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谁去,折腾了这么久,不麻烦大伯了。”李瑜站起身伸了伸懒腰,声音里透着疲惫。
站起身把记录本交给王明,李国平带着两人走出审讯室,通过昏暗的走廊来到市局大厅。
“小瑜!”姜世勋低呼一声,他正坐在大厅靠边的一排黄皮访客椅子上。
熟睡的淑英被他搂在怀里,可怜的小姑娘整个人蜷成一团,紧紧的缩在爸爸的怀中。
冲姜世勋笑了笑,李瑜摆摆手示意不要起身影响淑英睡觉,回头对李国平说道:“大伯,借件军大衣,这天气白天热的要死,后半夜冷的要命。”
李国平点点头,示意王明去值班室取一件军大衣。
姜世勋感激的笑笑,爱怜的帮淑英把一缕头发别在耳后。
“小瑜,他们有没有?”薛冬至气呼呼的走到李瑜身边,目光不善的盯着王明和李国平。
“臭小子,你敢这么看我?”李国平双眼一瞪,一巴掌扇在薛冬至后脑勺。
“李……李伯……李伯伯?!”本打了一个趔趄的薛冬至就要扑击过去,听到李国平的话,上下打量了几眼打自己的警察,然后瞪圆双眼结结巴巴的问到。
“你小子,怎么越长越难看?还是我家小瑜招人稀罕。”李国平没好气的训斥薛冬至。
薛冬至撇撇嘴,不搭理这个为老不尊的家伙。
两家人太熟了,从小薛冬至和李瑜一起长大,而一直没有娶妻的李国平,把这两个小子当自己孩子一样疼。
直到三年前他调往省城,从小到大每天一有时间他就带着这两个小子疯玩,两个小子对他也是敬爱有加。
“你们早点回去吧,我去加个班,就不送你们了。”看到王明拿了一件军大衣出来,李国平示意薛冬至接过,侧身对李瑜说到。
“嗯,那我们就走了,大伯有时间来家里坐。”李瑜想了想干脆的说道:“要不你就住我家得了,反正我爸他们都出去打工,家里就我自己。”
“不了,我这有警局分的单身宿舍,就在市局后面,平时我也没个早晚的,你明年高考不去你那。”李国平欣慰的笑笑,拍拍李瑜肩膀转身上楼去了。
李瑜和薛冬至帮姜世勋把熟睡的淑英放在背上,让姜世勋背好,然后把军大衣裹在淑英身上。
大家轻快的向市局大门走去,刚走到大门口,一声大喝:“等等!”
几人满脸诧异的回头,只见张明海满脸严肃的大步向大门走来。
第十三章 千元奖金
满脸惊疑的转回头,李瑜就见张明海大步从市局大厅走来,市局里昏黄的灯光,将张明海的影子远远的投射过来。
“张警官,还有什么事?”姜世勋一脸戒备的往前走了两步,将李瑜和薛冬至档在身后,沉声发问。
在几人身前一米左右站定,张明海表情坚毅的扫视李瑜等人,突然“啪”的一个立正敬礼,大声说道:“今天是我工作失误,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对不起几位,请原谅我的鲁莽。”
几人互相对视几眼,最终李瑜接话:“没事,不要把真正的罪犯放了就好。”
只见张明海听了李瑜的话嘴角牵了牵有些尴尬,不过片刻他的眼神一定,诚恳的说道:“请相信我们人民警察的专业和操守,今天是我犯了主观错误,以后的工作我会加倍小心谨慎,肯定不会再冤枉好人。”
若有所感的抬头看向了二楼第三个窗户,一个像大伯的身影正站在窗口凝视这里,李瑜似乎看到大伯嘴角一丝欣慰的笑容。
“没关系、没关系,毕竟我下手也是重了些,这两个混蛋一直昏迷,你们合理的调查也是应该的。”见李瑜抬头望天没有回话,姜世勋托了托背上的女儿,然后接话急忙回答。
回过神的李瑜收回看向二楼窗口的目光,诚恳的对张明海说道:“没什么,你们抓紧审他们吧,抓住作恶的坏人才是主要的,我们这点事不算什么。”
点了点头张明海的表情一下轻松了不少,然后轻松的笑笑:“二毛子看着五大三粗,其实是个软蛋,他醒了以后,我们稍微审了一下这小子就吐出不少干货,这王八蛋他……”说到一半张明海一下子停住话头,想到这案子还在审理中,怎么能往外随便说,今天真是昏了头,净干这有失水准的事。
继续透漏案情是不行的,却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话说一半这个高大的警官一下子顿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发现张明海的尴尬,李瑜心里好笑,他笑呵呵的接话:“这就好,他招了就行,毕竟我们也是单方面的证词,有他的口供会省去不少麻烦。”
感激的冲李瑜笑了一下:“可不是,如果他不醒过来吐口,还得等天亮户籍科的同事上班,其实证明了你们的身份,基本也就没什么事了,毕竟你是……”张明海突然又停下话头,心里反复打自己耳光,今天这嘴真是没把门的。
明明是两方口供对上了,调查证明李瑜等人的清白,非要说什么他和李局的关系干嘛,好像李局徇私一样,这话可是不能往下说了。
哭笑不得的看看张明海,李瑜只好再次转移话题:“张叔,我这么叫你没关系吧?”见张明海乐呵呵的点点头,李瑜继续说道:“张叔,我们几个这算不算见义勇为?”
