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鹤城有些尴尬的说道。
陈江海用略带诧异的语气问道:“怎么,鹤城兄,是出什么问题了吗?”
这个时候,颜鹤城自然不会实话实话。
他反过来安慰陈江海,并做出了保证:“江海兄你不要太担心,就是出了小问题,我需要点时间去解决。”
颜鹤城的这个保证,陈江海一个字都不信。
秋海要是真跟颜家合作的话,那合作对象只有颜强一个。
至于颜鹤城的话,可以赶紧洗洗睡了。
除非他能明智跟随颜强的脚步,那也不介意带他一起玩。
眼下这种情况,陈江海自然不会让颜鹤城知道这件事。
“鹤城兄,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说说吗?”陈江海不动声色的问道。
颜鹤城显然是早就想好了说辞,没有丝毫的犹豫,故作耐心的解释道:“就是我们家族出了点事,要先解决才行。”
“这样啊!”
陈江海说了一句,随后就没有下文了。
颜鹤城明显担心陈江海多想,连忙道:“你放心,这件事一有结果我会立马告诉你的。”
接下来,颜鹤城说了一大堆安慰陈江海的话,这才挂断了电话。
陈江海笑着把电话放下来。
事到如今,颜鹤城居然还在这跟他玩花样。
这家伙也实在太不靠谱了。
幸好从一开始陈江海就不打算真跟他合作,否则岂不是要被这家伙给坑了!
手机放下没多久,许久没有消息的方爱国,跟着打来了长途电话。
“海哥,最近索特斯没有什么动作,他是不是放弃了攻击暹罗的想法?”
电话已接通,方爱国就有些焦急的问道。
自从上次索特斯佯攻了两次后,他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方爱国还以为他能够大干一场,没想到等了这么久,却什么也没有等到。
现在方爱国终于有些沉不住气了,所以才忍不住打电话跟陈江海聊一聊。
听了这个问题,陈江海不由得笑着打趣了一句:“怎么,等得不耐烦了?”
第1212章 能找个像样的理由吗?
“不是,海哥。”
方爱国赶紧解释道:“我就是怀疑,索特斯是不是嗅到了什么东西怕了?不敢轻举妄动。”
陈江海笑着安慰道:“爱国,不要着急,心急了吃不了热豆腐!”
“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等火候到了,他自然会出手的。”
经过两次的佯攻,索特斯一次比一次的力量更强。
费了这么多的心思,这位向来极其自信而又凶残的金融大鳄肯定是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
想要达到前世的那种效果,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否则的话,索特斯这种老狐狸肯定是不会轻易的出手的。
毕竟这种事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所造成的亏损往往是难以承受的。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方爱国不由得嘟囔道:“索特斯这家伙,不会是害怕了吧!”
对于方爱国的这个问题,陈江海压根就不想回答。
索特斯这样的人物,绝对的唯利是图。
他连自家国家的货币都敢狙击,就更不要说区区一个暹罗了。
这次的出击,索特斯要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而且必须是大获全胜。
说他害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爱国,你现在在暹罗还是香江?”陈江海笑了笑道。
方爱国连忙回答道:“海哥,还在暹罗,准备明天回一趟香江。”
“香江最近的股市怎么样了?”陈江海接着问道。
听到这个,方爱国一阵唉声叹气。
“海哥别提了,年初的时候就开始全线跳水,现在还在不断下跌,真的是买什么赔什么。”
说到这件事,方爱国还是很庆幸的。
年初的时候,陈江海就跟他说过,今年行情不好,稳着点,不要想着赚大钱。
现在看来,这个判断真的是太对了。
香江的股市里面,方爱国是一分钱都没赚到。
反倒是跟着索特斯干了两票,赚了不少。
香江股市的下跌,陈江海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这都是正常情况,根本不值得关注。
