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我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综艺我为王-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有意义的事,难道不值得去做吗?”
  邓朝摇了摇头:“我是千防万防,永远防不住你的套路,太深了!”
  小萨的表情不怎么好看,一张黑脸竟然显现出一抹白色:“我亲爱的栋。。。”
  梁栋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好好说话~”
  “不~我就要这么说,亲爱的栋,请不要骗我。
  那十六个最辛苦的工作中,好像只有一个工作在孟买~”
  梁栋惊讶:“你还记得?”
  小萨哀嚎:“我特么恨不得失忆。。。”
  见他怨气冲天的模样,围观群众都笑疯了。
  看那憋屈的表情,像极了丈夫出轨上百次的深闺怨妇。
  黄博预感到不好,赶紧问:“到底是什么工作?我怎么没印象?”
  在播出的正片中,这里会插入介绍片段:
  孟买,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国最大海港。
  这里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也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作为印度最大的商业城市,孟买一直被愚昧的当地人视作可以和魔都对标的伟大城市。
  然而就在这里,却有着一座令所有游客望而生畏的‘景点’。
  说景点可能有些侮辱人,但确实很震撼,这里,便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洗衣厂。
  孟买的都比嘎特,意思是“洗衣人的码头”。
  位于孟买市中心玛克拉克斯的火车站旁,又称“千人洗衣厂”。
  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
  洗衣厂里密集地遍布着800多个长方形洗衣池,可供近1000人同时洗衣服。
  最初由于住在贫民窟里的淘金者或打工者没有条件清洗衣服,专业洗衣这一行业得以发展起来。
  专业洗衣价格低廉,吸引了大批客户。
  如今“千人洗衣厂”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型酒店、医院、饭馆、工厂等清洗桌布、床单、服装的场所。
  洗衣服的方法完全靠人力,将来他们的孩子们就会子承父业继续洗着衣服。
  每天早晨和傍晚,成百上千的洗衣工人在此洗衣,构成了孟买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站在桥头向下看,眼前是数百个洗衣池和成百上千的晾衣杆。
  晾衣杆上挂满五颜六色的衣服、桌布和被单。
  下面是无数的洗衣工双脚站在污水里,用力地拍打、揉搓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和被单。
  视线转回面馆中,小萨和黄博看梁栋的眼神,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
  梁栋讪笑道:“体验工作嘛,顺便挣点食宿费,算不上辛苦,我保证~”


第576章 极限打工特辑(二)
  一听小萨和黄博要去全世界最大的洗衣工厂洗衣服,另外四位笑的没人型了。
  这就是极限挑战,只要别人过的比你惨,那就是幸福。
  在他们看来,其它工作就算再辛苦,也比大太阳底下晒一天轻松的多。
  小萨冷笑道:“你们别痴心妄想了,梁栋要是能放过你们,我把萨字倒着写~”
  “梁栋可是坑王啊,见过他挖了坑不往里埋人的吗?”
  邓朝急忙问:“导演,你就说实话吧,我们去曼谷干嘛?”
  梁栋反问:“你们去泰国吃香蕉吗?”
  吃香蕉?这个问题问的,很没水准啊,难道在国内就不吃香蕉吗?
  他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想要吃香蕉,就肯定要割香蕉,香蕉不从树上割下来又怎么吃呢?
  邓朝想明白了:“割香蕉?”
  梁栋点点头:“是的~”
  “这工作简单,我们运气不错~”他转身想要跟小岳击掌。
  没想到小岳一脸苦涩,邓朝问:“你这是什么表情?”
  “甭管我什么表情了,我就告诉你,割香蕉简单,搬香蕉能把你活活累死~”
  “什么意思?”
  小萨幸灾乐祸,这就叫转移疼痛法,看别人过的比自己惨,幸福感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字面意思,一扇香蕉好说,但总不可能割一扇搬一扇吧?
  以我浅薄的了解来看,至少得割满一整麻袋的香蕉,才能统一搬运一次。
  一袋香蕉少说也得大几十斤,香蕉林面积很大,搬一次得走好几百米。”
  后面的话已经不用听了,邓朝双目涣散,恨不得当场没了气儿,彻底不用搬香蕉了。
  马珂和江超顾不上笑,忐忑问道:“那我们的呢?”
  “迪拜的标志是什么?”
  “有钱?”
  “我说地标~”
  “哦~我知道,哈利法塔~”
  “没错,哈利法塔,这个世界有一种人,叫蜘蛛人。
  我说的不是漫威里面的蜘蛛侠,而是一个工种。”
  马珂脸色煞白:“别说,打住吧,我知道了~”
  江超茫然:“你知道什么了?”
