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9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90-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瑜见状稍稍犹豫一下说道:“怎么?您老人家有办法解决?!”
    谷一行爽朗的笑了起来:“哈哈……小伙子!纺织二厂可是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现在全自动的流水线才上了不到十年,你说之前我们是怎么做衣服的?!”
    听到谷一行这么一说,李瑜的眼睛就是一亮,他满怀期待的说道:“脚踏式缝纫机?!”不过刚刚问完,李瑜就又有些迟疑:“不过……”
    砸了咂嘴琢磨了一阵,李瑜缓缓摇头:“不过就算二厂女工还能玩缝纫机,可是产能……啧!”
    此时的李瑜多少有些哭笑不得,开全自动的流水线产能太大,初期完全是产能过剩,可是如果女工都用脚踏式缝纫机,产能又可能不足,万一断货也是很影响销售的。
    “嘁!咱们工人有力量!当初部队进高丽的时候,几十万大军的冬衣都是女工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那时候脚踏式缝纫机都没几台呢,你能要几万件啊?!”
    强忍住吐血冲动的李瑜,完全不想去反驳谷一行,当年大军进高丽打美帝,那是全国总动员好不好。
    战争年代一声令下,举国之力肯定是移山填海翻手之间,可是话到了谷一行嘴里,好像当初是雪城纺织二厂,靠着一己之力缝了几十万件冬衣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排除谷老书记显摆的成分,李瑜觉得对方提出的办法,也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首先如果不是纺织厂这种国企,李瑜想找到这么多裁缝也不容易,不过纺织二厂里面,可是闲着几百个会玩缝纫机的女工呢。
    其次缝纫机虽然产量有限,但是初期李瑜的需求量也不大,如果货源稍显紧张,到时候操作的好,也许……
    想到后世那些限时抢购、数量有限、售完为止……那么多玩法,李瑜心里低低叹息:“哎!其实我不想弄这么多套路的,是这个世界在逼我啊!”
    看到李瑜脸上那副“阴险”表情,谷一行下意识的打了个冷颤,他感觉面前坐着的,好像一只准备偷鸡的小狐狸。
    晃了晃头将这个有些许怪异的感觉赶出脑海,然后谷一行正色说道:“怎么样?这个合同是不是可以签一下?!”
    前思后想一阵,李瑜觉得目前也只能如此将就一二,虽然没有能够获得账期,此时也顾不得许多。
    原本他的目的就是解决货源,只要能够将短期内的供货问题解决,磁带和小说这个现金流还是能很快给服装输血的。
    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后世眼光,能不能在九一年获得市场认可,毕竟想将一个服装品牌玩的风生水起,玩出自己的特色,可不是知道流行趋势就够的。
    想到这里,李瑜也不废话,直接点头确认可以开始详谈合作细节,对于“合理”价格,他可是多少还有点希冀的。
    说起来在和纺织二厂的合作上,李瑜多少还是占些优势地位的,虽然现在的华夏市场是卖方市场。
    可是在李瑜和纺织二厂之间却完全颠倒,毕竟二厂现在停工很久,李瑜完全有资格要求一点点“优惠”。
    而在拒绝了李瑜关于账期的“无理要求”以后,谷一行也不为己甚,在供货价格上给出了大幅让步。
    即使是前期的样品数量不多,谷一行也是按照大批量工业生产价格走,这也让李瑜感到了对方的诚意。
    不过两人在具体的合同条款中,有一些分歧还是需要不断磨合,结果两人唇枪舌剑,直到天色渐黑,才最终签订了合同。
    多少有些精力不济的谷一行揉着太阳穴,疲惫而欣慰的看着手里墨迹未干的合同,此时他的心里稍稍轻松了一些:“不管怎样……有这十万,工人们能开半个月工资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黄不接的流行风
    手里拿着自己那份合同,李瑜兴致缺缺的禹禹而行,倒不是因为这份合同签的不满意,而是他觉得今天有点被打击到了。
    不管是从谈判技巧,还是对问题剖析的深度,李瑜重生以来建立起来的自傲自大,今天在谷一行的办公室里,全被冲击的支离破碎。
    一路分析着这次合同得失的李瑜,不知不自觉走到了纺织二厂的大门口,站在铁门边上,他怅然若失的回头,看了看办公楼谷一行的办公室位置。
    “哎!”莫名的叹息一声,捏了捏鼻梁,多少有些身心疲惫的向自家方向走去,沉思中的李瑜,并没有注意到,传达室里面此时正人山人海。
    “啧啧……这小伙子是吃了小凤的闭门羹?!”一个大爷摇头叹息,语气里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呸!看你那表情!活该你三十多才娶上媳妇!”一个大妈见不得同伴“气人有、笑人无”的样子,她一边看着李瑜“萧瑟”的背影,一边呵斥着大爷。
    “这就是那个追小凤追到厂里来的?这小伙子长的真俊,跟、跟那个赵子龙似的……”
    “什么赵子龙啊?那是跟玉面罗成似的……啧啧,这么俊的小伙子,小凤怎么就狠心……”
    “是啊是啊……关键还是个文曲星嘞,是冰城理工的高材生,我问厂部的刘干事,那可是重本,重本你们知道不?全雪城每年考上重本的也就十来个呢!”
