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把桌面都给拆开,但因为桌面都是实木,抬起来是真的份量很沉。
也是幸好苏记只是十张桌子,否则要是有个二、三十张的话,恐怕真的会把几个人都累得不行。
哪怕是只有十张,冯一帆在一起抬上两张后,还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只能是又把林瑞峰和杨志刚都给叫来,再加上送完车返回的杨志毅。
如此一来,充分体现出了人多力量大,一群人总算是把苏记十张桌子,全部都给抬上二楼杂物间里。
杂物间能够把桌子堆进去,倒不是说有多大。实际上十张大圆桌,是用老式榫卯的方式扣起,所以拆解开之后,并不会占用多大空间。
甚至就连圆形大桌面,都能够拆成折叠起来的几块来。
家具厂的两个小伙子,见到能够拆解的木桌,也是不禁感叹:“这几张桌子的工艺真厉害。”
苏锦荣听了说:“好多年了,是,老木匠,专门做的。”
家具厂小伙子点头:“嗯,这种工艺,也只有那些老木匠做得出来,一比较,我们厂子里的桌子,真是要低上几个档次。”
冯一帆笑着说:“别这么说,你们厂子里的桌子,看着也很不错的。”
另一个小伙子忍不住说:“那是,你们这次要的木桌,也都是我们手工做的,都很棒。”
冯建东顿时笑了笑说:“行了,一路上你们都夸了那么多,赶紧收拾一下,把桌子给卸下来。”
冯一帆点头说:“对对,我们先去把桌子都给弄过来。”
此时,上楼哄小女孩睡觉的奶奶和妈妈也已经下楼来。
冯一帆对母亲和妻子说:“妈,辛苦您和若曦,把这里地面扫一下,然后最好是拖一下,我们几个去把桌子都给弄过来。”
卢翠玲转身去拿过扫帚说:“行了,你们赶紧去,这里收拾交给我们。”
接下来,冯一帆他们男的都去搬桌子,只有陈瑶霏爷爷和冯建东两位老人被留下陪着苏锦荣。
至于两位奶奶和两位妈妈,则是开始对餐馆里进行一番清扫。当然没有去的两位爷爷,也都参与一起清扫,加快对餐馆地面的清理速度。
最后为了方便桌子摆放,还把所有的椅子都给移开,空出足够的空间来。
此时,苏记的门开着,门口不少人都向里张望,看到苏记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全都是有些惊讶。
“咦?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说苏记不干了吗?”
“不会吧?不是说今天休息吗?”
“这连桌子都没有了,这是真的不干了吗?”
“天呐,那么好的宣传过后,结果就这样不干了?”
“快点发个朋友圈,让大家都知道呢。”
……
在门口一群围观群众议论纷纷的时候,还是有人走进来询问了一声:“请问一下,你们把桌子都给撤掉了,是打算不干了?还是打算搬家啊?”
苏若曦马上就站出来解释:“不是的,我们其实是准备更换一批桌子,不是不干了,也不是要搬走。”
卢翠玲也出来说:“对对,大家不要误会,我们是换桌子的,以前的桌子太大,可能不方便比较少的人一起进来吃饭,所以我们换成稍小的桌子。”
听完卢翠玲的解释,门口围观的人们顿时恍然。
“哦,原来是换桌子啊。”
“嗯,换一批小一些桌子,确实更适合小餐馆。”
“对啊,以前的桌子太大了,吃饭总要跟别人拼桌,就觉得很别扭。”
“有什么好别扭的?过去拼桌不是很正常吗?”
