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9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90-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相同的“理念”,加上李瑜关于“先富后富”还有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一番话,曹德汪才一直等在金融市场门口,就是想要和李瑜交谈一番。
    一直观察李瑜的曹德汪,见到他和帮自己分销股票的张志宇发生了误会,所以才及时的介入两人的纷争。
    现在自己和李瑜也算互相认识了,早就心痒难耐的曹德汪,第一时间就想问问李瑜,到底是怎么看待福耀的。
    因为他觉得李瑜应该是自己的“知己”,不管是对待人生的态度,还是对于华夏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看法。
    这些方方面面的视角和触觉,面前这个叫做李瑜的年轻小伙子,都和自己有着惊人的相似的思考。
    尤其是在今天,在这个自己的福耀玻璃分销股票的日子,在这个原本预计福耀会像沪市老八股一样受人追捧,却基本无人问津的时候,曹德汪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
    要知道已经年过四旬的曹德汪,从小在苦日子里熬出来,本是一个心性坚毅之辈,可是自从八年前承包了自己供职多年的乡镇小玻璃厂。
    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却越来越心力憔悴,六年前将主业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华夏汽车玻璃市场百分百依赖进口的历史,四年前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原以为路会越走越顺,可是在九零年前后,自己的福耀却开始陷入资金瓶颈,明明能看到更高一层的景色。
    却好像有一层透明的防弹玻璃在头上拦着,自己知道只要打破这层玻璃,就能让福耀更上一层楼,甚至一飞冲天。
    可是现在手里“有枪有人”就是没有“弹药”,万幸胡建省开始试着搞金融,把第一支发行股票的机会,给了福耀。
    最开始曹德汪也很是兴奋,觉得只要能够上市融资,自己就能解决“弹药”不足的问题,肯定可以冲破阻碍,带领福耀走进更加光明的未来。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原本想的美好的股票发行盛况,却在第一天就给了曹德汪当头一棒,自己的福耀玻璃股票只有寥寥十余人来购买。
    现在有人这么看好福耀,准备买三十多万股,而且还是自己的知己,曹德汪怎么会不抓紧时间问一问李瑜对于自己搞的玻璃,到底是什么看法。
    他现在就是需要汲取力量,从别人的认可中,汲取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因为现实的打击,后世叱咤风云的曹首善,很难得的表现出来脆弱的一面。

第二百九十五章 给未来大佬灌鸡汤
    李瑜看着自己眼前这个面恶心善的老曹,心里不由得有些诧异,他还真的没有想到,后世凭借一己之力,打赢和美帝、加大两国反倾销案的曹德汪,此时会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后世在二零零一年的年底,华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久,加大国际贸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华夏汽车玻璃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为此,老曹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诉办公室,并派出工作小组,参加了加大国际贸易法院的公开聆听。
    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应诉,在二零零二年加大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来自华夏的汽车玻璃在加大的销售不构成侵害,福耀玻璃大获全胜,赢得我国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
    随后在零一年到零五年间,福耀对美帝的反倾销官司中,老曹又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打赢了这场举世闻名、旷日持久的官司。
    福耀玻璃也成为华夏第一家状告美帝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华夏企业,零六年美帝商务部部长访问华夏时,点名约见了老曹。
    就是这样一个不屈不挠,面对任何对手都敢于亮剑一战的老曹,现在却无助而又迷茫的,需求别人的一点点认可。
    “大佬没长成之前还是嫩了些啊……话说三万字前的‘萧炎’,也没‘恐怖如斯’,啧啧!”胡乱在心里吐槽一阵,李瑜就像看望“红小鬼”的老首长,举手拍了拍老曹的肩膀。
    因为两人已经快达到“最萌”身高差,所以李瑜拍打老曹肩膀的动作非常自然,原本满眼期待的老曹,却被李瑜的行为弄的发懵。
    他现在确实心灵脆弱,有点不知所措,完全看不到以后的出路,可是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呢。
    现在被一个年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的小伙子,像是抚慰后辈一样拍打肩膀,老曹脸上逐渐铺满了黑线,不过心里倒是没有什么恼怒的情绪。
    “福耀玻璃行不行,不是我说,也不是别人的认可,而是你说的算,你应该问问这里……”说着李瑜用手点了点曹德汪的胸口,一脸正容的说道:“它告诉你,玻璃有没有得搞?!”
