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海刚才就注意到了台下人们议论纷纷,一边翻开本子,一边笑着说道:
“如果大家不信的话,可以随便报个号码,我就能把对应的名字给报出来。”
现在这种情况下,陈江海知道一定要先把局势稳定下来。
要是真的让大家起了疑心,这件事情就不好办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明智的人不多。
更多的人往往都会人云亦云,最后搞不好就要三人成虎了。
今天如此重要的日子,陈江海当然不希望有任何负面的东西存在。
见此情况,牟红中直接站起来,大声的问道:“我排多少号?”
他当然是非常相信陈江海。
而且也早就领教过陈江海的大气,牟红中绝对不会相信陈江海会在这种小事上玩花样。
一台大奔固然值点钱,可陈江海领导的秋海都已经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了,两百万根本不算什么。
陈江海微微一笑,很快就找出了牟红中的号码。
“八号,对不对?”
牟红中也没说话,只是把手上的号码给周围的人看。
镜头立即就给了一个大大的特写,并迅速的反映在大屏幕之上。
只见牟红手中展示的号码,正是八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牟红中这样做,就是给陈江海解围。
其他的人反应过来之后,感叹二人之间关系的同时,又不禁有些后悔。
如果刚才主动一点……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他们也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罢了。
此时,陈江海已经找到了相对应的号码。
看到这个号码对应的名字,陈江海也有点吃惊。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这个大奖竟然会被这个人拿走。
真可谓是无巧不成书。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刚才没有人上台领奖。
“柳总,怎么中奖了都不来领奖呢?”
陈江海一脸笑意的看向座位上面无表情的柳明智问道。
听到陈江海的话,众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目光全部聚集在了柳明智身上。
陈江海没有说出柳明智的名字,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只不过是听到柳总这两个字,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柳明智。
而且注意到陈江海此刻的眼神,那就更加笃定了这种猜测。
果然,柳明智微微一愣,随后面色僵硬的从口袋里把号码牌给拿出来了,正是一百零八号。
这一下,众人的眼神中全是玩味了。
他们也没想到秋海这个超级大奖,竟然是柳明智中了。
这实在是太巧了吧!
柳明智不愧是老江湖,很快就反应过来,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
他有些艰难的挤出了一丝笑容,解释了一句:“我都没有想着会中奖,根本就没有去看这个号码。”
对于柳明智的这个解释,陈江海微微一笑,没深究。
他自然能够理解柳明智此刻的心情。
“柳总恭喜你了,请上台领奖吧!”陈江海笑着提醒道。
在这个时候上台领奖,对柳明智来说,无异就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现在的柳明智觉得,任何人看他眼神中,似乎都带着一丝嘲笑。
让一向骄傲的柳明智,多少有点下不来台。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柳明智现在心中哪怕是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柳明智站了起来,感觉自己的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无比。
不过他随即深吸一口气,狠狠咬了咬牙,然后便挺起胸膛,装作若无其事的一步一步朝舞台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深呼吸,尽可能调整自己的情绪,把怒火和羞愤强行压下,让自己可以表现得更加轻松自如一些。
终于,等他走到舞台上的时候,脸上剩下的只有笑容了。
至于刚才阴沉的脸色,仿佛压根儿就不曾存在过一般。
不得不说,柳明智真的是个人物,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太过丢脸。
陈江海微微一笑,随后双手把大奔的钥匙给了柳明智。
柳明智接过以后说了一声谢谢,然后跟陈江海站在一起,让下面的记者拍了个照。
这种情况下,柳明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等记者拍完照他就直接下台去了。
不少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他。
因为谁都希望弄清楚一件事,这位柳总究竟是心胸宽广,还是故作姿态。
今天秋海的这个庆典,可以说举行得相当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里面的热点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陈江海最后抛出的一个重磅消息,和柳明智中奖的事。
这两件事,记者们觉得接下来将是全国热议的话题,并且可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对于秋海集团本身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一个企业多一些曝光度总是极好的。
尤其是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负面新闻。
第1411章 一针强心剂
当主持人宣布庆典结束时,一大帮记者们已经蜂拥走到了门口,开始堵人。
趁着这些商界大佬还没走,现在还能再采访一波。
反正此刻庆典已经完全结束,他们也不好找借口开溜。
而秋海的人想来也不至于站出来阻拦。
庆典一结束,陈江海跟岳宏盛打了个招呼之后,直接把倪星宇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倪老,今天辛苦您了。”
陈江海笑着说道,并邀请倪星宇坐到了沙发上,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
倪星宇摆了摆手,也顾不得喝什么茶,满脸期待问道:“我有什么辛苦的,你还是赶紧问下光刻机到哪里了吧?老头子我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了。”
关于这件事情,倪星宇其实一直都想问。
奈何刚才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也就忍了下来。
现在在办公室里就两个人,倪星宇可再也忍不住了。
这段日子里,他心中就只挂念着这件事情。
光刻机一日没有成功的运抵华夏,他就一日放不下心来。
陈江海听到倪星宇的问题后,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倪老,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急性子的人啊?”陈江海不由得开玩笑道。
倪星宇则是一脸焦急道:“这可是光刻机啊!”
“对于咱们的芯片产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用处。我一天没看到,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听了这话,陈江海不仅没有半点的介意,心里反倒全都是敬佩。
这才是一个科研人员应该有的态度。
在这些老专家的身上,陈江海看到了老一辈技术人员一心为公,甘于奉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国梦。
而且始终在为这个梦想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即便是老了,也从未停止。
“倪老您放心,光刻机已经在来的路上,相信接下来几天就能到达平山了。”
陈江海笑着回道,算是给老先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现在的物流速度,可达不到后世的那种程度。
更何况,光刻机这么大一个东西,要全部运过来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整个托运的过程都相当保密,这就更多了一些限制。
实际上对于这台光刻机,陈江海又何尝不期待呢。
这可是华夏的第一台光刻机呀!