“那是过去啊,现在三两个人一起出来吃饭,跟别人拼在一起就是很别扭。”
……
苏若曦走到门口,非常认真对门外围观的人说:“请大家放心,我们苏记是不会搬离老街的,因为这里是我们苏记的根,即便是老街改建了,我们在改建后依然会照常营业。”
得到这样的回答,门口围观的人也都是自然安心不少。
“老板娘你们不走,我们就一定会常来吃。”
“是啊,现在像是你们这样的老餐馆已经很少见了,我们一定会来捧场。”
“老街改建过后,肯定会比现在更好的。”
“对对对,一定会更好。”
……
苏若曦面带微笑继续说:“谢谢大家支持,苏记一定会坚持我们该坚守的东西,把传统的味道做好,我丈夫也会不断推出新菜品,让大家可以一直吃的满意。”
人群爆发了一阵掌声,不少人更是齐声喊了一声“好”。
没多久,冯一帆他们从老街东边街口,把一张张四方的木桌给搬过来。
这些四方木桌,虽然可能在材质和制作工艺上,不如苏记那十张老圆桌,但是卖相上确实还是不差。
每一张桌子木纹都非常漂亮,关键桌面都是用整张的木板制成,看上去非常的整体。
每张桌子的四个桌角,也都是有镂空的雕花,让木桌看上去古朴典雅,同时也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看到这些四方木桌,围观人群纷纷觉得这些木桌和苏记这家传统小餐馆很搭。
“不错啊,这些四方的木桌,和餐馆的风格真的很配。”
“对啊,很搭的,看上去就漂亮。”
“哈哈哈,感觉这样子,很有过去茶馆的感觉。”
“也不光是餐馆吧?以前的老餐馆大多也都应该是这样。”
……
在围观和议论声中,冯一帆他们几个人来来回回了几趟,终于将二十张的木桌全部搬进了苏记。
搬完了桌子,冯一帆他们也都是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说真是很辛苦。
杨志毅瘫坐下来说:“我的老天,这真的是太累人了。”
冯一帆有些过意不去:“今天真是太谢谢各位了,今晚我亲自下厨,大家都留下来,我一定好好做一顿,让大家好好吃一顿。”
杨志毅听了那自然是不客气:“那当然啊,咱们这么辛苦,肯定要狠宰冯大厨一顿啊。”
杨志刚也附和:“对对,要狠狠宰一帆一顿,一帆你必须要拿出最好的手艺。”
其他人自然是一致赞同。
冯一帆微笑应承:“好,今天拿出我的看家本事,一定把各位爷伺候好。”
第245章 亲自下厨感谢
休息了一阵,大家坐在餐馆里聊了一阵,热闹的气氛也是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尤其是苏锦荣,可能已经许久没有感受过,苏记能够这样热闹的气氛。
看着女儿和女婿,和无论是老街上的邻居,还是外孙女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又或是和送桌子的两个小伙子,都能够聊得火热。
苏锦荣是真的清楚感受到了,女婿归来带给整个苏记一系列的转变。
女婿让苏记焕发出生机,也让女儿跟着变得开朗起来,重新找到了自己在餐馆中的定位。
这样的感觉,让苏锦荣觉得非常好,欣慰而且开心。
聊天中,大家也商议着关于二十张桌子如何去摆放。
大致上提出了几种方案。
比较中规中矩平庸的方案,把桌子这样依次摆放,反正餐馆的地方还是足够,可以让桌子间空隙留出不少,也能够让客人坐得宽敞。
还有比较有花样一些的,比如李菲儿提出,可以把桌子围成一个圈,内圈摆放一些,外圈再摆放一些。
如此整体上构成一个“回”字的样貌。
更加大胆一些,杨志毅提出了,把桌子给摆成军阵的样子,比如可以摆成一个三角棱形的阵,门口一张,这样一行一行地增加摆放。
最终,还是苏若曦开口敲定了摆放的方式。
“我决定,要用溪溪妈妈的方法,不过呢,我还要进行一些改变。”
苏若曦的改变是,“回”字的上下两部分不摆放桌子。
然后中间也不是围城一拳,而是进行错落摆放,保证每张桌子间距。
至于外圈的桌子,全部都给贴近墙边去摆放,这样一来可以空出进门,和后厨出来的一截空间。
苏若曦笑着说:“这样,无论是客人进门,还是后厨上菜,都会有一个缓冲空间,不至于显得过于拥挤。”
经过了苏若曦的述说,大家脑海中逐渐有了摆放的形式,大约就是一个“回”字,没有了外圈上下两道“横”的样子。
冯一帆想到了之后,赞同了妻子的摆放方式,然后大家起身开始帮忙摆桌子。
当一张张的桌子,按照苏若曦的设计摆放好,大家再次整体去看的时候,发现这种中间错落有致,两边贴近墙边摆放方式,还真的是看着很整齐。
尤其是进门和后厨出来的留白,更加是令整个餐馆的空间不会显得拥挤。
这么摆放完毕,餐馆真的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而一张张错落有致的四方木桌,搭配上原本木质的椅子,也是非常相得益彰,整体看上去真是完全不失丝毫古朴雅致。
陈瑶霏的爷爷首先感叹:“嗯,这么一摆好,还真的是很好呢。”