    “玻璃有没有得搞……?”曹德汪莫名其妙的就陷入了李瑜的语境,他不由得喃喃自语,真的在对自己的“心”发问。
    偷偷松了一口大气的李瑜,见曹德汪“如此配合”不由得暗自庆幸,他刚才是刻意摆出那么一副长辈或是上位者的举动,为的就是突破老曹的心理防线。
    其实曹德汪自己都弄错了他现在的心理需求,他此时此刻急需的并不是什么普通人的认可,也不是股市上的投资者的追捧。
    现在的老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长辈、一个先行者的“指点”,在我们小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可以问父母。
    稍大一些的时候,有不会的难题可以问老师,可是在我们步入社会以后,我们在有不懂、不会的事情,应该问谁?!
    后世网友有句调侃:“内事不决问千度、外事不决问古格!”可是面对人生抉择、面对一生事业瓶颈的时候,千度和古格也解决不了。
    再说九一年的时候,老曹就算想问千度和古格也没地方找,作为一个年过四旬的成功人士,在日常的交集圈里。
    老曹应该是那种作为核心的人物,经常是他给别人做人生导师,不过在他遇到迷茫的时候,却没有人能引领他走出来。
    而李瑜现在就是要做这么一个引导他的人,虽然只是在他最迷茫的时候,给他一点点的鼓励,不过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老曹现在就需要这个,也因为他在身边的亲人、朋友、下属那里得不到这个,这就是李瑜刚刚那貌似不恭敬的举动,和简单到好像谁都能说的一句话起到的作用。
    “福耀!能行!玻璃!能搞!”只是沉思了短短的一瞬,曹德汪突然好像喊口号一样,很是坚决的举起右拳,一顿一顿的高呼了八声。
    从小笃信佛教的曹德汪从来没有现在这么热血澎湃,此时他的脑海里,全是自己一路走来的一幕幕。
    结婚的时候才结束了光脚的生涯,穿上了人生的第一双鞋,可是袜子还是哥哥借给他的,可以说他就是个“光脚的”,既然是“光脚的”那就不要怕那些“穿鞋的”。
    搞玻璃怎么了?股市的投资者不认可怎么了?现在的华夏有几个能说明白股票是什么的?没有资金就搞不了企业?那自己的福耀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小时候起早贪黑也赚不来一日三餐,只能每天“一干一稀”吃两顿,不也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么?
    资金瓶颈和天花板效应确实存在,那就让它们存在好了,只要塌下心来,继续专注的做好玻璃,好东西总能卖的出去。
    见老曹现在状态正好,李瑜仔细回忆了一下后世烂大街的各种鸡汤,精挑细选了一个口味合适的。
    他故作深沉的开口道:“很多时候能否成功往往就在最后那一哆嗦,就如同登山,你只能自己爬,一个坡都少不了,一里路都短不了。”
    正在平和心中热血的曹德汪,被李瑜突然的仿佛赵忠祥附体的感性声音,一下又吸引了注意力,刚刚听了一句就聚精会神起来。
    见老曹目光炯炯的的样子,李瑜偷偷一笑,连忙继续说道:“没有人能替代你,没有办法可以躲,所以抱怨是没有用的。”
    “唔!唔!”曹德汪连连点头,他觉得面前这小伙子说的太对了,自己只是想着什么缺少资金啊,天花板效应啊,大家不认可国产玻璃啊,结果想的自己心都乱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用一种咏叹调的方式,李瑜将这碗鸡汤最后的精华给老曹灌下:“你只有调匀呼吸,调好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走,你终将登顶。”
    老曹的双眼好像启明的晨星一般,那亮度竟然有点让李瑜不敢直视,看着此时好像年轻了二十岁的老曹,李瑜偷偷在心里嘀咕:“不是‘营养’过剩了吧?!”
    足足过了四五分钟,曹德汪才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激动的红光也稍稍减退些许,不过还是好像刚刚饮过醇酒一般。
    “我曹德汪幼时失学,一直是靠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的,今天听了小兄弟一番话,才知那‘有字书’还是要多读读!”
    “额……”李瑜有些傻眼,他是看过老曹后来在杂志、电视、网络上的一些采访的,毕竟那时候老曹可是名满江湖。
    所以李瑜知道曹德汪虽然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却在后来经商的时候,养成一个每天读书两小时的习惯。
    这也是曹德汪成为八九十年代起家,能够屹立不倒,最终变成一个出口成章很有文化的企业家的原因。
    可是李瑜怎么也没有想到,老曹这个好习惯,难道是受到自己今天这碗鸡汤的影响?可是前世自己没重生,老曹又是怎么想要读“有字书”的呢?
