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轴双城的前期资金,大部分是秋海在投入。
  也就是说,陈江海是在拿秋海的钱,在发展这个二人合资的建筑公司。
  在其他人看来,可能会觉得陈江海这个买卖有点不划算。
  前期投入了那么多的钱,做一个还不知道结果的工程。
  这样干最多也就是让建筑公司收获一点经验。
  至于收益的话,现在谁都不敢保证,这个一轴双城一定会盈利。
  要是不能盈利的话,那亏本可就亏大发了。
  霍家祥当然不会这样想。
  陈江海这样的人,会无的放矢吗?
  他只觉得,陈江海的眼光实在是太超前了。
  投资这个东西,总会有风险存在的。
  如果你投资一个小公司,可能一年赚个几十万,几百万也就顶天了。
  然而,你投资一个城市的话,那未来能赚的钱,绝对会让所有人惊掉下巴。
  现在的商人,谁能有这样的魄力!
  况且陈江海才多大,三十岁不到!
  霍家祥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将陈江海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看待,但是仍然没有想到,陈江海这样的年纪,在商界上的眼光,已经如此超前。
  即便是他,也觉得叹为观止。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陵海这个新城建立起来,绝对会为陈江海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这对于陈江海来说,绝对是一个十分划算的买卖。
  那他需要付出的,无非就是前期的资金投入。
  可一旦这个项目完成,他能收获什么呢?
  首先,就是巨大的名声。
  陈江海自己出资建立新城,这里面所能带来的名声,绝对不是其他东西可以比拟的。
  同时,秋海还能享受到新城来的巨大收益。
  别人可能无法理解,陵海这座新城一旦建立,究竟会带来什么。
  站在霍家祥这种高度的人却十分的清楚,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投资。
  商业投资,投资的可不仅仅是商业。
  新城的建立,肯定会吸引不少外资前来投资。
  光是这一点,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好处了。
  至于其他的,名声,赞扬,国家的肯定,这些一时说都说不完。
  总之就是好处多多,绝对超过常人的想象。
  “江海,你真的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啊!”霍家祥忍不住说道。
  陈江海微微一笑,很是谦虚的说道:“霍老,我只是运气好而已。”
  面对陈江海的谦虚,霍家祥心里真的是感慨万千。
  如果自己的家族,能够拥有像陈江海这样的后辈,那该有多好呀!
  这种想法,霍家祥只能稍微在心里想一下。
  陈江海这样的人,可以说百年难得出一个。
  真要出在他们霍家,他还不得做梦都笑醒。
  “江海,这件事,我想入股。”霍家祥极为干脆的说道。
  这样一个投资的好机会,霍家祥这样高瞻远瞩的人物既然知道了,自然不会放过。
  尤其是发起人还是陈江海,那他就有绝对的理由参与其中。
  这样的大好事如果一旦错过的话,肯定是要后悔的。
  听到霍家祥的话,陈江海微微一笑。
  霍家祥的反应,倒是跟他猜的差不多。
  今天他之所以给这位老爷子打这个电话,就是想拉他一起入伙。
  霍家祥这个人,为国家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得到了高层的一致肯定。
  其地位之高,几乎无人能及。
  就冲这一点,陈江海觉得拉他入伙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撇开人脉不论,有霍家祥这样的大资本进入内地,内地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更加的迅速。
  这也是陈江海渴望见到的结果。
  他也没有含糊,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两人商量好见面的时间,到时候当面谈一下这件事。
  霍家祥年纪大了,他决定派自己的大儿子霍中英前来跟陈江海见面。
  陈江海自然没有说什么,直接答应了下来。
  霍中英能够亲自过来,足见霍老爷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只要冯宗贤那边把方案定下来了,新城这边的建设随时可以开始。
  这件事陈江海随后也告诉了许大印。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许大印肯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临时抱佛脚的话,难免手忙脚乱。
  许大印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的激动。
  他完全没有想到,陈江海居然如此大的手笔,投资了一个城市。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项艰巨但是潜力无限的项目,即将交到自己手上。
  陈江海和霍家祥成立的这家建筑公司,名字叫做民光。
  民光,民族之光的意思。
  公司成立之后,陈江海便让许大印掌管了这家公司。
  一开始接的,都是些小项目,最大一个,也就是正在兴建的秋海员工小区这个工程。
  经过这些项目的锻炼,徐大印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地产公司经理了。
