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上头条-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小刘,小李,你俩拍拍公司。小王,你来记录我和阿甘的聊天。”常伟指挥道。
  甘敬挑挑眉:“要不要这么开门见山啊,怎么着也得喝杯茶、逗个乐才开始吧,你这一点前戏没有。”
  “这是要赶年刊啊,我是生怕今天下午采访不完,明天你们这都没人了!”常伟摇摇头。
  “好吧,咱们去会议室,我喊上老陈、李娟和李冉,今天在这边的高管就是他们了。”甘敬略一沉思,挑了这么三人来配合老朋友。
  老陈是CEO,李冉是管着宣发的执行副总裁,李娟是公司以后资本运营的高级副总裁,地位都是很高。
  常伟用微笑表示感谢:“不用,就你办公室就好,拍起来和平时工作气氛符合。”
  稍微过了一会,甘敬办公室里就有了六个人。
  这间办公室的空间其实很大,六个人也显得很充裕。
  “来,我正式介绍一下,这是《娱乐无极限》的总编常伟,后面的是年轻有为的王记者。”甘敬伸了伸手,转而开始介绍自家公司的,“这是管着宣发的李冉,今年这几部电影都多亏了她,这是刚刚加入百日红的李娟,这个呢,是我们公司总裁陈、陈……”
  甘敬忽然愣住了,平时喊惯了老陈,今个儿要说全名,他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场面一下子尴尬起来。
  老陈仰面无语,末了还是自己介绍道:“我是百日红CEO陈辉虹。”
  “哎,对,陈辉虹!”甘敬赶紧接口。
  常伟拿眼神去瞅阿甘,问了一句:“阿甘,你知道今天说的话都可能放在杂志上吧?我们是一家很大的杂志噢。”
  “没事,我们公司的氛围就是宽容。”甘敬逗了一句。
  办公室里人都笑了出来。
  常伟笑了几声,接过李娟递过来的茶水,顺势打量了一下她,第一印象是有点凌厉,他在来之前是有查阅百日红公司状况的,对于这么一位很陌生。
  “陈总,公司今年发展的很快,电影票房尤其亮眼,但是我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都是在阿甘身上,一定程度上是掩盖了公司里其他艺人的存在感,明年会对这个情况做调整么?”常伟喝了一口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今天的专题访谈是没有预备稿的,不过老陈似乎是有思考这个问题,竟然一点都没有犹豫地说道:“阿甘是百日红存在的根基,我不是出于是他经纪人的身份来说这个话,而是公司现实情况就是这样,至于以后如果更大更强会不会‘去阿甘化’那是后话了。公司里其他艺人的存在感被削弱其实是个错觉。”
  “咱们应该怎么评价艺人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呢?我这边是看新接片约的片酬以及代言费用的增减,这是最为现实的市场反馈,对不对?周咚雨、胡戈、陈小纭,他们三人这方面的价格最起码是翻了一倍。”老陈侃侃而谈,“就连我们新签进来的迪莉热巴和刘浩然,公司都接到了对两人的代言意向。”
  “百日红实际上是整体都在提升,而不仅仅是阿甘一个人作战。”老陈想了想,总结了下常伟提到的现象,“之所以有那样的错觉,主要是因为,阿甘的成绩有点太出色。这算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吧。”
  常伟边听边点头,右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整理新旧思路,小王记者则是校准摄影机以及录音。
  过了一会,他才提了下第二个问题。
  “百日红对于未来的期望是什么?”相比较上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比较空泛了,不过常伟在问完这句话之后敏锐的发现这四个人的脸色都有些微微变化。
  咦?有点问题啊。
  常伟之前担当记者的敏觉还在,他用饶有兴趣的目光在四人脸上打量。
  “期望自然是越来越好了啊。”甘敬以宽泛对宽泛。
  常伟立马回道:“这个问题,我很想听这两位李总聊一聊。”宣发的李冉,资本运营的李娟,这两位百日红的高层恰好是同姓,看起来年岁也是差不多大。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甘敬摇头笑道,“这两天,我们对于未来计划有一些争论,但是,期望越来越好是我们的共同前提。”
  常伟眨眨眼,知道阿甘是在定基调,不过他压根不答,只拿眼睛去看李冉和李娟。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李娟没有辜负常伟对于她凌厉的第一印象,说话语气有点当仁不让,“前段时间,老板在美国成立了【阿甘在这】影视公司,策略上是进军好莱坞,我觉得这样不好。”她说话很直白,看不出来新进公司的拘束。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 发展策略
