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上头条-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想想也是,只是一个名头,难以带来更多的利益自然也就不能驱动上下了,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宣扬一番,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
  难,难,难。


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剧大师
  “老赵,你倒是找对了人,以后来这边听京剧是不要花钱了啊。”
  “我可没这打算,老谭啊,这是正事,人家需要配乐呢,左右也是件好事,就来看看吧。”
  “这人名气是很大。”
  京剧社里,赵季平乐呵呵的和老朋友谭盾聊着天,他知道后者是有些恃才傲物的,这脾气从年轻那会就有,这老了老了都一辈子了,那自然更是改不掉了。
  “王宏伟,多向你谭叔学一学,但是这脾气是别学了。”赵季平对着另一边自己的学生这样说。
  王宏伟本来是有些工作要处理的,可是师父发话,又加上几乎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谭盾一起,他也就只能跟着来听一场京剧了。
  “谭叔的本事和脾气都是一等一的。”王宏伟笑了笑。
  赵季平眯了他一眼,指了指还空着的舞台说道:“我看人家甘敬脾气就很好,人家没本事?人家能弄个奥斯卡影帝回来,人家能弄个2亿美金回来,换了你们谁行?”他话风一转,换个目标,“别看赵麟是个春晚副导演,就是让他贪,他能贪2亿美金不?”
  一直在看戏的赵麟被唬了一跳,低声道:“爸!注意场合!我贪什么啊,这只言片语的传出去,就成笑话了!”
  “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赵季平斜瞥一眼,“你怕什么?”
  “坎头子!公众场合哟!”赵麟很无奈,一下子连陕西话都飙出来了。
  “还说我的脾气呢,我看你的脾气也好不到哪去。”谭盾乐了。
  赵季平哼了一声:“等会听戏吧。”
  谭盾不言语了,他算是被老友硬生生拖过来看这位京剧演出的,也不觉得今天能看到什么花,他是听过阿甘的名字,也看过两部阿甘的影片。
  不可否认,这一位的演技确实不错,但出于一种微妙的心理,谭盾有点喜欢不起来。
  人是要相性相合的,也许,这就是相性不合。
  ……
  甘敬坐在后台,仰着脸观察小师妹的神情。
  “师妹,你这手描眉功夫比我公司那些专业化妆师也不差啊。”
  谭珊在上妆的时候极为专注,闻言只是轻轻一笑:“真的吗?那我以后没有戏唱,师兄可要收留我啊。”
  “嗯,没问题。”甘敬闭眼任由师妹的手指从脸上滑过,有点凉腻的颜料一点点抹匀,这就有点像是演戏前的酝酿状态,登台前安静的上妆就是调整的过程。
  今天这一场本来是有不少人的曲目要上,可是甘敬临时要求把戏全给了自己,可以说,今晚就是一场独角戏。
  漫长的上妆结束,谭珊退后了两步,打量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至此方才问了一句:“师兄,你今天的曲目挺多的,能不能撑住啊?”舞台上的演出是个挺费心力和体力的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完整唱下来的。
  “没问题。”甘敬掐了个指,轻轻瞥了一眼小师妹谭珊。
  谭珊眼睛一亮,师兄这三个字亮了一下嗓,声音状态很好,她心中的隐忧一下子去了不少。
  甘敬站起来走了几步,开始更换身上的衣服,同时有助理进来为他报告外面的情况,那家伙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万事俱备,就差登台。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一切准备就绪了。
  第一场安排的就是甘敬浸淫最久的《霸王别姬》,这也是最开始就学了的曲目——本来谭山是想让小师弟作为压箱底的曲目,可是甘敬仍旧不愿,执意安排在开幕第一场。
  “下面请欣赏《霸王别姬》。”报幕声传来。
  舞台一侧,一行人缓缓出场,正是“八侍女随虞姬上”。
  “那个中间的就是阿甘啊?”
  “这妆化的太浓了,一点都看不出原来的脸了,这票买的有点亏啊。”
  “我要是拍了发朋友圈,大家都认不出来啊。”
  “先发个微博吧,地点就定位在谭家京剧社,之前阿甘微博上不是宣传了么,时间地点都对,也能炫耀一下。”
  报幕声没有熄灭台下三三两两的喧哗,不少人在来之前压根就不听京剧,只知道这是华夏的传统文化,只知道现在没多人人听这个,也知道要不是阿甘,自己根本就不会来。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甘敬首先亮嗓。
  他刚一出声,台下观众见明星出场的一些喧闹就是猛然一静。
  嗓音是高宽清亮,音色是纯净饱满。
  坐在前排的谭盾有些惊讶的和赵季平对视了一眼,这句一听就能听出来彩啊,有些不一样。
  (大王回营啊!)
