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陵海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交通还算便利。
从整个西江来看,陵海正处于中心位置。
这样一来,全省大一点的交通要道,都会从陵海这边贯通。
有这样的优势交通条件,陵海想要发展,也不是一件难事。
同时,陵海自身也是拥有不少历史的。
陵水湖几乎横跨整个陵海,把它一分为二。
有意思的是,陵水湖的左边,是一片古城区。
这片古城区现在一片破败,多年未有人修葺,给人一种愁云惨淡的感觉。
住在这里的人,大部分是老陵海人。
陵水湖的右边,算是陵海的新城区。
自从八十年代起,就有人开始在这里建房居住。
后来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规划,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片崭新的城区了。
想要发展整个陵海,这两个地方是关键。
现在问题来了,着重发展那个才是好的?
古城区修葺起来的话,说不定可以带来不少的旅游产业。
然而,这里面耗费的时间和金钱,作为市长的冯宗贤特意找人算了一下,得到的数字实在是太吓人了。
就算陵海有秋海的支持,这也是远远不够的。
第1273章 一轴双城
与此同时,老城区大兴土木,新城区这边却没有动静,这让新城区的居民怎么想?
相反的,全力建设新城区的话,也有会很多问题存在。
为了这件事,冯宗贤想了很久,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现在整个陵海,除了经济方面有所好转,其他方面可以说是比较落后。
在整个西江来说,陵海的综合实力,基本上就是垫底的存在。
这种情况,是冯宗贤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可是就陵海本身的现状,冯宗贤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将其发展起来,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冯宗贤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陈江海。
在冯宗贤看来,后者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
只要他愿意出手帮忙的话,肯定有戏。
况且,冯宗贤也不要求陈江海能够提供一个完善的方案,只是希望陈江海能够给他一个方向作为破局。
只要有了这个方向,冯宗贤认为他就能拿出一份好的发展方案出来。
方向这个东西,说到底还得看人的眼光。
冯宗贤认识的人中,要说到眼光,陈江海绝对能稳稳的排在第一位。
考虑到这一点,冯宗贤也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给陈江海打了这个电话,打算跟他取经。
听完冯宗贤的要求,陈江海心里对他十分的敬佩。
现在的陵海,真的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
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陵海想要在众多城市之中脱颖而出,根本就不太现实。
强行折腾,容易犯错误。
所以往往很多人都会选择保守一点。
冯宗贤不甘心因循守旧,一心想着把陵海发展起来,这种决心,这种气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陈江海作为从陵海走出来的人,其实早已经对于陵海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再加上来自于后世的一些经验和信息,他甚至可以做出比较完美的远景规划。
但是,陈江海并没有急着回答冯宗贤,而是开玩笑地说道:“冯市,你这是把我当手下来用,怎么也得付点工资吧?”
听到陈江海的玩笑,冯宗贤也跟着笑起来了。
“江海,就你这华夏首富的身价,就算是把我这一百多斤给卖了也付不起你的工资啊。”
陈江海则微微一笑,随即说道:“我要的工资也不高,请我吃顿饭,怎么样?”
听到陈江海的这个要求,冯宗贤微微一愣,随后也反应过来了。
陈江海这话的意思很明白,这是准备帮忙了。
“没问题!”
冯宗贤很是干脆的答应下来,,“只要你帮我这个忙,别说一顿了,十顿也没有问题。”
于公于私,陈江海帮冯宗贤都是应该的。
冯宗贤现在要发展陵海,陈江海也是陵海的一员,出点力是理所应当的。
实际上就算没有冯宗贤这个电话打过来,在合适的时候,陈江海也打算为陵海做一些事。
现在既然冯宗贤主动打电话,那这个力度自然可以更加大一点。
结合陵海的实际情况来看,陈江海脑海里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想法。
一轴双城!
