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正常音乐家-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戏一开口,必须唱完!”】
  【为什么?!】
  然后在李少杰头皮发麻中,一排字闪过。
  【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
  视频便结束了。
  李少杰鸡皮嘎达掉了一地,突然一种有些无名的怒火就往上窜。
  就最近,就这句话,在网上疯狂的传播流行,已经有了好一阵子了。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这句话,搞的无数人都把它当真了。
  拉进评论区看了一眼。
  【是有这个规矩】
  【对!这就是国粹!】
  【太赞了!!】
  【这句话太棒了!!】
  云云总总。
  李少杰眉头紧皱。
  这很明显,这句话完全狗屁不通。
  甚至,在李少杰看来,这句话反而正玷污了京剧!!
  这种利用认知偏差,胡乱做出定义,宣传错误东西的人,才是最恶心的人。
  因为……
  京剧中,其实并没有这句话。
  甚至没有这个规矩!!
  于是,李少杰开始评论。
  【半文不白并且明显矫情的话,是自以为很文学复古的沙雕们自嗨的时候编的吧,老祖宗的规矩?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啊?你自己编的?能不能不要消费国粹?】
  唰!
  就好像是捅了马蜂窝一般。
  李少杰的这条评论,瞬间就被无数义愤填膺的网友们给冲了!
  【你没听过是因为你孤陋寡闻!!】
  【对对,典型我自己没听说过就是没有。】
  【笑死,你也就在网络上耍耍横了!!】
  【你懂个屁!!这就是书里写的!!】
  【京剧是我国宝贵的艺术遗产,是你能玷污的吗?!】
  仿佛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其中,倒是也有冷静的民众,发出了自己的质疑。
  【讲真,我也感觉这句话有点尬……】
  【我实话实说,我是戏曲专业的,反正我是没听过这句话……】
  但很显然,没有任何的用处。
  甚至于不少网友会连带着这些较为中立的人一起喷。
  【尬你吗,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戏曲专业?那说明你还没学到家!!】
  【别忘本!!多注意注意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然说出话来丢不丢人?!】
  这些话,在这样的喷子面前,也瞬间被淹没。
  事情愈演愈烈。
  李少杰的评论很快被顶到了前面。
  于是,无数人走过路过都会来踩一脚。
  甚至于视频创作者都站了出来,直接@了李少杰,回复道。
  【我与你这等瞧不起传统文化的人没什么可说的,希望嘴下留德】
  实话实说,李少杰被这句话气笑了。
  只是针对于上面的那些所谓“祖宗规矩”的话发表几句话。
  这一下,就变成我瞧不起传统文化了?
  捏了捏拳头。
  对于戏曲这方面,李少杰研究的还真不少!!
  最起码,相关的硕博论文,乃至于各种大师级的学术著作!
  毕竟,当初李少杰也是借鉴了很多戏曲元素来创作的,这方面的东西当真学了不少。
  但实际上呢?
  这一句话,或者说这类的规矩,从来没有任何一篇戏曲类论文提到过。
  是的,没有任何一篇。
  因为……
  对演员来说,这就是最为基础的职业道德。
  就好像身为一个农民,需要种地,浇水。
  身为一个车间工人,需要拧好每一个螺丝钉。
  无论是否是京剧。
  表演不都是靠这个吃饭的吗?不敬业,你去喝西北风吗?
  你只要是个表演者,不都应该这么做吗?
  做到了,根本没必要拿出来说。
  做不到,才应该批评!!
  根本不能,也不应该如此歌功颂德。
  因为这就是最简单的职业道德。
  仅此而已。
  这种口含正义,高举旗帜,大义凌然的站在道德制高点,说着废话的人,实际上却是在消费国粹,消费京剧。
  靠着消费传统文化来吸睛,利用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民族感,然后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言语行为有什么影响,自己恰烂钱恰到饱。
  这样的人,往往才是传统文化发展普及的最大阻碍!!
  而跟风的……
  实话实说,普通人跟风就算了,因为你没法要求每一个人都有辨识度,也没必要。
  但是,你们这些内容创作者们,必须要为这些负责!!
  百度点卵子东西就觉得很对,拿过来就用就传播,丝毫不管是否正确。
  反而是站出来指出错误东西的人会被断章取义,然后偷换概念,说成是夹带私货!