  “请进。”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周咚雨的经纪人七亿走了进来,她刚进门就瞧见了这个采访的架势,吐了吐舌头。
  “emmm,这是今年咚雨的汇总,明天就放年假了,我想先和老板请个假,赶飞机……我怕时间太紧了。”七亿看到记者的眼神放在自己身上,没有怯场,反而热情地说道,“常主编,可算见到你了,《娱乐无极限》什么时候给我们咚雨来个专访啊?等好久了。”
  “副的,副的,副主编。”常伟笑道,“年后你们要是有时间,那我这边就做个采访。”
  “那感情好。”七亿喜滋滋的,她是周咚雨的经纪人,资历很新,往常想约大杂志的专访虽然也有公司的帮忙,但眼下这种三言两语就敲定的状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也得亏是这副主编是在专访呢,顺道是给老板卖了个面子。
  “赶飞机那就先回吧,等下公司有专车去机场和车站的,你不等那个了吗?”甘敬问了一句。
  “不了,不了,老板,那我就先回去了。”七亿临走前确认了一遍,“总编,羊年吉祥,回头电联。”
  这位经纪人提前离开公司去赶飞机,她的举动仿佛是一根导火索,随后不待专访继续又有三个人前来请假。
  平日里公司的氛围就比较宽松,到了年关的今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要做了,大家的心就跟着蠢蠢欲动了起来。
  等到提前回去的人差不多结束了,常伟才有些惊奇地说道:“百日红里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严格。”
  老陈默默说了一句:“可能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公司风格吧。”
  “小王记者,他这是在夸我接地气呢,记得这样写哈。”甘敬直接冲着记者说道。
  “嗯,嗯。”小王记者决心一定要把上下友善的这一幕写到采访稿里。
  这边插曲结束,李娟趁着这时间又整理了一下思路,她新进公司,倒是并不畏惧公司里可能存在的默契关系,直接就在年终高层会议讨论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阿甘是国内超一线的存在,也是华夏在好莱坞的代表性人物,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模糊预期就是成为好莱坞里举足轻重的力量,能够把阿甘的形象传播到好莱坞的辐射范围内。
  也许是因为惯性,也许是因为依赖,百日红一直就是任着阿甘的意思来,好莱坞的片子、注入华夏元素、拿高票房,如此这样。
  可是李娟觉得应该还可以有更高的追求。
  “好莱坞能够畅销全球,一是因为曾经的世界局势发展,欧洲电影衰落,二是它们严密的体系建立起全球的发行能力。”李娟的声音清晰有力,“任何一个想要挑战好莱坞的力量都应该最重视这份全球发行。”
  “发行说起来简单,但是不同市场、不同国家的习惯、喜好、风俗都是不同的,一部畅销全球的电影能够做到这一点真的是很难。我们能看到的最少都是中级公司的电影,并且大都是借助了好莱坞巨头的发行渠道。即便是今年这部《爱我所爱》,也必须是要有福克斯和派拉蒙带着玩。如果他们不带呢?”
  办公室里的人都安静的听着,常伟听的是李娟的野心勃勃,惊讶于百日红会议上讨论的居然是挑战奥斯卡,甘敬等人听的则是更为清晰的陈述。
  事实上,年会过后两天召开的年终高层会议上很是有些不愉快的。
  “老板已经是影帝了,一个小金人和两个小金人有什么区别?”李娟自问自答,“没什么区别,人们提起来还是奥斯卡影帝,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嗯,我是说对于百日红公司而言。”
  “听起来你是想百日红能够抗衡奥斯卡?这似乎不太现实。”常伟总结了一下他听出来的意思。
  “一家公司是不能对抗一个国家的。”李娟摇摇头,随后又点头道,“但局部抗衡是可以的,亚洲区域的票房实际很可观,我们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票仓,霓虹国是刚被超越的前第二大票仓,欧洲各国对于好莱坞的态度很微妙。如果我们能搞定亚洲区域,那么话语权将会大大增加。”
  “听起来有些难。”常伟定定看着她。
  这时,李娟忽然露出笑容,扭头看向甘敬:“是挺难的,但是我们有阿甘,所以我觉得可以试一试。这也是我自认为来百日红能发挥的最大价值。”
  “百日红可以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李娟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
  甘敬觉着鼻子有点痒痒的,情不自禁的摸了一下,他很擅长演戏、判断剧本,但是说到公司未来发展,还真不是很擅长,就是觉得该签字签字、该讨论讨论,好好拍戏、努力宣发、收割票房。
  最起码,一直到现在为止,都还做的不赖,不是么?
