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底,陈江海还得感谢这个牛德宝。
  要不是他的话,电线厂也不会成为县政府眼中的不良资产,也就到不了陈江海的手里。
  陈江海跟着说道:“老哥,我听说你们这个厂卖出去了,你怎么看?”
  高瘦工人摇了摇头:“怎么看?厂里这批人要是不换的话,那肯定还是个无底洞。。”
  陈江海眯着眼睛道:“那换了这批人就行?”
  高瘦工人叹了口气:“哪有这么容易,听说那个老板买下的可不止这个厂,还要安置这些工人,要是全部辞退的话,这些人非得闹翻天不可!”
  听到这里,陈江海心里已经有底了。
  他笑了笑道:“那我们就听老哥的,换个地方。”
  高瘦工人赶紧说道:“听我的没错,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陈总,这也太过分了!这些家伙根本就是蛀虫!败类!”
  前脚刚一出门,梁浩洋便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骂了起来。
  陈江海想了想问道:“老梁,这里的厂长你认识吗?”
  梁浩洋摇了摇头:“不认识。”
  陈江海跟着说道:“那好,你去找他问问,能不能买电线,看他怎么回答。”
  梁浩洋愣了下,随即点头点:“好的陈总。”
  陈江海则直接回到了车上,等着梁浩洋回来。
  没多久,一脸气愤的梁浩洋就回来了。
  “简直就是混账东西,真不配当厂长!”
  一上车,梁浩洋就怒骂道。
  “怎么回事?”陈江海淡淡地问道。
  梁浩洋气呼呼地说道:“陈总,那个厂长也不是个好东西,居然跟我要回扣,不给的话就不卖。”
  听了这话,陈江海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要说这个厂长是无辜的,打死他也不信。
  陈江海眯了眯眼睛,沉声说道:“这样,你想办法搜集点证据,到时候捅上去,就说他大肆侵吞国家资产。”
  “陈总,这样能行吗?”梁浩洋迟疑地问道。
  陈江海微微一笑:“老梁,这厂子可是我花钱买来的,出了这么多问题,政府敢不管?”
  梁浩洋听陈江海这么一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毕竟这厂子是政府出售的,现在暴露出这么大的弊端,要是不管就太让人寒心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以后那些民营企业家,谁还敢去接手这些国企烂摊子。
  梁浩洋咬了咬呀,点头说道:“行,他们把厂子搞成这样,肯定留下不少证据。”
  陈江海不紧不慢地说道:“等政府把这件事处理好了,我们再来接手也不迟。”
  “嗯,我知道了。”
  随后,两个人便开着车去了肉联厂。
  肉联厂的情况则比电线厂好多了,它只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单纯的运营不下去了。
  要知道早些年,肉联厂可是个香馍馍,是很多人都想去的地方。
  毕竟那个时候,肉票还是存在的,想要买肉就必须有肉票。
  猪肉可是绝对的紧俏货,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而作为肉联厂的工人,多多少少肯定有些福利的,最起码什么大肠肚肺这些猪下水之类的是跑不掉。
  可是随着眼下肉票的取消,猪肉放开计划供应,肉联厂的情况是每况愈下。
  到如今,肉联厂已经多大存在意义了,政府这才想着把它打包出售。
  可肉联厂除了地大人多之外,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设备,冷库眼下用处也不大,根本卖不出什么好价格。
  这样一来,自然是便宜了陈江海。
  转了一圈,陈江海发现这里虽然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工人们没有什么事做,却也只是聚在一起聊聊天,打发时间而已。
  看到这里,梁浩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两个厂,总算有一个可以省心点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厂里环境比较脏。
  随后,两个人就直接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陈江海开始交代梁浩洋起来。
  第一件事,自然是尽快将肉联厂的一部分员工给抽调到秋海去。
  秋海现在继续扩大产量,就要大量的人手补充进来。
  第二件事,组织剩下的员工把厂里好好打扫一下,卫生条件太差了。
  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事,这关系到肉联系接下来的生产。
  在陈江海的规划中,肉联厂以后就专门组装加热装置。
  肉联厂现在的条件,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想要达到这个要求,肉联厂肯定是要大兴土木的。
  同时,工人培训这一块也可以同时进行。
  等工人培训的差不多的时候,想必新建的车间也可以投入使用了。
  梁浩洋掏出个日记本,把陈江海交代的事都一一记了下来,准备明天开始一个个的去办。


第269章 部门设置要完善了
  “对了,最近厂子那个纪检部门运行的怎么样了?”