    陷入重生悖论死循环的李瑜,完全没有注意到曹德汪又说了两句什么,只是自顾自的想着自己的心事。
    最后还是老猫看不过去,知道自己的瑜哥又开始日常发呆,上前狠命拽了两下他的衣角,才让李瑜注意到老曹关心的眼神。
    “小兄弟有什么为难事?我曹某多少也有些能量,说出来看看我能否帮上一二?!”他见李瑜刚才沉思中,脸上全是纠结为难,不由得出言详询。
    毕竟在曹德汪的心里,面前这个小伙子可以算是自己的“一言之师”,在自己最迷茫困惑的时候,用一句话点醒了自己,又能说出那么一番激励人心的劝解。
    所以老曹是真心实意的想要给李瑜帮帮忙,而且在老曹的心里,他是想要和李瑜加深一些交往的。
    看起来面前的小伙子也就二十岁左右,应该和自己的儿子曹辉年纪相仿,如果能让他们两个成为好朋友。
    想到这里老曹心里更加重视李瑜,所以言辞恳切就差拍着胸脯,要李瑜说出自己的为难,好一尽绵薄之力。
    本来没什么难办的事情需要老曹帮助的李瑜,有些头疼不知如何跟老曹解释,他总不能和曹德汪说实话。
    难道直接说:“我再想上一世没有我给你灌鸡汤,你是怎么走出心理困境,又是怎么开始养成每天读书习惯的?”
    真要这么做的话,不被当成神经病关起来才怪,所以李瑜满脸纠结的,不知道如何开口才好。
    而这更加让曹德汪确定,李瑜这个小伙子肯定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而且肯定是自己能够帮上的。
    但是这个小伙子不想“挟恩图报”,刚刚他才帮过自己,马上提出让自己帮忙,这小伙子是不好意思。
    这让笃信佛教的曹德汪更加心生好感,怎么看李瑜怎么觉得顺眼,让自己儿子曹辉和他结交的心思更加重了。
    正在他还想加把劲继续追问的时候,一旁看了半天的张志宇轻轻咳了一声,吸引了李瑜和曹德汪的注意。
    就见他很“隐蔽”的瞄了一眼李瑜手里的汇票,又侧头瞄了一眼金融市场里面,正在售卖的福耀股票。
    “啪!”的一声曹德汪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然后一脸自嘲的笑道:“我都忘记了,小兄弟是要来买股票的!”
    不过很快他就正色道:“小兄弟真的要把这五十万都买成福耀么?!”
    听到曹德汪问的正式,李瑜也满脸正容的回道:“肯定要买!我相信这会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万分感动的曹德汪,没有注意到李瑜眼里闪动的,那种独属于某种贵金属的光泽,只是点了点头。
    “好!每人限购十万股是政府的规定,我也不想破坏规矩,这样……”稍一犹豫曹德汪指了指张志宇。
    “志宇买十万股,我也买十万股,小兄弟你们两人也各买十万股,总共四十万股都是小兄弟的,不过小兄弟拿五十万就好,剩下的差价我补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身价过亿的李大老板
    听到曹德汪说要将他和张志宇的身份证借给自己买股票,李瑜一开始还很是兴奋,虽然福耀的总经理,自己买自家的股票感觉有些怪异。
    不过这也不违反什么政策,而且股票这东西是认票不认人的,只要买到手里,钱是李瑜付的就好。
    可是当李瑜听到,老曹竟然要把四十万股都给自己,而钱只要五十万,剩下的差价由他来补的时候,李瑜可就不敢直接收下了。
    要知道福耀的原始股,面值就是一元的,溢价发售百分之五十,每股一元五看来并不贵,可是五六万股,那可真不是一笔小钱。
    这方面作为高福利单位“成功人士”的张志宇最有发言权,他现在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是一百八十块,加上各项福利、奖金,还有分销股票的提成,一个月平均四百多不到五百。
    就他这个工资水平,在胡建省的省会胡州,都是正经的高薪阶层,想要攒出老曹应诺的差价七万七千五百块,那要不吃不喝起码攒十年。
    可是现在自己面前这个蓬头垢面,演《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洪七公都不用化妆的小伙子,竟然凭着几句话,就让曹老板肯白给七万多将近八万块钱。
    此时的张志宇那是羡慕的都要发狂了,他心里不停的埋怨自己:“让你狗眼看人低,以后还敢不敢了?人家自己随随便便就能掏出五十几万就算了,两句话就有老板白给七八万!”
    可是让张志宇多少有些不解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点一下头,就能白得的五六万股福耀股票,那个小伙子竟然说什么也不要。
    “曹叔,看您年纪和我父亲差不多,我就叫您曹叔了!”李瑜很是恳切的看着曹德汪,早就想要加深交往的老曹,肯定是希望认下李瑜这个“侄子”的。
    所以在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