  “就是给高楼大厦擦玻璃~”
  “那怎么了?”
  “怎么啦?是擦外墙玻璃,你知道哈利法塔多高吗?那可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马珂怒吼。
  这下江超懂了,差点双腿一软跪地上:“哥~你知道我有恐高,饶了我吧~”
  梁栋遗憾的摇摇头,拿过自己的筷子准备吃面,凉了可不好吃了。
  三个小时后,马珂和江超拖着沉重背影出发了。
  又一个小时,小萨和黄博也出发了。
  最后才是邓朝和小岳,俩人生生把全组人都熬走了,恨不得在机场睡一觉,终于到了深夜才出发。
  。。。
  印度孟买,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阳光依旧炙热。
  一大早就被作家叫起的小萨和黄博,原本还带着睡意,可被大太阳一晒,瞬间清醒。
  坐在车上,二人无力的对视,今天怕是要受罪。
  “你昨晚睡得好吗?”黄博拿出一片口香糖问小萨要不要。
  他接过去狠狠嚼了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动力,不对,是对梁栋的恨意。
  “一点都不好,这家酒店太吵了,而且后半夜不知道是谁在大街上喧闹~”
  “我也是,一直在半梦半醒间,这一夜可太难熬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这一天该怎么过。
  昨晚听作家说,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节目组还给我们买了保险。
  以梁栋那个鸡贼的性子,如果不是真有危险,怎么可能给我们买保险?”
  黄博大惊:“啊?洗衣服还有危险?”
  “我觉得这个危险不是外在的,而是怕我们身体吃不消。
  飞机起飞前,我特意上网查了有关资料,只能说触目惊心。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当地工人来说,完全是家常便饭。”
  黄博嘴巴张开后就没闭死过:“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在洗衣服?为什么?”
  这时,一直坐在副驾驶的向导,也是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人。
  他说:“孟买这座城市常年缺水,夏季尤为严重,使得城市中的洗涤用水成为一大难题。
  普通人家还好,像酒店、医院这种场所,换洗被单床罩的频率比较大。
  而孟买人口聚集阶层分明,拥有着印度最多的百万、千万富翁,也有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的底层人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便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是建立一个人肉洗衣场所。
  当地保障了洗衣场所里面的水源供给,而那些大型场所就可以把每天需要清洗的床单衣物送到这里付费清洗。
  顾名思义,之所以是人肉洗衣机,因为这里没有自动化机器,一切全靠人工手洗。
  想要完成如此多的洗衣订单,就必须得加班加点,十几个小时很正常。”
  黄博依然是那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一天十几个小时不会累垮吗?”
  向导苦笑道:“做这份工作的,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底层穷困潦倒的人,
  在洗衣厂也算是有了份工作,赚的钱能养活家庭,日子也好过一些,辛苦不算什么。”
  很快,车子抵达火车站附近,在高架桥上便可俯瞰整座洗衣厂。
  向导特意让司机停了片刻,让两位大明星对即将展开工作的地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这些年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加,洗衣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建中,如今可容纳5000个工人同时洗衣。”
  小萨看到下面一排排的水槽,污水横流的街道,五颜六色的衣物,以及堆砌成山的杂物。
  恨不得扭头就走,这场面太过触目惊心,他有些接受不了。
  好日子过多了,很难想象地球还有这么困难的地方。
  最搞笑的是,明明是一座工厂,却偏偏成了景点。
  他们驻足的这几分钟,就看到好几波游客试图深入内部去参观。
  结果在门口就被身材魁梧的大汉拦下要过路费,向导说需要交600卢比的门票才能进入参观。
  另外,里面基本上都是男性,女性进去容易出危险。
  关于印度对待女性的问题,国内也是常有报导。
  幸亏这次跟他们来的作家是个男的,否则。。。
  看了几分钟,作家催促道:“出发吧,约定的时间要到了,你们今天的工作不会轻松~”
  黄博冷笑:“就知道这个梁栋不能轻易放过我们,唉~遭了哪辈子的孽哦~”