  陈江海随口问了一嘴。
  梁浩洋赶紧回答说:“陈总,金老板和李老板几乎每天都会到厂里来看看,倒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大问题?”陈江海扬起眉头。
  梁浩洋摇了摇头:“那倒没有,都是些小问题。”
  陈江海一挥手道:“小问题你看着办就行了。”
  梁浩洋则跟着说道:“陈总,这个倒不用我操心,两位老板的处理办法比我想的要妥当。”
  说到这个,陈江海心里突然冒出个想法,跟着说道:“老梁,你说将厂里的部门设置调整完善下,怎么样?”
  梁浩洋有些疑惑地问道:“完善部门设置?陈总,你是觉得哪里有什么问题吗?”
  陈江海看出了梁浩洋的紧张,不紧不慢地反问道:“那我问你,现在厂里都有那些部门?”
  梁浩洋想了想,掰着手指头说道:“生产、销售、纪检、研发,还有一个财务。”
  陈江海点了点头:“大致的框架有了,可还是不够。”
  “陈总,你的意思是?”梁浩洋跟着问道。
  陈江海默默沉思片刻,随后把后世工厂的大体框架,讲给了梁浩洋听。
  随着时代发展需要,大企业将会有很多的部门,陈江海要是一一搬过来的话,会让秋海显得有点臃肿,而且就目前的条件来说也不太现实。
  实际上,梁浩洋刚才所说的这些部门,已经足够了。
  陈江海做出的改变实际上就增加了四个部门,质检部、人事部、仓储部和采购部。
  其中,仓储部和采购部归梁浩洋管理。
  至于谁来当这两个部门的领导,陈江海直接放权让梁浩洋这个当厂长的自己去选。
  质检部和纪检部,则是分别让李德天和金长安负责。
  研发部、销售部、生产部的负责人,分别是钱达、方爱国和殷朝阳。
  至于人事部,陈江海准备交给齐良安来负责,他来分管人事部和生产部的工作。
  最重要的财务部,自然是由陈江海这个大老板一把抓了。
  梁浩洋听了陈江海的想法后,不禁有些惊叹道:“陈总,你对企业管理挺在行啊?”
  陈江海则从容说道:“略知一二,先按照这个模式运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那……如果有问题呢?”梁浩洋忍不住问道。
  陈江海拍了拍梁浩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老梁你要知道,任何制度都会出现问题的,而且不可能包治百病,适合每一家企业。”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浊存清,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掉它,一点点构建出适合咱们的管理模式。”
  梁浩洋重重地点了点头:“陈总,我明白了。”
  陈江海跟着补充道:“这个模式完善后,就要尽快推广到其他的厂里去,当然细节上还是要注意变通的。”
  梁浩洋再次点头道:“我知道,您放心吧!”
  将梁浩洋送回厂里后,陈江海便回家了,准备陪老人和老婆一起吃饭。
  “江海,有件事要跟你说下。”
  饭桌上,陈立业突然放下筷子,开口说道。
  陈江海不以为然地问道:“爸,什么事啊?”
  “我们来这也有一段时间了,过两天想回去了。”
  听了这话,陈江海不由得皱着眉头问道:“回去?怎么不多住段时间?”
  “爸、妈,是不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好啊?”
  林婉秋则是在一旁有些紧张地问道。
  陈立业赶紧摆手道:“不不不,婉秋,没你们的事,是我的原因,请了这么久的假,该回去上班了。”
  “爸,你还上什么班?跟妈在家好好享福得了,一切有我呢。”陈江海立马说道。
  陈立业摇了摇头:“话不能这行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一点,可还没到退休的年龄,还能再干几年。”
  王淑英这时候也开口了:“江海,出来这么久了,你哥一个人在那边,我们也不放心,该回去了。”
  听到这里,陈江海知道二老要回去这件事,是挡不住了。
  陈江海干脆点了点头:“那行,不过你们再等几天,等我把手上的事忙完送你们回去。”
  “不用麻烦了,我们自己坐车回去也方便。”
  陈立业迟疑了一会说道。
  “自己有车,还坐车干嘛,爸,你放心,最多三天时间,我就送你们回去。”陈江海跟着又补充了一句。
  他也想去看看大哥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拿下大嫂呢。
  陈立业点了点头:“好好,听你的,听你的。”
  ……
  第二天,陈江海照例先去了一趟工厂,正在查看生产经营情况时,外面来了一个客人。
  “咦,严校长,你怎么来了?”
