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8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方国家玩游戏,追求的是探索游戏过程中的乐趣。
  可是国人玩游戏的目的何在?
  就是为了在游戏中找寻自己的存在。
  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装逼。
  就冲着这一点,很多人玩游戏的目的,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玩游戏。
  不然的话,前世华夏的游戏代练,卖金,就不会这么猖狂了。
  本来玩游戏是为了放松,可是有的人,硬生生给玩成了职业。
  只能说,有需求就供应。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把游戏当职业,自然是因为市场有需求。
  有的人为了等级,有的人为了装备。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全世界最热火的游戏魔兽世界来说。
  在这个游戏中,唯一花钱的地方那就是点卡。
  到了国内,这个游戏完全变了样。
  金团,金主全部出现了一款这样的游戏。
  好好的一个游戏,硬是被人玩成了工作。
  整个华夏的玩家群体当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享受的不是游戏带来的乐趣,而是享受游戏中玩家给他们带来的那种崇拜感。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一年下来,花在游戏上的钱,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甚至有一些月薪只有二,三千的人,竟然跑去贷款给游戏充值买装备,最后搞得负债累累,生活变得一地鸡毛。
  这件事情在后世,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陈江海那个时候,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做。
  后来才知道,实际上都是虚荣心作祟。


第1743章 这是一种讽刺
  当然,华夏的网络游戏做不好,跟玩家是有关系。
  可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国内的游戏环境,对于游戏厂家来说,太不友好了。
  你老老实实去做游戏的话,可能赚不了多少钱。
  但你套一个游戏壳子,里面设置一堆氪金项目,反而能够赚到钱。
  这种情况下,游戏厂商会怎么选择,一目了然。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让很多厂家根本没把心思放在研发游戏上面。
  他们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怎么快速的捞一笔钱。
  捞了第一笔,这游戏还能运营的话,那就捞第二笔。
  捞不下去了的话,那就再做一个游戏,重新捞。
  能氪金的游戏,才是市场受欢迎的游戏。
  因为那些软妹币玩家很喜欢。
  他们能够利用金钱的优势,在游戏之中轻轻松松的寻找到自己希望的快感。
  如此一来的话,所有的游戏厂家都是依葫芦画瓢。
  好游戏自然也就做不出来,整个网络游戏的环境也是越来越差。
  那些好好做游戏的公司,最后全部都倒闭了。
  反而是那些抄游戏的公司,却全部存活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见陈江海半天没说话,刘建明忍不住轻声道:“陈总,您觉得我刚才的建议怎么样?”
  “既然你有想法的话,那就按照你的来。”陈江海笑了笑道。
  刘建明能够自己想出方向来,真的很让陈江海意外。
  这种情况下,陈江海知道自己完全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刘建明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现在他缺的就是信心。
  陈江海现在这话,就等于是在给他信心。
  “陈总,您刚才说什么?”
  刘建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抬起头来瞪大双眼直直的看着陈江海。
  陈江海扬眉道:“怎么?对自己没有信心吗?”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刘建明立马重重的点了点头道:“陈总,有信心,非常有信心!”
  “那就好,放开手去干,相信你会跟我带来惊喜的。”陈江海笑着鼓励道。
  能够得到陈江海这样的评价,刘建明心里十分的感激。
  满心激动的刘建明,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离开。
  他想在陈江海面前再稍微表现一下自己,证明自己是完全能够胜任分公司老总这个职务的。
  “陈总,我认为国内的网络游戏市场并不是很好。可是单机游戏这一块,很有发展前途。”
  刘建明能够提出这个建议,再一次让陈江海侧目不已。
  看来对于国内游戏市场这一块,刘建明确实下过功夫。
  不然的话,他绝对不知道单机游戏跟网络游戏之间的差距。
  可是刘建明的这种想法,在陈江海看来实在有点不可靠。
  现在国内的单机游戏发展,确实要比网络游戏好。
  可是单机游戏有一个巨大的隐患,这是很多游戏厂家都无法解决的事。
  盗版,是制约华夏单机游戏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
  现阶段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不可能的。
  谁要是做游戏的话,底裤都会赔光。
  陈江海刚给了刘建明信心,自然不能现在就打击他。
  “先把网络游戏这块做好,再来考虑单机游戏。”陈江海直接给了结论。
  对于这一点,刘建明也就没再说什么。
  刚才是他太想表现了,才会这么说的。
  如果陈江海真的答应了,那他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在陈江海这里得到了信心的刘建明,信心满满的走了。
  在他看来,这次去国外,他肯定是要带回成绩来才行。
  不然的话,就是辜负了陈江海对他的信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江海是两点一线,要么去公司,要么待在家里陪老婆孩子。
  白小月还是跟往常一样,时不时来家里吃饭。
  不过对于陈江海的态度,现在都是爱答不理的状态。
  一开始,陈江海还有点不习惯。
  过了一段时间后,陈江海也乐的清闲。
  这小丫头不主动惹他,可是好事一件。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三号这天,陈江海接到了潘文斌的电话。
  潘文斌这次是来帮钟登华传话的。
  龙江大桥要开工了。
  这种情况下,钟登华想请陈江海去参加开工仪式。
  对于这个要求,陈江海想都没想,就直接给拒绝了。
  “陈总,你是说不想去?”
