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起来,两个人平时在公司照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廖羽彤是从银行出来的人,拟定申报流程又臭又长,这样也就能理解了。
  她沿用的显然就是银行里面那一套。
  虽然稳妥,但是效率实在太低。
  这是陈江海极为反感的。
  秋海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陈江海要求的就是效率。
  怎么可能让这种浪费时间的东西继续存在?
  “现在的流程全部作废,只要手续齐全,那审核流程必须要快,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陈江海一锤定音的说道,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岳宏盛则皱了皱眉头提醒说:“陈总,这换流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候。况且整套流程都换了的话,下面还需要一定适应过程。”
  不得不说,岳宏盛的这些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
  陈江海却不想听任何的理由,直接挥手道:“我给他们发工资,是让他们来工作的,如果干不了就换人。”
  看得出来,陈江海是真的生气了。
  岳宏盛顿时大气都不敢出,他心里多少有点害怕。
  别看陈江海平时一脸的笑意,好像人畜无害的样子。
  其实秋海上下的人,都十分的敬畏他。
  不生气还好,生气的陈江海,谁都不敢招惹。
  “这件事,三天之内让财务部给我方案。”陈江海斩钉截铁的说道。
  岳宏盛这时候也不敢再废话,赶紧点头:“陈总,我知道了。”
  陈江海想了想又补充道:“告诉财务部那边,这个新出的申报流程,必须跟我们电脑化办公联系起来,速度绝对不能慢!”


第1064章 要尝一尝苦果了
  秋海推行的电脑化办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那个时候,秋海用的还都是局域网。
  随着拨号宽带的推出,陈江海觉得全公司网络化办公,完全可以实施起来了。
  岳宏盛愣了一下,随后问道:“陈总,你的意思是公司要接网络了吗?”
  华夏九四年开始有互联网,九五年就已经有普通百姓用的互联网了。
  秋海要是能用上网络办公的话,那效率肯定会大大的提高。
  陈江海点头道:“没错,互联网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前投入使用是不会有错的。”
  秋海的管理层,都接受过电脑培训,想必对于网络的学习,会相当的快。
  秋海已经推行了电脑化办公,很多流程其实完全可以在电脑上完成。
  采取以前的那种办法,浪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陈总,我等下就去办这件事。”岳宏盛点头答应道。
  秋海现在规模这么大,真要用网络的话,这里面的花费肯定不少。
  岳宏盛要做的,就是请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快速的完成陈江海的要求,同时尽可能节约成本。
  “还有,陵海老梁那边有一笔款,用来升级科研中心的,你今天把款批出去。”陈江海随即又嘱咐道。
  岳宏盛赶紧应道:“陈总,我回去就办!”
  从陈江海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他对此很重视。
  而且之所以要进行改革,肯定也是因为这件事引起的。
  所以岳宏盛就更加不敢怠慢了。
  别说是二千万了,哪怕就是要一个亿,也要批啊!
  ……
  自从秋海纪录片发布后,秋海彩电的销量便在逐步上升。
  而且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
  仅仅只花了半个月地时间,秋海彩电的销量,就已经杀进前二十了。
  相信按照眼前这种势头,相信再过一段时间,秋海彩电进入销售榜单前十的位置,也不是一件难事。
  这样的成绩,对于之前的秋海来说,可能不算什么。
  但现在全国彩电品牌都在降价的情况下,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按照秋海彩电的价格,卖出去一台彩电,利润会是别人的几倍。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
  可惜的是,秋海的质量以及科技含量摆在那里,其他人只能眼红。
  这种情况下,也足以看出来消费者对于出海彩电究竟是有多么的青睐。
  此时的宁瑞峰正看长虹的销售报表,脸色阴晴不定。
  数据还是很漂亮,可跟上个月一比,已经在明显的下降了。
  第一还是第一,可是销量下降也是真的。
  看到这样的成绩,宁瑞峰根本就开心不起来,反倒是一脸的忧心忡忡。
  销量的下降,就意味着出现了问题。
  只要问题不解决的话,那销量还会持续的下降。
  很快,宁瑞峰就确认了原因所在。
  果然是因为秋海彩电。
  看着秋海彩电的销售数据,宁瑞峰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秋海彩电的卷土重来,对长宏造成了威胁。
  按照眼下的趋势,秋海彩电的销量还会不断的增长下去。
  此消彼长之下,总有一天,秋海彩电的销量,是要超过长宏的。
  最关键的是,人家秋海压根就不打折。
  长宏就算是想跟秋海拼,根本就不是秋海的对手。
  秋海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高到宁瑞峰有点嫉妒。
  然而,宁瑞峰跟其他的同行一样,也只能嫉妒了。
  要知道,秋海为了这个高利润,前期可是进行了恐怖的投资。
  几十亿的研发资金啊!
