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之最强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香江之最强大亨-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尔伯格先生成为我们甲库顾问公司在北美分公司的负责人,人工是你现在在在贝尔斯登的两倍,同时在完成每一个项目之后,都会有3%的利润分红!”
  将杰里科尔伯格这样的人物请到香江去,是不可能的。
  但是杰里科尔伯格这个人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够将他招入公司,对于楚欢在北美的投资将会有着巨大的帮助。
  所以楚欢愿意拿出高薪,同时还拿出利润分红来吸引杰里科尔伯格。
  另外,楚欢在来北美之前,已经在马继祖哪里拿到了一些关于杰里科尔伯格的资料,知道杰里科尔伯格在贝尔斯登的工作并不是非常顺利。
  杰里科尔伯格擅长的是并购,收购,而不是财务。
  这也是为什么等到了明年的时候,杰里科尔伯格会连同另外两位成立KKR的原因之一。
  琳达在旁认为楚欢有些异想天开了,贝尔斯登可是北美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杰里科尔伯格作为贝尔斯登财务部的高管之一,就算是人工增加一倍,也应该不会前去楚欢这个不知名的投资公司才对!
  在这个世纪,贝尔斯登确实是北美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甚至还是华尔街的门面之一,但等到了下个世纪的时候,贝尔斯登就会因为北美的次贷危机陷入破产边缘。
  贝尔斯登的危机来自于其对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及其相关衍生产品的押注,高度依赖短期回购市场的融资,通过借入隔夜资金来维续长期资产。
  07年底贝尔斯登的存量短期回购超过1000亿美元,短期资金与资产的利差,成就了贝尔斯登的高利润。
  当然在市场充满信心的时候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市场失去了信任,那么一场可怕的危机便来临了。
  2008年3月,由于北美房地产市场进行下行周期,以房地产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相关衍生品摧毁了市场对贝尔斯登的信心。
  贝尔斯登先是爆发了资产缩水,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破产,信用等级下调,被投资者起诉等,然后遭遇了流动性灾难,在资产大幅缩水后,客户纷纷撤出资金,交易对手们也不愿意继续融资给贝尔斯登了,即使是贝尔斯登拿出美国国债作为回购抵押品也无济于事。
  仅仅一个星期时间,贝尔斯登的现金储备就从180亿缩水到2亿,已经完全不能通过回购市场来完成血液循环,形势及及可危。
  于是到了3月13日,贝尔斯登不得不向美联储求援,否则就要破产。
  而贝尔斯登当时拥有高达约3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而这些资产主要是次级按揭贷款、商业房屋抵押贷款证券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金融资产,这些资产的流动性很差,没有交易市场,因此如果这些资产在破产中被贱卖,很可能会引起市场连锁反应,从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预示美联储决定介入。
  一开始,美联储考虑推动北美财政部动用外汇稳定基金,将贝尔斯登直接收购,变成国有化的投资银行,但是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前高盛CEO汉克·保尔森并没有同意,于是美联储决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但作为中央银行,美联储并没有直接收购贝尔斯登的权限,所以,美联储通过大型商业银行—****银行完成对贝尔斯登的托管。
  这其实和这次华国央行通过建行来完成对包商银行的托管异曲同工。
  于是美联储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银行提供130亿美元贷款,****向贝尔斯登提供期限为28天的担保融资。
  在这个链条里,****充当”资金过桥”的角色,而且有美联储和****的背书,市场更容易接受。
  ****最后也以2美元美股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这头巨熊,曾经风光无限的贝尔斯登从此消失在了华尔街。
  即便杰里科尔伯格是一位收购天才,也不可能看到这么远的事情。
  但现在的杰里科尔伯格确实是有想法在贝尔斯登出来单干。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来自香江的楚欢竟然想要让自己加入他的公司。
  有想法单干的人,自然是不希望继续寄人篱下了,但杰里科尔伯格也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自己不会加入楚欢的公司,但如果可以让楚欢为自己的新公司进行投资,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楚先生,亲自从香江飞到纽约来,又特意选择了在这个时间段,我想应该不单单是想要让我加入贵公司吧?”
  在接到了琳达的电话之后,杰里科尔伯格便特意从各种资料中,找到了关于楚欢的各种信息,虽然没有办法跟香江那边的详细相比,但杰里科尔伯格也知道了现在楚欢所面临的问题!
  那就是现在香江媒体关于楚欢出现的现金危机的问题!