这样的想法放在现在,绝对是超前的存在。
想要把这个项目实施下去,并且做好,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陈江海在权衡了一番其中的利弊之后,还是决定把这个方案告诉冯宗贤。
“这样吧,冯市,我先整理下思路,然后尽快给你一个方案,到时候你也仔细斟酌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虽然冯宗贤是让他帮忙指点方向,不过这个方案一旦出来,要么不用,要么就必须切实的执行。
这样当然有那么一点越俎代庖的意思,不过陈江海必须得表明态度。
说白了就是冯宗贤,完全支持这项方案,那就实施。
如果不行的话也就算了。
对于陈江海而言,既然要做的话,那就做到最好。
既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也不能打折扣,最终搞成了四不像。
不过陈江海还是很相信冯宗贤的。
既然这位父母官有这样的意愿,陈江海当然愿意鼎力相助,共同把家乡给建设的更美好。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冯宗贤顿时有些喜出望外。
他要的是陈江海提供一个方向,没想到现在却是一个方案。
甚至连规划书都可能出来。
冯宗贤完全相信陈江海的实力。
否则也不可能一个电话打到这里来求助。
“好,江海,我等你的好消息。”
冯宗贤兴奋的说道。
当然,此时的冯宗贤还没有意识到,陈江海说的方案将会有多么的详细,而且绝对充满了前瞻性和可行性。
挂了电话,陈江海直接就打开了办公桌上的电脑,开始噼里啪啦的写起了规划方案。
关于一轴双城的事,陈江海上辈子听过不少。
这个项目的具体方案和流程,身为陵海人的陈江海还特意去网上查过。
毕竟当初他远离家乡,换了一个地方生活。
平时闲来无事的时候,其实对陵海这个故乡也是相当关注的。
这也算是另一种怀念了。
没想到现在恰好就派上用上。
这个项目的第一步,就是兴建新城。
按照前世的方案,其实第一步应该是保护修葺古城,传承历史。
如果真的这样做,那陵海绝对会掉入深渊的。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程度,一个古城还不足以带动陵海整体的发展。
只有等到二千年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大家有钱又有闲的时候,旅游业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否则一个个都会吃饭穿衣而奔波劳碌,谁还会有闲情逸致去休闲娱乐?
陈江海之前修路到陵水湖,来往的人是不少,可也多不到哪里去。
最主要的是,真正有钱又有闲的人,在这个时代,基数终究还是太少。
这其中来玩的大部分还是本地人。
生活水平没起来,是没有多少人出远门旅游的。
这样一来的话,想要靠着古城来赚取经济利益,带动整座城市的发展,就十分的困难了。
大部分的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让他们出来旅游,是不现实的。
相反的,发展新城区就意味着刺激经济。
同时,新城区的建成,可以成为陵海的一个地标性区域,聚集更多的人气。
第1274章 选择权给他了!
俗话说的好,人气就是财气。
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这种人口数量的红利,先富起来。
这些人自然就能支撑起当地的消费。
这样一来的话,说不定还能吸引外资前来投资。
真能做到这些的话,再加上一些适当的宣传,那陵海的经济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经济发展起来,有了足够底气,冯宗贤在陵海能做的事,也就更多了。
不管是注重经济发展,还是加强人文教育,都有了基础。
如果陈江海的这个方案能够通过的话,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陵海市肯定是要大兴土木的。
刚好陈江海手上有一个地产公司,到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一来可以跟陵海合作,确保一些先进的建筑理念,能够及时融入这座即将崛起的城市。
二来也是可以借着陵海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一下这个建筑公司的底蕴。
如果上面不批或者批的资金不够的话,陈江海甚至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承包下来自己做。
陵海政府要是拿不出钱来的话,完全可以拿新城区以后的收入做抵押。
反正现在陈江海手里躺着大笔的资金,正愁没地方投资。
眼下陵海振兴,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对冯宗贤这个人,陈江海还是很放心的。
况且,有合法合规的合同,陈江海也不担心冯宗贤突然调走,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要是真有人给陈江海穿小鞋的话,他陈江海也不是好欺负的。
陈江海帮忙是没有错,可也得保障建筑公司的利益。
毕竟这家公司,是他跟霍家祥合作的。
实际上撇开陈江海自身的身份地位不论,到时候只要把霍家祥搬出来,有人想要动歪脑筋,也得好好的掂量掂量。
现在这家地产公司,主要业务还是搞建筑。
秋海所捐赠的希望小学,便是由这家地产公司全部承包了。
小项目做了不少,也算是有了一定经验。
而且对于这家建筑公司,陈江海自己还是相当满意的。
虽然眼下接触的项目都很小,但陈江海可以相当自豪地说,每一个项目都可以作为一张名片。