  这样的巨款别说宁瑞峰没有,就算是有,先不提其他的股东不会舍得花在这上面,即便是他自己也没有这种魄力。
  甚至连他自己都承认,比眼光和格局,他差了陈江海一大截。
  因为在此之前,他同样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有这钱,扩大生产规模不好吗?
  让利给消费者,培养忠实的客户他不香吗?
  他跟其他的企业领导人一样,会认为一个企业根本没有必要在研发这方面投入太多。
  运用大笔资金投资研发就等于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研发成功的话,自然是比其他的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可要是失败了呢?
  那就意味着所有的资金,都打了水漂。
  钱没了,那就意味着企业出现困难甚至办不下去了。
  与此同时,创始人可能还会欠一屁股的债。
  如果这些钱用在扩大生产规模上,那风险就小了很多。
  产品要是真的卖不出去的话,起码还有固定资产在呢。
  可是万万没想到,秋海以剑走偏锋的方式搅局,开辟了一道全新的战场。
  宁瑞峰现在真很想把价格战停下来。
  然而,价格战打到现在,不是宁瑞峰这个始作俑者想停下来就能停下来的。
  长宏只要一停下来,后面的TCLL和熊猫等国产品牌,便会立马取而代之。
  到时候长虹赢不了秋海,连着销售第一的宝贵头衔,也要拱手让人了。
  这一点,是宁瑞峰和他所领导的长宏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面对秋海彩电销量的快速上升,无可奈何的不止宁瑞峰一人。
  现在国内所有的家电企业,都被秋海给打懵了。
  秋海的这部纪录片,造成的影响力简直太大了。
  尤其是那部透明电视的各项专利技术,基本上把所有的厂商都按在脚下摩擦。
  宁瑞峰他们自从打败外资企业后,认为国内的彩电市场,以后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只要价格降得足够低,那市场绝对不会少。
  秋海彩电的出现,把他们的脸打的啪啪响。
  谁说一定要降价才能抢占市场?
  只要产品质量过硬,技术突出,一样能抢占市场,赚取足够的利润,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秋海彩电的重新崛起,外资品牌也有了一点复苏的迹象。
  这些本土品牌要是再不做出改变的话,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
  宁瑞峰看着之前股东们送来的建议,脸色铁青,胸口剧烈的起伏着,一双拳头握的格格直响。
  股东们的建议很简单:停止价格战,想其他的办法。
  这个提议,实在是很片面。
  宁瑞峰心里非常清楚,现在长宏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会十分的不利。
  长宏要是继续降价的话,那就意味着以后彻底没有翻身的可能性了。
  可要是放弃降价的话,长宏现在都有可能撑不过去。
  两难的选择,让宁瑞峰十分的头疼。
  作为销售榜的第一名,长宏尝到了甜头。
  可是现在,也要尝一尝苦果了。


第1065章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市场的销量榜,百分之九十的消费者,只会关注第一名。
  至于第二和第三,并没有多少人关心。
  这就好比状元之于探花和榜眼。
  人们往往能够记住头名状元,却会忽略探花和榜眼。
  作为彩电销售榜的头名,这是长虹的一个荣耀,也是它的一个限制。
  其他的厂商排名在长虹之后,至于排第几的话,根本不用担心。
  反正不是第一,降多少基本上不会有人关心的。
  第一就不一样了。
  只要下降了,风言风语就会随之而来。
  当初长宏为了争这第一,可以说是十分艰难,付出了巨大代价。
  宁瑞峰自己也顶着巨大的压力。
  当然,他最后成功了。
  而且当时他也觉得自己能够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可是宁瑞峰怎么也想到,现在这个第一因为秋海的异军突起,反而成了长宏的累赘了。
  宁瑞峰在担忧的时候,周侯建却十分的激动。
  海信终于研发出了一款拥有多项专利的彩电。
  周侯建相信凭着这款彩电,追赶上秋海的步伐,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周侯建对于这款新彩电,是何等的有信心。
  尤其是眼下秋海彩电的销量仍然处于一个低位,海信的机会很大。
  只要海信的这款新彩电,能过超过秋海,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甚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周侯健相信,只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那海信将来跟秋海在彩电这一块,还有一战之力。
