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还可以从这里找点可以黑一黑西方的暗示。”
“我有点难。”
“……懂了。”
吕秋儿当时就明白了。
这叫什么?
这就叫做在合适的范围内,玩点脏的。
要符合大国的正面形象,还要能有“印象植入”,在夹带“私货”宣传的时候,还可以夹带私货的黑一黑西方。
这确实有点困难。
而且,夹带私货这玩意吧,还得注意。
隔壁漂亮国夹带的私货都是假的美化形象。
自己想夹带的“私货”那是宣传本就有的正面形象,来抗衡抹黑。
以及西方本就有的负面形象,来暗戳戳的讽刺暗示一下。
作品的意图主义。
当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就和作者无关,怎么理解,靠观众。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的本意只能用作参考。
所以,李少杰要做的,就是留出这么一点参考。
暗戳戳的留点难以发现的东西,等以后方便了,唉,这么一说。
到时候,有了作者这么一点指引,读者的阅读理解只会更夸张。
唉,就完美。
“那你有想法了吗?”
吕秋儿嘟了嘟嘴。
老公这么忙,肯定也是心疼的。
不过,若是能欣赏老公创作的那些作品,这种感觉倒是美滋滋。
“嗯,有了一点。”
李少杰点了点头。
“但想法肯定还是需要尝试的,我想试着再隐蔽一点,再损一点。”
“……”
音乐语言,没有一个固定性。
而且,有时候同一个音乐语言,结合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故事来看,也是能表达出孑然不同的内容。
所以,夹在音乐之中的疯狂暗示,很难发现。
可是听多了以后,会形成固有印象,从而延伸。
比如漂亮国,会经常制作一些大气磅礴的史诗配乐,配合一些表面上看起来英勇无畏的形象,不去谈背后的反人类。
这样长期听下去,漂亮国强大的印象就会形成。
直到令人感觉“漂亮国强大”——“漂亮国天堂”——“漂亮国威武”等等。
甚至延伸到阿美莉卡绝对正义等等上。
所以,盲目舔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是属于“文艺”上的“头吸”。
同样的例子还有三哥。
三哥的音乐那特殊的民族音阶与喜欢用滑音的习惯,让其音乐有了“咖喱味”与滑稽的感觉,听久了,就会认为这个民族很滑稽。
嗯,这个算是被“头吸”。
虽然事实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暗示的力量。
……
翌日。
来到了工作室里的李少杰坐好。
深吸一口气,准备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
打开编曲软件。
敲着手指。
沉吟起来。
华夏的音乐太多样了。
西方人难以理解其中复杂深邃的情感。
所以,李少杰觉得,自己压根就没必要去做多么传统文化的东西。
更没必要去歌颂一些“刚柔并济”“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文武双全性命双修”之类的东西。
他们不理解。
更没必要去在面对国际化的音乐中,强行使用中国传统乐器。
合适可以用,但不需要强行使用。
要表达的只有一类感觉。
霸气,威武,宏伟!!
要的是这一类的史诗感!!
得让人一听就感觉猛。
而不是温柔婉转,听起来“好欺负”的感觉。
所以,整个乐曲就要有一种气势。
就是“我要锤暴在座各位狗头”的气势!
“嗯,想到锤暴在座各位狗头,那特么铜管乐给我整上!!”
啥也不说。
先在高潮处,安排一堆铜管吹起来。
“鼓重一点,给整上!!”
李少杰开动了。
威严,富庶!!
尊贵,大气!!
整,就往上整!
整出个能嗨起来的!
至于主题,李少杰也想到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在音乐整体气质与表达出的情感,气势上更加突出。
但却模糊了一些故事的内容。
如此,便是一周过去。
一周过后,李少杰便该准备找个乐团去磨合了。
以李少杰目前的地位,其实真的可以随便挑选乐团了。
能和李少杰这种级别的指挥家,作曲家合作,对于任何一个乐团来说都是好事。
问题只在于有没有合适的时间。
李少杰皱着眉,沉吟片刻。
最终还是放弃了找国内的乐团。
……
因为国内的乐团都特么没空。
文化强国大战略开启以来,几乎所有文艺单位都动员了起来。
时间排的满满的。
哪里有空接活儿……
头疼。
李少杰皱了皱眉,给老师弗雷德里克教授打了个电话。
“喂?老师?有件事儿要找您帮忙。”
“嗷,干哈?!”