“对了,爱国,联想的股价如何?”陈江海随即又问道。
方爱国微微一愣,他没想到陈江海会突然问这个。
对此方爱国只是稍稍想了想,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联想现在的股价,只能说十分的低迷。
发行价是一块多港币,现在跌到了五毛。
按照现在的这个趋势,它还有下降的空间。
就算最后跌破三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说说联想的具体情况。”
陈江海沉吟了一会,继续问道。
之前陈江海曾经提醒过方爱国关注一下这一类型的股票,现在看来,方爱国是真的做足了功课。
对于陈江海这个问题,他是一点也不慌张,很快就给出了比较详尽的答案。
现在的联想一共发行了六点七亿股,其中京城联想十二点六亿股左右,港城这边几位港商,持有两亿股左右。
全部的股票组成大概就是这样,发行价是一块三港币。
只能说香江联想的股价是真的凄惨,由一点三块跌到了五毛。
关键是降到这个地步,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让人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投资者失去了信心,就进一步加剧了股票下跌的速度。
按照前世的进程来看,起码要跌到两毛多,才会开始反弹。
到那个时候,柳明智会上演一波令人侧目的戏码。
国有变私有,让联想从一个资本雄厚的国企摇身一变成为民营企业。
这一辈子,陈江海可不会轻易的让柳明智完成这项变革,把联想私有化。
陈江海直接对方爱国吩咐道:“爱国,给我盯着联想的股票,一旦它跌破三毛,你就给我直接买进!”
听到陈江海的那个决定,方爱国有点诧异。
没想到陈江海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要买联想的股票,这不是在找不自在吗?
就联想这股价,还有上升的空间吗?
反正他觉得一点希望都没有。
“海哥,为什么要买联想的股票?”
想到这里,方爱国忍不住问道。
陈江海则反问道:“你觉得不能买?”
方爱国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我觉得现在买肯定会亏呀,现在国外的厂商大规模入侵,联想在电脑这一块是撑不住的。”
陈江海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不要忘记了,联想在国内可是卖的相当好,我对它还是挺有信心的。”
听陈江海竟然给出这样的解释,方爱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况且联想之前可是白送了我一台电脑,就当是我出钱支持他们吧!”陈江海随即又给出了一个理由。
听到这个理由,方爱国是直翻白眼。
方爱国真的很想吐槽一句,海哥,能找个像样的理由吗?
当我是三岁小孩呢?
就这三毛的股价,得投入多少资金才能对联想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
“那海哥,你想买多少?”
方爱国知道陈江海决定的事情不容更改,干脆问道。
陈江海毫不犹豫地回道:“我这可是奔着支持它去的,当然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海哥,你是不是有什么内幕啊?”
方爱国当然不会相信陈江海的话,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问道。
陈江海微微一笑,爱国这小子,脑子转的倒是挺快。
内幕肯定是有的,当然,陈江海现在不会告诉方爱国。
这小子嘴碎的很,就算是自己提醒,也保不住,什么时候就会说漏了嘴。
这种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就麻烦了。
到时候如果不小心传到了柳明智的耳朵里,陈江海想要收购联想的计划恐怕就得搁浅。
小心驶得万年船。
陈江海也不想废话,干脆的说道:“没有,就是单纯的支持咱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反正口号我已经喊出去了,既然有机会总要做点什么吧!”
