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舆论的力量太强了!
当然了,对于陈江海这个人,张瑞明还是十分佩服的。
尤其是当初他怒砸VCD的事,给了自己很大的震动。
他怎么也想不到,华夏竟然还能有这样的人物。
他当初无非就是砸了十几台冰箱,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反观陈江海,是一批全部砸了,这一砸就是好几百万啊!
面对几百万,谁都不可能像陈江海那样从容。
更为重要的是,陈江海不是靠其他人,他是白手起家。
从无到有,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就把秋海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只能用奇迹两个字来形容。
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张瑞明心中对于陈江海的期待逐渐散去,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
“大厦将倾啊!”
同样感慨的,还有海信的周侯建。
周侯建一脸惋惜的看着报纸上的新闻,摇头不已。
秋海作为海信的重要对手,周厚健对它的关注度是很高的。
或者说,周侯建对于陈江海本人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
不知道为什么,周侯建心里总是有这么一个念头,秋海未来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对手。
现如今秋海的举动,却让周侯建大跌眼镜。
他倒是希望陈江海有什么后手。
可惜从眼下的局面看来,外部的舆论这么大,秋海想要逆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秋海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公关时间,接下来不管他说什么,都缺乏足够力度。
就算是通过法律途径,都未必能讨好。
除非能发生什么奇迹,让秋海的名声在一夜之间发生反转。
否则的话,一切事就会按照现在这个趋势,继续走下去。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所有人都不看好秋海,都不认为陈江海能够再次力挽狂澜,将秋海带出困境。
不知道为什么,周侯建经过一番仔细分析之后,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或者说,源于对陈江海的认可,他在感性上还有一分期待。
陈江海还没有出手,那就意味着秋海还有希望。
创造奇迹,这不正是陈江海最擅长做的事吗!
这一次,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奇迹?
“陈江海,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惊喜……”
周侯建看着报纸,面色有些凝重地说道。
很快,他想要的奇迹,来了。
四月十号,一则劲爆的消息,彻底引爆了整个华夏。
秋海集团,在米国的时代广场,树起了第一个中文广告牌。
这一天,报纸头条版面基本上都被这一个广告牌给霸占了。
照片里的背景,是米国的时代广场。
这个地方,对于很多人而言是陌生的,因为从来没去过。
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又是不陌生。
因为他们在报纸上,在电视上,没少看到过这个地方。
这可是米国最繁华的地段,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
可是今天的时代广场成了背景,成了一个广告牌的背景。
秋海家电四个中文书写的大字,出现在米国的时代广场的巨幅广告牌上,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在它的四周,有可口,索尼,两田等国际大品牌。
秋海家电,是那边唯一的中文广告牌。
这些公司同样成为了他的衬托。
这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的照片,让国人们十分的震惊。
国人现在最缺的是什么?缺的是民族自信心。
眼下整个华夏,能做到在海外市场大卖的企业,真的是少之又少。
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各个领域,起步实在是太晚了,几乎落后人家一个时代。
想要赶超的话,应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几乎所有华夏人都憋着一口气,希望看到自己的民族品牌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获得世界的认可。
在此之前,秋海出口海外市场,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国人看来,秋海的产品输出到海外,就是一种强大的表现。
眼下秋海家电能够在这样的地方,树立起一块属于华夏民族企业的广告牌,其意义不言而喻。
秋海家电的霓虹灯广告,十分的醒目,尤其是那行云流水般的楷书,也是格外的抢眼。
更为重要的是,是在它周围的各种广告,全都是英文书写的。
即便是岛国那些企业,也入乡随俗,用的全是英文。
就凭这个,也足够让国人为之自豪了。
第999章 这句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与此同时,原本对于秋海的各种恶意猜测,此时也全部转换了口风。
在媒体记者的口中,秋海转眼就成了民族企业的杰出代表。
这块中文广告牌的竖立,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昭示着华夏的企业真正走向了世界,得到了欧美国家认可。
不得不说,这种嘴脸的转换令人十分的恶心。
然而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大家只能只会看到你的成功。
一旦失败了,就会把你贬得一无是处。
之前报道的记者不会想到这一点,这也不是他们要去想的。
他们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怎么增加自己报纸的销量。
原本逆风的局势瞬间就被陈江海给逆转了,这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他们实在想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陈江海还能施展出这么一手天外飞仙的大招,完成绝地反击。
陈江海的反击相当漂亮,之前一直污蔑陈江海的那些人,此时也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甚至有的比较不要脸,干脆反过来开始一片颂歌。
陈江海用实际行动,把他们脸都打肿了。
谁说秋海是白眼狼,是想着跑国外去的企业了?
