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上头条-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告。
  好吧,真是一个动人的亮点。
  这一位实际上也是科班出身,他是毕业于上戏的导演系,时至今日,百日红里甘敬知道来自上戏的已经是有胡戈和杨爱严,算是有些眼缘,而他的作品是甘敬从没听过也没看过的惊悚片。
  甘敬基本上不看这一类神神鬼鬼的片子,手上的剧本也是悬疑而非鬼怪。
  他有点怀疑这样的一位导演能否拍出黄渤想要的那种感觉,尤其是在见过这个导演本人之后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一个笑容可掬的胖子导演怎么也难和他的艺术风格联系到一起。
  “阿甘,这个剧本我看了,反复研究了几遍,很有信心。”邱处机是这么说的。
  甘敬当然知道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会说没信心,仍旧保持怀疑,但小众导演人数不多,他那份名单上左右看看其实都差不多。
  “邱导演,这个剧本我还挺看重的,因为它不光是面向国内市场,还有亚洲其他区域,比如霓虹和韩国。”甘敬说话速度比较慢,给予胖导演思考的空间,“你应该知道最近我这边公司的状况,所以它一定程度上也是会引起外界的注视。为了保证质量,如果拍的不好,我会随时更换导演。”
  先小人后君子,甘敬说话很白。
  邱处机脸色稍微变了变。
  “这一条是会写到合同内的。”甘敬补充道,“但我不会刻意刁难。即便换了人,也会把你并列上去的。”
  剧组人多嘴杂,并列为导演也难阻成为业内笑柄,不过好歹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一个巴掌半个枣……
  邱处机犹豫了一下,仍旧是愿意抓住这个机会,虽然是霸王条款,虽然阿甘有点仗势欺人,但是他真的不想回去拍脑白金了啊!


第七百三十章 《Padana》
  小众导演邱处机,悬疑影片类型。
  百日红的宣发试探着先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观察影迷观众的反应,结果,一半一半,不少人确实是不喜欢这个类型,也有不少悬疑的爱好者喊着要转粉。
  阿甘的粉丝里早就有一伙虎视眈眈、持之以恒在官网、微博发声的群体,他们就想看看阿甘出演悬疑惊悚是什么样的,而这种诉求的起点就在于阿甘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巅峰表演时刻。
  现在……这种诉求隐隐是看到希望了!
  悬疑、恐怖、惊悚三小众合流,在能刷的地方开始了支持活动。
  这些动作自然是被纳入了百日红宣发的眼帘,但是,他们更知道,不发声的才是大多数。
  这部《杀人者的记忆法》在公司内部是有分歧的,阿甘已经用正片、主流证明了他的票房能力,现在只要沿着这条路继续往下走那就自然而然的会赢得票房,何必去演一个小成本、小众的电影呢?
  面对这种分歧,总裁陈辉虹用他独特的理解在会议上解释了阿甘的做法。
  阿甘心里有两个小人,一个是演员甲,一个是董事长乙。
  当面对一个不错的剧本时,甲的战斗力都是爆棚的,乙这种时候只能退让,不然……
  甲可能会把乙按在地上锤死。
  简单明了的解释,高层们纷纷在表面上恍然大悟,至于心里究竟怎么想,那暂时就不重要了。
  市场上观众影迷的反应属于还算及格的标准,百日红宣发接着也就放出了一个稍微准确点的消息,这部《杀人者的记忆法》将会由邱处机执导,阿甘、黄渤、周咚雨联袂出演,预计在六月中旬开机。
  不出意料,邱处机导演的名字一经曝光,立即引来了注目。
  “四师弟,我是你大师兄马钰啊!”
  “四师兄,我是你五师弟王处一啊!”
  “周伯通在此,了解一下。”
  这个别致的名字被网友开始搞怪,勉强也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是属于免费的宣传了。
  网上有关新片的议论声没怎么传入甘敬的耳中,他目前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了派拉蒙新片的合作上,如果顺利的话,这部片子的拍摄应该是要在六月份之前完成的。
  可是,“如果”这个词往往就意味着反向的事实。
  剧本很不顺利啊。
  好莱坞的税务案例是有的,但是主线方面派拉蒙的编剧团队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应该是要从什么切入点来编排整个故事呢?
  一个不入流的小明星?
  一个税务稽查员?
  一个圈内工作室的内部成员?