  ——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传将令休出兵各归营帐。
  二师兄的项羽出场。
  (马僮牵马下)
  甘敬扫了一眼台下,心中无悲无喜,虞姬的心中却满是悲情。
  ——大王!
  ——这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
  一阵念白,甘敬走了数步,姿态绮丽,双手虚扶没有出鞘的鸳鸯剑。
  ——劝大王休愁闷且放宽心,且忍耐守阵地等候救兵。自古道兵家胜负乃是常情。
  赵季平和谭盾更惊了,这一番唱工没有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这份京剧的气度让他们想起一个人。
  “你还记得你作曲的那一部《霸王别姬》?”
  “我当然记得,可我倒是从印象里想起另外一个人。”
  两个老头对视了一眼,他们虽然没亲眼见过梅兰芳唱京剧,但是留下的影像资料和录音曲目都能让后来人欣赏这位大家的风采。
  谭盾随着舞台上的唱腔不自觉的摇头晃脑,直把旁边的王宏伟看的煞是好笑,不过转眼再去看那个咿咿呀呀的阿甘时,又觉惊叹,这货有点东西啊,怪不得居然敢登台,一点都不怕败坏自己的演员形象。
  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不存在的。
  倒是有一点存疑,哪一个是他的正业,哪一个是他的志向。
  这会听着这段京剧,王宏伟真是有点分不清了。
  难道,这位的目标不是演员大咖,而是京剧艺术家?
  有点逗。


第六百一十六章 宣言
  在现代,很多人下意识的把京剧分到了阳春一面,实则它在以前是雅俗共赏的。
  梨园、茶楼、酒肆,这些就是普罗大众听戏的地儿,有钱的坐个好位置,叫上一壶好茶,听到高兴处赏上几个花篮,没钱的坐在边边角角,一碗淡水也不耽误听曲。
  这其实有点像是正在流行的直播,有钱的刷刷礼物,没钱的叫个好,来一波666,谁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实是不必把京剧当成多么高雅的事,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此言不欺。
  甘敬是有抱着传承下去的心情来做事,但也没有自傲自矜觉着真就多么伟大,只是觉得可惜,只是觉得正好有力量那就做一做、试一试。
  与此相反的时候,不少人是抱着“我是传统文化我牛笔”的心性在做事。
  舞台上,甘敬完全沉溺在这一出自己最擅长的《霸王别姬》之中,他今天的演出体验和以往又有不同。
  艺术境界这个事,体现在自己感官上,那就是四个字。
  举重若轻。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愁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花衫一曲,虞姬剑舞。
  这一番京剧曲目中经典的做打,甘敬是完成的从未有过的好。
  等到剑舞终罢,本来还有一段才有完结,可是这时甘敬却缓缓停了架势。
  台下观众多是外行,本以为是到了京剧中有什么说道的地方,可是台上阿甘的下一句话就让很多人睁大了眼。
  “兴致尽了。”甘敬的声音有些淡,“《霸王别姬》就到这了。等下请欣赏《贵妃醉酒》吧。”他这一回是连报幕员的活也给干了。
  这句话说完,甘敬带着一众人呼啦啦的从舞台上撤下,转身就进了后台。
  台下观众没怎么炸,只是觉得很惊奇、很意外,倒是今天为数不多内行的赵季平和谭盾有些生气了。
  “哎!这个甘敬怎么这样?”赵季平不满。
  “恃才放旷,恃才放旷!”谭盾都站起来了,可是眼睛打量了一下全场,似乎就是自己这边比较激动,随后他又摇头坐下,“世风日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心不古!”
