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车间的土地可以先预留出来,今后有钱了,或者有新股东进来,再建这个车间。”李学斌道。
他们也想建微生物菌剂培养生产车间,微生物菌剂最赚钱,但是投入很大。再就是建微生物菌剂培养生产车间比较麻烦,现在首要任务是让红山股份走上正轨……
第四百七十三章:公司的第一次会议
今天是红山股份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总经理,李学斌。
副总,叶墨。
研发部副经理姓王,王浩。
副厂长,熊宏杰
园区经理,周安。
仓储部经理,罗成志。
财务总监,郑霞。
人事部经理田,靖雯。
以及叶墨和李学斌的助理,李慧绣、李山北。
“我们公司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建设两条有机肥生产线。”李学斌看向王浩和熊宏杰,道:“这事情你们俩共同负责,有问题没有?”
“没有。”熊宏杰说。
“没有。”王浩也道。
就是两条最普通的有机肥生产线,一条生产线高炭、高有机质,也就是竹炭基有机肥。这条生产线出来的有机肥主要用于果园,改良果园土壤。
另外一条生产线就是普通的有机肥,可以用于农田,果园,最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肥力。
高炭养土,高氮肥土。
有机肥工厂的这个事情,叶墨他们早已经和王浩说过了。
普通有机肥生产线没什么技术含量,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高炭有机肥,需要制定一套比较严格的生产流程。
然后就是工厂选址的问题,一群人进行了讨论。
一个上午,叭叭叭说到口干舌燥。
公司有食堂,不远。
五条沟这边还有十几个园区工人,三个厨师。
叶墨负责生产这一块,是王浩、熊宏杰、周安的顶头上司。
吃了中午饭,叶墨就和王浩、熊宏杰,就有机肥公司的具体事宜进行最后的确定。
有机肥工厂总投资是1200万,要建一个竹炭加工车间。
这就需要一间厂房,然后需要一个锅炉。这个锅炉要大,还要能产生500…600摄氏度的高温……并且拥有一些其他设备。
“大东竹场留有一些设备,你们明天过去看一下,列一个采购清单出来。”叶墨说:“车间的方案也要尽快拿出来,再就是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特别是电力供应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电力供应,那就换一个地方建厂。”
“1200万的投资,太少了。”王浩说。
“先去调研,将计划做出来再说。”叶墨道:“下河镇以及周边,允许砍伐的竹林,估摸着有10万亩。具体的数据,这需要你们自己去了解。竹炭加工厂这一块做好规划就行了,先建设一个小的车间,试产成功后再说扩大规模的事情。”
“微生物菌剂培养生产车间,生产成本会高很多。如果前期只是实验模式,我建议挪出部分建一个微生物菌剂培养生产车间,最低投资300万元左右。”王浩道。
“先将计划书做出来。”叶墨道。
“好。”
还有就是有机肥选址的问题,叶墨带着王浩去了一趟红山镇镇政府,将准备建设有机肥工程的事情和赵镇长说了一下。
赵镇长带着他们去了罗书记的办公室……
有机肥工厂选址要远离居住区,远离水源地,最好在高山上,宽敞通风的地方,面积还要大,距离国道不能太远。
“有机肥工厂,有污染吗?”赵镇长问。
“不会。”叶墨说:“我们有机肥的主要来源分别是猪粪、牛粪和鸡粪。我们将建设封闭的原料仓库,以及封闭的发酵车间和陈化车间。当然,有机肥发酵的时候不可避免会产生臭气这些,所以我们的选址要远离居住区。”
赵镇长点点头,说:“我们尽量给你们选一块偏僻没有人烟的地方。你们准备好材料,我们交到县上进行审批。”
“好。”叶墨道。
……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家里已经做好了晚饭。
叶墨爸妈和小眠爸妈都在。
今天采摘香瓜。
40个大棚的香瓜,采摘后装车,还有大概十个大棚的香瓜没有装车,吃完饭后还得过去。
二茬香瓜产量还挺高的,依旧卖给李学斌,每斤是25元。
之前郑金源说每斤30元,叶墨没有和他打过交道,再说这些香瓜早就和李学斌谈好了。
郑金源说每斤30元,多多少少是和李学斌杠上了,或者就是为了恶心李学斌。
真要卖给他,他也不一定能给到那个价。
现在4月份了,广州那边也一天天热了,水果更好卖了一些。
高山坪的二茬香瓜,除了均重比不上一茬瓜,别的方面都不差。
这次涨价主要是季节,以及产量。
产量少了,气温开始升高了,水果价格自然就涨了一些。
香瓜的价格叶墨没有和李学斌计较,毕竟在红山投资这一块,叶墨确实是占了便宜。不说五条沟的百分之四十,就是有机肥工厂这块,叶墨的资金都是李学斌先垫付……垫付资金虽然有利益,可这个利息只有百分之五。
吃过饭,叶墨也去了大棚。
周安去了红山股份,现在高山坪工作的安排,就刘师傅在负责。
现在的高山坪工作很简单,刘师傅也能管得过来。
忙活到十一点过,这才收工。
香瓜第一天的采摘量大,后面几天应该不会这么累。
回到家,洗了澡,林小眠说:“我给表哥他们说过了,他们明天过来。还有徐晓丽,也是明天过来。”
叶墨将林小眠抱在怀里,‘嗯’了一声,说:“我明天早上要去一趟下河镇,估计下午才有时间。”
“老公……”林小眠糯糯的喊道。
叶墨转过头,在林小眠嘴唇上亲了一下:“干啥。”
“干。”林小眠面露娇羞,骑到了叶墨身上。
天亮了。
温暖的被窝里,叶墨早早醒来,是万分不愿意起床的。
不过现在的事情多,叶墨还是爬了起来。下楼,叶墨老妈和丈母娘已经做好了早饭。
“吃饭了。”小眠妈喊道。
“哎。”叶墨揉了揉脸,走了过去。
“小眠呢。”
“在洗漱,马上下来。”叶墨说:“爸他们呢?”