  不同的切入点有不同的好处,争论不休的编剧们各自给出了各自的理由。
  甘敬这两天认真了解了一下,也是有些犹豫,他是有些习惯深度参与到剧本的制作环节了,可这个毕竟是打算冲击奥斯卡的,不由得不慎重。
  左思右想,甘敬忽然觉得这种事应该咨询专业人士才对,意大利的卡斯特兰诺对此应该是门清,于是,一通越洋电话就打了过去。
  “当然是税务的人比较好。”卡斯特兰诺听完了阿甘的问题,毫不犹豫的给出了建议。
  “为什么?”甘敬很奇怪他这种笃定的态度。
  卡斯特兰诺的语气很淡:“因为淤泥里也有莲花种。”
  哟呵,潶手党也有文化哈。
  这是把意大利的税务部门比作淤泥,而剧本里的人物比作莲花种了啊。
  甘敬听着觉得有些古怪,但想想对方的身份也就释然了,这位怕就是把税务部门变成淤泥的元凶之一,不过,意大利的事情太遥远了,他也没啥普世的心态。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才能打动人?”甘敬既然打了电话,也就想多听听看法。
  卡斯特拉诺又是毫不犹豫地说道:“悲剧。当然是悲剧,这才是最打动人的,如果能加入意大利歌剧就更好了,我会买票支持你的。”
  “莲花不是盛开才最美?”甘敬笑着问道。
  “你们这故事不是现实题材么?现实里没有那么多莲花,反而是很多种子都变成了淤泥的肥料。”卡斯特拉诺很自然地说道,“既然你们要拍,那就彻底点好了。”
  甘敬哑然。
  这部暂未命名的电影算是派拉蒙向阿甘下单的订做篇,以此作为交换的是双方的合作以及亚洲区域的数据披露。
  甘敬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是赚的,而派拉蒙的母公司维亚康姆或许可以借此提振下股票价值,要知道,它那样规模的集团但凡是有稍微上扬的变动,价值增量都是巨大的。
  双赢,向来是甘敬喜欢的模式。
  他把和卡斯的沟通告知了派拉蒙编剧团队那边,为这个故事的切入点定下了结果,一位尸位素餐的税务员被现实情况触动,良心发现之后又被卷入了洗钱逃税的风波之中,随后就是暗自调查的展开。
  尸位素餐,他也曾经是个帮凶。
  莲落淤泥,最终悲剧的结局是注定了的。
  甘敬在聊天群里目睹了编剧们的灵感碰撞,很快就见了一个故事主线轮廓的诞生。
  “名字,剧本名字是什么,诸位,把这个定下来好吗?”甘敬到了晚上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这个问题,于是把它抛进了聊天群。
  霎那间,没有前戏,没有前戏,争论直接到了顶点。
  甘敬无意介入这种摩擦,默默把聊天群设置静音,又默默设置为不提醒,只待最终结果出来。
  剧本名字有可能是会作为最终的电影名,所以编剧团队是把它视为一项挺重要的荣誉,更何况,它还要冲击奥斯卡呢,万一台上念到了名字,编剧就可以疯狂的对旁边的人说,这名字是我起的!是我起的!我起的的的!
  最终,这个可能会被念到的名字在两天之后定格了。
  《Padana》。
  一个意大利语的单词,意思为意大利境内的最大河流——波河。
  它源自维索山,注入亚得里亚海,过都灵,经米兰,自西向东又转北,终年不休。


第七百三十一章 A计划
  按照编剧们的意思,Padana是有它的寓意的,终年无休贯穿意大利的河流就象征着娱乐圈里也永不停歇的灰色链条。
  甘敬有点跟不上编剧们的脑回路,但对这个名字也没怎么反对,倒是这群人在确定名字之后反复的就着这个名字想赋予它更多的含义。
  “喂,剧本赶紧写好啊,今天写多少了?”
  “就写,就写。”
  “列个计划啊,今天能五更吗?”
