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5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办公室想了一会,宗大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整个人都有些焦虑了。


第1192章 绝对的信任
  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了一阵,宗大明咬了咬牙,让秘书去把公司高管们全部召集到会议室。
  关于降价的事,必须开会做个讨论。
  到时候真扩散到全国的话,娃哈哈必须拿出应对措施来。
  倒不是说宗大明大惊小怪,实在是陈江海的名头太盛了。
  陈江海是家美的股东。
  就算是这件事是陈舒瑶个人的行为,到后面陈江海一旦知晓,肯定也会出手支持的。
  想一想秋海集团的能量,宗大明就忍不住一阵心颤。
  打价格战,说到最后就是打的资金。
  比谁的家底更厚。
  虽然如今的娃哈哈有达能在背后支持,但仍然不敢与秋海集团叫板。
  接下来的几天,杭城的饮用水市场,价格便开始出现了下降。
  最先开始降价的便是家美,每款产品都降了两毛钱。
  家美降价才一天,娃哈哈也紧随其后,直接硬气的降了三毛。
  毕竟杭城可是娃哈哈的总部,总不能输了气势。
  看到市场这个情况,消费者们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管商家在干嘛,或者有着怎样的打算,只要能给到他们优惠,他们就会很高兴。
  到这里,消费者们以为就差不多了。
  毕竟,按照这个降价幅度,对两家来说剩下的利润就没多少了。
  第二天一大早,家美又开始降价了。
  这一下又降了两毛,比娃哈哈要低上一毛钱。
  按照家美现在这个价格,基本上就等于是一分利润都没有了。
  成本,运输费,经销商的代理费等,基本上跟现在的价格持平了。
  娃哈哈一看这个情况,当下也不敢急着降价,而是向宗大明汇报了这个情况。
  现在娃哈哈的利润,也就在两到三毛钱左右。
  降到跟家美一样的话,就没什么利润可赚了。
  按照宗大明的想法,那就是再降两毛,直接把家美拼到底。
  娃哈哈可能会不赚钱,但家美是一定要亏钱的。
  宗大明的这个决定,在股东大会上并没有得到通过。
  大部分人认为娃哈哈现在的价格,只要降到跟家美一样就行了。
  家美是不赚钱,娃哈哈起码还有利可图。
  长此以往,家美肯定是坚持不住的。
  这个理由虽然说得通,不过宗大明总觉得这件事情必须得快刀斩乱麻,否则拖得越久变数越多。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终究还是因为陈江海的存在。
  他现在还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真的有陈江海的影子。
  只可惜面对股东们这种态度,作为掌门人的宗大明也是一脸的无奈。
  娃哈哈是宗大明一手建立起来的企业没错。
  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手上的股份已经慢慢分出去了。
  在价格问题上面,他已经失去了绝对的话语权。
  现在,心中虽然不甘,但是宗大明也只能按照股东大会的决定,再降价一毛钱,价格跟家美持平。
  经过这么一番降价后,杭城市场的饮用水产品,比全国便宜了将近五毛钱。
  经过一开始的抢购后,两家的销量都平稳了下来。
  普通人家不可能一下买那么多的饮用水,又不是灾荒年代。
  关于这个情况,陈舒瑶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陈江海。
  现如今杭城的饮用水的市场,可以说被家美和娃哈哈搅得天翻地覆了。
  其他品牌在杭城,可以说根本就过不下去了。
  看到这个情况,他们也知道家美和娃哈哈,恐怕是要打起来了。
  杭城做这门生意的,只能自认倒霉,赶紧把手上的货低价清了。
  要是等到两家大打出手的时候,他们亏的会更多。
  陈舒瑶知道这才刚刚开始,陈江海决定要对付娃哈哈的话,就不会半途而废,所以她是一点也不着急。
  眼下该着急的反倒应该是作为对手的宗大明。
  在知道娃哈哈停止降价后,陈江海不由得嘴角扬起淡淡笑容。
  宗大明终于还是选择了妥协。
  按照现在的价格,娃哈哈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
  陈江海相信只要家美再降一次价,宗大明他们就要着急起来了。
  宗大明不敢继续降价,原因陈江海也能猜到多少。
  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股东这一块。
  家美和汪之洋的股东构成十分的简单,一边是陈江海和陈舒瑶,另一边就是陈江海和徐栋。
  陈舒瑶和徐栋对于陈江海,那可以说是绝对的信任。
  不管陈江海做什么样的决定,他们俩都会毫不疑地的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理由也十分的简单。
