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最里圈的顾客打发好,趁着里面的人往外挤,后面的顾客还没靠过来的时候,李瑜连忙从书包里掏出五本小说。
托三中门口两盏大灯的福,三轮车周边光线足够,五本小说被摆到三轮车的货架上,立刻引起了几个顾客的注意。
“老板,这是什么书?”
原本几本书是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不过这个摊位卖的磁带,都是质优价廉,大家已经“占足便宜”,现在发现似乎还有别的东西卖,自然想着是不是又有好东西。
“《射雕》、《飞狐》作者金老爷子最新力作《鹿鼎记》,今天本店大酬宾,顾客购买五盒磁带,可以用成本价十五元购买一本《鹿鼎记》!”
高高的举起一本小说,李瑜扯着脖子连续喊了三遍,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声音又提高了一些:“只有五本,先到先得啊!”
虽然李瑜喊得声音都有些嘶哑,不过周围实在太过嘈杂,人群外面的顾客和看热闹的闲人,还是没太听清说的是什么。
然后里面听明白的,就回头和后面询问的人复述一遍,听到还有武侠小说可以买,原本家里没有录音机,只是来看热闹的人,也开始拥挤起来。
“最喜欢看郭靖那小子了,电视演了两遍我都没看全,有小说一定要买啊!”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直在外面笼着手看热闹,听到有武侠小说,连忙往人群里挤。
“艹,你小子听明白了么?是《射雕》的作者写的《鹿鼎记》,不是《射雕》,而且人家说得买磁带,才卖你小说,你小子家有录音机么?”那青年旁边的一个同伴连忙扯住青年。
现在娱乐生活匮乏,每天下班大家也没什么娱乐,今天自家附近有个摊位火爆,所以成群结伴的都来看热闹。
发现是卖磁带的摊子,有的家里有录音机,自然是大肆采购,可是有的家里没有录音机,磁带再便宜买回去也没有用处。
不过听到有小说卖,自然又是一番情景,那个被拉住的青年听到同伴的说辞,也是一愣,然后马上挣脱同伴,又开始往里面挤。
“谁买了磁带不买小说的,我出五毛钱好处,帮我买本小说啊!”
“你小子傻逼了?都说了不是《射雕》!”
“你才傻逼,《射雕》是好看,不过我七七八八的也看过两遍了,有新小说,当然更要买回去看啊,等我买了你别和我借啊!”
那同伴听了青年的话也是眼睛一亮,然后帮着一起往里面挤,然后和青年说道:“别啊,这一天天的无聊死,大不了我出一半钱,咱两一起看!”
纷纷攘攘的又忙碌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三轮车上的磁带卖的所剩无几,五本小说全都卖空,买到合意商品的顾客才陆陆续续散去。
周围还有不少没有买到磁带和小说的顾客,悻悻的看着三轮车上的货架,李瑜看到大家失望的样子,连忙大声招呼:“明天赶早,今天货品备的不足,实在不好意思!”
听到明天还会来卖,周围的顾客三三两两的散去,走的时候还一步三回头,似乎想着下一秒货架上就会出现磁带一样。
“明天可得多带点,没想到这么好卖!”
看着人都走空了,薛冬至遗憾的叹息起来,对于最后还有那么多顾客没有买到磁带,他觉得就好像有人从他兜里掏钱一样。
“明天多准备点就是了,估计明天再卖一天,这里的销售潜力就挖的差不多了!”拍了拍薛冬至的肩膀,李瑜语气轻快的说到。
三人合力把三轮车收拾了一下,然后李瑜跳到车上,薛冬至骑着三轮车,姜世勋骑着自行车,一起冲进了雪幕之中。
路过一个小饭店,李瑜喊停了薛冬至二人,跳下车去买了几个菜和一大锅米饭,到了巷子口,又去王大妈家拎了一瓶白酒。
第一百零二章 瑞雪兆丰年
回到李瑜家堂屋,三人先用毛巾扫落了身上的积雪,然后直接支起桌子吃喝起来,看着外面纷飞的雪花,大家都兴致高涨。
“从小就听我爷爷说瑞雪兆丰年,嘿!今天算是见识了,咱买卖开张就这么赚,这大雪就是咱的吉兆!”
大声嚷嚷着说完,薛冬至端起酒杯,自己直接干了一两多白酒,然后酒气瞬间染红了他的脸庞。
“小瑜,小说都印出来了?咱以后就能带着小说一起卖了?”姜世勋酒喝得不多,只是大口的吃着米饭,等到连吃了三碗,才擦擦嘴问到。
“嗯,小说印了一部分,明天我拟一份合同,姜哥你去和那个钱科长签了,回头就可以大批印制了!”
“这……好!”