  陈江海笑着把严华迎进了办公室。
  “陈总,我贸然到访,不会打扰到你吧?”
  严华笑着说道。
  陈江海哈哈一笑:“瞧严校长说的,我这欢迎还来不及呢!”
  严华乐呵呵地说道:“哈哈,陈总就是陈总,说话就是好听。”
  “哪里,这是真心话。”陈江海一边招呼,一边倒了杯水。
  严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之后,这才不紧不慢的说出来意。
  “其实我今天来找陈总,是有件事要提前跟你说一声。”
  “什么事?”
  “是关于捐款的事情。”
  听到这里,陈江海微微挑眉,难道发生了什么变数?
  看到陈江海这个样子,严华知道他可能想歪了,赶紧说道:“陈总,是个好消息。”
  “怎么说?”陈江海立即问道。
  严华解释道:“你要给我们学校捐款的事,我上报给了市教育局,他们说到时候会派人专门来采访你。”
  听到这个消息,陈江海有点愕然:这什么跟什么啊?
  “严校长,我想你是不是误会我的意思了?”
  严华不由得一愣,迟疑地问道:“陈总,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想宣传的是秋海,不是我自己啊!”
  陈江海抬了抬手道。。
  “陈总,这个影响应该也不大吧?到时候你多说点秋海的事就好了。”
  知道自己拍错马屁的严华赶紧补救道。
  陈江海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那时间需要调整吗?”陈江海随即又问道。
  严华摇了摇头:“不用不用,教育局的人后天前能到,我们如期举行就好。”
  “对了,陈总你到时候需要上台讲话,最好能准备个稿子。”
  严华跟着提醒道。
  听到这个,陈江海又愣住了。
  还要准备讲话稿?


第270章 这个思路很新颖啊!
  两天后,陵海技校的捐款仪式在艳阳高照下顺利举办。
  洪天刚带着他手下的摄影早早的就赶到了现场,已经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让陈江海没想到的是,教育局这边还喊上了电视台,因为省教育厅也来人了。
  省教育厅的人到了陵海,自然是要跟陵海的领导打声招呼。
  陵海的领导听到他们要采访的是陈江海,便立马做出一个决定,安排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准备好好宣传一番,树立一个典型。
  离仪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陈江海有点紧张。
  “江海,你这次可要出大名啊!”
  过来捧场的金长安笑呵呵的说道。
  陈江海则摆摆手道:“金哥,别开玩笑了,我也没想到搞得这么隆重。”
  李德天跟着说道:“江海,这可是好事啊!多少人想要这样的机会而求之不得!”
  三人正聊着,徐栋走了过来,远远地就说道:“江海,恭喜啊!”
  陈江海笑了笑:“这有什么好恭喜的,栋哥。”
  “你这个举动可是大手笔啊!”
  徐栋竖起大拇指道。
  他现在跟陈江海算是绑在了一起,也是打心底佩服对方。
  这是真正有本事的能人!
  随着教育厅和相关领导的到场,捐款仪式正式开始了。
  陈江海手里一块大纸板,上面写着一行大字:秋海集团为陵海技校捐款二十万元!
  现在的二十万元,绝对是一笔巨款。
  而作为民营企业向学校捐款,别说在陵海是独一份,放眼全国眼下恐怕都不多。
  严华满脸笑容地站在陈江海旁边,台下的记者开始照相了,顿时闪光灯一片,扼杀了无数菲林,也晃花了人的眼。
  等了一会,陈江海这才把手里的牌子,递给了严华。
  这一幕,台下的记者赶紧给拍了下来。
  拍完照后,就轮到陈江海发表演讲了。
  为了准备今天的演讲,陈江海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他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要从学校挖人才,为自己的企业输送血液,顺便进行一波宣传。
  要是上台夸夸其谈一番,讲什么社会责任感,这宣传的效果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陈江海琢磨了一番后,想到了一个点子。
  这个点子,在后世的企业和学校之间,十分的吃香。
  那就是三个字:产学研,是将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
  这个,也正是陈江海今天想讲的东西。
  既能宣传秋海,也能招揽人才,同时还能完美的解释他的目的,一箭三雕。
  最先发言的自然是省教育厅来的处长,还有陵海的领导。
  作为此次捐款主角的陈江海,是最后一个发言的。
  陈江海走到台上,开始了他的表演。
  首先,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