  一旁的王宏伟和赵麟颇有默契的对视了一眼,说到恃才放旷,貌似眼前的这一位才是这样的。
  舞台上的落幕不仅是出乎了观众的意料,同样的,谭山也有点始料不及,他看着逐渐交头接耳的观众、听着慢慢响起的喧哗声,心里因为小师弟完美级别表演的惊叹都乱了三分。
  介个,有点任性啊,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好在今天的报幕主持人不是生手,她拿捏着问了几个问题,把观众的热度引向传统文化的一些趣事上面。
  京剧流传这么久,自然是有不少可乐的轶事,像谭家曾经的一对父子,谭富英和谭小培唱《草船借箭》,儿子演鲁肃,父亲演孔明,鲁肃有这么一句台词“不用借,我早已为你预备下了,寿衣、寿帽、大大的棺木一口”,但凡到这一幕,台下观众必乐,儿子对父亲说这个话,还真是挺谐趣。
  诸如此类,主持人信手拈来,倒也是让很少听京剧的观众们听的津津有味。
  中场休息时间过去,一场《贵妃醉酒》再次亮相,这一次相比较之前,不论是内行还是外行都听的专注了许多。
  得益于前面的气氛感染以及阿甘本身唱出的魅力,观众们有不少人心里是在嘀咕,这京剧听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
  至于到底怎么有意思的,他们自然说不出一二三,但只要是有这么个意思,那就很有意思了。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舞台之上,经过梅兰芳精心雕琢过的一段《贵妃醉酒》唱段被阿甘唱出,这一段听来,观众席中坐着的赵季平和谭盾赞叹、后台听着的小师妹谭珊惊赏、舞台旁站着的大师兄谭山讶然。
  这唱的有点好。
  这唱的好像又不只是有点好。
  这种水准是发生在了一位国际著名的演员身上,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贵妃醉酒》终了,这一次表演的正常落幕之后台下观众的反应可比之前要热烈的多了。
  “说实话,挺好听的。”
  “我觉得也是,阿甘这水平是不是有专业级别了?”
  “差不多吧,就算没有的话,他毕竟是演员嘛,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吧?”
  赵季平和谭盾听见周围有观众这样的对话,不禁就是哑然失笑,这一场舞台上的京剧水准是出奇的高,而台下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是出奇的低,真可谓是罕见。
  一场《贵妃醉酒》之后是《打渔杀家》,也是京剧的一个优秀剧目,同时是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
  台下略微懂行的观众隐约咂摸出一些味道出来,阿甘目前演出的三段京剧统统是最为经典的曲目,同时,也是梅兰芳大师常唱的曲目。
  这是一种自比?
  还是,仅仅只是巧合?
  晚上九点半,甘敬一众人完成了最后的表演,躬身谢幕,也致谢捧场的观众。
  “阿甘,说点什么吧!”台下观众在一群京剧演员感谢过后把眼神盯在了中间那位的身上,既是起哄,也是喝彩。
  甘敬没有谦让,拿过了话筒。
  “我很喜欢唱京剧。”他略略沉吟,身上戏服犹在,脸上妆彩未褪,声音恢复到了说话的原声,“但是,京剧需要改革。”
  “摸着石头过河,也需要改革。”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传统文化,不单单是京剧。谢谢,谢谢。”
  甘敬再次鞠躬,头上如意冠的冕旒散下,遮住了他的脸庞,但没有遮住他的宣言。
  坐在前排的赵季平和谭盾又是一眼对视,真心觉着这一趟听戏是没白来,瞧着这架势,不仅仅是一出精彩的表演,还将会是一场精彩的撕逼啊。


第六百一十七章 等闲平地起波澜
  谭家京剧社,演出谢幕,安保人员开始协调观众退场。
  今天来看京剧的大多是阿甘的粉丝,此刻多少显得有些不情愿,但是瞧着偶像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也就慢慢开始离开。
  后台里,甘敬坐在椅子上等着小师妹为自己卸妆。
  “师兄,你今天唱的真不错,什么时候居然这么厉害了。”
  “师兄,那一句‘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的腔调你怎么会那么处理?和平时听起来有些不太一样。”
  “我感觉那一段唱的比师父还好呢,难道这是拳怕少壮?”
  卸妆时的谭珊不像上妆时那么寡言,她眼睛里满是亮光摇曳,依稀看去又像是头顶上的灯光倒映。
  甘敬闭眼感受着化妆棉凉冰冰的从脸上滑过,忍不住莞尔道:“我还以为你会问我一些京剧改革的事。”
  谭珊撇了撇嘴:“那是大师兄要问的,我才不关心这个呢。”
  “小孩子都这样。”甘敬眼睛没睁开,却感觉到按在脸上的化妆棉重了重。
  “师弟啊。”没等来小师妹的反击,大师兄的声音却远远的传来了。
  甘敬仍旧没睁眼,小师妹正要给自己卸眼妆呢:“师兄,反响效果怎么样?”
  谭山一声苦笑:“挺热烈的,虽然这些人我看着也不是太能听懂。”
  “慢慢来,兴趣爱好都是培养的。”甘敬安慰道,“这些反而可能比之前的观众还可贵,咱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展示京剧的魅力。”
  谭山踌躇了一下,说道:“师弟,你最后说的话有些欠考虑了啊。”
  听到大师兄这话,谭珊有些不高兴了,不过没发表意见,只是插嘴道:“师兄,眼皮没有刺激感觉吧?这是新换的卸妆水,应该是挺温和的。”
  “没有,挺清爽的。”甘敬答了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