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硬核厨爸-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苏若曦的话,食客们纷纷表示还是希望苏记能赚钱。
  “老板娘,你这话不对了,我们大家可都是希望苏记能赚钱的。”
  “对啊,苏记赚钱了,老板和老板娘才会接着经营下去,我们才能吃到苏记的美食嘛。”
  “没错,所以老板和老板娘,请一定要多多赚钱啊。”
  不知道是谁来了这么一句,瞬间引得整个餐馆里哄然大笑起来。
  冯一帆和苏若曦也笑起来,夫妻俩相视一眼,觉得有这样一批食客支持,苏记还真的是很幸运。
  实际上,苏记食客不知道的是,李菲儿带着自己的团队,已经找冯一帆录制了两期节目。
  节目中,冯一帆不是作为富景楼厨艺比赛的参赛者,而是作为了一个点评嘉宾。并且两期节目上,冯一帆也是展露自己厨艺,在摄像机拍摄下,亲手用非常标准化的流程,烹饪了富景楼比赛两道指定菜肴。
  点评嘉宾,怎么能下场去欺负比赛选手呢?
  和食客们又聊了几句,冯一帆才转身回到了后厨里去。
  现在苏记的后厨,冯一帆已经把不少活交给徒弟林瑞峰去做,所以他倒是变得有些悠闲。
  进到后厨里,林瑞峰正在如火如荼的忙碌着。
  在大锅里煮面,把各种浇头配料食材准备好,同时还要把碗盘也都给摆放好,方便将煮好面条盛出,也方便师父烹饪好浇头淋上。
  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真的做起来,实际上还是很考验耐心,也非常辛苦。
  冯一帆对徒弟的表现很满意,但是他没有去夸奖,因为没时间去夸奖。
  前边餐馆里还有食客在等着,他快步走到灶台前,伸手便握住锅和铁勺,将徒弟备好的各种料倒入锅中,迅速开始翻炒,注水进行炖煮。
  手脚麻利的冯一帆,总能在徒弟将面条煮好盛入碗里不久,便把浇头做好堆上。
  这样可以保证浇头足够新鲜,同样也可以保证碗里面条不会凉掉。
  一碗面好了之后,林瑞峰马上端起面条送去前边餐馆里。
  等林瑞峰送完回来继续煮面时,冯一帆又去将下一碗送出去。
  师徒俩如此交替,像是两台全力运转的机器,保证苏记中午的每一位客人,都能够及时吃到热气腾腾的一碗面或是一盘炒饭。
  解决了姑姑的事情后,苏记便进入了这种平平淡淡的小日子状态。
  这样的状态无论对苏记的一家人,还是对林瑞峰和赵大霞这两位苏记如今唯二员工,都是一种很惬意的状态,大家都过得很安逸。
  当然在这样状态下,最开心的自然是冯若若小朋友。
  每天都能吃到爸爸做的好吃点心,还有爸爸给自己做的那么多好吃的,小姑娘觉得这是她最开心的。
  不过,这样开心安逸的日子,可能很快也会暂时的失去。
  因为老街改建方案已经确定,并且上报相关部门进行了论证和审批。
  最终也确定了,从6月20号开始,要对老街全路段进行封闭改建,整体改建的时间为2个月。
  整体的改建方案和时间,淮城的政府也是进行了相关公示。
  从公示来看,最终确定的改建方案,可以说是利于老街古迹的保留,以及之后对整个老街和周边旅游开发的。
  尤其是方案里,对古街原有建筑的完整保留,真是一个获得各方赞许的规划。
  所以公示出来之后,算是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而且很多淮城本地人都表示,非常期待改建后的古街,迫不及待想要走在改建后古街上,感受那份古色古香。
  当然,在公示中,政府也对老街上的商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贴。
  比如一些要乔迁商户,会安排有专门规划区域乔迁新址。
  对像是苏记这样愿意留在老街的老字号,政府更是给予一定的补偿,算作苏记改建两个月里成本费用的补贴。
  可以说,这个补贴的政策,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是专门推出给苏记。
  目的是为了让苏记能够留在古街上,成为古街将来改建后,一个招揽游客的门面。
  为此,相关部门也是专门请苏锦荣和冯一帆这对翁婿去商量了一下。
  冯一帆也没有想过要占便宜,便如实说出了苏记的规划,告诉了相关部门的人,苏记是不会搬离古街。
