高级员工都在纳闷,这位在电影圈风头正劲的明星怎么来这里了?公司是请他做代言了?
  “很高兴见到你,甘先生。”美团的CEO王兴是个略有些秃头的男人。
  甘敬冲他点点头,开门见山:“今天是来解决问题的,我个人对于猫眼很感兴趣,愿意出资控股,原则上不插手管理。”
  王兴有些啼笑皆非,这位怕是有些搞不清情况吧。


第四百九十五章 价值衡量(下)
  互联网时代,把握住机会的公司就像是哗啦啦上涌的潮水,不往前走都不行。
  当然,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
  美团成立于2010年,至今已有两年半,获得过两轮融资,现在到了十二月份,预计全年销售额过50亿,更何况这只是今年,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明年只会更夸张。
  所以,哪怕只是自己旗下的一个部门,那为什么要交出控股权?
  王兴有些搞不懂甘敬的思路,有些好笑的摇头道:“甘先生,我们不算是缺钱。猫眼属于我们的重要业务之一,这种权利是不会放手的。”
  甘敬说的很开门见山,王兴也就拒绝的很果断。
  甘敬没说话,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从周浦手中拿到了资料,看了看说道:“美团很厉害,发展的很快,可也很烧钱。说实话,我在听到周浦汇报谈判不顺利时的第一念头是可不可以搞定美团。”
  搞定这个词很有意思,很轻易的让王兴笑出了声,OK,他知道面前的这位明星演员很厉害,大概是目前华夏最为厉害的那批演员了,可是,也就止于此了吧。
  近期关于阿甘电影的新闻实在不少,王兴偶尔也难免的被推送消息,知道阿甘现在有两部电影在上映,知道它们的成本都很高,高到国内影视公司大概很难有勇气去投资,知道它们票房都很高,高到国内很难有人能达到。
  但……你也就是个演员而已,你也就是拿片酬而已,就算你是国内No。1的演员,顶天了一部片子片酬按照好莱坞最高拿2000万美元。
  两部片子4000万美元,华夏币是2。5亿。
  于个人而言,于工作室而言,这固然不少,可是对于一个高速发展、一年一个样的公司来说又算什么呢?
  王兴越思考越想笑,不过出于对另外一个领域顶尖人士的尊重,他稍微忍了忍,拿起杯子抿了一口示意阿甘自己还在听。
  甘敬能看出这位CEO的一些满不在乎,他笑了笑,继续说道:“可是我了解了一下之后,美团在团购行业已经做到第一了。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第一都不容易,都很厉害。美团,我搞定不了。”
  他顿了顿,语速不变,平静地说道:“可是在电影领域,如果不选你们,我转身联合格瓦拉、百度糯米,我很有信心搞定猫眼。”
  王兴稍微严肃了一些,美团目前的核心是团购,可是这两年高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在他看来也是一块不错的蛋糕。
  甘敬不待他反应,继续说道:“甚至于,阿里、腾讯未必没有这个意向。”
  “电影方面……”王兴开口说道。
  “哦,对了,还有个万达。”甘敬竖起一根有些令人痛恨的食指在空中摆了摆,“万达已经有合作意向。我有时候也会好奇,是互联网发起的网购票厉害,还是本土院线的狙击更强。”
  王兴刚才说话被打断,但没有生气,他甚至于安静了一会,看阿甘有没有话要说了。
  眼看甘敬已经低头去看资料,王兴斟酌了一句:“万达是不会牵头做这个的。”
  他只是预测了万达的想法,对于阿甘口中提到的阿里、腾讯、百度都没有评价,这三个是互联网里的巨头,一旦他们下场,那无疑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目前这个阶段,百度是已经下场做了糯米,另外两位感觉早晚会下场,但王兴宁愿它们晚一些好让自己有精力打赢团购的这场仗。
  如果阿甘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牵头去联合,未必就不会引发巨头的兴趣。
  一个顶尖的专业人士,他本身未必是要多有钱,但他一定能撬动很多资金、资源,很明显,阿甘对于他自身是很有自信的。
  王兴的诸多念头一闪而过,笑道:“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我们才愿意把猫眼独立出来,抛开了之前股份方案。”
  他说到这里,还是笑出了声:“可是这个控股权就太过分了。电影行业,演员是演员,我们卖票还需要演技不成?”
