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就是靠猎奇来吸引人罢了。
“这,就是我说的一个方面。”
李少杰微微一笑。
“而第二个方面更简单,在整个创作行业中,并不是人人都会认真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想对自己作品负责,对自己观众负责。”
“有时候,创作者会很高傲的认为【反正大众也不懂,那我瞎做也不会被发现】,或者说……【看得爽听得爽不就好了,注意什么逻辑?注意什么知识?注意什么严谨?】,所以,这就会传播相当多的错误知识,错误价值观等等。”
“在我看来,这就是犯罪,这是传谣,而这种毒知识,价值观扭曲的毒鸡汤,一经传播,往往根深蒂固,即使反复辟谣,也成效甚微。”
“比如呢?”
主持人眼前一亮。
好家伙,杰哥,我们爱你。
要知道,这些毒害很多人的假知识,毒鸡汤,可一直是辟谣的重点。
但收效真的甚微。
“这可太多了。”
李少杰沉吟。
“比如……”
“东……东北冬天的电线杆子是甜的?”
“?”
主持人万万没想到。
这么严肃的话题下。
怎么突然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我TM居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卧槽,我腰闪了!!】
网友们也一时之间没绷住。
“啊,开玩笑。”
李少杰挠了挠头。
“这很多啦,比如行出轨背叛之事实的,却口口声声的说是爱情的这种畸形价值观,或者是……看了几篇翻译的论文就信口雌黄,宣传什么……喝骨头汤补钙,吃阿胶补血之类的伪知识,可太多了。”
“是的,这已经成为了很严重的社会现象。”
主持人凝重的点了点头。
好家伙。
杰哥不亏是咱们的惊喜小伙。
看着不着调。
但总是能带出来很多话题。
只不过,两人并没有聊的很深。
毕竟,李少杰的专业在音乐,这些不过都只是添头。
更多的话题还是凝聚在音乐行业上。
比如……一些人对音乐方面的误区与错误认知。
很快,主持人便问道。
“那我看您歌曲里批判了很多,比如……音乐制作人无视质量,去赶工一些作品,那么您自己有没有为了赶作品,去完成一些你不满意的作品呢?”
“没有。”
主持人的问话还是很犀利的。
李少杰回答的也很确信。
“一次都没有过。”
“那您的创作时间,一般都会很长吗?”
“具体来说,创作时间并不等同于制作时间,而时间上来说,也完全不固定。”
李少杰微微一笑,开口道。
“比如,我可以五分钟写出一首歌,但我无法五分钟制作出一首歌。”
“我可以有一个想写的主题,并且通过迸发的灵感书写好旋律,和弦,和声,以及整体的框架,这个过程,或许五分钟可以完成。”
“但制作的时候,如何配器,怎么编曲,最后混音,这些东西在精细制作下,虽然也是可快可慢的,但时间上肯定会更长。”
“就好像写文章,你有了灵感,瞬间有了故事的前后,整体细致的大纲,但如何将其变成作品,这个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完的。”
“那您呢?您最快,与最慢的作品,都耗费了多长时间?”
主持人好奇的问着。
“嗯……最快的一般都是流行作品,比如……这次的《艺术家们》就是有感而发,框架很随性,思路很清晰,摇滚是宣泄情绪最好的方式嘛,所以,这首歌就是布鲁斯摇滚。”
李少杰道。
“这首作品的创作时间大概也就是不到半天吧,但制作时间就得三五天了。”
“最慢的……我现在创作的一部还未命名的交响曲,大概就卡了我快两年了,之前……像是《慈悲颂》,《沂蒙山》,《胡桃夹子》,创作上的时间也都不低于三个月,这在业内真的已经算是神速了!”
“而我创作作品的时候吧,不会考虑时间,只是会考虑我心目中的完整度,更多的是在意作品的整体质量。”
“这样啊!”
主持人微微一笑,突然又话锋一转。
“那您第二首《伎俩》又是基于什么想法创作的呢?要知道,网上很多网友都觉得,你这部作品很浮夸,像是博眼球,争议很大。”
听到这句话,李少杰撇了撇嘴。
这年头就是这样。
真正为了博眼球的人不去批判。
却逮着一堆没啥问题的去往死里冤枉。
这不魔怔人吗?