陈瑶霏奶奶接着说:“有一种,我们国内东方美感,和西方餐厅结合的感觉。”
被陈瑶霏奶奶这么一说,冯一帆仔细观察一番,发现好像还真的是很像。
他在国外一些餐厅里,确实看到不少的餐厅,会是这种小桌子错落有致摆放。每张桌子间相互距离不会太远,但也不会太近。
真的是有那么一点点,顶尖私厨餐厅的味道了。
当然,苏记这些很东方美感的桌椅,会有一份独属于东方的韵味。
此时,门外有客人看到餐馆里布置完成,忍不住就探头进来问上一句。
“老板,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冯一帆还是坚持自己的规矩,既然今天休息,那么即便是已经可以营业,他也不会开门营业。因为他还要招呼今天帮忙的朋友们。
所以冯一帆转身,面对在门外探头,甚至是一些踏进了餐馆的客人认真解释。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是苏记内部更换桌子的一天,所以今天我们不营业,如果各位想要品尝苏记的菜品,可以明天来。
感谢大家专程来对苏记支持,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冯一帆的这番话,还是得到了门前客人们的理解。
“可以的老板,今天不能营业没事,我们可以明天再来。”
“老板,你们现在这样的布置,真的是很漂亮。”
“对啊,现在的布置,很雅致的,而且桌子换成小的,也适合三五个朋友吃饭。”
“对对,明天我就叫朋友一起来,四个人刚刚好的。”
“我要带我女朋友来,两个人也挺合适。”
……
听了门口大家的话,冯一帆微笑说:“谢谢大家理解,不过也请记住,苏记不做早茶,中午11点开始营业,午餐到下午2点结束,是炒饭和伊府面为主,可以点一些小餐。
晚餐我们会有各种烧菜,每天的菜单会根据当日食材有所改变,如果大家要吃点餐,请晚上来。
苏记晚餐开始时间是下午5点半,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
冯一帆的这一番宣告,也是让门外一些新来的人有点懵。
有人忍不住问:“怎么午餐和晚餐还有时间限制啊?”
不过不用冯一帆去进一步解释,已经有其他的一些客人帮忙回答。
“有营业时间不是很正常啊?”
“是啊,很多餐厅都会有营业时间,不会全天营业的。”
“你们肯定没有来苏记吃过,苏记就是有苏记的规矩,但是人家的菜,做的是绝对值得遵守那些规矩的。”
“就是,哪怕是中午来,炒饭和各种浇头伊府面,也是非常美味的。”
“啊,我特别喜欢吃伊府面的,那些浇头真的是特别棒。”
“我喜欢炒饭,加入了各种配料的炒饭,也非常好吃的,能当饭,又能当菜吃。”
……
人群越说越热闹,甚至有点不想散去的意思。
最终,人群里还是有比较清醒地人说了句。
“行啦,都别在门口想了,人家今天不营业,你们在门口说再多,也吃不到啊,这都快六点了,大家还是赶紧找地方吃饭吧。”
这么一番话引起人群里一片哄笑,随后人群也就陆陆续续的散去。
当然在散去前,大多数人还是会拍上一张照片,才会比较满意地转身离开。
看着门口的人群散去后,外面的天色已经开始渐渐向晚。
冯一帆转身对餐馆里的众人说:“好了,各位请稍等,我去后厨开始给大家做这顿,算是半家宴吧,庆祝我们苏记开启新的篇章。”
杨志毅闻言很是不客气地说:“冯大厨,那你今天可要给我们做一批硬菜啊。”
冯一帆微笑点头:“放心,今天在座都是亲朋好友,我肯定给大家献上全都是硬菜。”
林瑞峰本来起身,准备跟着师父一起去后厨帮忙,但是却被冯一帆拒绝。
“瑞峰,你今天也坐下来,今天是师父亲手烹饪时间,所以你不用插手的,你只需要跟大家一起静静等待着。”
林瑞峰闻言立刻问:“师父,您一个人可以吗?要不还是我帮您一起吧。”
冯一帆自信满满说:“请把‘吗’去掉,你师父刚回来的时候,可都是一个人忙的,你小子别以为学了几天,师父就要靠你了。”
林瑞峰赶紧摆手:“不是的师父,我就是觉得您一个人太忙。”
冯一帆举起手止住徒弟:“不用多说,和大家一起等着,师父今天就一个人。”
林瑞峰最后只好坐下来,看着师父一个人向后厨走去。
看着冯一帆真的一个人去后厨,来送桌子的两个小伙子,有些担忧问:“真的让冯大哥一个人可以吗?”
杨志毅笑着说:“放心,冯大厨是拥有一个人掌控厨房实力的,你们就等着吃吧,保证你们今天吃了过后,会觉得其他餐馆厨子都不行。”
两个小伙子面面相觑,再看向在场其他人个个都是满脸期待,对冯一帆充满自信。
两个小伙子也是更加惊奇,同时也对冯一帆的菜品很期待。
冯一帆进入了后厨前,脑海中已经规划好了今天的菜品,进入后厨之后迅速挑选出要用的食材,并且先把昨天已经备好的各种汤底拿出来先加热。
接下来,进行各种新鲜食材的处理,一切都是非常有条不紊,每一步都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