  这边CEO一笑,旁边坐着的几位自然跟着笑了起来。
  甘敬面无表情。
  右边坐着的经纪人老陈也不是刚跟阿甘了,这会立即闻弦歌而知雅意,咳了一声吸引下大家的目光,平淡地说道:“我想我有必要提醒一点,我们一旦合作之后,阿甘的代言费是不计算在其中的。我们一再强调,我们看重的是猫眼。阿甘身上的代言品牌不多,纪梵希是其中之一。”
  老陈右手抖了抖手上的纸,说道:“不妨透露一点,纪梵希每年的代言费是800万。”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美元。”
  当然,这八百万美元里是有要求的,然而此刻就不必说那些了,只需要知道这换成华夏币就是5000万华夏币。
  周浦接口道:“美团的发展固然快,可是现在恐怕还没盈利吧。合作之后,这5000万的隐性代言是免费的,甚至于,相性相合的电影行业,阿甘的影响力会更大。”
  品牌花费巨资找明星代言从来不是慈善,只是用明星影响力来换取更大利润。
  今天花5000万,明天就能赚来1个亿。
  “美团今年销售额有50亿,亏损也不少吧。猫眼目前占比不大,我们选取猫眼合作是为了双赢,相信能做出1+1》2的效果。”周浦是有推算一些详细数据的,心中有数,不过这时只是点一点。
  王兴瞥了一眼说话的周浦,他是和这位有过数面之缘的,只是不知道他怎么会在阿甘那边工作——之前谈判的时候,王兴都没参与。
  这时,甘敬又一次开口了:“如果今天谈不成,那我就只有找阿里或者格瓦拉了。事实上,格瓦拉方面很乐意和我们接洽。”
  王兴注视了下阿甘的表情,心中稍动,轻声冲着旁边的人说道:“去把老许请过来。”
  老许是美团公关部的部长,在座的其他人都知道他的职位,大概也明白王兴是要做什么了,很快就有人出了会议室。
  过了一会,进来了一个秃顶的男人,正是公关部的老许。
  王兴没有太避讳,直截了当的询问阿甘代言的价值,重点用了四个字“如实评估”。
  老许没有太犹豫,对于王兴给出的五千万身价给予了肯定答复,然后他就坐在了会议室,双眼放光的看向阿甘。
  事实上,阿甘这种明星不仅能带来巨大流量,更是那种想花钱都未必能请来的代言。


第四百九十六章 轮廓
  一位代言身价有800万美元的明星,一旦全力投入的推广代言,他能带来多少的流量?
  无疑是很庞大。
  不过这固然说明阿甘确实厉害,可是控股猫眼单凭这些还是不够的,可以预见的是,猫眼施行的补贴票务将是和团购一样属于烧钱策略。
  跑马圈地不可避免的是要打价格战。
  相比较阿甘,王兴更希望能引入一个现金奶牛,之前第二轮融资有阿里和红杉资本投了5000万美元,可是他对阿里这种巨头是心存顾忌的。
  如果继续引入阿里系的资金,恐怕之后美团的主导权未必就在自己这边了。
  王兴考虑资金不光是要考虑之后的持续输入,还要考虑集团内权利的稳固性,他不是想投靠巨头,而是想自己成为巨头。
  换一个角度来说,阿甘工作室这种简单的资金反而更有好处。
  代言是个不错的筹码,对于现阶段圈取用户很有益,反之,如果把阿甘推向对手,那恐怕就有些糟糕了。
  王兴心中有了倾向,存在疑虑的另外一点就是在于阿甘方面的资金状况了,对方一再要求控股,猫眼单纯独立出来的估值最起码要有10亿华夏币。
  动辄五亿并不是一个轻易的数字,更何况还有后续呢。
  王兴希望资金简单,但并不愿意后续存在动荡。
  “控股不行,股份的40%。”王兴思虑很久,给出了一个数字。
  甘敬看了眼周浦,又看了眼老陈,眼神示意了一下,自然就有周浦对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