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9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90-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啧啧,法盲就是法盲,你烧我仓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已经构成纵火罪,而且是情节严重,你还想出来?!”
    说完以后李瑜就站了起来,让兄弟们把赵氏兄弟一起压送警局,然后他转身当先就走,走了两步像才想起来一般,李瑜回头又看向赵大木。
    “忘记跟你说了,你们烧的仓库,虽然我已经买了,不过还没有过户,也就是说那里还是米厂的仓库!”
    说完以后李瑜就等着,看赵大木惊恐的脸色,这也算是他的一个恶趣味,毕竟刚才这混蛋用家人威胁自己,李瑜肯定是要还回来的。
    可惜赵大木满脸的迷茫,并没有听明白李瑜话里的意思,低头想了半天,还是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瑜。
    “真是……你连米厂的仓库,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你就敢放火烧?果然无知者无畏啊!”
    说完以后李瑜不再关注赵大木,而是转身就走,这么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李瑜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准备,实在有些浪费!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吃干抹净
    在《水浒传》这部书里,讲到林冲的故事时有一个桥段,就是火烧草料场,宋时的草料场地位,完全比不上现在的战略储备粮库。
    当然更加严谨一些考证,九十年代的战略储备粮库地位,应该和宋时的常平仓一样,也就是说赵大木兄弟的罪行,可比林冲当时的罪行严重的多。
    当初林冲只是草料场的看守,被陆谦陷害火烧草料场顶多算是失职,可是林冲还是下定决心落草为寇去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落草就死定了。
    如果赵氏兄弟能够熟读《水浒传》,这本混混们最早的指导性书籍,他们肯定会了解到自己将要面对的结局。
    轻轻的合上《水浒传》,李瑜觉得自己要比高俅和陆谦高明一些,因为他只是引诱赵大木来放火,可没有陷害对方。
    虽然仓库里面的鞭炮和汽油是自己放的,但是那个仓库的使用权是自己的,所有权也只是过户问题,放什么进去是自己的自由,难道不是么?
    对于把自己和历史演义中的奸臣、小人类比,李瑜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有的时候光明正大的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
    至于把赵氏兄弟置于死地,是否有报复过度的嫌疑,李瑜觉得赵大木肯定不能算冤枉,他跟着赵四混江湖,手里很难说有没有人命。
    从老猫的伤势就能看出来,赵大木不是第一次断人手筋,铁钩和刀子的配合十分流畅,再发现老猫很“带种”以后,他背后下手也是毫不留情。
    听抢回老猫的兄弟们说,当时赵大木完全是奔着弄死老猫下的手,如果不是老猫往前缩了一下头,可能现在老猫的头七都过了。
    至于赵志刚是否罪不至死,李瑜原本有些犹豫,可是在对方来报复自己时,叫嚣着要当着李瑜的面,蹂躏他的两个“女朋友”时,李瑜觉得弄死赵志刚是最好的选择。
    赵氏兄弟的判决很快就下来了,和李瑜自己的估计差不多,因为案情清晰、动机明确,加上完整的证据链。
    首犯赵大木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十一万三千四百元整。
    从犯赵志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九万五千五百元整,其余的从犯也相继得到了法律的惩罚。
    赵氏兄弟的罚金里,当然有赔偿给李瑜的一部分,不过李瑜只是拿了很小的一部分,大头都被米厂拿去了。
    虽然被烧掉的仓库,已经被李瑜用三千块钱和一条中华烟买到手,但是李瑜为了陷害赵氏兄弟,根本没有过户。
    所以理论上烧毁的仓库还是米厂的,判决下来以后,米厂莫名其妙的,收到了十一万元的仓库赔偿款。
    这笔钱送到米厂财务账上的时候,整个米厂的领导班子都震动了一下,要知道九零年的十一万,在雪城可以买四五套,八十平米的楼房。
    而后世雪城十一万顶多买个大点的洗手间,所以这么大一笔款子进了财务,米厂的领导们觉得今年过年的福利,应该更丰厚一些才好。
    至于这笔钱是被烧掉仓库的赔偿款,领导们是毫不在意的,粮食没有被烧掉就好,至于仓库烧掉了,不是说那个仓库已经卖掉了么?
    不过做主卖给李瑜仓库的某领导,却紧张的要命,现在法院判决的赔偿款竟然有十一万,这不是打脸么?
