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激动地把手机交给旁边的同事,让对方赶紧帮忙拍照。
看到有这样的机会,其他员工也心动了,赶紧拿着手机全部过来了。
秋海工资高这点,从手机方面就能看出来。
这里的秋海员工,基本上人手一个先行者。
上面的拍照功能眼下正好用上。
实际上有事没事的时候,这些拥有先行者的秋海员工都多了个拍照的习惯,也因此常常会引来旁人羡慕的目光。
毕竟眼下的经济还不发达,手机仍然算是奢侈品。
能够拥有一部先行者,绝对是很多普通人羡慕的对象。
陈江海看到人这么多,不由得说道:“这么多人的话,不如我们合照一张吧!”
他这一次过来,陪家人吃吃火锅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则是想要给海底捞捧一捧场。
现在既然这么多员工都渴望跟自己合影留念,索性就满足他们的愿望好了。
这也算是一种互动,增强一下与员工之间的感情。
对于整个企业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听到陈江海开口了,大家顿时都是心花怒放,剩下一些没有手机的员工也跑了过来。
几乎所有人都在想着一件事,就冲着能跟陈江海合照,今天这顿饭就算不吃也不亏呀!
岳宏盛给陈江海和这些员工拍好照后,把手机还给了那个员工。
“行了,你们赶紧排队吧!不要耽误陈总吃饭了。”岳宏盛挥挥手,对众人提醒道。
岳宏盛开了口,这些员工也达到了目的,赶紧规规矩矩排队去了。
整个秋海上下的人知道,岳宏盛是绝对不能得罪的那种人。
他平时的时候或许很好说话,可是一旦开口提要求,绝对没有哪个敢不听话。
员工们对于岳宏盛这位秋海集团的二号人物,超级大管家还是充满敬畏的。
陈江海微微一笑,跟岳宏盛他们打了个招呼,便直接进饭店去了。
来到包间,陈江海笑着对林婉秋问道:“点好了吗?”
“已经点了,你看要不要再加点。”林婉秋微笑着把菜单递了过来。
陈江海挥手道:“不用,等吃完再说吧!”
坐下后,陈江海让服务员把经理叫过来。
一听到陈江海召唤,身为这家店面的经理彭洪文赶紧放下手里的其他事,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陈总,您叫我。”
彭洪文面对陈江海的时候满脸堆着笑容,显得十分恭敬。
陈江海直接问道:“今天来这里吃饭的秋海员工多吗?”
“百分之八十应该都是秋海员工和家属。只有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是其他的散客。”彭洪文立马回答道。
这家海底捞开在秋海大厦旁边,意图十分的明显。
今天开张第一天,来这么多秋海的员工,也是很正常的。
不得不说,就目前而言,秋海附近绝对是海底捞最好的选择。
陈江海点了点头,然后对彭洪文吩咐了一句:“今天秋海员工的消费全部记我账上,我来买单。”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彭洪文十分的惊讶,也很羡慕。
都说陈江海十分的大方,今天他总算是见识到了。
“好的陈总,那我现在就去交代下去。”彭洪文赶紧回答道。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大老板尚远明特别交代过,对待陈总一定要超过对待他。
另外一方面,彭洪文也是打心眼儿里将陈江海当成了偶像,因此即便是尚远明不说,他也会相当恭敬的对待陈江海。
真正见识过陈江海的豪气之后,在他心底对这位秋海老总的评价又立马提升了一个档次。
见彭洪文这样说了,陈江海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赶紧去办。
今天秋海这么多员工来吃饭,陈江海刚好在,这顿饭自然是由他来请的。
况且,他们在外面排了这么久的队,就当是排队的一点补偿了。
“爸妈,你们等会尝尝这个火锅味道怎么样?”
陈江海跟着扭头说道。
陈立业点点头道:“早就听说平山有一家海底捞要开业,很多人都说好吃呢。”
“这个火锅有什么好吃的,还不如自己在家做呢!”
