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9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90-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说后世还有很多主旋律歌曲,都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随便拿来一首两首的,李瑜基本就可以作为文化名人了。
    尤其是将自己的定位放在,心系部队的这么一个位置,万一过几年自己财富积累到一定地步,谁想动自己,都要问问大兵们答不答应。
    想到这里,李瑜暗暗咬了咬牙,想着后世的主旋律歌曲大多也是“团体”创作,自己拿来用用也说不上对不起谁。
    不管是哪个“团体”创作了这些主旋律歌曲,最终目的不也是为了宣扬我党我军么,提早几年放出来,可能效果更好呢?!
    随便在心里给自己找了几个借口,李瑜有些腼腆的笑笑,然后低低的说道:“到是还有那么几段旋律,就是没有《咱当兵的人》这么成熟!”
    “哦?!”
    “还真有……”
    办公室里面的几人一时间反应不一,张绍军多少有些没心没肺的,他就是单纯的想听歌而已,现在听到李瑜还有作品,马上开心的像个孩子。
    而刘主任则难掩兴奋之情,不断的在心里琢磨:“弄不好我们复旦,还能出一个音乐家?!”
    这也难怪老刘激动,要知道这时候的复旦可不是十年后,和医科大学联合起来的复旦,现在的复旦大学,说起来是全国的重点大学没错,不过影响力和声威,怎么也没法和十年后比。
    每年那么多的毕业生,很多都是在“文史”圈子里比较有名,而像李瑜这种能作为音乐人的还真没有。
    倒不是说李瑜这种写歌的,就比文史圈子的校友要更给复旦添彩,主要是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更加贴近普通人,这也能更好的宣传复旦不是。
    一个研究考古的专家,从知名度来讲怎么也比不上一个流行歌曲的词作者,虽然这多少有些悲哀,却是现在的趋势。
    而李瑜讨巧的地方就在于,他是写主旋律歌曲的,多少和那些写“情情爱爱”的流行歌曲的相比,还是有些格调的,这就是老刘此时兴奋难耐的缘由。
    至于李文博此时眼睛亮的吓人,原本他接受总政领导指派,就是想来复旦见见词曲作者,弄点创作歌曲时候的心路历程回去宣传一波。
    哪里知道自己的发小张绍军随口一问,竟然还有意外收获,如果李瑜的新歌,有《咱当兵的人》七分水准,那可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要知道他李文博在总政,可就是对口宣传这一面的,部队的宣传可是方方面面的,影视作品和歌曲,却是他们宣传首选,毕竟受众面广啊。
    勉强平抑了一下心里的激动,李文博轻咳一声说道:“李瑜同学可不可以先唱一唱,我们大家听听?!”
    虽然李瑜已经说了是不成熟的作品,可是李文博哪里管得那么许多,不成熟不也有了几段旋律么?
    作品的好坏,通过一个小段的旋律和歌词,基本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李文博现在就是想听听“不成熟”的作品,有没有红火的潜质。
    “那……我就唱一下,请几位点评一二!”很是谦逊的说了一句,李瑜站起身走到办公室中间。
    只见他紧闭着双目开始酝酿感情,回忆着前世九八年时,自己被困在洪水之中的绝望,看到那抹绿色身影时的激动。
    回想着电视上面,那一个个为了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奉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军人们,回想着抗洪一线,瘫倒在泥浆中疲惫不堪的年轻人。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只是一句歌词,马上让办公室里面的几人,犹如过电一般精神一振。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为了谁》的创作背景
    此时的李文博只是听了李瑜的一句歌词,就觉得头皮发麻,而且那种酥麻的感觉很快就蔓延到了全身。
    至于张绍军此时更是双目圆睁,不知不觉的就把两个砂锅般大的拳头攥的紧紧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心里一股子热流直冲天灵盖。
    校办的老刘和做记录的小刘两人,也比李文博他们两个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李瑜只是唱了一个开头,却尽显《为了谁》这首歌的威力。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一边唱着,李瑜的眼前又出现了当初背自己走出洪水的兵哥哥。
    到了安全的地方,李瑜满怀感激的问了一句对方的姓名,可惜阿兵哥没有告诉他,事后李瑜也曾经寻找过对方,却一直没有如愿。