“他们喂小龙虾去了。”小眠妈道。
“不是说好不喂小龙虾了么。”叶墨说。
“两个水库的小龙虾,一年下来也几百万了,你看不上,我和亲家母可不嫌弃。”叶墨妈妈说。
“我们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不会污染水质。”小眠妈说。
“妈。”林小眠下楼来了,穿着长袖衣服,牛仔裤,扎了马尾辫,看上去特精神。
第四百七十三章:再临大东竹场
吃过饭,叶墨看向林小眠:“我出去了。”
“嗯。”林小眠送叶墨到电梯口,说:“几点钟回来。”
“不知道。我要去一趟舅舅他们那边,快的话,中午就能回来了。慢的话,下午两三点钟。”叶墨说。
“开车子慢一些哈。”林小眠抱着叶墨的腰,说。
“好。”
叶墨笑着下了楼,拿了宾利的车钥匙……
刚将车子开出去,叶墨手机就响了起来:“喂,张老板。”
开度假村以及酒楼的张远桥打来的电话:“李老板从你那里收的香瓜,多少钱1斤?”
“有保密协议的,不能说。”叶墨道:“不便宜就是了。”
“我能不能从你那边进货?”
“我这边的水果全部打包给李老板了,不能单独卖。”
“这样啊,好吧。”张远桥笑了笑,说:“我从李老板那里买了一些香瓜,看到牌子才知道是你高山坪的……别说,味道是真不错。”
“评级是特级香瓜,肯定差不了……”
叶墨和张远桥闲扯了一会儿,来到五条沟接了周安,王浩,熊宏杰……前往下河镇。
李学斌他们已经在前往下河镇的路上了。
“叶总,大东竹场的管理,我觉得全部交给竹场负责人的好。”周安说:“我今后主要精力在五条沟,五条沟距离大东竹场还挺远。”
叶墨点点头,道:“大东竹场的那一块,你每个月不定期的过去看一下就行了。今后走上正轨,那边每天砍了多少竹子要记录下来的,这些数据大东竹场负责竹林管理的人会记录下来发给你,你就顺便整理一下这些资料。”
“哦。”
一路无话,来到竹场。
竹场现在的负责人叫杨凯,之前就负责竹林的管理……
竹林那边的道路,特别是山里的土路,得定期维护,还有就是砍伐竹林,竹林的养护等等工作。
竹场这边现在还有十几个人,根据李学斌的要求,竹场现在的工作就是砍竹子。
将竹子砍了,弄到道路边,这些竹子先晾晒起来。
等竹炭加工车间建起来,就可以将竹子粉碎送去车间。
竹子除了可以制作竹炭基有机肥,还能制作青竹有机肥,也就是将青竹直接粉碎,通过发酵制作成的肥料。这种肥料也叫作有机活性肥料,或生物缓效肥。这种有机肥见效慢,但持续性好。
竹子还能制作复混肥料,将青竹粉碎,加入竹炭,竹灰……过分一点的话,不用竹炭,直接加入风化煤,褐煤这些(炭灰),发酵后加入微生物菌剂发酵,再加入刺激生长的物质。见效快……
5。3万亩竹林,每年能产青竹10万吨以上。如果管理好了,年产20万吨也不必太过惊奇。
大型竹子本来就非常高产。
叶墨他们到的时候,李学斌一行人早已经到了。
叶墨他们见过了竹场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工作。
杨凯带着周安去了山里,王浩和熊宏杰统计竹场内的机器设备……
竹场有两台微型挖掘机,挖掘机上面安装的是爪子,用来抓取捆扎好的竹子。还有一台装载机,主要用来清理竹屑……还有一台粉碎机。
粉碎机不是很大,看样子也是很久没有使用了。
下河镇以前有很多造纸厂,粉碎机是粉碎竹子用的……
不过现在的下河镇,还在开工的造纸厂,估摸着也就那么一两家了。
“大东竹场这边设备还是齐全的。”李学斌说:“买一个锅炉回来,就能生产竹炭。”