  偏偏这个时候,楚欢来到了北美,来到了华尔街。
  杰里科尔伯格认为楚欢是为了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过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楚欢欣赏杰里科尔伯格想要将其招入麾下的原因了,这个人非常的聪明!
  楚欢没有直接回答杰里科尔伯格的话,而是将刚刚琳达递给自己的资料,拿了几份递给了杰里科尔伯格。
  杰里科尔伯格接过去后,认真的看了起来。
  很快,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楚先生想要收购北美的上市公司?”
  这是杰里科尔伯格的第一想法。
  他相信楚欢既然想要邀请自己加入他的公司,那么肯定就是对自己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查,自然也就知道了自己的特长在什么地方。
  收购,杠杆收购!
  所以杰里科尔伯格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不过在说完之后,杰里科尔伯格却又在第一时间反驳了自己的这种推测。
  “不对,不对,楚先生现在的情况,应该不是单纯的想要在北美收购上市公司。”
  沉默了一会,杰里科尔伯格露出震惊的表情,看着楚欢,“我知道了,楚先生是把北美股市当做你的提款机了!”
  楚欢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讲道:“科尔伯格先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我有资金,同时也有对你的信任,所以这一次我非常希望能够与科尔伯格先生你达成合作!”
  杰里科尔伯格开始沉吟起来,刚刚自己的推测,楚欢没有否认,那就是真的了。
  这个时候杰里科尔伯格也想明白了,楚欢这次来纽约,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现金问题的。
  而他要做的其实就是现在在华尔街还属于新鲜的股坛狙击。
  想到这里,杰里科尔伯格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个曾经在华尔街叱吒风云的华裔!
  蔡至勇!
  这位可是在五六十年代被华尔街称之为‘股神’的存在。
  大学毕业后的蔡至勇来到了华尔街,加入了既得证券,成为了一名证券分析员。
  一年后,被华尔街最大的证券公司富达证券招揽,在富达证券工作了5年后,获得了富达证券管理者爱德华约翰逊二世的欣赏,蔡至勇代表富达证券成立了一支基金,而蔡至勇也成为了这支基金的负责人。
  在近10年的时间里,蔡至勇的富达资本基金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无一年亏损。
  从1958年至1965年期间,富达资本原始投资者的投资翻了27倍!
  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如此出色的业绩,使无数投资者对蔡至勇信任有加,当富达推销员说出蔡至勇名字后,几乎所有投资者都二话不说地把钱拿了出来。此时,他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从1959年的1230万美元,急剧提升到了3亿4000万美元。
  蔡至勇的交易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每次股票价格刚开始抬头,蔡至勇都会将其大量买进;在即将下跌时,蔡至勇又是第一个将其抛售的人。
  节奏掌控得如此之好,有如神助。
  更为难得的是,股市的波动彷佛都对蔡至勇不起作用。
  1962年5月,北美股市开始调整。
  8月,“古巴XX危机”开始爆发,股市开始陷入更大的恐慌。
  但到了10月,当美苏达成共识、消除危机后,蔡至勇彷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6个星期内在股市投入了2600万美元的巨资,并在3个月内获得了68%的回报!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蔡至勇的一举一动,当他买入一只股票时,别人都会及时跟进;当蔡至勇抛出时,别人也跟着抛售。
  奇迹般的表现,让1966年才加入富达,日后成为投资传奇的彼得·林奇都对蔡至勇钦佩不已:“能够进入富达基金公司工作,并且能在蔡至勇原来的办公室中工作,让我内心激动万分”。
  1963年,蔡至勇已经被约翰逊提拔为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手握市值数百万美元的富达20%股权。
  而这个时候蔡至勇也有了其他的想法,他想成为富达基金的老板!
  只不过,打工者始终是打工者,最终爱德华约翰逊二世还是将富达基金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于是蔡至勇离开了富达基金,创办了自己的曼哈顿及基金公司,建立之初,蔡至勇的目标是募集到250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
  然而他低估了自己在北美新一代‘股神’的称号。
  曼哈顿基金成立之后,投资者蜂拥而至,为蔡至勇带来了2。5亿美元的资金,仅仅是0。5%的管理费,蔡至勇的公司每年就能够拿到125万美元的收入!
  带领曼哈顿基金的两年间,曼哈顿基金管理的股票资产值实际上是下降的,但蔡至勇的个人魅力仍在,所以曼哈顿基金管理的资金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
  不过这个时候,蔡至勇应该是发现了一些什么,做出了一个让投资者深恶痛绝的决定。
  他将公司卖给了一家保险公司,以换取这家公司的高层管理职位和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股票!