一旦能够破解其中的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翻天覆地。
退一步说,有了光刻机,电脑芯片也算是真正有了着落。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倪星宇皱着眉头念叨着:“怎么会那么慢呢?这都快一个月了!”
陈江海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心说这已经很快了好不好!
不过他也完全能够理解这位老先生急迫的心情,赶紧安慰道:“倪老,您也不要着急,光刻机是不会丢的,这个您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江海,要不你打个电话催一催?”
倪星宇忍不住提议道。
看到倪星宇这个样子,陈江海也是有些无奈。
此时的倪星宇根本不像是一个科研人员,反而是一个在等心爱玩具的小孩子,所有的急切全都写在了脸上,丝毫不加掩饰。
这一天看不到光刻机,想必他是一天都放不下心。
陈江海于是对他说道:“明天早上我就让颜飞询问一下,让他第一时间就把结果告诉您。”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倪星宇原本还想再问的。
不过想了想,他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倪星宇其实也知道,他刚才的要求已经有点过分了。
这要是再说下去的话,保不齐陈江海会不开心。
其实他也知道,陈江海既然已经落实这件事情,光刻机肯定会在尽快的时间运抵目的地。
即便是他再怎么催促,也无济于事。
反倒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倪星宇对于这台机器实在是太在意了。
一天不搞到手,一天就放不下心来。
“好吧,那就这样吧!”倪星宇点了点头说道。
陈江海跟着关心地问道:“倪老,这两天在平山住的还好吗?”
“还行,就是有点担心光刻机。”倪星宇心不在焉回道。
陈江海现在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位老教授现在就像是着了魔一般,三两句不离光刻机。
就算是要跟他聊其他东西,想必他也听不进去的。
陈江海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跟着说道:“倪老,今天时间有点晚了,我让司机先送你回去休息吧!”
“行,听你的。”倪星宇点了点头。
秋海的庆典是落下了帷幕,平山的记者还在连夜赶稿。
今天这些劲爆的新闻,明天要是不上报纸,那就太可惜了。
第二天的报纸,基本上都是关于秋海这场庆典的消息。
可以说为了报道这些消息,这些报社都不吝篇幅。
甚至有的甚至还特意加了板面。
秋海昨天进行了全程直播,可是不看电视的人还是有不少。
或者说,现在还有很多家庭没有电视。
就算秋海直播了,他们也看不到。
现阶段,报纸才是最好的信息传播途径。
多看几份报纸,基本上就能了解昨天全国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而且报纸上说的很多东西往往更加详细,甚至还带着编者的分析,能够让人更加直观的了解事情原委。
因此即便是有人看过了新闻,还是很愿意再看一看报纸上面的内容。
《秋海,国内的第一家五百强民营企业》。
《秋海,一个创造奇迹的企业》。
《五百强企业,秋海五年交出的答卷》。
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围绕秋海问鼎福布斯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单这件事。
这个消息对于现在华夏的市场经济来说,绝对是一针强心剂。
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内的企业搭上了华夏崛起的顺风车,只要不自己出现问题,发展速度都很快。
然而这些快,只是相对于国内的市场而言。
一旦把这些企业跟外资相比的话,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太大了。
不管是在规模上,销售额,还是技术方面,两者都是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大部分人对于国内企业,都是抱着一种悲观态度。
他们认为,华夏企业起码还要再发展二、三十年,才有可能赶上国外的这些企业。
第1412章 真是自讨苦吃!
倒不是说这些企业家们太过于悲观,只是现在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确实不强。
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掌权者的眼界确实有些局限了。
他们认为,企业只要能赚钱那就是最好的。
至于什么企业前途发展的,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他们看来,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规模和销量。
只要这两者上去了,就是一个大的好的企业。
而他们作为领导者,就是相当成功的。
可是秋海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个局面。
秋海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在研发方面投入的金额,绝对是超过所有的同行。
正是这种超大额度的研发投入,才让秋海有了如今这样的成绩。
世界五百强企业,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美金!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秋海的出现给了所有华夏民族企业一个警钟。
一个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研发这一块。
只有自身的产品具备相当的科技含量推陈出新,才能牢牢的占据市场利于不败之地。
否则按部就班安于现状,只能被科技含量更高质量更好功能更全的产品淘汰掉。
《陈江海的讲话,惊醒了华夏的企业家》。
《一个企业的好坏标准,到底是什么》。
《再现技工贸和贸工技争论》。
报纸的第二个重点,那就是关于技工贸和贸工技两个流派之间的争论。
其中大部分篇幅,都是用来写陈江海的那一番发言。
这个发言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一点。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离不开自己的核心技术。
如果不能掌握属于自己的技术,等于脖子会经常的被人家卡住。
这种情况下,企业是不可能快速发展的。
很多人看完这些报道里,心里也担心了起来。
秋海用自己的例子向大家证明了一件事,研发是一个企业很重要的一环。
现如今的华夏企业,已经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如果再不想办法做出改变的话,未来绝对是不堪设想。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华夏企业,都是这个样子。
起码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知道了研发的重要性了。
比如作为秋海对手之一的海信集团,他们对于研发的投入就相当可观。
只是这一次秋海的出现,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点,在力度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调整。
经过陈江海的这一番话,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重视这一点,加入到技术创新,科技求生存的行列之中。
这样一来的话,陈江海的目的可以说就达到了。
大部分的报道,都是关于秋海和陈江海的。
至于第三个比较大的消息,也跟陈江海有关,可是主角却是柳明智。
《震惊!秋海要进军电脑行业》。
《电脑行业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