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我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综艺我为王-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较常见的鲟鱼有三种:贝鲁嘉、奥西特拉和塞弗鲁嘉。
  刘小姐这一盒鱼子酱,正是波斯产的贝鲁嘉,也是最名贵的品种,年产量不到100尾。
  而且还要用超过60岁的贝鲁嘉才能制作品质优良的鱼子酱。
  世界上的鲟鱼大约有20种,够资格拿来做鱼子酱的寥寥无几。
  波斯和北极熊领域内的里海只出产其中的三种。
  但就这三种鲟鱼,用它们做的鱼子酱,供应全世界鱼子酱的95%。
  产量稀少,是鱼子酱如此珍贵的原因之一。
  波斯出产的鱼子酱,品级最高,滋味最美。
  鲟鱼是淡水鱼,越深的淡水就越能孕育大的、优良的鲟鱼品种。
  理论上来说,鱼子酱没有品牌之分,只有品级之分。
  刚才也说了,鱼子酱之所以名贵,一方面在于产量稀少,另一方面更在于制作工艺的繁杂。
  必须在鱼死之前取出,但捕捞到鲟鱼后,不能将鱼杀死,只能使它昏迷。
  否则,稍有疼痛,鲟鱼就会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很可能破坏鱼子酱的鲜美。
  待鲟鱼被击打昏迷后,经验丰富,手法老辣的操作人员要在15分钟内完成13道大小工序。
  取出鱼卵后,经过筛选、清洗、滤干水分,再交给专业料理师打理。
  料理师就像红酒的酿酒大师一样,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在座大部分人,包括节目组的成员,听完刘伊梵的介绍,都觉得受益匪浅。
  至少没吃过鱼子酱的人,也都知道了其中的妙处,至少以后吹牛B也有资本了。


第417章 冰箱(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刘大厨一番话,胜似品尝满汉全席~”
  小萨用不怎么押韵的一句话,为刘伊梵的讲解献上敬意。
  刘伊梵向大家点头致意,最后道:
  “我必须要说,刘小姐这一盒鱼子酱,属于品质最好、等级最高的鱼子酱。
  名叫马洛索,马洛索按俄文的意思是‘少许盐’。
  为了保证马洛索鱼子酱的质量,加盐的工序极为讲究,必须由技术专家操作。
  加盐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加盐量不得超过鱼卵重量的4%。
  加完盐,把鱼卵放在滤网上来回筛,直到控干水分为止,接下来便是装罐。
  罐子很小,只能装2千克,为的是防止上层的鱼卵过重而把下层的鱼卵压破。
  然后,鱼子酱搭乘冷冻柜,由里海启程,前往全球少数几家备受恩宠的商号。
  而这些能够光顾这些商号的买家,都是些付得起一小口起码5美元价格的人。”
  小萨擦了擦嘴角,好像有口水流出来:“一妃,我必须要跟你确认一下。
  这么昂贵的食材,允许我们的厨师进行加工,并让我们大家一起品尝吗?”
  刘一妃大大方方的说:“当然,冰箱里的任何东西都可以。
  而且我还没吃过大厨手下的鱼子酱是什么味道。”
  小萨还没说话,江超膝盖一软:
  “请允许我给你磕一个,今天祖宗显灵,竟然让我吃到5美元一勺的鱼子酱。”
  刘一妃笑的牙龈都露出来了:“哪有那么夸张。
  也是朋友送我的,我只知道贵,但没想到这么贵。”
  刘伊梵却说:“其实顶级鱼子酱,最需要遵循的四个字就是:简单、无味。
  越简单无味的食材与配酒,越能衬托出鱼子酱的终极美味。
  所以,像这种食材根本无需过多烹制,反而会破坏其本身的风貌。”
  顿了下,他很自信的说:“不过,如果我一会儿有这个荣幸为刘小姐制作料理,我会好好用它~”
  邓朝不乐意了:“这就开始抢人了吗?刘大厨,你不能这样,总得看看我的冰箱再做决定~”
  刘伊梵摸了摸头:“抱歉,我太激动了,毕竟这样的顶级食材太难遇到了。”
  聊了太久的鱼子酱,小萨在耳机里听到梁栋的指示,继续往下进行。
  冷藏室里食材不多,除了鸡蛋、培根、几样蔬菜,还有用于制作沙拉的各种酱料,也就没了。
  关键是冷冻室,比起空空荡荡的冷藏室,冷冻这边可看性多了很多。
  因为女明星要保养身材,所以冷冻室里有很多海鲜。
  各种鱼类、虾类,让大厨们直呼过瘾,至少不用担心没食材可用的尴尬。
  看完刘一妃的冰箱,小萨跟江超摘掉手套回到桌前。
  “好了,冰箱也看完了,现在该决定为刘一妃烹饪料理的厨师了。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嘉宾要求的主题~”
  大屏幕一闪:
  1。既健康又重口味的料理~;
  2。我想吃肉肉~
  两个主题一出,大家都在笑。
  刘一妃都不好意思了:“之前一直在拍戏,所以吃的都很清淡,我现在最想吃的就是肉。”
  江超问:“但第一个主题很矛盾啊,健康又重口味,这本来就是个矛盾的命题~”
  小萨附和道:“没错,而且我想知道,重口味,得重到什么程度?”