王淑芬听他这么一说则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忍不住唠叨了一句。
对于王淑芬的唠叨,陈江海也没有放在心上。
至于作为老伴儿的陈立业显然也知道妻子的性格,无奈地瞥了陈江海一眼,干脆来个闭口不言。
第1450章 步子迈得有点大啊
陈家海当然能够理解母亲王淑芬的心情。
老一辈的人,勤俭节约惯了。
能在家里吃饭,他们绝对不会跑到外面来。
自从陈江海将生意一步步做大,家里可以说从来没有缺过钱。
如今的王淑芬手上现金不敢说有多少,但是百八十万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除非陈江海主动提出到外面吃,老夫妻两从来不会提这一茬。
在他们看来,外面饭馆的饭菜太贵了,真不划算!
很快,汤底和配菜就全部上来了。
陈江海在这里吃饭,彭洪文可不敢耽误。
他特意跑去叮嘱后厨,必须第一时间将陈江海这个包间的配菜全部搞定。
至于其他先来的客人,因为情况实在特殊,也只能破例违背以下原则,暂时缓一缓。
后厨原本有些诧异,不过当被告知是预留给陈江海那个包间的,便立即加快了速度。
现在这个年代,火锅店还真不多。
正是因为这样,海底捞才会发展的这么快。
这么一种新型的饮食,可以说瞬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况且它自身的味道也不错,而且对于食材的选择也极为多样化,就更能吸引了人来吃了。
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海底捞秉承的顾客至上,无微不至的服务了。
陈江海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岳宏盛他们总算是排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走进了海底捞的大厅之中。
看着店里面的装修,他们多少有点意外。
现如今的饭店里面,装修水平确实都很一般。
在海底捞这边,装修水平完全超出了其他饭店至少一个档次。
更为重要的是,海底捞的服务确实让他们无法挑剔。
坐下后,岳宏盛忍不住感慨道:“陈总亲戚这个海底捞,生意实在是太好了。”
“是啊!”
金智江赞同道,“平山排队要排这么久的饭店,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次也算是长了见识!”
童庆雄深以为然的点头道:“你看这服务员脸上,都带着笑容,进门就说欢迎光临,这态度根本不是其他饭店能比的。”
随后,三人在服务员的建议之下一合计,老老实实的点了个鸳鸯锅,然后又点了一堆的配菜。
鸭肠毛肚黄喉牛肉,全都是最经典的涮火锅系列菜品。
因为对于火锅这种美食不很熟,趁着让服务员帮忙打油碟的工夫,岳宏盛特意看了一下价格,忍不住摇了摇头感慨道:“这价格真对得起这服务啊!”
随后,金智江和童庆雄也满怀好奇的拿过账单一看,顿时明白了岳宏盛为什么会有此感叹。
因为凭他们的工资来说,就算天天吃都没压力,就怕菊花有压力。
“是啊,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金智江笑着说道。
童庆雄则是嘿嘿一笑:“咱们陈总眼光高的很,既然连他都认可的东西,味道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你也不好好的想一想,秋海食堂那位阎大厨。对于食堂大锅菜咱们陈总都那么挑剔,而且海底捞又能发展如此迅速,味道肯定没得说。”
金智江点头笑道:“反正只要合咱们口味,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咱们也可以时不时的来吃上一顿,喝喝小酒。”
二人说这话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将目光看向岳宏盛。
岳宏盛哪里会不知道这二人的意思,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有空的时候你们就给我打电话吧!不过下一次可要带上家属。”
听到岳宏盛说带家属,金志江和童庆雄都是微微一愣,显然没有反应过来。
岳宏盛虽然知道为什么二人会是如此反应,但却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笑而不语。
他与宋婷婷之间的事,眼下在集团内部恐怕也只有陈江海比较清楚。
至于其他人,最多也只是猜测。
毕竟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如今尚未公开。
当然,对于眼前这二位,倒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或许下次一起约饭的时候,就可以隆重的介绍一下宋婷婷了。
想到此处,岳宏盛又忍不住在心底对陈江海一阵感激。
……
陈江海一家人吃完从包间出来,周围的秋海员工,都纷纷站起来打招呼。
至于其他少数并非来自于秋海的散客,大家都停下了吃东西的动作,双眼直勾勾的朝着陈江海这边看了过来。
很多人对于陈江海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刚才陈江海进来的时候直接就进了包间,虽然知道他也在这里,却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离得很近。
陈江海一路笑着回应着这些员工来,然后来到了岳宏盛他们这边。
岳宏盛他们三个想站起来,却被陈江海拦住了。
“行了行了,坐着吃你们的吧,味道怎么样?”陈江海笑着问道。
岳宏盛赶紧道:“陈总,味道是真的不错。”
陈江海听了哈哈一笑道:“好吃那就多吃一点,今天我请客。”
说完,陈江海又抬起头来,对着众人大声说道:“各位秋海的员工,今天这顿我买单,大家随便吃。”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秋海的员工全部站起来使劲拍掌。
剩下不是秋海的人,眼中全是羡慕。
其实,刚才身为店长的彭洪文就让人过来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只能感叹自己不是陈总的员工。
陈江海对着众人微微点头,随后跟岳宏盛他们打了个声招呼,就直接离开了。
刚回到家,陈江海就接到了陈舒瑶的电话。
“江海,我准备扩大封缸酒的生产规模。”
听了这话,陈江不由得问道:“怎么,封缸酒的销量上来了?”
