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在广告没有上市之前,封缸酒就已经卖出了一千万的货量。
  虽然酒的品质是被那些经销商认可的,可是必须得承认,当时他们之中的大部分还是看在陈舒瑶的面子上,才会下这么多的订单。
  可以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根本没人会想到封缸酒会卖得这么好。
  毕竟在他们看来,封缸酒起步的有点晚了。
  此时国内的白酒市场,已经被大大小小的白酒品牌瓜分得差不多了,留下的空间极其有限。
  封缸酒想要跟这些老牌白酒企业争市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如今,封缸酒的销量,可以说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就这个潜力来看的话,封缸酒想要赢那些老牌白酒,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向鹏举一脸紧张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陈舒瑶接电话。
  他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打听一下封缸酒的销售数据。
  刚好他进来的时候,陈舒瑶在打电话,他只能规规矩矩的在一旁等着。
  如今的向鹏举,被陈舒瑶任命为封缸酒厂的厂长,彼此是上下属的关系。
  过了一会,陈舒瑶这才放下电话,目光扫了眼对方笑道:
  “向厂长,你这急急忙忙过来,有什么事吗?”
  向鹏举尴尬一笑,跟着说如实说道:“陈总,我听说咱们封缸酒的销量统计出来了,所以想来问问成绩如何。”
  此刻他的内心十分紧张和忐忑,就好像即将知道自己成绩的考生一样。
  陈舒瑶微微一笑:“向厂长,不如你猜一下,我们封缸酒的销量怎么样?”
  从陈舒瑶的表情来看,这个数据肯定不会差。
  至于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他真的不敢去想。
  毕竟前不久才濒临破产,现在能够缓过劲儿来已然是谢天谢地。
  他实在不敢有太多的奢望。
  “陈总,我猜不出来,您就告诉我吧!”
  向鹏举眼巴巴地说道。
  看到向鹏举这着急的样子,陈舒瑶也就没再瞒他,把数据告诉了他。
  听到这个销量后,向鹏举激动地直接跳了起来。
  “陈总,咱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此时的向鹏举,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从这也能看的出来,他对于封缸酒的感情是十分深厚。
  向家三代人,都是在这封缸酒厂上班。
  前两代人在的时候,封缸酒的销量和市场都不错,占据了当地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到了向鹏举这一代,封缸酒急速衰弱,即将面临倒闭。
  向鹏举父亲去世前,特意交代过向鹏举,一定要振兴酒厂,千万不能让它就这么没了。
  面对一个日薄西山,即将倒闭的酒厂,向鹏举根本无能为力。
  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去找陈江海。
  向鹏举去找陈江海,也是有自己的理由。
  陈江海之前说过,要振兴民族企业,后面便毫无私心的拿出一个亿巨款帮了美加亮一次。
  而美加亮也正是靠着这一个亿的支持度过难关,挣扎着重新站了起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向鹏举看来,陈江海是真的说到做到,会对他们这样的民族企业伸出援助之手。
  不然的话,向鹏举也不会给陈江海跪下。
  在此之前,也曾经有外资企业来找过向鹏举。
  他们提出可以帮助向鹏举振兴酒厂,要求却很苛刻。
  之前要是没有陈江海揭露过外资企业的丑闻面目,向鹏举可能已经迫于形势答应下来。
  可是在知道外资企业的险恶用心后,向鹏举断然是不会答应。
  封缸酒如果被陈江海收购的话,它依然还是一个民族品牌。
  可要是被外资收购了的话,那它就可能会被雪藏了。
  这一点,向鹏举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他们一家三代的心血,全都在这个封缸酒厂上。
  现在要让他拱手将这个品牌送到国外资本家的手里,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无论对方承诺给出怎样的好处。
  陈舒瑶微微一笑道:“向厂长,幸亏你找的是陈总,不然的话封缸酒这个牌子,可能真的没了。”
  “对对对,陈总,您说的太对了。”
  向鹏举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郑重说道,“找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感谢陈总才行。”
  听到向鹏举这样说,陈舒瑶微微一笑:“向厂长,只要你能把酒厂办好,就是对陈总最好的报答。”
  听了这话,向鹏举当时就愣了原地。
  过了一会,向他这才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陈总,您这话彻底点醒了我,说的太有道理了。”
  “你觉得有道理还不行,得做出成绩来。”陈舒瑶又笑着提醒道。