弗雷德里克用纯正的中文回复了一声。
杰哥愣住了。
以往,自己还经常吐槽弗雷德里克中文说的古怪。
结果呢?
这一接电话,满口东北味儿。
碴子含量过剩了喂!!
“咋的啊?锁话啊!!”
“……”
李少杰眼皮子跳了跳。
先忘记这一口东北话,说正事儿。
“那啥,老师,能介绍个乐团合作录制一首乐曲不?我们这边国内乐团最近都比较忙。”
“啊!!酱婶儿啊!”
弗雷德里克一口答应下来。
“好说!你等会儿。”
“……”
弗雷德里克翻看了一下近期安排,又翻看了一下柏林爱乐等乐团的最近行程。
“柏林爱乐是没时间了,德累斯顿怎么样?”
“卧槽?!”
李少杰眼前一亮。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管弦乐团了。
成立于1548年,那时候,对标中国的年代是明朝嘉靖皇帝。
460多年历史的乐团,至今依然光辉。
这支乐团完全是活化石,老古董,甚至曾经被音乐家认为是“欧洲最好的乐团”。
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这个乐团都独领风骚。
沉吟片刻。
李少杰还是点头了。
虽然自己的音乐似乎和这支乐团微微有那么一点不搭,但问题不大。
这个乐团完全可以适应的了相当多的风格。
因为,这个乐团见证了西洋古典音乐从文艺复兴晚期,到巴洛克时代,从古典主义,各个民族学派的发展诞生,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所有重要发展阶段与流派。
积极接受不同,积极适应发展。
是这支乐团长盛不衰的原理。
“那什么时候可以有空?我提前订机票?”
“嗯……”
弗雷德里克想了想。
“我明天再给你答复。”
“行。”
李少杰稍微放心了一些。
倒是不担心。
合作并不难。
虽然这个乐团吧,很猛很NB,也很难纯粹靠钱来收买。
不过,以李少杰目前业内的资格与地位,是德累斯顿乐意与其进行合作的。
不被过去荣誉所束缚,这更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则之一。
虽然他们很猛,和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伟大音乐家合作过,可并不会因此瞧不起新锐,毕竟,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们,也有不少,当年都是新锐。
现在和李少杰这种业内很有威名的音乐家合作,指不定过个几十年上百年,还是一段佳话呢,就算李少杰最后沉沦,这笔买卖也并不亏。
谈完正事儿,李少杰挠了挠头。
“我……我说老头。”
“嗯?”
“你这中文……”
“啊哈哈哈哈!!”
弗雷德里克得意的笑了。
“咋样?!标准不的?”
“……”
李少杰直呼好家伙。
这语法都有股东北味儿。
“你跟谁学的?”
“我们这边一个语言培训机构的老师,好像是……南大的研究生,我听他说话跟你老像了,我这一瞅,那就是专业的。”
不知道为啥。
这语气里居然还多少带点得意?
好像觉得自己贼机智。
弗雷德里克的话,让李少杰眼皮抖了抖。
这都不用猜。
老师肯定是东北人。
“不是,你学中文要干哈?”
李少杰麻了。
“这不是为了交流的时候,聊天dei劲儿嘛!!”
弗雷德里克哈哈大笑。
“顺带着那不得学点古诗词啥的嘛!了解了解文化,为了交流那前儿的作品。”
“……”
这老头还说上瘾了。
李少杰眉毛挑了挑。
欲言又止。
算了。
“行,那你先问,回头确定时间,咱俩面谈。”
“好嘞!”
电话挂掉。
李少杰有点怀疑人生。
不得不说。
自己这个老师……
这语言天赋忒好。
东北味儿的精髓全被这老头玩明白了。
以后那可咋整。
东北话同化能力这么强。
以后怕不是……
李少杰甚至脑补出了一个很过分的想法。
或许过个一年两年的,自己某个南方小师弟跑去柏林艺术大学,拜师了弗雷德里克。
然后德语没说明白呢,先把东北话的十级过了。
不会这么离谱吧?
“……”
摇了摇头,李少杰甩开这不太对劲的想法。
站起身,收拾收拾。
回家吃饭。
老婆给自己做了鸡腿儿。
剔骨的,可乐的,带辣的。
嘶!!
