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太玄乎了!
为了这个节目,他苦思冥想了一个多星期,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偏偏一点头绪都没有。
否则他也不会这么急着就给陈江海打电话过来。
实在是被逼无奈啊!
可偏偏陈江海一句话的功夫,就说有了,这也太打击人了!
“江海,你没有在跟我开玩笑吧?”
阮光明认真地问道。
陈江海则反问道:“阮哥,我什么时候跟你开过玩笑?”
听着陈江海这轻松无比的语气,阮光明是满脸无语。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能这么大呢?
“江海,那你快跟我说说,是什么思路。”
阮光明现在十分的激动,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陈江海究竟有什么好主意。
听到阮光明这么心急,陈江海也没再卖什么关子,直接说了出来。
陈江海所说的这一款节目,便是后世非常出名的《华夏诗词大会》。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款节目也是一款现象级的节目。
很多华夏人通过这个节目,才知道华夏古代文明是如此的灿烂辉煌。
这一点,对于宣传华夏传统文化,绝对是有重大意义。
关键是以目前的条件,做这样的节目完全没什么困难。
同时也完全符合阮光明那位领导的要求。
阮光明要是能把这款节目做出来,那效果肯定不会差到哪去。
既能跟上面有所交代,同时也能让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等陈江海说完,电话那头的阮光明忍不住激动跳了起来。
然后就是扑通一声。
第1077章 就是最好,没有之一
“阮哥,你怎么了?”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陈江海连忙问道。
“没什么,我不小心摔了一跤。”
阮光明浑然不在意地说道。
听到这话,陈江海也是哭笑不得。
“江海,你这个创意真是太好了!”阮光明语气激动说道。
他完全可以相信,这样的节目做出来,收视率肯定会很高。
而且这种节目也可以连续举办,甚至可能长盛不衰。
到时候,就收视率而言,就算是《感动华夏》,也不是不能拼一下的。
因为在陈江海的方案之中,这是一个全民都可以参与的节目,热度绝对不低。
能跟《感动华夏》比,足以看出阮光明对于《华夏诗词大会》的看重和信任。
同时对于陈江海,他也只剩下无尽的赞叹。
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别人绞尽脑汁的事,到了他这里却如此的轻而易举。
这难道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吗?
“阮哥,我这只是个大概思路,具体细节你还得再想想。”陈江海提醒道。
实际上诗词大会这档节目,陈江海也就看过几期,倒是对最精彩的飞花令之类的没有错过,但其他细节就有些不清不楚了。
阮光明想要把它做好,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完善,考虑周全,力求尽善尽美。
阮光明赶紧应声说道:“江海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研究,到时候拿出方案来了,还得向你请教啊。”
“行啊,没问题。”
陈江海是满口答应下来。
聊完之后,阮光明便急匆匆地挂了电话。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这档节目的方案拿出来,然后交给领导审批。
只要上面认可,那就有大把时间来推敲打磨了。
阮光明相信,这档子节目肯定会让领导高看一眼。
而这一切,全部是得益于陈江海的帮助。
之前的产学研,现在的诗词大会,都是陈江海带给他的。
对此,阮光明全部暗暗记在心里。
只要对方有所要求,他一定会全力帮助。
不过,陈江海手下的秋海,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了。
现在阮光明是大忙帮不上,小忙不用他,属实有点尴尬。
只能是有情后补了!
……
第二天,《感动华夏》这个节目,彻底火了!
几乎全国上下的老百姓都在讨论这个节目,认为这是今年最好的节目。
没错,就是最好,没有之一。
很多媒体人也看了这个节目,都很震惊。
他们真的想不到,这些人竟然都没有上过报纸!