  为了这款彩电,周侯建可以说把能压的全部压上了。
  秋海彩电的纪录片,注定要让今年华夏的彩电市场,迎来一个彻底的洗牌。
  彩电市场一片扑朔迷离,谁也看不到未来的路是怎么样的。
  陈江海此时也看到了彩电的销量,总体还是相当不错的。
  前面几个月,秋海彩电的销量,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的,让包括秋海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
  现在能够回升到这个地步,已经超出了陈江海之前的预想。
  他原本估测起码要到年底,才能达到这样的业绩。
  没想到才短短半个月,就已经超出了预估。
  秋海彩电能有这样的成绩,因素有很多。
  陈江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消费者们开始觉醒了。
  他们终于开始清楚的意识到,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的道理。
  长宏的彩电,一下降价百分之三十,价格确实十分的诱人。
  可是这些彩电,都是长宏库存时间最长,款式最老的彩电。
  对于这些区别,之前很多消费者都不清楚。
  直到秋海的纪录片放出来后,他们这才知道,彩电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无论是从画面音质,还是质量功能,都不能一概而论。
  消费者们只要稍微对比,就能看出产品的好坏。
  这种情况下,选择好产品的消费者,自然是越来越多了。
  毕竟彩电这种东西在这个年代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绝对的大件。
  购买之前不知道酝酿了多久?
  所以真正掏钱的时候肯定是相当慎重的。
  谁也不愿意为了省点钱就去买,注定要落伍的东西。
  于是更加先进,质量更好的秋海彩电,自然而然地成了首选。
  秋海彩电的重新火爆,也引起了媒体极大的关注。
  媒体们也没有想到,秋海在彩电这个项目上能够迎来如此的翻盘。
  很多人都认为,秋海的彩电项目,已经输的很惨了。
  只要再过一段时间,秋海彩电这个产品,说不定都要没了。
  可就是在这种集体唱衰的情况之下,事情却来了一个反转。
  直到此刻大家才清醒的意识到,秋海一直都在蛰伏,憋着大招,一出手就震惊了所有人。
  现在的销量,足以说明一切了。
  ……
  六月二十号,西江省平山市。
  余良朋像往常一样,买了一份报纸就上班去了。
  作为一个工厂工人,每天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生活是枯燥的。
  余良朋的唯一爱好,就是早上看报纸。
  当他打开今天报纸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只见报纸最精华的头条位置,今天只有两个大字。
  秋海,两个黑体大字把整个首页都给占据了。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内容。
  看到秋海这两个字,余良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秋海电器公司。
  毕竟,现在整个西江都以秋海为豪。
  西江能出这样长脸的大企业,身为西江人都很开心。
  他当然也不会例外。
  整个华夏,在秋海崛起之前,西江这边的经济可以说在全国垫底。
  随着秋海的强势崛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整个西江的经济仿佛坐上了火箭一般,也在快速的展起来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秋海一家企业就带动了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羡煞旁人。
  几乎没有人怀疑,秋海要是能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到时候整个西江的经济,说不定能在全国都能进入前十。
  正是有这种认知,余良朋这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秋海。
  转念一想,余良朋又觉得有些不太符合逻辑。
  秋海这种大企业,在报纸上打广告是很正常的事。
  现在这种情况,明显不是在打广告。
  谁家打广告,就写个品牌名字上去?
  什么产品都不说?
  很明显,是报纸打印出了问题。
  生气的余良朋回到报摊,想找老板理论。
  没想到他回到报摊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找老板问这个事了。
  老板也是一脸的无奈,在那里无力的解释着:“各位,今天的报纸就是这样,不信你们自己看其他的。”
  说完,老板把剩下的报纸都拿了出来。
  在场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