卖国企业会如此特立独行,在时代广告立一个中文广告牌?
宁瑞峰在知道这个消息,脸色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之前他还天真的认为,他已经成功打败了陈江海。
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可笑的笑话。
秋海不倒,宁瑞峰就不可能超越秋海。
就算宁瑞峰把国内的彩电市场抢占了,可在规模上,他还不是秋海的对手。
况且,仅仅是一个彩电项目,还不足以让长宏跟多面开花的秋海掰手腕。
要知道秋海手下十几款产品,而且每一项都卖得很好,根本不是长宏能比的。
也就是趁着秋海身处舆论中心,宁瑞峰才有这样天真的想法。
现在秋海离开了这场舆论风暴,那长宏对它的威胁,几乎为零。
宁瑞峰看着报纸,一拳头砸在了桌面上,充满不甘地说道:“秋海怎么了?在彩电这个领域,我注定要把你踩在脚下!”
周侯建在看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一直期待陈江海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这个惊喜会这么大。
一个华夏企业,在米国地标般的时代广场,立起了一个中文广告牌。
谁都无法想到,秋海会利用这个,来作为翻盘的手段。
只能说,秋海的这个行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件事的时间上来看,是有蹊跷的。
秋海舆论爆发还不到一个月,这个广告牌就立了起来。
十几天的时间,想要把这件事办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秋海早在舆论爆发前,便已经在谋划这件事了。
不然的话,这个广告牌不会这么快就立起来。
想到这里,周侯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难道陈江海早就预料有人会搞事情,才会提前做好了准备?
不然的话,怎么解释陈江海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任何的动作?
周侯建是越想越觉得心惊胆战,这个可能让他觉得有点害怕。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陈江海实在是太恐怖了。
这就好比是下围棋,其他人只能看到后三四步。
可是在陈江海这里,他直接看到了后面的十步,甚至更远。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赢陈江海,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
第二天,陈江海刚到公司门口,就看到外面围着一大群记者。
不用多想,他们肯定是为了广告牌而来的。
这个时候,陈江海知道他该露面了。
不管怎么说,秋海之前最敏感的时候,陈江海没有露面。
现在风波过去了,他再不露面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况且,现在正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时机,陈江海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看到奢华的劳斯莱斯缓缓开来,众人便知道陈江海来了。
秋海的保安见此,在记者们反应过来之前,便赶紧上去把车给围起来了。
关于这点,是岳宏盛之前特意交代过的。
在公共场合,只要陈江海出现了,那就必须防止意外出现。
等记者们反应过来的时候,陈江海的车已经被团团围住了。
车门打开,陈江海从车上从容不迫地走了下来。
看到陈江海出现,记者立马就围了上去。
“陈总,我们是西江日报的记者,请你接受一下我们的采访,可以吗?”
“陈总,关于时代广场广告牌的事,你是怎么看的?”
“陈总,这个广告牌是不是早就在秋海的宣传计划当中?”