  潘文斌一脸的诧异,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过来的时候想到了各种情况。
  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因为陈江海直接就拒绝了,没有半点的犹豫,甚至哪怕是一个像样一点的理由都懒得去找。
  陈江海笑着解释道:“潘校长,我现在是借钱,不是投资,去了别人还以为我去催债呢!”
  面对陈江海的玩笑话,潘文斌自然是不会当真的。
  “陈总,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对你,对秋海都有好处的。”潘文斌不死心,赶紧劝说了一句。
  然而这件事情,陈江海已经做了决定,自然是不会再更改的。
  “潘校长,替我跟钟教授说声对不起。”陈江海一脸诚恳的说道。
  潘文斌此时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对方心意已决,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
  刚才陈江海说的话,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对于别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宣传的好机会。
  可是对陈江海来说,并没有那么多重要。
  说不定陈江海到了现场后,蹭热度的反而的龙江大桥了。
  得到了回答后,潘文斌便赶紧在第一时间告诉了钟登华这个结果。
  十五号龙江大桥正式开工,钟登华要向外界公布参加仪式的名单。
  陈江海能不能来,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知道结果后,钟登华是一脸的失望。
  原本他还以为,陈江海有很大的可能会来。
  龙江大桥,可以说是西江省这些年来,最大的一个工程了。
  陈江海要是来的话,肯定能为秋海好好的宣传一番。
  没想到陈江海根本就没想过,直接就拒绝了。
  “老钟,我早就跟你说过,你要做好陈总不来的准备。”潘文斌跟着说道。
  钟登华十分的不理解,重重叹了一口气:“你说陈总怎么就不愿意来呢?”


第1744章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你也不看看,陈总是那种喜欢这种场合的人吗?”
  潘文斌脸上同样挂着一抹无奈之色。
  听到这里,钟登华也明白过来了。
  陈江海跟一般的企业家不同,他为人太过于低调了。
  在秋海发展的前期,陈江海还多次上过电视和报纸。
  等秋海发展起来后,陈江海露面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点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无法理解的。
  对于别人的不理解,陈江海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
  “陈总不能来,实在是太可惜了。”钟登华感叹道。
  潘文斌却是提醒道:“陈总人虽然没到,但是你们的心意不能少啊!”
  对于潘文斌的这番话,钟登华自然是清楚意思的。
  “你放心好了。”
  钟登华直接道,“没有陈总的帮忙,大桥不会这么快开工的,这个人情我记住了。”
  潘文斌哈哈一笑:“你知道就好,我就不耽误你忙了,挂了啊!”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五号,龙江大桥的开工仪式,在龙江边正式举行。
  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后,钟登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对于这样的采访,钟登华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
  采访的后半段,钟登华感谢了很多人,都是对这座大桥有过帮助的人。
  钟登华特意把陈江海放在最后,好好的感谢了一番。
  听到钟登华这样说,记者顿时就来兴趣了。
  现在的新闻,只要跟陈江海和秋海有关系的,关注的人绝对多。
  钟登华说感谢陈江海,让记者们一下就察觉到,这里面有大新闻可挖。
  记者连忙问道:“钟教授,这件事能说的详细一点吗?”