在这件事情面前,媒体确实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因为《感动华夏》的播出,不少有责任心的媒体工作者深入到了群众之中,开始收集类似的素材。
他们要将周围那些感人的人和事儿,用他们的笔和摄像机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
很快,媒体们率先发现,这个节目的策划人之一,叫陈江海。
陈江海的这个名字,现在国内媒体不认识的,还真没有。
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秋海集团。
可是随后,他们都认为,这肯定是重名。
陈江海作为一个出名的民族企业家,做生意这方面是没得说的。
秋海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体现了陈江海强大的能力以及异于常人的远大格局。
但是做节目和做生意,这完全就是两码事好不好。
陈江海能把生意做好,并不意味着他能把节目做好。
很多记者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
有小部分的记者,心里存着疑问,便打电话给央视确认。
最后得到的消息,让这些记者全部傻眼了。
《感动华夏》的策划人之一,正是秋海的陈江海。
记者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之前的猜测竟然是真的。
陈江海是做生意也行,搞策划那也是相当的厉害。
一时之间,不少记者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看看陈江海,再看看自己,简直没有任何可比性。
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为什么你这么优秀?
这样的劲爆消息,记者们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第二天,陈江海是《感动华夏》策划人这种事,大家伙都知道了。
莫名其妙的,他又出了一个大风头。
现在全国人民都记住了他,认为他不仅有能力,而且有才华。
《感动华夏》这款优秀的节目,让很多华夏人都觉得很有意义。
这是一款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不管是谁看了,都能得到启发和感悟。
陈江海作为一个企业家,能策划出这样立意极高的节目,属实难得。
其中一篇关陈江海的报道,得到了大部分老百姓的认同。
这篇文章写的是陈江海能够心系家乡,心系国家,为家乡修路,修敬老院,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冷链计划,建希望小学等一系列的慈善活动。
这些事都足以证明,陈江海绝对是个良心企业家。
现在,陈江海又策划出一款这样的现象级节目,实在是太难得了。
最后,记者用了金庸先生作品的一句话,来形容陈江海——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而老百姓也一致认为,这样的称号对陈江海来说,实至名归。
要说最激动和最自豪的,还属秋海的员工。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陈总竟然还能策划这样的节目。
不少秋海的员工,在看《感动华夏》的时候,不知道流了多少的泪水。
然后在最后的字幕之中都看到了陈江海的名字。
第一时间,他们想到的就是自家的老板。
不过很快,他们就推翻了他们的猜想。
自家老板做生意肯定是没问题的,可这策划节目,实在有点让他们难相信。
陈江海每天日理万机的,哪有时间去搞这个?
结果现在一爆出来,他们忽然发现自家这位老总真的不能用常理来看待。
这就是所谓的强者恒强吧!
这一天,庄赫也接受了记者会的专题采访。
采访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最近十分火爆的《感动华夏》。
第107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庄主任,《感动华夏》的策划人之一是秋海的老总陈江海先生,这是真的吗?”有记者问道。
这个问题,也是在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这答案要是从庄赫嘴里说出来的话,那绝对是真的。
庄赫直接点头道:“没错,这是真的。”
现场一片哗然。
没想到陈江海还真是策划人之一。
关于这个问题,庄赫其实准备了一大堆的赞许之词。
只是陈江海叮嘱过要低调,他也只能把这些话给咽下去,给出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
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提出了质疑。
“庄主任,不知道陈先生在《感动华夏》的策划中,出了多少力?竟然能够策划人一栏之中排到第一位!”
很明显,这是有人不相信,陈江海能策划这么一个节目。
听到这个问题,庄赫沉声说道:“我只能说,陈先生这次出力很大。没有他的话,就没有这档节目。”
可是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彻底让庄赫生气了。
“庄主任,你说的出力很大,是说秋海电器全程赞助了你们吗?”
其他的记者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想知道庄赫接下来会怎么回答。
庄赫现在很纠结,该不该为陈江海正名?
这要是不说的话,对陈江海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些媒体是什么尿性,他是心知肚明的。
自己若是模棱两可,回去的时候必然会乱写博眼球。
可这要是说了的话,就违背了之前陈江海对他的交代了。
见庄赫半天没有说话,刚才提问的记者步步紧逼:“庄主任,这个问题是不是很难回答?”