听到李瑜安排自己去和钱科长签合同,姜世勋脸上有些犹豫,沉吟一下还是点头应承下来。
“我明白你的心思,放心吧姜哥,我不会让这些蛀虫,白吃咱们和国家的好处!”轻轻的把筷子放在桌上,李瑜眼里一丝寒光闪过。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姜世勋知道李瑜不会胡乱安慰自己,肯定是有什么套子,再等那个吃拿卡要的钱科长。
对于这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姜世勋是从心底里反感,不过既然李瑜承诺了,他也就不再多问,因为对于李瑜,姜世勋还是很信任的。
和李瑜约好明天早上过来,姜世勋着急回家给女儿做饭,李瑜连忙把没打开的一个塑料袋递给他。
里面是两个炒菜和一份米饭,姜世勋看看塑料袋,感动的点点头也没推辞,直接拎着饭菜走了出去。
“也不知道那破棚子会不会压塌了,这么大的雪!”出神的看着姜世勋的背影,薛冬至低声嘟囔着。
“哎!姜哥不容易,冬至,我想和你商量一点事!”李瑜点上一支烟,吸了一口轻声对薛冬至说到。
“想先帮着老姜换换环境?”
“嗯,咱两不管怎样,有吃有喝还有片瓦遮头,老姜……”
摆摆手薛冬至打断了李瑜的话,然后端起酒杯直接又灌了二两,然后他通红着双眼盯视着李瑜。
“小瑜,咱俩从小一起长大,这种事,你就不该和我商量,老姜是个纯爷们,我也是佩服他的,你直接办了就好了,还问我?你当我眼里就有钱?我……”
也许是喝得有些多,也许是心情太过激动,薛冬至越说越大声,眼里似乎还有莹莹的水光。
看着薛冬至满脸的委屈,李瑜有些尴尬的笑笑:“我没有觉得你眼里只有钱的意思,只是,这个事情总要和你商量,毕竟是咱们一起的买卖!”
听到李瑜的话,薛冬至急的差点蹦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声说道:“什么咱们的买卖,这是你的买卖,从本钱到思路,都是你再带着我们做……”
李瑜诧异的看着薛冬至,发现他的眼神十分真诚,想了想李瑜笑道:“越说越乱,行了,这个事你也同意就好,来来,喝酒喝酒……”
每次一提到生意的所有权,薛冬至和姜世勋都是这样,他们总觉得一切都是李瑜的,大家只是在帮着办事,赚个生活费。
见到又谈到这里,李瑜也就不再说什么,只要自己心里有数,能够“有福同享”,又何必这么矫情于到底是不是大家的买卖。
两人又吃喝一阵,薛冬至直到把自己灌的酩酊大醉,扑到床上翻了个身就呼呼大睡,这也算薛冬至的一个优点,从来不借酒耍疯,喝多了就是蒙头大睡。
带着微醺的酒意,李瑜半靠在自己的床头,看着外面落雪纷纷,他的心里难得有了半刻平静。
意识渐渐模糊,在最后的一丝清醒中,李瑜想的就是拉过被子,可不敢再着凉伤风,然后就酣然睡去。
早上李瑜是被姜世勋的敲门声弄醒的,外面的空气更加清冽,墙头房顶覆盖着被夜风冻住的晶莹冰雪。
披着棉大衣,李瑜嘶嘶哈哈的跑到院门给姜世勋开门,然后也不招呼转身又跑回卧室,掀开被子先进去暖暖。
“一猜你们就起不来,我就在家蒸了一锅馒头带来,我再去熬点粥,你喊冬至起来吃饭!”随后跟进来的姜世勋,看着堂屋里狼藉的饭桌,苦笑摇头。
“好嘞,待会咱们聊聊和纸厂的合同,有些东西,我需要你们给点意见!”
在被窝里暖和了一阵,李瑜又翻身坐起,如果再躺一会被热气一熏,容易再睡个回笼觉,现在可不是偷懒的时候。
洗漱完以后,帮着姜世勋一起把堂屋的饭桌收拾出来,李瑜拿出一个本子和笔坐在了桌边,薛冬至也洗漱好凑了过来。
“你这是又有啥新想法了?”看着李瑜桌前的纸笔,薛冬至略带兴奋的询问。
“等老姜把粥熬上,出来咱们一起聊!”李瑜摆弄着手里的油笔,安抚了一下薛冬至,家里现在做饭还是烧煤的,所以点火很是要些时间。
父母外出打工前,供暖的暖气已经接到了家里,所以每天晚上也不用留火头,主要还是怕李瑜自己在家,烧不好炉子,容易煤气中毒。
等了三五分钟,姜世勋拿着一块抹布,擦着手从厨房走了出来:“小瑜,你昨天说的签合同的事……”
“今天就是要先把这个事情定一下,我说下我的想法,你俩帮我参谋参谋。”见薛冬至和姜世勋都点了点头,李瑜想了想,开始阐述的自己的思路。
“小说翻印这块,我跟那个钱科长达成了初步的协议,每本五毛五的价格,我想先签三年的供货合同,每年最低五千本的产量。”
一旁的薛冬至听到五毛五的价格,很是兴奋了一下,不过后面听到李瑜说出数量和三年,马上就是脸色一变。
“小瑜,这个年限……没必要吧?这不是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而且一年五千本啊?这也太……”
“嗯,一年五千好像是有点多,雪城有这么大的市场么?小瑜,你说说你的想法,我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吧?”