  没有陈江海,就没有现如今的家美和汪之洋,也就没有陈舒瑶和徐栋的今天。
  所以就冲着这点,两人对于陈江海的信任,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陈江海一说降价,陈舒瑶和徐栋二话不说,直接就降了。
  反观宗大明,他在降价的决策上面,就比陈江海难了许多。
  这个从娃哈哈的反应速度上就能看出端倪。
  想来娃哈哈的股东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是不会同意宗大明采取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来对付家美。
  这要是放在娃哈哈刚起步的时候,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宗大明当然可以大手一挥,他说什么,底下的人就做什么。
  娃哈哈发展到今天,股份早已不是宗大明一个人。
  宗大明做什么重大决定,必须要经过股东大会。
  一下降价这么多,对于这些股东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降的越多,就代表他们能拿到的钱变少了。
  或许在这些股东看来,之前的降价都是完全没有必要。
  家美的商品只在杭城降价而已,哇哈哈就算不降,损失一个城市的销量而已,对于整体的盈利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娃哈哈的体量,现在比家美和汪之洋加起来都要大。
  家美和汪之洋想抢占市场的话,必须要投入足够多的资金。
  这些股东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娃哈哈的市场相当的稳定。
  对方之所以选择在杭城这个地方动手,实际上就是想要娃哈哈自乱阵脚。
  他们甚至都觉得宗大明反应过激了。
  家美想要用这点小手段从他们手上抢市场的话,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第1193章 怎么打击?
  当然,宗大明的面子他们多多少少还是要给的。
  所以第一次降价的时候,这些股东方也没有太大的意见,直接就通过了。
  同时这些股东也算是在反过来试探家美的态度。
  毕竟家美这边既然已经出招,而且还是在自家地盘上,他们总得有点反应不是?
  眼下家美继续降价,要自己做死,这些股东们自然是乐见其成,坚决不会跟风降价了。
  起码,也得让家美先多烧点钱,娃哈哈再出手应对。
  哪能家美刚一出手,娃哈哈就急急忙忙的跟上?
  这就好比大人和小孩打架,小孩就算对着大人打一拳,也是不痛不痒的。
  让这小孩多打几拳,大人都不用动手,说不定小孩就已经打累了。
  宗大明也十分郑重地提醒过这些股东,这次价格战的背后可能有陈江海的影子。
  毕竟无论是家美还是汪之洋,都有陈江海的股份在里面。
  现在家美既然出手,陈江海不可能坐视不理。
  虽然说起这位秋海老总,这些股东们就没有不佩服的。
  可是对于这一次交手,这些股东们却并没有多少畏惧陈江海。
  陈江海在电器行业是很厉害,这一点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
  可在食品行业也能这么厉害吗?
  每个人都打了个问号。
  只能说现在的这些娃哈哈股东们,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
  这样一次,两次的降价,股东们勉强能接受。
  现在一下就要降到无利可图,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说起来也很讽刺,当一个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公司上下心都是在一起,力往一处使。
  可是随着企业规模大了之后,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想要做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决定,就没那么容易了。
  “江海,我们还降价吗?”
  陈舒瑶现在也拿不定主意了,只能询问陈江海。
  主要是以现在这个价格,家美已经赚不到钱了。
  再降,就意味着要往里面砸钱。
  砸钱有效果还好,陈舒瑶最怕的是钱花了,结果一点效果也没有。
  到时候家美很可能因为这个决策陷入危机之中,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陈江海则充满自信地说道:“娃哈哈认怂了的话,我们也不必急着降价,可以先打击一下娃哈哈。”
  “打击娃哈哈?”
  陈舒瑶一脸的好奇,同时又有些期待的问道,“怎么打击?”
  陈江海扬手回道:“利用电视,利用舆论。”
  陈舒瑶听完后,还是想不明白。
  “我只听过用电视打广告,打击娃哈哈?具体应该怎么做?”