    小小的传达室里,拥挤着二十来个工人兄弟、大爷大妈们,从李瑜进去以后,已经闲的没着没落的众人,一传十、十传百……
    此时传达室背面,还有几十个闲人在问着传达室里,能看到厂区门口的同伴,刚才李瑜出去时的场景。
    正在众人嗡嗡的议论不休时,一个犹如雪中精灵的女孩,推着一辆掉漆严重的二六自行车向厂门走来。
    虽然她穿着厚实的半旧军大衣,因为穿的年头比较多,袖口多少有些起了毛边,却浆洗的非常干净。
    而她的脚上是一双俗称懒汉鞋的半旧胶底黑棉鞋,整个人的穿戴,即使以纺织二厂收入朝不保夕的情况来看,也显得过分寒酸。
    和她一起同行的几个女工,全都穿着七八成新的羽绒服,而且脚上也大多是皮棉鞋,如果光看穿着,肯定猜不出她们竟然是同厂的工友。
    不过女孩虽然穿着不如身边的同伴,脸上却一直挂着自信而坦然的笑容,因为天冷,她的脸颊一直红扑扑的,看起来充满健康的青春气息。
    此时被围绕在中间走向厂门的女孩,完全没有因为衣装和自行车,带给她任何自卑的味道。
    她身边那些同伴,反倒好像一群宫女,在给出行的公主伴架,即使七八个妙龄少女同行,那个最简朴的女孩却是最吸引人目光的一个。
    走到厂门附近的时候,原本正在叽叽喳喳说笑着的少女们,听到传达室里和背面的议论声,不由得齐齐一愣。
    因为这些同厂的闲人们嘴里,反复出现着“小凤”两个字,虽然女孩自从来到纺织二厂,经常作为被谈论的目标。
    可是像今天这样议论纷纷的情况,只有在自己那个龙凤胎兄弟来厂里,找生产主任“谈心”那次才有。
    想到这里女孩神情有些慌乱,她害怕小龙惹祸,上次的事情要不是老书记和稀泥,弄不好小龙是要进局子的。
    可是仔细听了一阵,女孩的脸上却是一脸的茫然,她身边的同伴也古怪的不时打量她,最后离她最近的一个同伴,迟疑着发问:“小凤……你还有个青梅竹马?!”
    “啊?我……我不知道啊!”梁小凤目光愣愣的,其实她想说“没有”来的,可是听了半天,她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有一个青梅竹马。
    “不、不知道?!”听到这个似是而非的回答,女工们彼此目视,眼里全是意味深长的探究神色。
    她们觉得应该是真的有那么一个多情种子,不过小凤是害羞了,或者是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正闹别扭呢。
    要是没有的话,以小凤泼辣耿直的性子,早就直接回答没有了,这“我不知道”可是大有深意啊。
    等到梁小凤发现自己说错了话的时候,再想解释已经来不及了,不管她怎么说自己没有“情郎”,那些同伴全都很是敷衍的连连点头,脸上全是“信你才怪”的表情。
    银牙暗咬的厂花梁小凤同学,心里暗暗发誓:“千万不要让我找到,那个坏我名声的臭小子,否则……哼哼!”