    唯一留在李瑜心里的,就是那副憨厚腼腆的笑容和干裂的嘴唇,当然还有那身绿色的军装,不断在他梦里萦绕。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一丝淡淡的,温和的笑容挂在李瑜的嘴角,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笑的这么真诚,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在里面。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原本只是想唱一小段,毕竟李瑜刚才说了只有几段旋律,还是不成熟的作品。
    可是仿佛着了魔一般,李瑜现在完全停不下自己的歌声,那滔天的浊浪中,胳膊挽着胳膊,用血肉之躯阻挡洪峰的阿兵哥们,似乎正在看着自己。
    那滔滔江水中,每一个献出生命的年轻军人,似乎都在凝望着自己,理智告诉李瑜,现在才是九一年,那场世纪洪水还没有发生。
    那些英勇奉献出生命的烈士们,很多还没有走进军营,自己不用这么难过,可是他就是控制不住心里的酸楚,停不下嘴里的歌声。
    因为李瑜知道,不管重来多少次,不管面前是多么大的灾难,永远是子弟兵们冲在最前面,他们还是会犹如前世一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群众的安康。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
    声嘶力竭的一口气将歌曲唱完,虽然李瑜这首歌应该是用一种抒情的方式来演绎,可是他就是无法控制,觉得不嘶吼一番,实在发泄不出心中的感情。
    办公室里安静的好像空无一人,落针可闻都无法形容此时的静谧,足足过了好久,李文博才第一个回过了神,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张了张嘴,李文博想说些什么,却觉得自己的嗓子干涩的厉害,他轻咳了一声:“嗯咳……”
    “李瑜同学这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李文博的声音沙哑的厉害,他其实有千言万语想和李瑜说,最后只是问了一句歌名。
    李瑜有些出神,心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千头万绪的念头纷至沓来,听到李文博的问题顺口回答:“歌名?歌名就叫《为了谁》!”
    “为了……谁?!”低低的念叨着这三个字,李文博突然一拍大腿:“好一个为了谁!我们当兵的还能为了谁?!好!这个名字好!”
    满脸感慨的说了几声,李文博马上一脸正色的对李瑜说道:“小李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可是要批评你的!”
    “额……?!”勉强收拾好了自己的心神,李瑜突然听到面前的李文博这么说,被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嘿!我说‘李秀才’怎么着?!你要怎么批评李瑜同学?这么好的歌你还想批评,别说我不给总政面子,你说不出一个一二三,别说我让你尝尝拳头!”
    没等李瑜做出回应,脾气比较暴躁的张绍军已经不干了,原本那首《咱当兵的人》就让张绍军很是欣赏李瑜。
    现在加上这首感情充沛的《为了谁》,可以说李瑜已经收获了第一个“脑残粉”,此时偶像被人威胁要批评,张绍军决定以武力捍卫偶像尊严。
    “你这蛮牛!动不动就比划拳头!你还当是在大院里的时候呢?”外表儒雅的李文博却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两眼一瞪就和发小顶起了牛!
    见两个军官有上演全武行的意思,作为东道主的刘主任连忙上前劝架,李瑜也往前站了两步,将两人隔开。
    本来没有真的动手的意思的两个发小,见到李瑜和刘主任全都当了真,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调节自己的心情,毕竟刚才都被李瑜的歌声吸引,弄的自己心神大乱。
    说起来李文博和张绍军两人,不大不小也是两个大校级的部队首长,怎么也不会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一样,一言不合就动手嘛!
    可是这事情又不能和刘主任还有李瑜明说,只能是继续往下“演”,否则这比两人真的要动手,好像还要丢人。
    被老刘主任拉着肩膀,张绍军顺势坐回了沙发上面,不过他的嘴上却还在嚷嚷:“李秀才你今天把话说明白,你到底要怎么批评小李,你要说的有道理就算了,要是没事找事,鸡蛋里面挑骨头,别说我真收拾你小子!”
    被李瑜扯到对面刚才自己坐的位置按下的李文博,很不服气的哼哼两声说道:“哼哼……要不说你是蛮牛呢?!我是要批评小李,《为了谁》写的这么好,还谦虚说什么不成熟!”
    “你小子……想夸人就直接夸,弯弯绕绕的弄那么多花花肠子,这首歌好听还用你说?!”张绍军翻了翻白眼,说出的话让李文博是哭笑不得。
    不想搭理头脑简单的发小,李文博将目光又投向了李瑜,他满是欣赏的问道:“小李啊,你这首歌能不能交给总政使用?”