“陈总……”
情绪激动的记者们七嘴八舌的,提问几乎没有停过。
陈江海脸上带着微笑,并没有说话。
熟悉陈江海的记者,立马闭上了嘴巴。
他们知道,他们要是不停下的话,陈江海是不会开口说话的。
不熟悉陈江海的记者,看到同行们都这样,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陈江海微微一笑,这才开口道:“诸位,不好意思,今天我还有很多的事,可能不能回答太多的问题。”
听了这话,记者们脸上表情明显有点失望。
“我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关于时代广场广告牌的事。”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记者们顿时又来劲了。
这件事,比其他的都重要。
只要陈江海愿意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成了。
“作为一个流着炎黄血脉的华夏企业家,能够将广告打到时代广场,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同时,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时刻之一。”
一上来,陈江海就为这次的回答,定下了主基调。
首先,他是华夏的企业家,不是报纸里说的白眼狼。
这是陈江海对于这件事的回答,也是对于之前污蔑的郑重反驳。
“我的目标一直很简单,那就是让秋海成为一家国际型企业,世界五百强只是过渡,我们要做,就要做家电行业的领跑者,成为世界第一!”
陈江海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
就像是一个炸弹,把在场的记者都给炸傻了。
世界五百强只是过渡?
真正想要做的是世界第一!
这句话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关键是从陈江海口里说出来的。
记者们立马就把陈江海的这句话,一字不差地记了下来。
稍等片刻之后,陈江海这才继续说道:“之前有很多人污蔑过我,污蔑过秋海,我并没有说什么。”
“这并不是我怕了,而是他们只是一帮乌合之众,根本不配跟我作对!”
第1000章 您真是煞费苦心啊
要是说陈江海前面一句话,让众多的记者惊掉了下巴。
那最后这一句话,则是霸气十足。
这仿佛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从来不会低头去看卑微的蝼蚁一般。
记者们仿佛沉浸在刚才的那句话中,久久不能自拔。
陈江海则大步流星地走进了秋海大厦。
等记者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能看到陈江海即将消失的背影了。
与此同时,远在米国的史密斯,正在秋海电器的广告牌下,满面红光的接受各大电台记者的采访。
对于记者的问题,史密斯也是侃侃而谈,显得格外意气风发,颇有几分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气势。
他知道,今天无论是对于贝鲁斯、还是对于秋海来说,绝对是很重要的一天。
而此刻的他也是底气十足。
因为此刻的他代表的是贝鲁斯的门面,同时作为代言人也是秋海的门面。
二者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在史密斯的回答中,主体永远是秋海,而不是贝鲁斯。
秋海作为贝鲁斯的总公司,才是真正底气的由来。
史密斯正是因为深刻的知道这一点,自然清楚自己在这个当口该怎么说。
这个广告牌,就是为了华夏的秋海而设,而不是贝鲁斯。
主次分明,这是史密斯一直很重视的问题。
如果没有陈江海,就没有他史密斯的今天。
现在也是他向陈江海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
……
很快,陈江海在记者面前的霸气发言,便传遍了整个秋海。
秋海这边的员工,知道后也是大为解气,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秋海陷入舆论风暴的时候,陈江海一直没有出声。
底下的员工要说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在那个时候,他们多少希望大老板能够站出来,反驳那些媒体言论,好好出一口气。
要知道,以前秋海遇到困难的时候,陈江海绝对是第一个站出来,并且能很快把问题完美的解决。
这次,陈江海的不声不响,让不少员工都很诧异。
他们甚至在想,难道大老板真跟报纸上说的一样,要跑路了吗?
若真的如此,他们这些秋海人又该何去何从?
现在,陈江海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并不是这样的人,秋海也不是这样的企业。
员工们是高兴了,可岳宏盛被吓得不轻。
得罪了这帮无冕之王的记者,天知道他们会怎样口诛笔伐。
他急急忙忙的来到陈江海办公室里,看到陈江海正坐在办公桌前,悠闲地看着报纸,心中顿时更加着急了。
“陈总,您这还能看得下报纸啊?”岳宏盛担心道。
陈江海放下报纸,笑眯眯的看向岳宏盛,不紧不慢的问道:“宏盛,你这是怎么了?”
“陈总,您怎么能在记者面前说那样的话,这样不好吧?”
岳宏盛小心翼翼地道。
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