  长此以往,错误的认知会越来越普及。
  真正的东西不会有人在意。
  越想越恶心。
  很快,李少杰便回复了。
  【恕我直言,任何表演者,无论是跳舞的,唱歌的,拉琴的,都是只要开始表演,都会演完整场,就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道德问题,上纲上线成这样,是谁在抹黑京剧呢?】
  【如此大张旗鼓的去说这句话,你让其他行业的表演者怎么看?大家都在做,大家都没提,就你在这歌功颂德,大张旗鼓是吧?】
  【你见过哪个舞者跳一半走了?你见过哪个拉琴的拉一般走了?我也是搞音乐的,我实在是不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最普通最简单最基础的“敬业”都会被你们大吹大擂了?】
  然后。
  愤怒的网友根本不会考虑这些东西。
  一堆评论瞬间袭来,网暴内容令人惊心动魄。
  甚至不少人摸入李少杰的个人空间,发现了李少杰上传的视频。
  然后在视频里疯狂的骂,泼脏水。
  因为说了一句实话。
  所以,成群结队的网友自发组织起了水军来抨击。
  言语不堪入目。
  李少杰不屑的撇了撇嘴。
  生气归生气,为这种事儿上头还不至于,但总归是想要发泄一下。
  于是,李少杰当场便打开录像机,对准自己鼻子一下,带上了一个小猪口罩遮掩脸型,稍稍开了一点很难听出来的变音器,然后开始录制了一个“现身说法”的视频!
  网上的谩骂不断的持续着。
  但李少杰却似乎丝毫不慌。
  看着这些没什么脑子和词汇量的喷子们,甚至有点想笑。
  冷笑。
  就你们?
  神马东西?
  啥也不懂,不带脑子,甚至不愿意想一想,就跟风骂人?
  那就让我来教教你,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怼人!!
  汤姆逊打算亲自喷一下。
  于是乎……
  在网友们喷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后,李少杰便完成了制作。
  直接一镜到底!
  很快,一个视频,便发送到了网上!
  标题很简单。
  《什么狗屁“戏已开腔,八方来听”?全是扯淡!!》
  小标题更是直接爆炸。
  ——今天我就给你们硬核分析一下这句话是如何扯淡的,并且能造成什么样恶劣的影响!!


第173章 你家老祖宗才说过这话呢!
  因为这边刚刚喷起来,所以很多喷子们或是吃瓜群众们瞬间便注意到了这个视频。
  无论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反正很多人是点了进来。
  一点开视频,迎面看到的就是红色背景布中一个男人的身影。
  男人头戴一个猫头套,还不是简单的猫,是汤姆猫,看上去挺逊的。
  “今天我看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是这样说的。”
  只见这只猫,很干脆的将视频搬了出来。
  旋即,从身边拉出来了一个白板。
  将这一句话写在了白板上。
  【戏已开腔,八方来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神明】
  【老祖宗的规矩,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戏一开口,必须唱完】
  然后,这只猫就开始跟人分析起来。
  “首先,我给大家看看。”
  “戏已开腔,这句话,就已经是自嗨风格满满,实话实说,我这辈子都想不出这么脑残的话,开腔?我真想对你那不大点的脑仁开一枪!!”
  这只猫的话语非常的贱。
  惹得点开视频的喷子上来就开始疯狂喷了起来。
  但还是继续看着。
  而有不少对李少杰的话嗤之以鼻的人,打算继续看下去。
  看看你到底能扯出什么歪道理!!
  “来来,八方来听,这个问题不大。”
  观众们蓦然发现,这只猫开始抖动起来。
  “下句话,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神明,直接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你没看我现在都在抖掉长起来的鸡皮吗?!”
  然后伸出脚,露出拖鞋。
  “我刚刚的鞋已经被尴尬的抠烂了!!”
  “首先,一方为人,可以,因为确实,戏台子就是面对下方前方的观众的。”
  “四方神明,你要非要较真,我也只能把这个对应最合理的四方神灵的苍龙,朱雀,白虎,玄武了!!”
  “但是你这个三方鬼是啥意思啊?我找了那么多资料没发现啥叫三方鬼,你在这跟我俩玩小学加减法是吧?!”
  然后,这只猫就开始贱嗖嗖的掰着指头数了起来。
  “八减一减四等于三是吧?!!”
  “十殿阎罗都比你这个靠谱,要不你重新再编一下?!”
  旋即,这只猫做出了“抠鼻”的动作。
  贱的令人想打人。
  “你老祖宗都说了,人不听鬼神听,要敬鬼神,我都不说建国以后不许成精的事情,也不管你们封建迷信的思想。”
  这只猫的话让无数的喷子面色一黑。
  “那鬼神要是知道你这么乱掰他们,那阎罗王知道你少算了七个,你猜猜大半夜的会不会在你床头问你一声【睡着了吗老弟】?”