事实上这家建筑公司如今在圈子内早已经有口皆碑。
已经有不少其他的同行想要寻求合作。
陈江海没有过分太多,只是明确了要求和方向,让项目负责人自行处理。
现在要是能把陵海的城市改造项目接点下来,这个公司在资历方面,就算是有了。
一举两得的事,陈江海自然不会错过。
在办公室一待,就是一个上午。
一直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陈江海总算是把这份方案给打出来了。
这份方案差不多一万多个字,陈江海把前世看到的东西全部写了下来。
有些记不清的地方,陈江海便加入了自己的见解。
现在的环境跟零几年相差的有点大,这个方案被提前提出来,想要得到更好的实行,是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才行。
就拿第一步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这么一变的话,并不会破坏方案的整体性,反而能够符合现在的具体情况。
陈江海为了让冯宗贤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方便他说服其他的人,特意对其中的好处和必要性做了详细的说明。
实际上,就算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方案,放在不同的时代,那它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甚至要考虑很多人为的因素。
因为在不同的时代,人的眼界和理念都是完全不同的。
零几年的时代,华夏国内基本上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这种发展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居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除了吃饱穿暖之外,大家对于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也就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已经有靠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了。
陵海要是能在这几年时间内,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然后再大力改造古城,并将其作为陵海的一个特色旅游,那以后肯定能够搭上时代的潮流。
陵海能够搭上时代的快车,想要发展起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了。
对于古城的改造陈江海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除了借鉴上一世古城的改造方案,还融合了陈江海在别的古城之中见识到的一些优点。
他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旦陵海古城被打造出来,绝对能够成为华夏首屈一指的存在。
陈江海甚至在其中还引入了影视城的理念。
当然,只是暂时提了一个方案,具体实施的方案可能还要再讨论。
毕竟这里面涉及的方方面面就更多了。
陈江海自己也不是专业人士。
这种事只有定下方向之后再进行完善。
方案写好后,陈江海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保无误之后,打开了邮箱。
可是邮箱一打开,他这才想起来,冯宗贤那边根本就没有邮箱。
现在大部分的政府单位,还没有电脑这样的办公工具。
就算是有,也不一定有网络。
这个时代的网络费用,还是相当高的。
陈江海想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然后把外面的颜飞叫进来。
邮件既然送不了的话,就让人亲自送过去吧!
这份方案冯宗贤那边究竟会不会同意,会不会完全采纳,陈江海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反正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要看冯宗贤自己的了。
他要是同意的话,陈江海肯定会出手帮忙,而且绝对下大力气。
冯宗贤要是不同意,他也会想别的办法对陵海进行必要的投资。
陈江海对于陵海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
毕竟那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而陵海也是他的崛起之地。
这一点,从他将秋海最初的小家电生产家底仍然保留在那边就可以看出来了。
坐在办公室里,想着刚才的方案,陈江海突然觉得冯宗贤想要采纳还是要顶着不小的压力。
从总体的环境来看,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的。
陈江海提出的这个方案,前期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为重要的是,冯宗贤如果真的去做,这件事情能落实到位吗?
上面要是不支持,下面要是有反对意见的话,冯宗贤还能继续推动吗?
想要做出这么大的改革,光有钱还不行。
这必须要得到陵海人的支持,不然的话恐怕进展会很缓慢。
陈江海知道事关民生,绝对不能马虎。
就看冯宗贤如何抉择了。
选择权现在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