  就在蔡至勇离开公司之后的第二年,曼哈顿基金下跌了36。8%,到了70年的时候,让那些曾经投资曼哈顿基金的投资者承担了55%的损失!
  不管是在富达基金还是在曼哈顿基金的时候,蔡至勇最擅长的就是短线狙击。
  现在华尔街又来了一个准备玩短线狙击的华人!
  杰里科尔伯格能够预感到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整个华尔街的中小型上市公司肯定是要生活在一片阴云笼罩之中了。
  不过那跟自己没有关系了。
  杰里科尔伯格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这件事情楚先生是准备交给我来做了?”
  面对杰里科尔伯格的询问,楚欢点点头,道:“如果科尔伯格先生感兴趣的话,我将邀请科尔伯格先生与我一起来操作这件事情!”
  自然是感兴趣了,先不管自己会不会加入楚欢的公司,现在这一个项目,便能够给自己带来不菲的收益。
  只是楚欢也要加入?
  楚欢自然是要加入了,虽然杰里科尔伯格是一个非常聪明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但这一次的投资关系到自己能不能完成尖东那块地皮的原始启动资金的积累。
  即便自己的操盘手是杰里科尔伯格,楚欢也一定要亲自过问的。
  琳达收了楚欢的钱,此时见到杰里科尔伯格脸上的表情,立即为楚欢讲话道:“杰里,你还不知道我跟楚是怎么认识的吧?”
  杰里科尔伯格讲道:“愿闻其详!”
  琳达将几年前与楚欢第一次见面的事情告诉了杰里科尔伯格,当然了这其中舍去了自己也参与其中的部分。
  杰里科尔伯格听完之后,再次震惊。
  “没想到楚先生竟然对证券,政治如此的了解!”
  楚欢笑道:“如果科尔伯格先生愿意的话,我想你可以在以后对我更加的了解!”
  杰里科尔伯格想了一下,向楚欢讲道:“楚先生,这件事情我需要认真考虑一下!”
  楚欢点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不过科尔伯格先生,你并没有太长时间去考虑这件事情,我只有两天的时间来等你,如果到时候科尔伯格先生你依然没有给出答复,我只能是当做你已经放弃了我们之间的合作!”
  杰里科尔伯格讲道:“没有问题!”


第383章 环球主动送钱
  两天的时间内,楚欢自然是不可能一直在空等着杰里科尔伯格了,楚欢在酒店内认真查看着琳达送来的资料。
  以及这段时间内,在华尔街能够买到的市面上的所有报纸。
  这是楚欢的习惯,之前刚刚进入香江商界的时候是这样的,在曰本的时候是这样的,现在在北美也是如此。
  只有做到对这个地方的市场非常的熟悉,才能够让楚欢更加少出错的将自己的计划完成。
  不过在北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楚欢不需要找翻译了。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就在楚欢认为杰里科尔伯格是准备放弃与自己的合作,楚欢准备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杰里科尔伯格来到了楚欢居住的酒店。
  杰里科尔伯格不仅是自己来了,同时还带来了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白人男性。
  “我还以为科尔伯格先生不准备过来了呢!”
  楚欢将杰里科尔伯格请进客厅之后,笑着讲道。
  杰里科尔伯格同样笑道:“辞职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其实杰里科尔伯格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便已经决定加盟楚欢的这个计划了,但杰里科尔伯格也明白他们如果想要完成这个计划,还需要一些操盘手来做这件事情。
  所以杰里科尔伯格找来了自己的两个他自己非常看好的属下,亨利克来维,乔治罗伯茨。
  听到杰里科尔伯格的介绍之后,楚欢笑着与两人握手道。
  “二位,这边具体的操作就拜托你们了,我已经在运通开好了公司户头,里面存放了5400万美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跟杰里两人会在洛杉矶那边随时给二位传达我们的指令,你们两位只需要保证运通的操盘手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另外,这位秦鹏先生,是我留下来协助你们一起做这件事情的人!”
  在另一个时空,亨利克来维,乔治罗伯茨两人与杰里科尔伯格共同创办了KKR,实际上这两人也可以称之为是杰里科尔伯格的徒弟。
  杠杆模式由科尔伯格首创,在创立KKR公司前的60年代中期,科尔伯格就注意到不少成功的家族企业主由于年事已高,愿意出售企业股权,但又希望能合理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