    已经快到家的李瑜,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哆嗦,他紧了紧领子,缩着脖子拢着肩膀,快步往自家院子走去。
    吃晚饭的时候,李瑜将合同给父母看过,老两口一副“有事儿子服其劳”的样子,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就讨论明早是吃稀饭、小咸菜,还是豆浆油条去了。
    满脸黑线的李瑜,努力咽下那口逆行而上的鲜血,愤愤的吃过饭,扭头钻进自己的房间,去画样式图了。
    一手撑着下颚,一手将铅笔在手里转的飞快,李瑜看着面前桌上铺开的雪白画纸,一脸的沉思。
    话说自从和纸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家里用的卫生纸、稿纸、画纸,从来就没花过钱,这也算是一个小福利了。
    脑海中思绪翻飞的李瑜,看着厚厚一沓画纸胡思乱想着,对于后世流行风,李瑜到是在脑海里轻易翻找到了。
    而且落实到纸面也很简单,可是他却不能保证,那些十几二十年以后的服装,现在推向市场会是什么后果。
    至于八九十年代的流行趋势,说实话李瑜还真没有什么概念,要知道上一世这会他还在医院躺着呢。
    等他浑浑噩噩混了一年多,又是紧张的“高四”生涯,等到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他也是把精力都倾注在安然的身上。
    后来又是那个血色一夜,可以说李瑜真正开始关注到穿什么的时候,都快千禧年了,九十年代的服饰流行,他只能在记忆的角落,翻到几个符号性的词汇。
    “话说……蝙蝠衫、脚踏裤、红裙子……应该是这些吧?!”李瑜有些不敢确定的嘟囔着,脸上充满了纠结。
    其实他并不知道此时的华夏大地,流行服饰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八十年代刚刚从趋同式服装过度到个性化时期。
    可是大家却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打扮,所以一件衣服被认可,结果就是全国大街小巷都穿同款。
    这可比后世什么明星同款厉害的多,而承载八十年代的服装流行风的,就是寥寥几样的喇叭口、萝卜裤、红裙子。
    而直到九三年以后,才因为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之路,加上首届羊城国际时装展的召开,华夏大地的流行风,才真正的吹遍大江南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产服装品牌,大多都是九四年、九五年,甚至是九七年才建立起来的原因。
    因为之前的华夏大地,根本没有市场给商家,也没有人有意识的去开拓这片沃土,此时李瑜歪打正着,正正好好是在一个先行半步的点上。
    纠结了半天,李瑜干脆不再犹豫,将自己脑海里相对“保守”一些的服装,刷刷点点的在画纸上落实下来。
    马上就要春节,羽绒服现在李瑜搞不定原材料,只能放到一边,正好开春以后羽绒服市场也不大了。
    加上纺织二厂以毛料为主、棉料为辅,李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呢子大衣和牛仔服系列。
    说起来牛仔服这种粗织棉料,也就是俗称的劳动布料子,现在任何一家纺织厂其实都能做。
    差的就是样式,华夏国内的纺织厂,根本没有意识到,劳动布除了能做工人装,还能做牛仔裤、牛仔服。
    其实话说回来,所谓的牛仔裤和牛仔服,也就是美帝的工作服而已,不过因为美帝的经济发展的好。
    弄得人家的工作服流行全世界,李瑜记得二十一世纪,华夏经济腾飞以后,唐装和汉服还雄起过呢。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有些远,既然牛仔裤在八十年代一直流行到李瑜重生之前,现在没有理由不弄出来赚一笔。
    而且牛仔裤千变万化就是那么几种样子,顶多是在着色上下下工夫,剩下的什么洞洞装、绣纹之类的,全是小道而已。
    至于呢子大衣,华夏之前的呢子大衣主要就是两种风格,一种就是纯正“军旅风”的将校呢和军便服。
    另一只就是充满毛熊风格的列宁装,其实就是比华夏军旅风,更加硬朗的一种呢子大衣款式。
    而这种硬硬的风格,因为特殊原因在华夏流行了几十年,现在老百姓说实话已经审美疲劳了。
    所以李瑜顺手画了十多张英伦风的呢子大衣,看起来风格婉约一些,更加注重线条美感,和整体的修身效果。
    “啧!也不知道这种凸显腰身的设计,现在的老百姓能不能接受啊,记得看过几个视频,这时候的西服都是松松垮垮的,修身风……算了,先画出来再说吧!”
    画了十多张长款、中长款和短款英伦风呢子大衣的李瑜,看着手里这些详细到各个部位尺寸的示意图,不由得迟疑着自语一阵。
    扭了扭有些酸涩的脖颈,正是画的顺手,李瑜三下两下,又“设计”了几款牛仔夹克,至于牛仔裤到是一挥而就。

第二百七十章 老书记的感激
    因为昨天晚上忙的太晚,早上一起来李瑜就蔫蔫的,看什么都无精打采的样子,吃早饭的时候更是显得没什么胃口。
    喝了半碗豆浆,李瑜看着面前干粮筐里的油条,怎么也提不起食欲,话说昨天估计是用脑过度了。
    一晚上画了上百个服装设计图啊,详细到各个部位尺寸的分解图,就是以李瑜的脑容量,也是一个大工程。
    看到儿子萎靡不振的样子,郑红眼里多少有些担心,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目视老公李国安,想让他这个当爹的说两句。
    而正在捻着烟丝装烟袋,准备饭后一锅烟的老李同志,直到被郑红狠狠踩了一下脚,才疑惑的抬头看向自己老婆。
    夫妻两个彼此打着眼色,老李同志迟疑着,很是小心的措辞问一旁刚要离桌的儿子:“昨天晚上挺累的?!”
    原本李瑜正想回房睡个回笼觉,听到老爸的问话,他的心里一时间暖暖的,此时正感慨无限的,微微仰头四十五度看天棚。
    “老爸、老妈还是疼我的!”眼眶中开始雾气蒙蒙的李瑜,感到自己昨晚拼命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昨天晚饭的时候,他们不闻不问的样子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