  《爱我所爱》的全球票房可是拿到了9亿美元的优异成绩!
  也正是因为如此,之前高层会议上,大家对于李娟迥异的意见是很不赞同的,李冉尤其如此,她在这次《爱我所爱》中跟着宣发,是公司里最了解阿甘影响力的人。
  这些东西是别人想拿都拿不到的,如果重心改变,损失了的可是不容易再拿回来的。
  “我必须得说,画饼总是容易的,实际操作却是很难的。”李冉很有礼貌等着李娟说完,“不论是任何一家公司,让他们来定计划都不会让阿甘转移重心。阿甘建立起来的口碑和话语权都是一点点累积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让谁来定计划?华谊?光线?博纳?他们懂什么,他们有这份心气么?”
  “再没心气,人家也还是比咱们规模大的存在,饼没吃到前脚踏实地不好吗?”
  李娟和李冉一人一句,说的居然越来越激烈。
  甘敬默默听着这两人的对话,叹了口气,情不自禁的感叹道:“女人真是吵啊。”
  嗯!
  两双愤怒的眼神回望。
  甘敬很无辜的眨了眨眼睛,这是事实嘛。


第七百一十六章 清爽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个大问题。
  甘敬是很理所当然的一直把目光放在好莱坞上面,可是这两天他确实也有思考新员工李娟的新观点。
  这倒是有点像是鲶鱼效应了,李娟所考虑的角度是和目前公司高层们考虑的有所不同的,单纯的抛开观点之争,这份锐气倒是让甘敬觉得很不错。
  常伟的专访时间里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争论并没有给出答案,老陈不语,甘敬也只是和稀泥,这个问题也就过去了,不过常伟觉得这种争论本身就很难得了,并不是什么公司都愿意思考这样的问题并且试图做点什么的。
  忙着赚快钱,忙着造流量,忙着圈粉丝钱,不少公司和工作室是这么想、这么干的。
  “今年,百日红上映的电影都可谓是大获成功,尤其是后面《史上第一混乱》和《爱我所爱》纷纷在国内突破十亿,我看有同行都把那半年称之为阿甘年了。你们制作电影是从什么样的出发点来的?”常伟对于之前问题勾画了许久,然后又见证了两位提早下班的员工,随后才问了一个常规问题。
  “为观众带来好的观影体验。”李冉如此回答。
  “优质的剧本、优秀的演员、良好的资金运转,我们向来是以打造精品电影为目的。”老陈如此答道。
  “出发点啊,嗯,以能让我满意为出发点。”甘敬回答的很轻松。
  办公室里的第四位高管李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公司之前的成绩和她没有关系,未来才是她施展能力的舞台。
  “真的是以你满意吗?会不会有时候,你会和观众其实有口味不一致的地方,这样说,你作为一名演员接触的电影肯定是比普罗大众要多的多的,很可能大家喜欢的、能笑的,在你那里并不怎么通用。”常伟描述了问题,在他看来,阿甘应该是阳春白雪的要求。
  甘敬毫不犹豫地说道:“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我觉得自己没有脱离大众,相反的,演的多了,对于另外人生有所阐述之后,我回过头来看电影反而更容易感动和发笑。这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常伟点点头,比较满意阿甘的这个答案。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本子思考了一会,决定更改一下采访的重点,看看能不能从李娟嘴里撬出点什么,这一位凌厉的态度更容易出现读者喜欢看的话题。
  接下来对于百日红公司的专访,李娟被问的最多,李冉次之,阿甘第三,老陈最末。
  甘敬听着这一段采访,看了眼老陈,觉得真是很有趣,这要是让外人来看,八成会是觉得李娟才是这家公司的CEO。
  整整一个下午在办公室的专访,连带着晚上一起吃饭间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娱乐无极限》关于百日红公司的专题就大致出炉了。
  常伟犹豫再三,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名字《影视新力量——崛起的百日红》,事实上,他觉得用“对标伟大,百日红绝不只是百日红”也还不错。
  稿件需要删减修改,但常伟已经觉得它将会收获不错的反响。
  甘敬对于老朋友的报道比较放心,自家公司确实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增加曝光度当然是好的,尤其如果是把目标之一定为上市的话,那口碑、名声就更重要了,这些是能给股民朋友们画出来一个不错的大饼的。
  至于,未来战略的制定……
  嗯,这不是要过年了嘛,再说,再说。
  甘敬在李娟离开公司之前私底下和她聊了聊,两人这进一步沟通的时候没有什么剑拔弩张,这反而是让甘敬有些惊奇,他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本以为,觉得李娟仍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