“没错,现在卖的太火了,产量有点跟不上了。”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陈舒瑶很开心,也有些激动。
能够这么短时间就在白酒市场上打下一片天地,也是让她万万没想到。
陈江海直接问道:“那你准备扩大到什么规模?”
“按照现在的速度,我觉得年产量在三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陈舒瑶飞快的报出了一个数字。
显然在打电话之前,她心中早已有了具体的答案。
陈江海对此倒是极为满意。
陈舒瑶是越来越成熟了,能够提前考虑到这些,甭管数据对不对,都是一件好事。
陈江海稍微估算了一下,一瓶封缸酒的重量大概在一斤左右。
三百万瓶就代表着家美一年要生产一百五十吨的酒。
陈江海摇摇头道:“舒瑶,步子迈得有点大啊,这个规模还是减一减吧。”
听到这个否定,陈舒瑶不由得愣住了。
第145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现如今白酒的生意,那可是相当的好。
如果扩大生产的话,绝对能抢更多的市场。
这对于封缸酒来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陈舒瑶实在是想不通,陈江海为什么会让她控制产量?
难道是怕封缸酒规模扩张的太快,导致出现问题吗?
“江海,我不明白你这是什么意思?”
陈舒瑶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陈江海赶紧解释道:“现在上面正在限制白酒行业,我估计这几年华夏白酒行业的销量,不会很好。”
“现在封缸酒要做的,就是稳固销售渠道。做好这个就算成功了。反正我们现在的名气已经足够了。”
听完陈江海的话,陈舒瑶却是一脸的疑惑。
“江海,你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我怎么不知道?”
陈江海笑道:“你多看点报纸,就知道这些信息了。”
现在这个年代,报纸是传播消息的最大途径。
想要知道国内经济是什么样的环境,看报纸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陈江海不用看报纸,他对于历史的走向,那绝对要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很多。
起码在每个事的大方向上,陈江海知道的是一清二楚。
在华夏白酒的历史上,秦池,孔府宴酒,孔府家酒等品牌,一开始都很热卖,甚至炙手可热,风头无两。
可是到最后都衰落了。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一点,那就是上面开始控制白酒行业。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华夏现在的粮食不够了。
从九六年开始,农业产量每年都在下降,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
在九十年代,华夏能不能自己养活十数亿的国民,这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
白酒行业,恰恰是最消耗粮食的一个行业。
白酒造的多了,意味着粮食存量会大大减小。
正是考虑到这么一个问题,国家才开始出台相关的政策限制白酒。
当然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在那个时代很好的解决了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
陈江海清楚记得,正是从今年开始,上面开始不断限制白酒广告,限制白酒的产能。
同时,政府鼓励消费者们喝啤酒,红酒等其他替代品。
这些消耗粮食不多的酒类,税率都要比白酒低不少。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华夏每年的白酒产量,从今年最巅峰的八百万吨,迅速降到两千年的五百万吨。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降下去,一直降到了三百五十万吨才算是稳定下来。
封缸酒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冒然把规模扩大到一百五万吨的话,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因此陈江海当然要制止。
按照原来的历史,从九七年开始,全国上下到处有酒厂倒闭,整个行业都十分的萧条。
一直到零四年,国内自身的粮食产量上来了,才开始不再限制白酒。
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中央把白酒的消费税降低了百分之五,同时开放了生产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的白酒行业才迅速的恢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