  “尽力,尽力。”
  甘敬撒手不管了,他相信自己不催,派拉蒙也会让这群编剧挠掉头发的。
  过了两天,剧本还没出来,但是导演已经被推荐出来了,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吉安弗兰科·罗西——这位意大利人做过导演、编剧、摄影、制片,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他目前的作品几乎都是纪录片。
  派拉蒙认为既然是在意大利取景,是在那边套用娱乐圈的灰色链条,那么,罗西是比较合适的。
  甘敬同意了。
  不过因为这位导演的出身,他倒是想起了那个新招进来准备用作记录京剧素材的杨爱严,罗西是拍摄纪录片出身,这一趟让杨爱严跟组学学知识还是挺好的。
  甘敬把这想法让公司传递过去,让杨爱严做做准备,把签证的事情都提前办好,届时会给他安插一个副导演的名头带着一起去意大利。
  这个消息让刚刚和小姐姐有些进展的杨爱严有些沮丧,但他知道这是公司的培养,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大呼幸运,也就只好勉励自己有了事业才能更顺利的追求小姐姐。
  甘敬不知道底下人的想法,他近来变得越来越以结果作为导向,像公司高层讨论出来的命名为A计划的一个决议就是如此。
  百日红有制定了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目的在于把影响力扩展到亚洲区域,得到在这片区域抗衡好莱坞的能力。
  这个计划是草创,必然是要随着现实情况不断的做出休整。
  现在,各个事业部讨论出来的一个方针就是以华夏文化作为输出点,打造如漫威、DC那样的世界观作品。
  这方面,华夏是有优势的,亘古相传的神话故事基本就是在一个世界观之下,即便有所差异,也是很容易整合的。
  西方的超级英雄,华夏也有,最为著名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除此之外,劈山救母的二郎神、治水救苍生的大禹等等。
  不过单单一部或者两部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很难把华夏神话故事展现出来,所以,百日红高层讨论出来的一个思路就是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对外输出。
  “电视剧?”甘敬在刚听到所谓A计划的时候很是惊讶,他从出道以来是压根没演过这个,所以一点都不了解。
  “对,华夏神话体系很庞大,电影只能摘取冰山一角,我认为我们可以效仿美剧的形式来拍摄,第一季、第二季,这样子。”说话的是制片事业部的张子然,他曾经有就职美国电视网的经历,回国之后进了光线,现在被挖来了百日红。
  “美剧啊……”甘敬挖掘了一下自己遥远的记忆,呃,自己好像是有过客串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经历,这样看来,也不是完全没演过电视剧嘛。
  张子然已经在不断的讨论中完善了思路,指出了两个要点:“这样的制作首先质量上一定是要精良,其次,它的世界观要能自洽,为电影的制作做准备,给电影留出插口。”
  “电视剧输出世界观,让最起码是亚洲的观众对此熟悉,不致于让他们看到电影的时候一头雾水,能够迅速代入、欣赏。”张子然继续说道。
  甘敬点点头,这个听起来确实是那么一回事,他思考了一会,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制作?成本?几季?”
  “一季一亿。”影视部的刘焘回答了,他就是令王中镭愤怒的那位前华谊副总裁。
  甘敬吃了一惊:“这么贵?”
  刘焘严肃道:“是最起码一亿,这个预算很难省,像胡戈的《琅琊榜》,这部电视剧的制片成本大概是1。1亿。”
  甘敬之前从来不曾了解这方面的行情,现在算是开了眼界,真的是不便宜啊。
  “今年的价格可能还要涨,就我知道的今年在做的就有一个《花千骨》和《武媚娘传奇》,具体价格不知道,但应该也是过亿的制作费。”刘焘继续普及知识。
  甘敬的惊已经吃了够多,他低头算了一下,咦,那看来似乎是要多卖1%的优步股份专门用来支撑A计划才行,一季最少一亿,那总共不得个四五亿啊。
  “对了,你们的计划是做几季?从什么时候开始?”甘敬抬起头,表情平静。
  老陈回答道:“五季,用老戏骨,精特效来做。第一季《圣人巫妖》,第二季《人神天地》,第三季《封神》,第四季《西游》,第五季《末法》。”
  “听起来还真是华夏文化的味道。”甘敬想了想,大概明白分成五季是对应公司的五年发展计划,如果一季按照1。3亿来计算的话,那么五季就是6。5亿,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资金。
  “资金方面其实不用我们自己承担,这样的电视剧是必然要找合作方的,像胡戈的唐人就有很成熟的制作经验,是个可考虑的潜在合作方。”老陈如此说道。
  “原则上我没什么意见。”甘敬缓缓地说道,“既然是用来输出世界观的,利润方面倒是不用有太大的压力。”
  听到阿甘这样说,百日红在座的高层们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做事以长久计,世界观这样一时半会的未必是能看出什么来。”甘敬很明白这一点,“既然做了,那就精益求精吧,但是……”
  “电视剧讲究的是收视率吧,盈利暂且不说,一季比一季进步的收视率应该不算过分的要求吧?”甘敬笑了笑,“既然是要学美剧的那种模式,那不合心意就砍掉,是不是也应该学一学?”
  甘敬目光炯炯,令人丝毫不会怀疑他有给出一刀的决断。
  第一季,第二季,从前有个太监。


第七百三十二章 细节的饭碗
  百日红立项的A计划仍旧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多数人都觉得这对华语影视市场是一件好事情,是一个能把蛋糕做大的项目。
  至于当蛋糕做起来之后怎么应对同行的动作,那是要稍晚考虑的事情,这一批从国内各大影视公司挖过来的人是最知道同行尿性的,也是抱有警惕心的。
  但总的来说,大环境做起来之后,市场是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