  陈江海不紧不慢地说道:“舒瑶,我这有个计划,你听听怎么样。”
  眼下娃哈哈刚进入饮用水市场,在这上面陈江海不想做什么文章。
  毕竟饮用水能做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陈江海怕娃哈哈学会了用到自己身上。
  陈江海想做的文章,是娃哈哈现在的主打产品,儿童口服液。
  如果这款产品出问题的话,对于娃哈哈来说绝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到那个时候,娃哈哈的全部精力都会放在这上面。
  至于刚起步的饮用水市场,想必关心的人并不会太多。
  就算是找到它的问题,曝光出来受到的关注力也不够。
  既然要出手,肯定要来个釜底抽薪,让娃哈哈彻底的乱起来。
  那个时候,娃哈哈自顾不暇,才是家美和汪之洋抢占饮用水市场最好的时机。
  陈江海之所以先降价,就是想看看娃哈哈的反应。
  现在看来,宗大明对于公司的掌控力度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已经减弱了很多,反应不够迅速,魄力也不够。
  陈江海相信,只要儿童口服液一出问题,整个娃哈哈的股东大会都会十分的紧张。
  到那个时候;娃哈哈对于刚开辟的饮用水市场,绝对不会上心。
  又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算宗大明想做点什么,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趁着这个时候,就是家美和汪之洋最好的发力时刻。
  听完陈江海的计划后,电话那头地陈舒瑶嘴巴张得大大的。
  过了好久,她才惊叹地说:“江海,你这主意也太坏了吧!”
  “娃哈哈敢动咱们的人,我就敢动他的产品。”
  陈江海说的很霸气,完全是一副理所应当的口吻。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陈舒瑶心里也就没有什么负担了。
  说起来,这都是娃哈哈自找的,根本就怨不得他们。
  大家真刀真枪的公平竞争难道不好吗?
  “关于降价,我还有一个想法。”
  陈江海跟着又说道。
  陈舒瑶没有说话,认真等着陈江海的下文。
  陈江海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家美和汪之洋,完全可以搞个联合套餐出来,变相的降价。
  把不同的产品组合在一起,达到同时让利销售的一种模式。
  陈舒瑶听完后立刻就明白过来,这跟之前可乐的销售模式其实是一个道理。
  现在用在杭城市场,效果应该也不错。
  家美在食品方面的实力,相信在全国都能排上名字。
  有家美的扶持,汪之洋的饮用水在销量方面,肯定会节节上升。
  商场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饮用水市场经过家美和娃哈哈的降价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很多人都知道,家美的背后站着的是秋海。
  陈江海在商场上,向来都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绝对是一鸣惊人。
  现在家美突然开启了降价模式,那是不是意味着家美要进行价格战了?
  行内的人此刻都十分好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他们非常想知道这件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这次商战的两个对手,可以说绝对的够实力。
  一方面是陈江海带着家美和汪之洋,另一边是在刚进入饮用水行业的娃哈哈。
  娃哈哈在国内已经发展了七八年,在饮料行业可以说名气不小。
  家美的突然发难,会对这个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二者的争斗,最后结果又会是如何?
  是家美打败娃哈哈加冕为王,还是娃哈哈守住自己的王座?


第1194章 这是一个取而代之的好时机
  今年对于华夏的本土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很值得纪念的一年。
  三月初,长宏的突然降价,影响了整个彩电行业。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全国的彩电行业都打起了价格战。
  彼此的厮杀可谓惨烈异常。
  可以说改变了整个彩电市场的格局。
  这一场价格战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其中最重要的,那就是把外资彩电给打跑了。
  现如今的华夏,在很多方面是落后于那些发达国家。
  电器行业更加如此。
  华夏电器企业在彩电行业上的胜利,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尤其是秋海集团成为了最后的大赢家,让众人再一次认识到了秋海的实力以及陈江海这位决策者的强大手腕。
  时至今日,华夏都没有能力,自主生产一台彩电,冰箱之类的大型家电。
  然而这种情况下,华夏企业竟然在彩电行业上把技术先进的外资给打败了!
  这个结果,就好像给民族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现在的华夏人民,都很期待民族企业的崛起。
  家美和娃哈哈的战斗,说不定又能催生一个大企业的产生。
  这样的事情,能够极大的促进民族自信心。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一点动静都没有。
  自从娃哈哈把价格降到跟家美一样之后,两家企业就好像忘了这回事一样。
  原本等着看好戏的人,不免都有点失望。
  他们以为家美和娃哈哈,会是一场龙争虎斗,没想到却雷声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