第577章 极限打工特辑(三)
  终于,小萨和黄博站到了洗衣厂内,扑鼻而来的就是刺鼻的洗涤剂味和阴冷潮湿的发霉味。
  他们不得不用围巾当作口罩,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
  头顶也用毛巾包裹,以免头发被太阳烧着了。
  地面到处是已经发黑发褐的污水,爱干净的人走在这里,必须得踮起脚尖。
  至于当地工人,似乎对这一切视若无睹,直接穿着拖鞋平趟。
  光是看着就觉得脏,更别提真的踩进去了。
  还好,节目组提前做了准备,几人都穿上了高筒防水靴。
  即便如此,小萨也觉得无数细菌通过水鞋缝隙往自己皮肤里钻。
  那一刻,就像有成千上万只蚂蚁在身上爬一样,浑身鸡皮疙瘩都冒了起来。
  抬头看不见天,周围到处晾晒着已经洗好的衣物床单。
  大概有1000多个垒砌得像猪圈一样的洗衣池,将这一片天地遮盖。
  置身其中,似乎只有埋头工作的命,别想反抗,没用。
  男性洗衣工赤果着上身,泡在积满水的水池中,用力敲打着各种衣物。
  池子里的水也没有多干净,早已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
  但是想换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水源本就匮乏,只能凑合用。
  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洗出来的衣物倒是挺干净的,尤其是白色衣物。
  也是,如果洗不干净,这“百年老字号”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小萨发现,这里虽然没有实现机器全自动化,但工人们在此基本达到了流水线工作的水平。
  其实就是熟能生巧,每天干十几个小时。
  甭管谁来,只要有胳膊有腿,不用半年,都能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
  接下来,小萨和黄博就要像这里的男人一样,
  将浸泡在添加洗涤物的冰冷水池里的衣物拿出来,进行揉搓甩打。
  洗干净后拿到绳子上晾晒,后续工作会由专门的女工负责。
  要把晾干后的衣物熨烫、整理,打包送回去的工作。
  别小看这道工序,其实是件很繁琐的事情。
  如果在送来时不写清来源、衣物的数量和样式,在这个混乱的场里面随时都有遗失的可能。
  不过虽然这里的人没受过高等教育,但它们有一种独特的数字和符号来记录每件衣物的来源。
  使得这里看起来很杂乱无章,实则乱中有序,150多年来很少出现错的情况。
  附近工作的工人,一边摔打着衣物一面对摄像机投来好奇的目光。
  为什么会有两张华人面孔出现在这里?又为什么有摄像机来拍摄?
  他们不解,但却不妨碍露出灿烂的笑容。
  小萨跟对面那哥们笑了笑,本来想开口聊几句,但看到面前成堆的衣物,根本笑不出来。
  这得洗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终于,他捞起一件蓝色T恤,学着附近工人的动作,狠狠的在水泥台上摔打起来。
  一边打一边骂:“打死你,打死你,打死你~”
  黄博也跟着摔起来:“你要打死谁啊?”
  “你说呢?”
  两人一个对视:“梁栋!”
  正片中,梁栋的头像会代替衣物被他们二人反复摔打。
  为了帮他们出气,后期也算用心了,每一次摔打,头像都会出现痛苦的表情,这可是大工夫。
  前前后后也就洗了十几件衣服,这俩人便开始气喘吁吁。
  小萨问:“作家,告诉我,我们要洗多长时间才算完?”
  作家可比梁栋好忽悠多了,压根儿也没想做效果,老老实实的说:
  “看你们的效率了,我问了这边的工长,他说新手大概需要11个小时才能完成全部订单~”
  “多少?”俩人顾不上其他人,这一嗓子恨不得全天下都听到。
  作家淡淡的说:“11个小时,当然,如果你们能加快速度,也许5个小时就够了~”
  小萨不敢耽搁,继续摔打起来。
  “死梁栋,打死你!”
  可能因为骂的太起劲儿了,全身都跟着动。
  结果旁边小哥看不下去了,出手制止:“嘿~你们这样摔打,很快腰就受不了了~”
  这一口咖喱味的英语,小萨费了好大劲才听懂。
  不过他还是很谦虚的:“你能教我们一下吗?”
  小哥是个热心肠,立马拿起一件床单,展示其千锤百炼的技能。
  黄博看了看说:“原来是用小臂甩动,别用大臂,大臂会带动腰也跟着甩,我明白了~”
  有了窍门,洗起来就很快了。
  接下来一个小时,二人都没怎么说话,就在那闷头甩衣服,恨不得一口气全干完。
  突然小萨发了疯似的狂甩几下,把一件衣服摔到水池中:
  “不干了,让梁栋现在、立刻、马上飞到我面前,我要指着鼻子问他,这是要干嘛?”
  黄博瞥了他一眼,手上的动作没停:“你也就嘴上说说,有本事真撂挑子不干啊?”
  小萨讪笑:“还不能过过嘴瘾了?”
  认命般的再次捡起衣物摔摔打打:
  “一想到梁栋在首尔吃香的喝辣的,在酒店里吹着空调看着电视。
  而我们顶着大太阳洗衣服,累死累活,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