    当时他可是把仓库的使用权、所有权,还有仓库地皮包括后面好大一块荒地,以一千元的价格卖给了李瑜。
    没错当时李瑜购置仓库的款项,在米厂的财务账上显示的就是一千元,至于李瑜付出的三千元和中华烟,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李老板,小小心意请您收下,至于仓库……”
    看着面前满脸谄媚的米厂于主任,和办公桌上推过来的一叠现金,李瑜突然恍惚了一下,相同的场景十多天前,曾经在这个办公室出现过。
    不过那个时候自己和对面的于主任,地位和现在是完全相反的,今天李瑜只是来办理过户手续的,没想到对方反过来要给自己好处。
    见李瑜愣愣的看着桌上的现金,并不回答,于主任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又堆起笑脸:“仓库还是您的,不过我希望把合同稍稍修改一下。”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李瑜示意对方继续说,对于这个于主任的心思,李瑜有了一些猜测,不过他觉得太过荒诞,所以还是想听对方亲口说出来。
    “呵呵……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把仓库的购买合同,日期修改到今天?”说完以后于主任就满脸期待的看向李瑜。
    “这样啊……倒也不是不行,可是仓库被烧以后,我在仓库里的货,损失也很大,如果仓库的购买日期修整到今天,法院判给我的赔偿款,怎么算?”沉吟一阵,李瑜轻声说出自己的顾虑。
    要知道米厂损失的就是一个破败的仓库,李瑜存放到仓库里的货,才是真正的损失,虽然里面只有鞭炮、汽油。
    但是李瑜说那里面有市值十多万的磁带,而且赵志刚等人在法庭上,也十分配合的说当时就是去烧磁带的。
    所以这个仓库里面就是有十多万的磁带,如果现在把仓库的购买日期调整,赔偿给李瑜的九万八千九百元的款子怎么办?
    “这个好办,咱们可以再补一份租用合同,当时仓库的使用权是租赁给您的,您看……这样是否可行?”听到李瑜漏了口风,于主任连忙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嗯,那就这样,咱们就补一份租用合同,以后咱们两家比邻而居,还请于主任多多关照!”
    满意的点点头,李瑜不动声色的把桌上的现金用手盖住,然后笑眯眯的对于主任表达自己的善意。
    肉疼的又看了看被李瑜盖住的现金,于主任露出一副难看的笑脸:“当然、当然,咱们以后多多来往。”
    想到这么大的一块漏洞被补上,于主任也顾不得被李瑜拿去的那一叠现金,之前的仓库被一千块钱卖出去,自己不大不小要背个流失国有资产的罪过。
    可是仓库的购买日期调到现在,这就是盘活国有资产,已经被烧成白地的仓库,还能卖出一千块,这就是本事、是功劳。
    看到于主任稍稍肉疼了一阵,马上又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稍一思量李瑜就知道对方的想法。
    鄙夷的撇撇嘴,李瑜心里也很满意,想要把赵氏兄弟彻底钉死,仓库被烧时的所有权,必须是米厂的。
    否则当初他也不会一直拖着不过户,现在这个于主任自己跳出来,想要把购买日期调到今天,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低头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现金,李瑜更加满意了,当时为仓库付出的购买成本,是三千元加上一条中华烟。
    没想到今天于主任,把自己购买仓库的成本降到了“零”,李瑜愉快的和于主任重新签订了购买合同,又补上了前一段时间的租赁合同。
    当然仓库欠缺的租金,就是于主任自己想办法解决了,李瑜未免夜长梦多,催促着于主任先把仓库所在那一大块荒地过户给自己。
    办完仓库的过户手续,李瑜走出米厂,侧头看看不远处,被烧的黑乎乎的仓库框架,李瑜志得意满的又笑了笑。
    “瑜哥,仓库的手续办好了?”
    正在米厂大门外面,等着李瑜的高壮等人,见到李瑜施施然的从米厂出来,大家一下就围了过来。
    从赵氏兄弟被抓起来,这段时间的日子,高壮他们就像是做梦一样,先是伤害了老猫的赵大木被判了死刑,虽然对于“剥夺政治权利和缓期执行”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但是他们对于死刑就是“挨枪子儿”还是了解的,尤其是赵大木还要赔偿十多万,加上赵志刚赔偿的九万多,这可是二十多万华夏币啊。
    可惜这些钱不全是瑜哥的,竟然要分给米厂十多万,这让兄弟们有些不理解,可是现在李瑜的声望正高,看到李瑜没有反对,大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嗯,搞定了!以后那块地就是咱们的了!”满脸笑容的点点头,李瑜伸手指向远处那块荒地。
    高壮等人满脸渴求的顺着李瑜的手指,看向那块烧的黑乎乎的土地,从本质来讲,他们这伙人大多都是农民出身。
    如果在家里有地有房,他们也不会沦落到雪城打零工,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几亿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时候。
    现在农民种地、工人进厂,大家都是有着明确分工的,没有地种的农民,想要进工厂打工,根本就不可能。
    看着出神的看向那块荒地的高壮等人,李瑜的眼角稍稍抽了一下,他觉得这些家伙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从高壮他们的眼里,李瑜看到的是农民对于耕种的渴望,而不是商海巨鳄对于大展宏图的期待。
    “你们知道……那块地不适合种庄稼吧?”犹豫半天,李瑜轻声试探着发问。
    “有啥不适合的,不就是地块板结一些、碎石头多些、盐碱多些,好好侍弄,肯定能打出粮食!”