方爱国想了下,似乎觉得也有点道理。
毕竟陈江海也算是有过这样一掷千金帮助其他企业的先例。
现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要用这样的方法支持一下联想也无可厚非。
尽管他还是坚信,陈江海这样做肯定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海哥,股份超过百分之五,就要举牌了。”
方爱国忍不住提醒了一句道。
“达到这个界限的话,你再跟我说一声。”陈江海则干脆地说道。
方爱国点头道:“行,海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放下电话,陈江海忍不住想起了联想发家史。
第1213章 令人叹为观止的操作
联想的崛起,离不开两个人。
一个自然是掌舵人柳明智,一个则是倪星宇院士。
这两个人,一个人管经营,一个人管技术,开始的合作是相当的亲密无间。
正是这一文一武的搭档,让联想如同坐上了火箭般迅速发展,俨然成为了本土企业这个行业里的领头羊。
可是随着联想的快速发展,两个人之间开始产生分歧。
技工贸和贸工技的争论,就是由这两个人引起的。
柳明智认为,没有必要花大量的资金在研发上面,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掣肘联想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研发这个东西,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一个项目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最后却一无所获。
这对作为商人的柳明智来说,是根本无法接受的。
身为院士的倪星宇却看得更加深远。
他很清楚一个事实,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那就会处处受制于人,被人各种卡脖子,只能艰难的活着。
对于联想这样的企业来说,稍不注意甚至就会是末路。
柳明智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倪星宇则是站在更高的位置,希望能够为国家做一份贡献,同时保障联想在技术上的独立性。
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之间的理念越来越冲突,矛盾也越演越厉。
最后,二人之间势同水火,根本无法在合作下去了。
随后,便出现京城联想和港城联想。
此时的京城联想和港城联想,并不是同一家公司。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那就得问一问始作俑者的柳明智了。
这是柳明智的一种手段,想借此来吞并国有资产。
倪星宇院士很快就察觉了柳明智的想法,想去举报他。
奈何柳明智先行一步,直接剥夺了倪星宇院士在联想的一切职务。
为联想奋斗了半辈子的倪星宇院士,没有得到任何的股份和补偿,就这样在阴谋诡计之下,不得不含恨离开了联想。
此时的倪院士,正准备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
为了这件事情,倪院士奔波于魔都和香江等地,可以说劳心劳力。
他对这项被称为“华夏芯”的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只要这个项目能够完成,华夏在芯片方面的被动地位,说不定能够得到巨大的改变。
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倪院士的一厢情愿。
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李大名直接告诉倪院士,这件事暂时没法办。
倪院士碰了个钉,却不甘心就此罢手。
于是,他又直接找上了柳明智。
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柳明智的回答虽然委婉,但和李大名是一样的答案。
还没等倪星宇继续为这件事操心,他就被联想扫地出门了。
要是有机会的话,陈江海真的想见一下这位倪院士。
这是一位高瞻远瞩而且做实事的人。
这样的人物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
当然具体应该怎么做,陈江海还是要跟对方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
毕竟对于这位倪院士的了解,陈江海也只能算是道听途说。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未来又有怎样的谋划,必须得亲自见一见才知道。
言归正传,先说回联想的事。
如今的联想在华夏的业绩可以说每天都在迅猛的增长。
香江这边的港城联想,股价却已经跌的爹妈都不认识了。
总体来说,这件事还是很搞笑的。
如果没有柳明智弄来贷款填进去,估计香江这边的联想股票,早就被港交所清盘退市了。
柳明智这样做,自然不是为了联想这个企业,而是为了他自己。
现在的柳明智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京城联想和港城联想合并。
为了达到国退民进的目标,柳明智可谓是处心积虑,为此做了太多的铺垫。
港城联想,就是柳明智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削减中科院手里的联想股份。
一开始,国企拥有联想接近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这个时候,柳明智的骚操作就来了。
他联合了几个港商,开始打起了联想股份的主意。
柳明智从京城联想的三千万美刀的专项贷款中,拿出了一千二百万美刀借了出去。
借给谁了呢?
借了给那些港商!
这些港商反过来拿着这些钱,增资了港城联想。
港城联想一上市,国企手上的联想股份立即由百分之六十七变成了百分之四十。
港城联想的股价跌破天际,这在当时看来,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那个时候电脑开始普及,只要组装好卖出去,就能赚钱。
然而港城联想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亏本。
相反的,京城联想的业务却是节节攀升,甚者拿到了亚洲销量的第一。
这种情况下,京城联想完全可以单独上市。
柳明智没有让京城联想单独上市,而是想要把京城和港城联想进行的整合。
经过各种手段,柳明智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不得不说,柳明智的确是个手段高明的商人。
一套操作下来,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港城联想自从有了京城联想的加入,股价是不断上升。
在零三年的时候,股价上升到了七十港元。
从最低到二毛港元升到七十港元,这其中的涨幅十分的恐怖。
最后这些港商卖掉手里的股票,套现了近百亿港元。
整件的事情,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