  刘一妃想了下:“其实我挺想吃辣的,尤其是川菜,但吃完了很容易爆痘。”
  邓朝来了句:“没想到神仙姐姐也爆痘~”
  刘一妃绝对有聊天牛B症:
  “仙女也得上厕所啊,何况我又不是仙女,你肯定是类似的通稿看多了~”
  大厨们爆笑不已,谁能想到美若天仙的刘一妃,聊天这么硬核。
  邓朝举手告饶,给自己嘴巴上拉链。
  讲不过还不能闭嘴吗?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小萨开口:“好了,主题已经定下。
  四位出站大厨分别是刘伊梵大厨、龚亮大厨、范明大厨、古月大厨。”
  后面三位也都是国内顶级师傅或酒店的行政总厨,在行业内名声不小。
  可能在观众眼前比较眼生,但在内行眼中,绝对得高高竖起大拇指,喊一声:牛掰。
  这阵容拿出去,绝对是厨师界的奥斯卡。
  “四位大厨,想要做哪个主题?”
  刘伊梵首先道:“我想挑战一下第一个主题,这个看起来很矛盾,但很有挑战性~”
  大屏幕很快将刘伊梵的名字放在第一个主题旁边。
  他一定下来,另外三位就不好选了。
  其实选哪个主题不重要,反正全凭一张嘴,硬往上套都行。
  跟谁对阵才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四位大厨中,刘伊梵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都更胜一筹。
  至于实力高低,还得必过才知道。
  但人的名树的影,在对上之前,总要衡量下风险。
  毕竟这是一场比赛,谁都不想输。
  古月大厨身材最胖,看着最想大众印象中的厨师,脑袋大脖子粗,看起来很不好惹的样子。
  但他长得很有喜感,总是笑眯眯的,跟江超有几分相似。
  俩人也是一见如故,刚刚在后台,江超就跟古月交换了电话,约好下了节目去他餐厅光顾。
  他见另外两位都不说话,主动举起手:“我也选第一个主题吧~”
  主动挑战刘伊梵,勇气可嘉,大家纷纷送上掌声。
  刘伊梵本人也投来善意的目光,要是没人敢挑战他,那可就太无聊了。
  虽然他并不觉得古月有能威胁到他的实力。
  在他眼中,另外七位大厨中,真正值得他警惕的,是对面那位白白净净笑呵呵的大叔孙鑫利。
  这位不仅多次主持过国宴,更是师出名门,桃李满天下。
  本身擅长川菜、粤菜和鲁菜,很喜欢玩创新。
  目前在国内很流行的一道凉菜——蓝莓山药,就是这位发明的。
  要不是有这位在,刘伊梵其实并不想来参加综艺节目。
  哪怕是中国综艺界第一人的节目!
  定下对阵名单后,到了选食材的时间,每位大厨只有一分钟时间。
  如果出现重叠的食材,可以两位大厨商量分配。
  实在分配不了,可以向节目组申请备份。
  为了以防万一,嘉宾冰箱里的食材,节目组都会提前准备一份一模一样的。
  到了这里,第一阶段录制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厨艺比拼,将在15分钟休息后继续进行。


第418章 冰箱(四)
  大屏幕上呈现出15分钟倒计时秒表,而大厨们也纷纷换上厨师装,准备开战。
  不过刘伊梵却主动迎向孙鑫利师傅,俩人在私下里沟通一番。
  聊得什么不知道,但能看出交流很愉快。
  毕竟是同一级别的大厨交流,年龄有差距,实力还是相互敬佩的。
  很快,15分钟转瞬即逝。
  第二阶段录制开始,随着小萨激动人心的介绍,场内灯光暗下,两盏追光灯罩着两位大厨。
  他们表情肃穆,灶台上摆着他们刚刚挑选出来的食材。
  为了保证公平,在15分钟倒计时开始之前,不允许对食材做任何准备工作。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开火热锅,可以烧水、热油。
  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多余动作,违者判输。
  15分钟现场制作,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
  没有助手,没有事前准备,菜单都是临时构思,这样一来,挑战难度直接拉满。
  最关键的是,节目播出,如果失败,那可是在全国观众面前丢脸。
  到时候连累的可不光是自己的名声,还有自家饭店的声誉。
  在这种场合做菜,压力不下于面对国宴。
  当然,跟国宴那个级别比不了,但足够让一位顶级厨师出糗了。
  小萨介绍完开始带节奏:“好,第一场比赛,15分钟倒计时准备,三二一,开始!”