  “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钟登华笑着说道。
  他现在把陈江海说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让记者发问。
  随后,钟登华便把这件事情的前后经过当场说了出来。
  “……所以,如果没有陈总的帮忙,我们龙江大桥是没有可能这么快开工的。在这里我再次真诚地感谢陈总的大力支持。”
  钟登华最后说道,同时对着镜头深深的鞠了一躬,态度极为诚恳。
  此时的记者们一脸的高兴。
  陈江海出资帮助龙江大桥,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新闻。
  有记者忍不住问道:“钟教授,为什么不把陈总请过来呢?”
  对于有记者会关心这件事,钟登华自然是早就有所预料的。
  他微微一笑,语气淡然的说道:“这一点,也是我最佩服陈总的地方。”
  “陈总对我们项目的帮助这么大,我们自然有邀请过他。不过陈总说这件事情他只是尽了一份西江人的责任,婉拒了咱们的邀请,并没有到场。”
  钟登华的这个回答,让记者们都十分的意外。
  要知道,此时的龙江大桥,很多西江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
  这一点,从今天到场的媒体就能看得出来。
  能够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机会。
  面对这样的宣传机会,陈江海竟然拒绝了。
  如果有人说陈江海出资帮龙江大桥项目,是为了出名的话,想必没有人会相信。
  有了钟登华的这个回答,记者们也就知道这报道接下来要怎么写了。
  第二天,西江电视台就大肆报道了这个新闻。
  齐静易一听说新闻跟陈江海有关,那宣传的力度立马就上去了。
  现在西江电视台的收视率,已经完全稳定了下来。
  齐静易知道这个耀眼的成绩,离不开陈江海的帮忙。
  现在只要有关于陈江海的消息,齐静易都会把它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因为齐静易实在想不出究竟应该如何回报陈江海。
  他只是一个省电视台的台长而已,能为陈江海做的恐怕也只有这些了。
  奈何陈江海一直没有齐静易他机会,根本没有什么是齐静易能帮得上忙的。
  现在这件事,对于齐静易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个西江的人都知道了秋海在背后做出的贡献。
  一时之间,陈江海在西江的风评,又上升了不少。
  众人对于陈江海的评价也上升了一个台阶。
  能够拿钱出来做公益,出资帮助西江建设龙江大桥,陈江海一分钱都没有赚。
  就冲着这一点,很多消费者对于秋海的印象是越来越好。
  相信他们下一次购买电器的时候,第一个考虑的品牌绝对会是秋海。
  经过这么一件事,秋海在整个西江的名声,可以说已经到达了顶峰。
  在整个西江省内,没有任何一家电器企业能够跟秋海竞争。
  陈江海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也是哭笑不得。
  当初他之所以拒绝潘文斌,就是不想去蹭这个热度。
  没想到钟登华这边,主动把他给曝光了出来。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陈江海直接拿起手机,拨通了潘文斌的电话。
  “潘校长,你有钟教授的电话吗?”陈江海直接问道。
  听到陈江海的问题,潘文斌心中微微一凛,没来由的有些紧张起来。
  “陈总,你找钟教授有什么事情吗?”潘文斌试探性的问道。
  陈江海也没瞒着他,干脆地说道:“是关于昨天的新闻。”
  “是不是我们哪里做的不对吗?”潘文斌这下子就更紧张了,连忙小心翼翼的问道。
  听到潘文斌的问题,陈江海忍不住笑了起来。
  “潘校长你想多了,我只是想亲自感谢一下钟教授。”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潘文斌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潘文斌还以为他们的擅作主张,让陈江海生气了。
  现在看来,完全是他想多了。
  潘文斌开玩笑道:“陈总,你刚才可是吓得我不轻啊!”
  “难道在潘校长的眼里,我就是这么一个容易生气的人吗?”陈江海笑着问道。
  潘文斌哪里敢接这话,赶紧道:“陈总,我刚才是开玩笑,你可不要当真。”
  “我也是在开玩笑,你可别当真啊!”陈江海笑着说道。
  随后,两个人哈哈一笑,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潘文斌在知道陈江海的意图后,赶紧把钟登华的电话告诉了陈江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