……
时间慢慢度过。
第三天的凌晨一点,李少杰便来到了京城的机场。
两点的飞机,前往柏林。
等到了柏林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了。
从勃兰登堡中出来,李少杰便轻车熟路的赶往了柏林艺术大学。
第292章 师兄的募捐义演。
“嗨!浴霸拉松~~老头想我没?!”
李少杰来到弗雷德里克办公室,非常熟练的就坐在了沙发上。
然后打开了一瓶柴油,吨吨吨的就喝了起来。
柴油,也有叫重油,脏水,沼泽水啥的。
但其实就是1:1的德国啤酒+可乐。
喝起来还挺带感的。
“哈哈,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弗雷德里克抬起头。
“我说的是交流的东西。”
“准备完一半了,不过时间还长,暂时没到训练的时候。”
李少杰呵呵一笑。
“老师你呢?”
“我这才准备了一个开头。”
弗雷德里克耸了耸肩。
“就先不给你看了,到时候给你个惊喜。”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后,弗雷德里克缓缓站起身。
老头收拾了一下东西,对李少杰说道。
“走吧。”
“嗯!”
李少杰也站起身,跟着一起走了出去。
走在学校楼里,周围的学生早已换了一茬。
楼里还能隐隐约约的传来乐器的声音,估计是哪间琴房门没关严。
“Jay,乐团先不着急,咱们明天再去。”
弗雷德里克笑呵呵的说着。
“今晚……先去看看你师兄费萨尔的募捐演出。”
“募捐演出?”
“……嗯……”
李少杰愣了愣。
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便如弗雷德里克一般。
沉默了。
弗雷德里克,可是世界上顶尖的钢琴家。
能被弗雷德里克承认是徒弟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真不多。
费萨尔便是李少杰的一个师兄。
天赋虽然一般,但刻苦程度完全不是其他学生能比的。
如果说,李少杰是天赋100分,刻苦100分的顶级模板。
但费萨尔那就是天赋70分,但刻苦达到了200分。
甚至到了“拼命”的程度,将自己关在琴房里十五个小时不吃饭,几乎是常有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天赋真的不是很好。
但弗雷德里克还是愿意收其作为徒弟。
或许跟国内的师徒不一样,但异曲同工,算的上是个人基础上的勉励培养了。
李少杰刚来柏林艺术大学的那阵……费萨尔其实已经毕业了两年,但一直在这里,跟着弗雷德里克。
李少杰本人,也和费萨尔的关系特别好。
当初,李少杰有些不太明白费萨尔的一些举动。
练琴是好事儿,但练琴练到甚至有自残趋势的那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但后来,得知师兄的境遇后,李少杰沉默了。
原本师兄是一个幸福的人,善解人意的父母,一个可爱的妹妹,一群好朋友,还有一个未婚妻。
虽然天赋不是很高,条件也没那么好,但仍旧凭借着刻苦的天赋考入大马士革音乐学院,然后留学,靠着奖学金读了柏林艺术大学。
本来前途很光明。
直到他收到了这样一个通知。
一颗M198-155毫米的榴弹炮落在了他的家里。
在一群白的黄的黑的哈哈大笑中。
什么都不剩。
费萨尔,这个名字,是一个阿拉伯名字。
师兄,出生于XLY的代尔祖尔。
从那天起,师兄费萨尔的生活便走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
战争中的音乐家往往是最可悲的。
明明做的是展现人类爱与美好,带给人心灵享受的艺术。
但面对长枪大炮,音乐的声音沉沦,人性的声音匿迹,在霸权之下,一切都如此苍白。
沦落于痛苦海洋中的师兄,能做的,只有四处来回跑荡,做一些募捐义演。
哪里能演出,就去哪里。
有了钱,就买一些物资,带回到XLY。
然后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一些能联系上的同胞。
那些为逃避战火,流离失所,贫困潦倒的同胞。
因为自己已经没有亲人了。
但即使是这样,能帮助的人寥寥无几。
虽然经常被抢,但起码人还好好的。
战火如此残酷,只能说是万般不幸之中的那么一点小小的幸运吧。
“师兄他……”
李少杰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这件事,自己没法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帮什么。
人力有时穷。
“唉。”
弗雷德里克也叹了一口气。
“Jay,你是幸运的。”
沉默了片刻,弗雷德里克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