张明海觉得这李瑜不愧是李局的侄子,这心思太灵透了,总能在自己尴尬的时候,把话接的滴水不漏。
幅度颇大的点点头:“算算,怎么不算?我正要说这个事情,由于近年社会治安情况再次恶化,为了遏止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今年年初雪城市委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奖励见义勇为的行为。”
李瑜记忆中,见义勇为基金会是九三年才建立的,没想到这个时候雪城就有见义勇为的奖金拿。
“这么说,揍了那两个混蛋还有钱拿?”一直安静的站在一边的薛冬至,突然兴致勃勃的问到。
“有钱拿,明早……”张明海抬手看了下手腕上的“海鸥”表发现已经凌晨:“唔,应该是今天早上,等政法委的同志上班了,我就把材料送过去,大概有一千元奖金。”
“一千?”李瑜三人齐声惊呼,姜世勋和薛冬至是惊讶于奖金太多,李瑜是下意识的觉得太少。
等看到姜世勋和薛冬至的反应,他也回过味来,这个时候的一千哪里是太少,简直是太多了。
一九九零年时,全国城镇人口的平均收入是一千三百元,这是李瑜记忆中的一个数据。
但是这种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看就好了,就像李瑜重生时的二零一七年,全国人均月入突破九千元大关,李瑜却还在四千元大关徘徊。
所以这一千元的奖金简单换算下,起码相当于二零一七年的十万元,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这么多钱啊?”薛冬至欲言又止,他是觉得钱太多感觉有些不可置信,然后一脸热切的看向市局里,跃跃欲试的似乎想进去再揍老三他们一顿。
“嗯,这都后半夜了,也不耽误你们回家休息,这个事情放心吧,我把材料交上去肯定能批下来。”意味深长的笑笑张明海继续说道:“政法委的同志还得感谢你们呢,年初设立的这个奖金,现在都十月份了,你们还是第一个有资格拿这笔奖金的。”
发现张明海笑的有些古怪,李瑜估计这笔奖金有什么说道,他也没细问只是回答:“那就麻烦张叔费心了。”然后转身招呼薛冬至和姜世勋,和张明海点点头算是告别就要离开。
“哎呀,看我这脑子。”张明海“啪”的拍了下额头,上前几步拉住了李瑜的胳膊。
李瑜也对张明海今天的迷糊表现感觉到无语,转身再次停下,只见张明海从上衣兜里摸出两盒“红梅”香烟。
“我知道你小子抽烟,我的烟都吸光了,这是我从隔壁户籍科偷的。”张明海狡猾的笑笑,把两盒烟塞进了李瑜裤兜里。
看着张明海满脸小朋友偷了隔壁果子然后分赃的表情,李瑜觉得这个有些鲁莽的汉子,一下亲切了不少。
几人终于告别张明海,因为淑英一直在睡,没法骑自行车,只好推着车走。
李瑜和薛冬至先把姜世勋和淑英,送回父女两人租住在修理厂的小平房,薛冬至把之前姜世勋骑的自行车推进堂屋里,转身出来跨坐在自己骑来的自行车上,招呼李瑜回家。
“小瑜……谢谢!”姜世勋喊住骑上自行车要走的李瑜,颤声说到。
腼腆的笑笑:“外面凉,赶紧把淑英妹妹背进去吧。”李瑜挥了挥手和薛冬至慢慢悠悠的骑出了巷子口。
姜世勋站在院子门口,直到李瑜二人出了巷子口转弯,才背着淑英进屋去了。
蹬了二十多分钟,精疲力竭的李瑜和薛冬至终于看到自家巷子口,李瑜如释重负的轻吐了一口浊气,一边慢慢蹬着车一边侧头对薛冬至安排:“晚上回去早点睡,明天别太早喊我吃饭。”
薛冬至一起一伏的用力蹬着自行车,呼呼哧哧的喘着粗气:“咋……咋又……是我弄早饭,算了我弄就我弄,你回去也早点睡。”
进了自家小院,小心的挂好院门,随手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李瑜进到自家的房间鞋也不脱一头扑到床上。
闻着熟悉的枕巾味道,李瑜心里泛起浓浓的兴奋:“重生的第一天就这么充实么?以后的路如果都按照计划,也许……呼呼。”均匀的呼吸声轻轻的在屋里飘荡。
第十四章 姜家赴宴
秋日朝阳将细碎金光透过窗户撒到李瑜的脸上,感觉到阳光的明亮,李瑜眼珠动了动缓缓睁开,一缕明亮的光芒将阳光也比了下去。
伸手想从床头摸手机看看时间,左摸摸右摸摸,李瑜自嘲的笑笑:“还有些不适应。”
起身去洗手间洗漱,路过堂屋看向半人高的大座钟,八点半。
“噗”的一声吐出嘴里的漱口水,李瑜看着镜子里的少年明媚的笑笑。
“小瑜,过来吃饭。”薛冬至在隔壁扒着李瑜家西墙头喊到。
李瑜光着膀子,一边用毛巾擦头发一边向西墙走去,站在墙边顺手把毛巾挂在墙角拉出的一根电线上。
看看昨晚下的雨早已干透,两手扒着墙头顺势翻了过去,昨晚如果不是下雨太滑,薛冬至和李瑜是从来不走门去对方家的。
堂屋桌上放着两大碗稀饭,还有几个煮鸡蛋,碟子里有一块腐乳。
“爷爷呢?”李瑜扫视一圈,没有看到老爷子薛澈,回头问跟在身后的薛冬至。
“可能出去锻炼了,赶紧吃饭吧,快饿死我了。”薛冬至两步坐到桌边,端起稀饭就开吃。
见薛冬至吃的唏哩呼噜的,李瑜也觉得肚子里咕噜噜的叫,坐到桌边吃起了早餐。
“李瑜、李瑜……”远远的一声大喊传来,薛冬至见李瑜嘴里正咀嚼着鸡蛋,扯脖子大喊回应:“在了,王大妈啥事?”