“这个……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疑惑。”
李少杰耸了耸肩。
“中国风的流行音乐,真的必须只有古风吗?真的必须只能有江南情怀质感吗?真的只能有京剧元素吗?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中国艺术博大精深,民间到处都是亮眼的艺术风情,二人转也正是我们东北民间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
“摇滚,国外的摇滚,是有很多民族摇滚的,所以我也经常在想,属于我们民族的摇滚真的就不行?我觉得不是不可以,对吧。”
“谁说摇滚就不能结合二人转了?!”
“我这么一试,唉,你别说,还真的很有趣!”
李少杰的话。
突出了一个理直气壮!
“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尝试没人搞过,很新!”
“所以,会觉得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像是犯病。”
“但这不就是新事物吗?而且,我不觉得这是浮夸,我更愿意称其为一种充满民风的特殊尝试。”
“如果说区别……”
“我在音乐尝试的时候,非常注意两者逻辑的结合。”
“这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配器上除了摇滚标配外,我是运用了相当完整的二人转伴奏传统乐器,而且,在音乐的创作书写上,也非常着重在保留摇滚的同时,去提现二人转本身的民族风情。”
“这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内核的东西,或许表现上会奇怪,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新颖的体验,更有一种以前没有的快乐。”
李少杰耸了耸肩,颇有些自嘲的说道。
“或许,这就是犯病吧。”
“哈哈哈!”
主持人笑了出来。
与第一首《艺术家们》相比。
《伎俩》的争议无疑是非常大的。
完全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喜欢的人像得了大病一样的魔怔,不喜欢的人听到魔音贯耳都感觉浑身不适。
所以,也存在用“艺术家就是不一样,艺术这玩意我搞不懂了”这类似的话语去攻击李少杰的。
但似乎碰到了铁板。
李少杰自己都承认自己在犯病。
【哈哈哈没毛病!!】
【朴素的病友往往以最高端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
【夭寿啦,艺术家带头犯病啦!!】
网友们的弹幕开始沸腾。
或许,连李少杰自己都没想过。
这种看似扑街的尝试,居然让这么多网友喜爱。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这个。”
李少杰摊开双手。
“对作品的敷衍了事,导致作品极度单一,这不是一个好的发展现象。”
“而牛鬼蛇神们假借艺术之名,似是而非,行生意之事,也会给行业抹黑。”
“我们要鼓励更多优秀的新事物出现,并且去抵制那些试图混入其中,似是而非的假货!这也是对行业发展,行业名声最大的保护!”
“就像我歌曲里说的,艺术是个天生的哑巴,你必须学会卖弄,才会让它说话,但是此卖弄并非彼卖弄,我们需要鼓励玩的花,但绝对不能玩的假!”
做出总结。
李少杰又与主持人聊了聊其他的话题。
访谈节目也来到了尾声。
网友们的感觉……大概就是感到新奇吧!!
也多少明白了一些音乐行业内的事情。
以及目前乐坛发展趋势颓废破败,娱乐作品越来越“毒”的原因。
但很多明星就不是这么想的了!!
你TM直接开始聊本质。
这谁顶得住啊?!
要知道,所谓艺术的娱乐作品,那是鱼龙混杂的!
因为,观众不懂,行业内也很少有人站出来科普,现身说法,去分析一个奇葩的艺术作品到底TMD是不是艺术。
但李少杰开口了。
还有央视的支持。
这以后不都TM得清算?!
大家都是明星。
谁TM还没搞过类似的事情呢?
有事儿没事儿的BB两句大众不懂的艺术来抬高B格。
反正人家也不懂嘛!!
我也不懂。
那就不懂装懂呗!!
但李少杰开了这么一个头……谁TM能保证不被鞭尸啊?!
所以,一个个吓的,马上拍马屁,发动态表态。
然后就匿了,开始低调了起来。
生怕被拉出来当典型。
而不出很多人所料。
李少杰这个访谈视频,配合着官媒开冲。
还真的让很多业内人士站出来,去分析,去揭穿一些打着行业旗号的行业虚假。
像是什么……“大师在流浪的书法家”“非人能理解主义绘画家”“另类艺术音乐家”等等,开始遭重了。
这就是大势!