第一百零三章 合同里的陷阱
不等薛冬至说完,姜世勋也接口说到,他总觉得李瑜和纸厂要签这么久的合同,似乎有些别的想法在里面。
“嗯,年限问题,主要是我预判工资会连年上涨,连带着物价也会大幅上扬,所以……嘿嘿!”
薛冬至恍然的说道:“你这是想阴纸厂一把?可是,你怎么知道工资和物价一定会上涨?头两年翻着跟头的刚涨过工资,还会涨?”
“这个……现在大城市的工资,已经有所调整了,而且外资的进入,也是对人工成本的一个冲击。”
琢磨了一阵,李瑜模棱两可的解释起来,听他说的不尽不实,薛冬至也就懵懂的点点头,不再追问。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瑜,他实在没办法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从明年一月开始,每隔一两个月,工资和物价就上扬百分之十左右,以这样一个平稳的上升趋势,连续不断的疯涨了三年。
等到了九三年年末的时候和现在相比,工资将上涨三倍多,物价上涨两倍多。
“可是这样一来,纸厂可就难受了,那个钱科长虽然有些可恶,咱们也不用这样坑纸厂吧?”
犹豫了半天,姜世勋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个钱科长的官僚作风,还有讨要好处的行为,姜世勋是从心底里反感。
但是对于雪城纸厂,这个国营厂子,姜世勋是没有什么恶意的,而且这毕竟是国家的财产,如果按照李瑜的做法,似乎有些损公肥私的感觉。
“姜哥,你知道现在纸厂是什么情况么?”看到姜世勋和薛冬至脸上都有些纠结,李瑜心里连呼侥幸。
如果不是自己谨慎的先和他俩商量,直接弄一份合同去坑纸厂,估计事后,姜世勋和薛冬至心里都会有些芥蒂。
这个时期大家的觉悟都是很高的,对于国有财产的尊重,是后世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老百姓想象不到的。
听到李瑜的问题,姜世勋和薛冬至对视一眼都疑惑的摇摇头,然后姜世勋回忆着说道:“我去过几次纸厂,觉得他们情况应该不错吧,看着办公区和厂区都挺气派的。”
遗憾的摇摇头,李瑜摊手说道:“就是看起来不错,那么大的一个厂子,到现在只能生产草纸,翻印小说的印刷纸,都是从冰城调拨过来的。”
“草……草纸?”
听到这么匪夷所思的一个答案,姜世勋和薛冬至都有些瞠目结舌,他们实在有些不敢相信,那么大的一个厂子,跟一个作坊的生产能力一样。
要知道还没建国的时候,根据地靠着一口大铁锅,就能手工熬制纸浆,生产草纸了,现在这么大一个厂子,还只能生产草纸。
“不对吧?前两年我刚去车站干装卸工的时候,我记得有段时间,连续不断的有纸厂的设备到站,那些生产设备,看包装就厉害的不行,上面全是外国字。”
沉默了一会,薛冬至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他倒不是不信任李瑜,而是对于纸厂的实际情况接受不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这个情况是钱科长亲口说的,而且我去他们车间印制优惠卡,也和几个工人打听过,他们现在的生产能力确实是这样。”
“也就是说,占了那么大一块地方,投资那么多的资金的纸厂,现在就是个作坊?”姜世勋说到这里,心里有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愤怒。
对于纸厂现在的诡异情况,姜世勋心里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纸厂建设的时候,有人上下其手的中饱私囊。
“所以我才想现在引爆这颗炸弹,一方面咱们的生意可以有低价产品,另一方面……有些事情早些大白于天下比较好。”
“可、可是,小瑜咱们就是普通小老百姓,纸厂里面有人损公肥私,我也心里不舒服,不过咱们用不用自己冲上去?”
薛冬至的声音越说越低,对于李瑜的想法和行为,他是从心底里佩服的,但是他觉得这个事情,总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感觉。
“嗯,这个事情其实只是做个准备,到不一定会咱们自己出头!”李瑜只是淡淡的解释了一句,不过他眼睛里的寒光却在不断闪烁。
对于纸厂的生死存亡,还有里面的领导们是否捞取好处,李瑜其实并不是很关心,但是厂长罗振邦,却是李瑜不得不挖坑的理由。
想起那天生病时做的“梦”,想到那个“三十年前”的血夜,李瑜觉得自己一定要早些准备。
原本听到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