  起码关于搞房地产的一些基本要素,徐大印都十分了解。
  眼下秋海员工小区的主体工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现在有新城这样的大项目,对于民光来说,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
  民光现在是有资金,有经验,又有项目。
  想要发展起来,那真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许大印怎么也没想到,他碰到陈江海之后,事业发展的会如此迅速和顺利。
  已过而立之年的许大印,遇到了陈江海之后,人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此时徐大印的心里,对陈江海那是满满的感激。
  没有陈江海的话,就没有他许大印的今天。
  现在如此重大的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上,足见陈江海对他信任的同时,他也是憋足了一口气,要好好的证明一下自己。
  ……
  秋海在国内发展极快的时候,暹罗国的股市已经起了不少的风波。
  方爱国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便立马从香江回到了暹罗。
  在股市混了这么久,方爱国对于股市的风吹草动,可以说十分的敏感。
  暹罗现在的股市看似平稳,但那些嗅觉敏锐的人都能感觉到,这种平稳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实则早已经是暗流涌动。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的,指不定就得掀起怎样的风浪。
  这要是没有事发生的话,打死方爱国都不相信。
  方爱国心里有一种预感,他觉得这段时间,暹罗的股市肯定会发生大事。
  因为得到过陈江海的指点,他已经认定,这样的大事,肯定跟索特斯所领导的量子基金有所关联。
  索特斯前两次的进攻,已经把他的意图,暴露的十分明显。
  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1459章 秋海号
  一想到这件事,方爱国并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十分兴奋,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经过前几次股市大战后,方爱国越来越喜欢上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了。
  来到暹罗后,方爱国立刻开始对这边外汇市场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调查后,他发现已经有人在开始抛售暹罗币了。
  一开始还是小规模的抛售,可是这种抛售已经引起了连锁反应,外汇市场开始微微的震动起来。
  同时,市面上也开始有了各种流言蜚语。
  流言的内容也很简单,暹罗国的经济受创,暹罗币会大大贬值。
  这种情况下,只要这个传闻再流传一段时间,方爱国相信绝对会有很多人相信。
  到那个时候,可能会有大量的人开始抛售暹罗币。
  随着外汇市场的动荡,很快就能反应到股市之中,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暹罗股市绝对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方爱国这么熟悉这种套路,是因为他已经遇到两次了。
  前两次索特斯进攻暹罗的时候,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办法。
  不过那个时候的流言蜚语,并不是很严重。
  再加上暹罗政府反应快,索特斯这才铩羽而归。
  像索特斯这样的人,只要一找到其中的漏洞或者薄弱环节,肯定会有更多的办法去进攻。
  在了解到整个外汇市场走向后,方爱国立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江海。
  陈江海微微一笑。
  看样子,索特斯是已经等不及了。
  按照前世的进程,索特斯会在今年七月份开始发起进攻。
  陈江海的出现,让这个进程提前了不少。
  按照陈江海的估计,暹罗和索特斯的这场战争,应该会在四月份左右全面爆发。
  到那个时候,暹罗的外汇市场将会成为一个惨烈的战场。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个战场最终会变成修罗地狱,血流成河,尸骨不存。
  很少有人能够幸免于难。
  那一战,将会引发这些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这场可怕的金融风暴,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整个亚洲。
  破坏力空前,绝对令人难以想象。
  唯一没怎么受影响的,就是应对得当的华夏了。
  香江在这场金融风波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
  不过最后依靠华夏的全力支持,在这场风暴之中挺了下来。
  索特斯在狙击暹罗成功后,便把目光放在了香江身上。
  对于索特斯而言,这绝对是比暹罗还要肥的一块肉。
  处心积虑了如此之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布置了这么一个局,不狠狠的咬上一口,这头贪婪的金融大鳄怎么能够甘心!