起码这段时间的大势就是如此。
但还是那句话。
天总有绝人的绝路。
娱乐圈,网红界。
总是不缺热度魔怔人,碰瓷敢死队。
很多明星网红从业者,发表了相关的动态,表示支持。
但也就是一句两句的客套话。
可总有傻子喜欢带点自己的东西。
一个目前在慢手上非常火的喊麦网红,MC八道,发了个动态。
甚至还艾特了李少杰。
那个瓷碰的,buff全部拉满。
【李少杰先生不愧是真正的艺术家,对如今多样化的音乐,就该持有这样广阔的包容度。】
【有太多醉心于自己喜爱的音乐的创作人在承受着压力,身为一名原创音乐人,我就深有体会。】
【果然还是老乡好!喊麦达人MC八道的粉丝们,来支持一波咱们东北的李少杰老铁!】
第416章 恶心!这是个锤子音乐?!
MC八道的这一波神奇操作,直接惊呆了娱乐圈内不少尚在观望的明星们。
蹭热度可以理解,真的都可以理解。
明星也蹭热度,网红也蹭热度。
但你蹭热度的同时,多少也得带上个脑子吧!!
什么热度你也敢碰?!
人家李少杰想说的“鼓励多样化的音乐,对音乐多一些包容度”的问题……
和你说的那是一码事儿吗?!
人家刚喷完“别TM摇着旗子招摇撞骗。”
你这下就换个花样的过来蹭热度?
这杰哥看到了不TM骂你?!
果不其然。
MC八道蹭热度的动态,确实蹭到了不少的热度。
喜欢的粉丝摇旗呐喊,黑子们依然在喷。
绝大多数普通的粉丝,虽然感觉哪里不对,但也没敢说什么,毕竟,看起来像是那么一回事儿,人家也是在支持李少杰。
不得不说,关注与热度还真的是增加了不少。
……
早已回家的李少杰,陷入了三点一线的日常生活。
睡觉,创作,练琴。
也并没有太关注网络上的事情。
无论是金曲奖,还是后续的一波采访,也都没有让李少杰过于关注后续的发展。
李少杰知道,在这之后,网络上肯定会热闹起来。
到时候艾特自己,回复自己的一定会相当多。
所以,打算先放一放,过段时间回来再看。
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
也不知道为什么。
或许是由于MC八道的言论……
也或许是因为摇滚+二人转过于魔性。
反正,李少杰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个外号。
【东北老乡李少杰】
时间才过去一周。
这天。
李少杰闲暇之余,登录一下微博账号,打算看一眼后续。
却蓦然发现,看到无数网友用奇怪的爱好称呼自己。
不由得有点纳闷。
打开后台信息列表,发现了许多艾特自己的人。
其中相当多的公众人物。
稍作清理。
在众多私信中,发现很多人对自己提及这个“MC八道”。
问问自己对MC八道说的那些话的看法,让自己评价。
实际上。
这类似的私信吧,很多公众人物都经常可以收到的。
总会有网友想听一些公众人物去评价一些人一些事,一般来说,这些公众人物都会当没看见,不然……鬼知道会不会得罪人。
但李少杰不一样啊。
类似评价什么的……在意的不是得不得罪人。
而是看自己开不开心。
李少杰一开始也没那么在意。
但很快就注意到网友们对自己的新外号。
【东北老乡】
杰哥一开始还以为是普普通通的外号,结果总感觉网友聊起的时候,似乎背后有什么梗。
好奇之下,就顺手翻看了一下MC八道。
看了MC八道的动态,李少杰还觉得很有道理。
确实。
现在很多音乐人,确实会有些压力,很多原创音乐人试图多元化创作,成效也的确并不算很好,因为市场更习惯一些套路化的东西,短时间较难改变。
而且也确实要包容更广阔的音乐世界。
于是,李少杰便点开了MC八道的作品栏。
打算听一听这位音乐人MC八道的作品。
如果真的不错的话,也是可以鼓励一下的。
于是,李少杰点开MC八道的歌手作品。
看到这些歌名,李少杰多少皱了一下眉头。
《鲸雷》?
这……是国家又出了新武器,还是又发现了新物种?
点开播放。
差不多五秒。
李少杰按下停止键。
yue的一声好悬没呕出来。
大大的眼睛里满满都是无辜。
我和他MC八道什么仇什么怨?
为什么要喂屎给我吃?
仔细一看评论区。
999+
点开一看。
还TM居然是褒贬不一。
这玩意居然还有褒,李少杰纯纯是惊呆了。
这居然……
是一首喊麦。
关键问题是,你喊麦就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