  向鹏举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两位陈总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干的,封缸酒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向鹏举可不敢像陈江海那样,直接一来就要跟茅台五粮液之类的比。
  不过在他的心里,他们的封缸酒有朝一日,还是可以跟泸州老窖、郎酒、杏花村之类的名酒一较高下。
  从陈舒瑶办公室出来后,向鹏举是满心的欢喜。
  封缸酒能有今天,这对他来说,就好像做了一场梦。
  不久前,这还是一个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即将走上末路的酒厂。
  可是现在,它已经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向鹏举相信,有了两位陈总的支持,只要封缸酒厂上下能够继续努力,封缸酒肯定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封缸酒的优秀数据,让陈舒瑶十分的开心。
  在向鹏举离开后,她便迫不及待的给陈江海打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陈舒瑶便把这个好消息说了出来。
  听到之后,陈江海也感觉挺欣慰的。
  能让一个民族品牌重新焕发生机,这种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愿意多做一些。


第1021章 给她添把火
  “江海,向厂长可是一直念叨要当面感谢你呢。”
  电话那头,陈舒瑶跟着说道。
  陈江海则笑着说道:“嗨,没有这个必要,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陈江海心里非常清楚,封缸酒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因素是有很多的。
  其中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封缸酒拥有自己的历史底蕴。
  它在市场上是有名气的,很多人印象中有这么一个品牌。
  在陈江海接手的时候,封缸酒虽然已经没落。
  可是在此之前,封缸酒还有一段辉煌的历史的。
  那个时候的封缸酒,在省内外市场上,也算是个叫得响的品牌。
  由于经营不善和内部管理的混乱,这才导致了没落。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销售网络的崩塌,让封缸酒彻底没了崛起的希望。
  家美销售网络的加持,一下就让封缸酒走出了困境。
  广告这一边,陈江海也没有吝啬。
  央视上的广告,就跟不要钱一样,每天都在不停歇的打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央视一半多的广告,基本上都是秋海的产品了。
  当然,这其中包括秋海的一些合作伙伴。
  家美就是其中之一。
  在多方操作之下,才让封缸酒有了如今的销量。
  “江海,你的眼光也太毒辣了。”
  陈舒瑶忍不住夸奖道。
  自从跟陈江海接触以来,陈舒瑶见证了太多的奇迹了。
  这些奇迹,都是由陈江海创造的。
  似乎不管哪个行业,陈江海只要插手了,就一定能够赚钱。
  而且还是赚大钱。
  这种情况在外人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陈江海的眼光太好,手段太高明。
  陈舒瑶显然也不例外。
  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陈江海心里很清楚,之所以能看到这么远,自然是因为自己的见识已经到了二十年之后。
  陈江海选择的这些产业,都是经过前世市场检验的。
  这要是都不赚钱的话,那真是没天理了。
  所以对于陈舒瑶的夸赞,陈江海随意说道:“运气好,机缘凑巧罢了。”
  对于陈江海的这个说法,陈舒瑶只当他是谦虚。
  一两次的运气好还能解释,一路走来都是运气,没有人会相信的。
  “江海,接下来这个封缸酒,我决定加大宣传,同时生产规模也要扩大了。”陈舒瑶说出了她心里对于封缸酒接下来的想法。
  实际上陈舒瑶今天这个电话,主要还是想问一下关于封缸酒后续安排。
  这种想法能不能行,还得看看陈江海的态度。
  对于陈舒瑶的想法,陈江海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封缸酒能有眼下的销量,那就说明它的潜力还是相当不错。
  如果能够继续保持这个趋势,经营得当的话,跻身国内一线名酒,与茅台五粮液并肩,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舒瑶,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我不发表意见。”
  但是陈江海并不想干涉过多,只是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陈舒瑶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是不是说错什么,做错什么了。
  “江海,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吗?”