  这一次,索特斯可谓是遭遇了滑铁卢,遇到了强势的华夏政府,结果可以说是输的很惨。
  平心而论,如果单靠香江自身力量的话,确实难以抵挡索特斯的攻势。
  可是索特斯忘记了一件事情,香江的背后可是站着泱泱大国华夏。
  想要跟华夏作对,索特斯还是不够格的。
  陈江海甩开这些念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在暹罗这个战场,赚点钱才是王道。
  他能够从索特斯的量子基金手上多分一点资金,对方就少一点。
  此消彼长,到时候在香江战场上,他就有了更多的胜算。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方爱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这次说什么也要趁着机会好好的捞一笔才行。
  此时方爱国在股市里,完全可以说是老手了。
  陈江海只要稍微点拨他一下,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股市的风云,九七金融危机,也即将全面拉开序幕。
  ……
  三月十五号,陈江海斥巨资购买的私人飞机,总算一切手续都办妥了。
  陈江海在知道后,忍不住带着颜飞就直接去了机场。
  来到机场后,机场人员便恭敬的把陈江海一行带到了跑道上。
  来到外面,陈江海一眼便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架飞机。
  秋海号,这就是陈江海私人飞机的名字。
  原本陈江海是想加秋海电器上去的话,结果想了一下,还是觉得简单点好。
  有秋海这两个字在,就已经足够了。
  秋海是一个品牌,没必要拘泥于电器这一个行业上。
  况且现在他投资的行业也很多,所以就叫做秋海号最为合适。
  陈江海正在看飞机的时候,不远处的跑进来了两个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
  机场的工作人员看到后,微微一皱眉,却也没有做些什么。
  现在这个年代的记者,可不是那么好得罪的。
  他们往往代表了官方的声音,是属于官方的喉舌。
  这种情况下,身为一个记者便有着很大的权利。
  称呼他们无冕之王一点也不为过。
  起码进入机场之类的地方,根本没有人敢拦着。
  两个记者十分兴奋,他们竟然在这里看到了陈江海。
  其中一个记者说道:“我没看错吧?那位是秋海陈总?”
  “没错,就是他!”另一个记者十分的激动。
  原本他们今天接到了独家消息,说机场会来一架私人飞机。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还能在这里遇到陈江海。
  九十年代能够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这绝对是一件轰动全国的事。
  为了这个新闻,他们两个花了不少功夫。
  今天特意跑到这边来,就是为了这第一手资料。
  只能说,今天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
  陈江海的出现,让两个人立马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架私人飞机的主人,就是陈江海!
  一架私人飞机,这样的新闻已经能够轰动全国了。
  要是再加上陈江海,这个新闻带来的轰动,不亚于炸弹。
  一想到这里,两个人都十分的激动。
  只是他们同时又感叹陈江海的低调。
  恐怕如果换成其他的富豪,要是拥有了私人飞机这样的东西,肯定会大肆宣扬一番。
  “我可是了解过,一架普通的私人飞机,价格高达几百万美刀,陈总这架可是湾流,价格在千万级别以上!”
  说完后,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全是惊骇。
  这么简单算一下,一架私人飞机的价格,已经快要上亿软妹币了。
  眼下万元户已经很常见了。
  但花近一个亿买一架私人飞机,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第1460章 这得花多少钱啊?
  一个亿普通人就算再怎么花,再怎么吃喝玩乐,一辈子都花不完。
  现在这么一大笔钱,花在了一架私人飞机上。
  要知道国内现在航空管制还是比较严的,就算有私人飞机,恐怕一年也用了不几次。
  关键是,像这样的私人飞机,平时养护还需要一大笔的钱。
  至少都是数以百万计的。
  一想到这个,两人对于陈江海的财富认知,算是有了个全新的了解。
  他们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他们不懂。
  其实对于这一点,两个记者还是估计错误了。
  这架湾流的价格,是四千三百万美刀,换算成人民币是三亿多。
  两个记者要是知道这一点,恐怕更要惊呆了。
  “陈江海真是太有钱了!”一个记者咂了咂嘴道。
  同伴则深以为然道:“那是自然,陈江海手中的秋海,简直就是个印钞机啊!不对,他赚钱的速度,就算印钞机都比不上。”
  这架私人飞机要是曝光的话,陈江海肯定是稳坐国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