听到这里,庄赫这些反而不纠结了,冷冷说道:“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我沉默了这么久,只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而已。”
庄赫的回答,让在场的记者都好奇了起来。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只听庄赫继续说道:“其实这个节目……基本上是陈江海先生一个人策划出来的,我和戴台长只是辅助而已。”
这个答案,让整个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实在想不到,会从庄赫这里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庄主任,你说的是真的吗?”
那个记者赶紧追问道。
庄赫瞥了对方一眼:“不信的话,你们可以去问我们戴台长。”
同时心里暗暗嘀咕,这家媒体也得跟上面通通气,要好好查一查了,居然敢质疑央视。
话说到这里,众人已经相信了。
要是其他的东西,他们或许觉得里面还有什么交易在。
可是对于《感动华夏》,任何一个媒体人都想着能做出这么一档堪称现象级的节目。
如果这个节目完全是由庄赫策划的,那他是不可能把这个功劳给其他人的。
对于这些媒体工作者而言,一辈子如果能够策划出这样的一个节目,也就足够了。
这绝对是那种可以让人吃一辈子的节目。
这次的采访,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国人民都没想到,《感动华夏》竟然真的是陈江海一个人策划出来的。
一时之间,报纸上全是关于陈江海的报道。
《陈江海,一个怀着家国的赤子》。
《感动华夏的作者,竟然是他?!》
《央视大热节目,竟是外行所为》
……
这不,刚下班回家,陈江海就被爸妈给围住了。
“江海,《感动华夏》真是你一个人策划出来的?”
陈立业满脸惊讶地问道。
陈江海点了点头:“嗯,算是吧!”
“什么叫算是?”
王淑芬立马追问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陈江海见状,只得将原委一五一十说了下。
听完后,陈立业是连声大笑,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陈江海的肩膀,充满自豪地说道:“干的好!干得好啊!”
王淑芬也是满脸得意:“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儿子!”
陈江海听到两人的夸奖,笑着道:“爸妈,稍微夸一下就好。”
“为什么?这种事就该好好夸一下!”王淑芬皱着眉头说道。
陈江海开玩笑道:“妈,我怕我会骄傲。”
王淑芬顿时反应过来,不由得瞪了他一眼:“你这孩子!”
当林婉秋回家后,也一把拉着陈江海的胳膊,好奇地问道:“江海,报纸上说的都是真的吗?”
陈江海捏了捏她的下巴道:“怎么?不相信你老公有这才华?”
“江海,你真是太厉害了!”
此时的林婉秋,眼中全是崇拜之色。
陈江海笑了笑:“不就是一个节目吗?瞧你这激动的样子。”
“这可不一样!”
林婉秋认真地说道,“这可是电视节目啊!是一般人能做好的东西吗?关键还这么火爆,我周围的人全都在谈论这个节目,全都在谈论你呢。”
看得出来,对于这件事,林婉秋是相当自豪的。
“婉秋,要不要给你也策划个节目,让你露个脸?”陈江海跟着问道。
“不用了不用了。”林婉秋连连摆手。
既然老婆不愿意,陈江海也就没再多说。
晚饭的时候,陈江海又接到了黎双玉打来的电话。
“陈总你好,能听得到我说话吗?”
黎双玉的电话信号断断续续的,听得不是很清楚。
陈江海应道:“你这是在哪里,信号怎么会这么差的?”
“陈总,我现在在深山老林,信号有点差。”黎双玉笑着回答道。
陈江海立马反应过来了,黎双玉这肯定是在拍《舌尖上的华夏》。
他真的没有想到,黎双玉一个女孩子竟然真的跑到这些地方去拍节目。
陈江海忍不住道:“黎记者,没必要这么拼吧?”
听到这话,黎双玉忍不住说道:“陈总,你当初给我出主意的时候,应该就知道我会这么做的。”
陈江海微微一笑:“嗯,拍摄条件艰苦是艰苦一点,但是想必黎大记者应该是乐在其中的!”
“没错,美食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我为它做什么,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正如陈总所说的那样,我的确是乐在其中,并不觉得有多么辛苦。”黎双玉坦然应道。
陈江海微微点头。
黎双玉就是这么一个人。
恐怕也只有如此执着的人才能真正做出好节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