  陈舒瑶忍不住小心翼翼问道。
  陈江海则笑道:“舒瑶,你想多了,我只是觉得你现在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了。”
  现如今的陈舒瑶,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
  经过这么多的风浪,陈舒瑶早就成长起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现在的她,在商场上绝对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对于封缸酒未来的规划,陈江海相信她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只要陈舒瑶能把封缸酒这个项目做好,那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有了足够自信的陈舒瑶,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否则什么事都要听从自己安排的话,那陈舒瑶也没办法真正的成长起来。
  家美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也有限。
  “江海,你相信我能做好吗?”陈舒瑶略显迟疑道。
  陈江海则肯定地说道:“舒瑶,家美在你手上发展到今天,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的,而且这个项目你前期不是运作的很好啊。”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陈舒瑶沉默了半天,一直没有说话。
  “舒瑶,你怎么了?”陈江海忍不住问道。
  陈舒瑶说道:“没事,你的意思是让我一个人来做这个项目了?”
  “没错,我觉得你完全有能力把这个项目做好。不依靠任何人,就靠你自己。”陈江海十分认真地说道。
  听到最后一句话,陈舒瑶心里暖洋洋的。
  她知道,陈江海这样做,完全就是为了锻炼她。
  跟陈江海合作过这么多的项目,陈舒瑶自然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一直都在陈江海的影子里,陈舒瑶对自己并不是很自信。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陈江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知道要给对方添把火。
  所以眼下这个项目,就是陈舒瑶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而她也的确需要这么一个机会。
  陈舒瑶只要把这个项目给做起来,外界对于她的质疑,将不复存在。
  “谢谢你,江海。”
  明白对方苦心的陈舒瑶,充满感激地说道。
  陈江海则说道:“舒瑶,我们是好友,也是合作伙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知道了,江海,这个项目我肯定会做好的。”
  电话那头,陈舒瑶重重点头应道。
  陈江海也感受到了陈舒瑶的决心,跟着鼓励道:“你一定可以。”
  作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倘若陈舒瑶对自己没有信心,什么都畏首畏尾的,缺乏决断,又怎么能把一个企业办好呢?
  现在她有了自信,外部内部条件也已经具备,陈江海相信封缸酒这个项目,到时候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随着封缸酒的异军突起,让国内其他的白酒品牌,开始担心了起来。
  如果只是一个新的品牌起来,他们完全一点也不担心。
  关键是现在这个品牌背后站着的,赫然是家美和秋海。
  家美也还好说,关键是秋海!


第1022章 先行者V1发布会
  这可不是一般的企业,足以让他们担惊受怕了。
  如今秋海在国内,那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存在。
  说炙手可热都不为过。
  尤其是秋海创造的一系列奇迹,让很多企业家都十分的震惊。
  秋海在家电行业的崛起和称霸,已经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
  当初很多人都在猜测,如果秋海进军到其他行业,那对他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秋海居然真的进军白酒行业了。
  一时之间白酒行业的企业,都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可他们偏偏又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封缸酒继续热销。
  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又有什么后手,也不敢贸然行动。
  ……
  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先行者的第一款手机,产量已经跟上,库存也足够了。
  在此之前,手机广告也已经提前上了电视。
  就在今天,段勇平要召开记者会,好好的宣传一下这部手机。
  看着电视里的广告,消费者们这才惊讶地发现,秋海竟然还出手机了。
  这款手机十分的小巧可爱,做工很精致,造型也很漂亮。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照相。
  对于后面一个功能,大部分年轻人觉得会很时尚。
  在老一辈看来,这个摄像头的用处根本不大。
  照相用照相机就好了,用什么手机?
  况且,手机屏幕那么小,照出来的相片能有啥好呢?
  因为消费观念的不同,让消费者们对先行者这款手机,可谓是褒贬不一。
  由于广告的提前投放,让很多消费者都在期待,秋海到底能带来一部什么样的手机。
  与此同时,远在香山的段勇平,正在召开关于先行者第一部手机的新闻发布会。
  省内外各大媒体都很给面子,一口气来了几十家。
  此时身处后台的段勇平,显得有点紧张。
  他一个人坐在后台不断的做着深呼吸。
  身旁的矿泉水都被他喝了大半瓶。
  他不敢再多喝了,唯恐一会儿尿急闹笑话。
  记者会马上就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