    李瑜一听就明白了李文博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想把《为了谁》这首歌,拿回总政做宣传,这可正中李瑜的下怀。
    “这首歌原本就是写给军人的,总政如果有好的演唱人选,可以拿去使用!”李瑜是满口的应承,至于版权之类的,那是提也没提。
    可是李瑜不说,李文博却不能装傻,虽然现在华夏对于版权意识很是薄弱,不过军队却还是很在乎风评的。
    “那这个使用费……小李有什么要求?!”上一首《咱当兵的人》是李瑜承诺,只要是部队使用就一直无偿,这回李文博可不想再让李瑜吃亏。
    “没有要求,和《咱当兵的人》一样,只要是部队上使用,一直就是免费的!”李瑜一听要给钱,马上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话说李大老板现在还真不差那几个版权费,他现在缺的是名声,只要这歌曲能够推广开来,就已经能让他满足了。
    听到李瑜又把歌曲贡献了出来,以李文博的沉稳也不由的在心里暗自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拥军、爱军啊!”
    仔细看了看李瑜的神色,见他很是坚决的样子,李文博也不再提什么使用费的事情,只是把李瑜在心里的地位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小李,你这首歌好像有什么故事在里面,能说说《为了谁》的创作背景还有灵感来源么?!”
    既然在钱财方面不能补偿李瑜,李文博就想把宣传稿好好弄一下,让李瑜这个年轻人,在全国人民面前好好露露脸。
    所以原本只是接受命令,采访《咱当兵的人》的创作过程的李文博,额外的又加了一点私货进去。
    不过李文博也不怕《为了谁》的创作背景发表不出去,毕竟歌曲质量在那里摆着,等这首歌带回总政,领导也肯定要大力宣传的。
    “这个……”李瑜听到李文博这么问,一时间有些傻眼,他虽然是有感而发,唱了这么一首歌。
    可是那感情却来源自前世,要知道《为了谁》这首歌,可是前世因为九八年的大洪水,才创作出来的。
    现在才是九一年,他需要怎么解释?总不能和李文博说:“再过七年,我会在南方出差,然后被洪水围困,被阿兵哥救了这是‘灵感’来源吧!?”
    不过我军又不是只有九八年这一次救灾,这也很方便的给李瑜解除了困境,要是像欧美那些大兵,还真是无法可想。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正在笑眯眯的看着李瑜的李文博,听到他说出的这个时间,马上神色郑重起来。
    而张绍军和小刘两人也腰背挺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瑜,这个时间对于三十年后的人,可能会比较陌生。
    可是在九一年的时候,刚刚过去十五年而已,张绍军和李文博可都是当时的亲历者,怎么能不印象深刻。
    李瑜低缓而沉重的声音轻轻回荡在办公室里,似乎那一幕幕就在眼前一般,那天崩地裂的一刻,失魂落魄的群众无助的看着灰蒙蒙的天空。
    直到远处子弟兵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那声撕心裂肺的:“解放军来了……!”响起的时候!
    十五年前只是两个小兵兵的张绍军和李文博,随着李瑜的讲述,似乎又一次走进了那残垣断壁之中。
    等到李瑜的声音停下好久,两人才泪眼朦胧的相视一笑,他们两个小时候一起调皮捣蛋,说起来也就是酒肉朋友。
    正是那次救灾过程,两人互相砥砺,彼此救了对方不知多少次,要知道当时部队进入唐山的时候还有强烈的余震。
    救灾部队损失了几千人,如果不是两人相依相靠,可能也会埋在那片土地吧,虽然他们从来不会后悔。
    “难得啊……小李年有二十岁么?那时候你才多大,难得你还记得!”李文博百感交集的叹息一声,两眼朦胧的抽了抽鼻子。

第三百一十七章 论如何酒场装怂
    等到办公室里的众人全都平复了心中的波澜,大家看向李瑜的眼神,此时满满的全是关爱,那种犹如看着自家子侄一般的欣赏目光,让李瑜不得不摆出腼腆的笑容。
    从自己的通讯员小刘手里拿过记录本,李文博借着看刚才的谈话记录的机会,快速的调整着自己的心绪。
    今天和李瑜的这次会面,他几次心神失守,可以说是他有生之年的唯一一次,不过却并不让他感到反感。
    实在是李瑜的两首歌质量太高,加上这两首歌的创作历程,一首比一首更加符合主旋律,让李文博从心底里高兴。
    等到翻看完手里的记录本,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李文博便邀请李瑜和刘主任一起用餐,这让一旁的张绍军有些奇怪。
    毕竟原本是没有这样一个共同进餐的安排,而且自己的发小自己了解,李文博是最讨厌应酬的。
    平时这些吃吃喝喝的事情,他都是能躲就躲,现在怎么反倒主动邀请起来,侧头瞄了一眼李瑜,张绍军这才恍然。
    这小子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