叶墨点点头,前期的工作是让有机肥工厂尽快运作起来,等走上正轨后,再说建设正规厂区的事情:“这边没什么事了,我去一趟我舅舅那边。”
“好。”
叶墨回到车上,发动车子。
舅舅他们总共承包了有4000亩竹林,建了一个‘清水竹场’。
这个季节山里面有野竹笋,苦竹笋等等小型竹子的竹笋,清水竹场现在就是处理竹笋的场地。
清水竹场的场地也很大,搭建了三个彩钢瓦棚子,有十九个人在这边处理竹笋。
看到有车子进来,还是一台宾利,许多人抬头看了过来。
“叶墨表哥。”徐文丽看到叶墨,站起来,走了过来,喊道。
“表嫂。”叶墨笑着道。
徐文丽是表弟周杰的老婆……
“舅舅他们呢?”叶墨说。
“去山里面运竹笋了。”徐文丽道。
“竹笋的销路还好吧?”叶墨说。
“好,多亏你的帮忙,竹笋销路已经打开了。”徐文丽邀请叶墨过去坐。
叶墨跟了过去……
现在山里的竹笋很多,但是价格便宜。最贵的水竹笋,剥了壳的11块钱1斤。其次就是苦竹笋,3。5元1斤……野竹笋更便宜,2元1斤。
没有剥壳的竹笋,要便宜许多。就水竹笋,没有剥壳大概是7元,苦竹笋大概是1。8元,野竹笋1元。
这个价格也不能说便宜吧,市场价就这样。
要是往年,竹笋大量上市的季节,除了水竹笋能保持较高的价格,其余笋子都是贱卖。贱卖就是卖给泡酸笋的作坊,小工厂……
今年,叶墨拜托张文华帮忙找了一些做蔬菜生意的人。这里的竹笋全部进入菜市场,乃至超市……才能卖出一个比较好的价钱。
现在都四月份了,竹笋还能卖到这个价,算是非常好的了。往年的这个时候,除了水竹笋还有人采摘……别的竹笋因为价格便宜,都没有人弄了。
叶墨坐了一会儿,叶墨小舅骑着越野翻斗车回来,将竹笋卸了后,看到叶墨,笑着道:“你咋过来了。”
“我过来看大东竹场。”叶墨说:“我们那边估摸着要明年才对外收竹子。你们这边要是忙完了,可以组织人手砍竹子了,将竹子砍下了堆在路边,明年我们那边需要的时候过来拉。”
“多少钱1吨?”
“价格还没有定下来。但肯定会让一些利润给你们……不过,这个利润不多就是了。想要有多一点的利润,你们就不能全部用人力,能用机器的地方,尽量使用机器。”叶墨想了想,又说:“我们那边对竹子的长短、大小等等都没有要求。收购的竹子分青竹和干竹。青竹就是刚砍的竹子,干竹是砍下来晾晒两个月以上的竹子。”
“好。等竹笋采摘完了,我们这边就准备砍竹子……”
第四百七十四章:成本问题
叶墨和小舅聊了一会儿,回去大东竹场。
李学斌带着李慧绣和李山北去了一趟山里出来,正准备回去了。
叶墨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和王浩他们留在这边,竹场要建竹炭加工车间,过后……这里还要安排一个负责人。
叶墨将近期要完成的工作给杨凯交代了一下,这才离开。
时间不早了。
叶墨将王浩他们送回五条沟,五条沟已经开始吃午饭了,刚好赶上:“后面再有什么问题,给我打电话。”叶墨对王浩他们说。
“好的。”王浩应道。
中午饭,叶墨就不在这边吃了,开着车回去了高山坪。
回到家,家里面也准备好了午饭。
叶墨爸妈,小眠爸妈,还有林小眠的四个表兄……和她的同学徐晓丽,还有王蓉。
“快点,就等你了。”林小眠说。
叶墨笑着走了过去,一一打着招呼,然后拿了桶装啤酒出来:“中午喝点啤酒哈。”
“好。”云秀表哥笑着道。
“饱饱他们在这边住一个晚上,明天才回去,中午别喝太多,晚上吃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