  全场灯光啪的一下点亮,宣告大幕拉开。
  只见两位厨师同时一个箭步窜到灶台前动起手来,能够看出他们也很紧张。
  15分钟快速出餐,在自己的后厨,完全不是问题,甚至再缩短5分钟也不叫事儿。
  但在这里,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经验,和千锤百炼的双手。
  两位大厨的工作风格截然不同。
  刘伊梵第一时间戴上一副黑色手套,非常注重卫生,这也是他的个人习惯,很严谨。
  而古月大厨则抄起斩骨刀,整个一武林豪侠的作风。
  他将一段脊骨斩断扔入沸水中,这是要吊高汤?
  刘一妃有些小激动的挥舞着拳头:“真的要在15分钟内完成吗?”
  小萨也是聚精会神的盯着灶台,他的正前方,位于两位厨师后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大屏幕。
  画面是厨师们的背影,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从上帝视角观看厨师们的操作。
  “当然,这就是比赛规则~”
  “我以为节目组会做一定的改动~”
  “你指作弊吗?”
  刘一妃摆摆手:“没有没有,梁导怎么可能作弊呢?”
  大家笑了笑,不过目光都没从灶台上离开。
  此时,刘伊梵手中见到闪出光影,他正在切芹菜、土豆和胡萝卜,纷纷切成块和条投入沸水中。
  江超问身边的孙鑫利:“孙大厨,刘大厨这是在干什么?”
  孙鑫利说:“这是在做蔬菜高汤。
  跟肉骨高汤的味道略有不同,但效果差不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间紧迫,能想到用蔬菜高汤很不容易。”
  紧接着,刘伊梵倒了一小碗面,加入开水和面。
  大家都一头雾水,这是要做一道面食吗?
  小萨问:“刘大厨,您这是在做什么?”
  刘伊梵头也不抬的说:“我其实要做两道菜,其中一道菜是由中国北方的特色菜演变而来~”
  孙鑫利突然开口:“是鱼头泡饼吗?”
  他指着另一口蒸锅中,刚刚被刘伊梵放进去的鲢鱼头。
  刘伊梵在用力和面,这是为了加速面团韧性的形成。
  “不过我做了改变,非要说的话,应该是泡椒鱼头泡饼,前菜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鱼子酱吃法。”
  刘一妃砸了咂嘴:“光是听的就流口水,买这个鱼头本来就准备在家尝试做泡椒鱼头的。
  但实在没这个自信和手艺,冻了好久,感觉快不新鲜了~”
  孙鑫利笑着说:“没关系,泡椒的味道足以掩盖一切。
  只要处理得好,跟新鲜鱼头是一样的效果。”
  另一边,古月则全副身心处理他的肉。
  剁完鼓棒,又开始剃肉,他很细心的将骨头上的肉拆下来放到一边腌制入味。
  这还没完,又将一条鱼进行骨肉分离,然后双刀开剁,将鱼肉剁成肉馅。
  哒哒哒~哒哒哒~很有节奏,就像是马儿在小跑的声音。
  两位厨师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一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就进入自己的节奏。
  即便小萨拿着gopro在他们身后走来走去,时不时说几句话,也没能影响他们。
  15分钟非常快,尤其是在全神贯注中,更是一闪而逝。
  倒数三十秒,两位大厨的菜基本成型,不过刘伊梵显然还差一个步骤。
  他正在飞速搅拌冰淇淋和牛油果酱,一点点将颜色变成淡绿色。
  看了眼时间,进行最后装盘,同时点缀上顶级鱼子酱,两道菜最终成型。
  抢先按下上菜铃,古月只恨自己手短了一寸。
  这也意味着他的菜将要在之后品尝,这其实是一个劣势。
  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尤其是在第一道菜很美味的情况下,接下来吃什么都觉得不是那个味儿。
  但赛制就是这么设置的,谁也挑不出毛病了。
  现场掌声响起,小萨说:“辛苦两位大厨,现在可以上菜了~”
  他们将菜盘放在可移动的放桌上,轻轻一滑,便到了两位嘉宾眼前。
  刘一妃不知从哪掏出相机,对着两道精美菜品一通猛拍。
  同时,梁栋让两位摄像师上前,对两道菜品进行特写拍摄。
  趁着这段时间,两位厨师要为其他大厨和主持人上菜,他们就不是一整盘了,只有一口的量。
  等摄影师拍摄完毕,现场再次响起掌声,拍摄继续。
  小萨感叹:“两位大厨实在是厉害,之前我还以为15分钟这个时间设置有些难为人。
  但现在看来,咱们导演组完全是经过严苛的实验计算后得出的结果。
  再次,为节目组以及两位大厨献上掌声~”
  邓朝眼睛都快落到盘子里了:“能憋说了吗?快开吃吧~”
  刘一妃有些不好意思,一手拿着筷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