  好家伙!
  这句话差一点就直接给人整破防。
  一时间,视频上的XXXX与6666几乎真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
  “不说这句话的格律与平仄完全就是简单的大白话,俗话。”
  这只猫拍了两下桌子。
  “来让我们往下看,他咋说的?”
  “老祖宗的规矩?”
  “可是我的京剧老祖宗没这么个规矩啊,难不成你跟我不是一个老祖宗,你老祖宗是哪嘎达的?!”
  这只猫的话语简直是越来越气人。
  正当喷子们想要反驳。
  只见猫就摆出来了四排电脑。
  “来来来!!维普,知网,万方数据平台!!”
  “这些是你们知道的。”
  “哦,艺术类的论文,一般都是用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可以说这个就是艺术类的SCI论文!!”
  “不过,我觉得你们可能听不懂,我也不想解释,自己去百度问一下谢谢。”
  这只猫的话,简直是可以将人气死。
  随后,这只猫便当着所有人的面,搜索了一下。
  众人赫然发现……
  虽然关键字跳出了一些论文,但完全和这几句话不沾边。
  只听这只猫说道。
  “后续会不会有戏曲专业的傻子当真我不知道,但起码目前来说,带有这句话的学术论文,数量,0!!”
  “前面还有傻子一本正经的说这是书里的东西,老祖宗传下来的规律。”
  “所以……你告诉告诉我,这是哪本书的?!”
  好家伙!!
  吃瓜观众们算是直接惊呆了。
  真的没见过这种上来就直接要用论文摔脸的up主!!
  “好的那我们继续逐字分析!!”
  这只猫明显变得暴躁了许多,哗啦一下推开笔记本,看的人一阵胆战心惊。
  “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就这句话,我只能说,偷换概念偷换的妙啊!!”
  这只猫翘着脚丫子。
  脚丫子还一抖一抖的。
  “我可以告诉你,你说的这个唱给鬼神的,叫做傩戏!傻孩子!!”
  “先说说京剧。”
  这只猫拿出来一个白板。
  开始写写画画。
  像极了以前的老师正在写板书。
  “京剧的萌芽是在清代,一开始,是起源于徽州,徽州的艺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受到徽商的扶持,一开始,是火在江南啊!!”
  火在江南?
  徽州的艺人?
  不少吃瓜群众露出了不敢置信的样子。
  不少人,觉得京剧应该就是起源于京城的啊。
  这东西……从来就不知道啊!!
  一瞬间,弹幕也少了许多。
  喷子更是少了不少。
  毕竟,开始涉及到了知识盲区。
  “然后呢?经历了一波徽秦合流,对对,就是秦腔,不要怀疑!!”
  这只猫开口就是雷击。
  不少观众甚至都卧槽了一声。
  京剧难不成还与秦腔有关系?!
  但只听这只猫,缓缓的摊开了京剧的发展道路。
  “大家一起来到京城唱戏谋生,很自然的开始相互融合,接下来,就是徽汉合流,是的,就是流行于湖北地区的汉剧,这个时候,差不多在乾隆年间。”
  “然后,经过萌芽,京剧逐渐诞生,秦腔,汉调,徽戏,三种合流,借鉴吸收其他精髓,甚至和昆曲都有所交融,开始流行,而京剧的真正成熟期,大概是1883年到1918年,是不是感觉很近了?”
  这只猫介绍完京剧,便话音一转。
  “为什么说偷换概念呢?因为,戏曲,确实是有专门唱给鬼神听的,但这个叫做【傩戏】!我直接读出来,省的你们读成【摊戏】!!”
  讲真。
  这句话虽然很气人。
  但确实勾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不少人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卧槽这人好像是不简单啊!!】
  “傩戏的起源起源于商周时期!!是的,从商州时期,一直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湖北,四川等地的民间,还有演傩戏的,而傩戏,就是戴着面具,一种祭神跳鬼,驱避瘟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是的,是舞蹈!!”
  这只猫又做出了抠鼻子的动作。
  看的令人极其来气。
  “都说【玄鸟生商】,那时的人们从宗教来说还是从音乐来说,都还在对自然崇拜,对图腾崇拜,傩戏便因此而生。”
  “直到后来,由于流行,并且受到民间戏剧影响,开始演变,甚至直到现在都还有人在唱!著名的傩戏,有《孟姜女》,《柳毅传》或叫《龙王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