“姜世勋让你和冬至午饭前去他家。”呼喊声清晰的传了过来。
“知道了。”薛冬至大喊回应。
咽下嘴里的鸡蛋,喝了口米汤顺顺,李瑜好奇的询问薛冬至:“这王大妈是?”
“巷子口小卖铺王大妈。”奇怪的看了看李瑜,薛冬至用筷子蘸了点腐乳抿进嘴里。
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李瑜知道这时候电话座机还是稀罕物,王大妈家是开小卖铺才安了一台,平时有电话找这附近居民,都是王大妈接了电话然后传答。
也幸亏王大妈嗓门亮,一声大吼基本可以覆盖附近所有民居。
饭后李瑜帮着薛冬至把碗碟洗刷干净收进碗柜,薛冬至自言自语道:“你那教练喊咱俩过去干啥?”
“请吃饭,表示感谢。”李瑜肯定的回答。
可能是没想到李瑜会回答,薛冬至以为他也不了解,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午饭前喊咱俩一起过去能是什么事,喊我还有可能说些别的,你俩之前又不认识,喊你一起肯定是为了昨天的事。”李瑜知道自己这兄弟有些憨直,知道他自己想不通,所以详细的为他解释。
“那我就不去了,我去是帮你出气,又不是图他的吃请。”薛冬至耿直的摇了摇头。
“去还是要去,不管你为谁去的,毕竟是帮到他了,这是老姜的一份心意,不去他心里过意不去。”李瑜轻声劝说着薛冬至。
执拗的摇摇头,薛冬至道:“算了,他家那境况,咱还是别去了。”
李瑜诧异的看看薛冬至,想起昨天薛冬至把车推进姜世勋屋里,估计看到老姜家环境不好,他心里想到:“没想到,我这兄弟不像表现的那么憨嘛。”
思考一会,李瑜还是坚持己见:“去还是得去的,老姜是个磊落汉子,咱不去他肯定心里不舒服,这样咱们早点走,买点吃喝过去。”
见到李瑜已经做了决定,薛冬至也不再坚持,因为从小都是李瑜拿主意,他也习惯于听小瑜的话。
两人从墙头又翻回李瑜家院子,薛冬至点了根烟蹲在墙角等李瑜。
李瑜进屋,在平时学习的柳木书桌上翻出一本精装的《三国演义》,打开书页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想了想把一张十元的揣进兜里,剩下十几元零钱又放回书里夹好。
这是外出打工的父母上次回来给李瑜留下的生活费,重生前的李瑜理财能力一般,只给重生而来的他留下不到三十元的资产,而父母春节才会回来。
拿好钱,顺手拿了一件白色的跨栏背心,到院里喊上还在吸烟的薛冬至,两人骑上自行车直奔修理厂而去。
在火车修理厂家属区附近的红星大市场,李瑜买了一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和一块水豆腐,就想离开市场去姜世勋家赴宴。
“搞点花生和散啤酒吧。”薛冬至看着一辆三轮车上的两个大铁皮罐子,咽着唾沫对李瑜央求。
顺着薛冬至的目光,李瑜看到三轮车上的铁罐子,也勾起了馋虫,这种雪城酒厂自己酿的啤酒,因为灌装技术不过关,一直是散着卖。
虽然和后世瓶装、灌装的精美包装啤酒,从外观没有任何可比性。
但是现在这些啤酒可是真正小麦芽酿制的,每天成车的酒糟被拉到郊区养殖场喂猪,不像后世年产万吨的酒厂都见不到一捧酒糟。
李瑜笑眯眯的走到三轮车前,对拿着铁皮水瓢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