    仿佛梦呓一般的声音,从高壮的嘴里缓缓说出,说起来他家是石匠世家,但是当初家里还是以种地为主。
    大理石只是农闲时候干的杂活,现在听到兄弟们又有了土地,虽然总共才不到两百亩地,有点少了一些,可是高壮还是很满足。
    “啪”的一声,李瑜狠狠的拍了一下额头,对于高壮他们看到那么大一块土地,第一时间想到种粮食,他已经无话可说。

第一百五十五章 潜在威胁
    经过李瑜“艰苦卓绝”的劝说,终于打消了高壮等人,想要在雪城开辟一块农田的想法,口干舌燥的李瑜,看着高壮等人悻悻的目光,不由得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实在无法想象,在米厂边上开出一块两百多亩田地,种上粮食的场景,难道就因为离着米厂近,卖粮食方便么?
    想起前世刚参加工作时,自己陪着一个女客户的父亲游览燕京城,那个老人家种了一辈子的地,有生以来第一次来燕京。
    当时游览到天安门广场时,老人家说了一句:“白瞎了这么大块的平地,好好翻整翻整,能打不少粮食哩!”
    前世自己心里是暗暗嘲笑老人家的,不过后来年岁渐长,李瑜对于华夏农民种地的热情,有了更多的认识。
    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华夏的农民,能在荒山、河滩、海边,哪怕是沙漠上种出粮食,土地在华夏农民的眼里,唯一的作用就是耕种。
    正是这种勤劳朴实的精神,使得华夏顽强的传承了五千年,所以此时李瑜对于高壮他们,想要种地的心思,虽然极力反对,但是心里却并不反感。
    “行了,别再想着开荒种地了,那块地的性质就不是耕地,你想种粮食,政府还不干呢!”回到高壮他们“借住”的修理厂小库,李瑜轻声安慰心有不甘的高壮。
    “啊?土地还有性质?那不是耕地,那是啥性质?”听到政府不让,高壮语气极为诧异的反问。
    “当然有性质了,总不能弄块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咱那块地是工业用地,根本不能种粮食!”
    语气轻松的,给高壮稍微普及了一下土地知识,然后李瑜兴致勃勃的,开始查看仓库里的兄弟们。
    之前把赵氏兄弟送到公安局后,李瑜就安排大家开始装订纸厂印刷的小说,纸厂印刷车间的翻印速度很快,可是装订太慢影响了小说的成本速度。
    雪城的磁带市场,短时间内已经趋于饱和,可是翻印小说的市场现在刚刚开始发力,这种新兴市场才是最大的蛋糕。
    这么多年轻力壮的汉子,不给他们找点活计干,很容易让他们无聊生祸患,正好可以用来提升小说的装订速度。
    兄弟们分工合作,先是一个兄弟把零散的书页,整理出十多张两开的一小沓,用大号订书机装订在一起,然后交给下一个兄弟。
    十多沓被订书机装订好的书页,再被用胶粘合在书皮上,上面加上重物压实,等到胶质干透,一本小说就完成装订工作。
    虽然这种纯手工装订,速度肯定是没办法和机器相比,但是大家干的很用心,随手拿起一本装订好的小说翻看一下,李瑜觉得质量不比正版书差。
    之前纸厂也是用这种手工装订的方式来弄,可惜国企工人脾气大,偶尔帮领导干点私活还好,长年累月的干下来,速度慢不说,装订质量实在是堪忧。
    这也是李瑜把装订工作,接过来自己弄的主要原因,虽然李瑜可以加价让纸厂来做,但是加上的价格,是否能到工人手里,实在是个疑问。
    而没有好处的事情,工人们可不会用心做事,李瑜也只好让自家兄弟们,来做这个繁杂的工作。
    “兄弟们干活很用心,这书的质量实在是不错,晚上加餐大家吃好喝好!”对于这帮粗手大脚的汉子,能把工作干的这么细致,李瑜表示非常满意。
    “万岁,于哥太敞亮了!”
    “又有红烧肉吃了吧?!”
    听到李瑜大声宣布加餐,正在干活的兄弟们,全都大声欢呼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有酒有肉,就是最大的幸福。
    “小瑜,咱们什么时候,再去省城弄些磁带回来?这小说的利润实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