  得知苏记不会搬离,相关部门那自然是非常高兴,也保证会在之后给苏记加大宣传力度。
  在冯一帆的心中,他其实也很期待老街改建后的样子。
  因为在他记忆中,另一世里,老街并不是如今的改建方案,而是被苏澜馨的公司建成了一条现代化的美食街。
  在改建完成后,曾经一度非常的繁华,但却并未真正维持多久的热闹。
  随着城市的发展进度加快,越来越多类似的美食街层出不穷。
  改建后,丧失了原本特色的老街,因为地处老城区而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最终美食街也只能是落寞收场。
  如今,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苏澜馨选择留在小镇的学校里,和曾经要好的闺蜜一起带镇上的孩子。
  苏澜馨的公司,已经开始被梅茹和苏连成进行接手。
  说起苏连成和梅茹,冯一帆完全没有想到,两个人竟然一直维系着地下恋情很多年。
  而当两人公布了恋情后,最受伤害的人是谭雪莉。
  先是被以为最信赖看好自己师父抛弃,紧接着又得知爱慕已久的苏连成,竟然一直和梅茹维系着多年的地下恋情。
  据离开之前转成来苏记告别的陈威说,知道了苏连成和梅茹事情后的谭雪莉,一度提着菜刀找上了两个人,当时场面颇有一种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冯一帆现在回想起听陈威说起那一段,脑海中都会不自觉浮现出一段画面来。
  最终,还是陈威出面阻止了谭雪莉,陈威答应以后会继续教谭雪莉。
  梅茹也是主动跟谭雪莉道歉,两个人还私下里聊了许久,具体的内容别人并不知道。
  按照陈威的说法,谭雪莉和梅茹聊完,似乎梅茹答应了谭雪莉什么要求,谭雪莉也就没有继续纠缠苏连成。
  也就是在前天,谭雪莉跟着陈威一起离开淮城了。
  虽然事情似乎很圆满,但冯一帆心里总是觉得,或许将来苏连成、梅茹和谭雪莉之间,应该还会上演另一出大戏。
  而至此,无论是苏澜馨那边,还是苏记这一边,就连老街的改建。一切都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冯一帆在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心里也多少会有一点点对未知忐忑。
  所以这些天里,冯一帆对待厨房里的工作,都会更加的认真。
  无论是教导林瑞峰,还是他自己烹饪,不再像是之前那般随意,他会非常认真对待每个过程,并且开始尝试做一些新菜。
  冯一帆觉得,既然未来变得未知,那么他就需要更加的努力。
  一方面是为了要重振苏记的名声。更重要的是,为了要让自己妻子和女儿可以无忧无虑生活。
  就连李菲儿找他给富景楼比赛拍摄菜肴烹饪标准,冯一帆也都是异常认真去对待。
  没有像是之前让孟诗彤他们拍摄时候,那样的洒脱和随意。
  也没有过多炫技,就是认认真真,精细地完成每一步。
  拍摄结束,李菲儿都不得不感叹:“冯大厨你这做的太精细了,感觉你手上做出来,真的就像是艺术品,如果按照您的这个标准,恐怕富景楼那边海选的人,会被筛选掉大半。”
  冯一帆对此笑了笑回应:“如果这道菜是自己家里吃,那自然是不必如此精细,但如果是要上中华菜,那就不能不精细了。”
  虽然对待厨房里工作,冯一帆变得非常认真和精细了。
  但他依旧疼爱着女儿,每天女儿幼儿园回来,他依旧会听女儿唠叨幼儿园里趣事。
  听着女儿小唠叨在耳边说,总会让冯一帆会心一笑,觉得如今的人生很真实。
  ……
  一碗热腾腾的面出锅,林瑞峰用长长竹筷从锅里挑出,高高挑起用碗在下面兜住,然后面条折叠放入碗中。
  刚好面条会在碗里盘成一团,像是女子盘起的发髻般根根分明。
  舀上一勺汤加入其中,林瑞峰再把面碗递给师父。
  冯一帆接过去面碗,将锅里准备好的浇头盛出来,小心沿着碗边倒进碗中,不能影响到碗中面条造型,浇头会在一边与面条泾渭分明。
  最后撒上薄薄的一层细碎葱花,再淋上几滴冯一帆密制香油。
  一碗面完成。
  冯一帆放在身后料理台托盘上。
  林瑞峰将下一碗的面入锅,接着便转身端起托盘,迅速冲出后厨,将面条给前边的食客送上。
  这一系列的过程,师徒俩配合的非常好,全程动作行云流水,不会有丝毫停滞。
  两个月时间下来,林瑞峰这个徒弟的进步冯一帆看在眼里,对这个徒弟也是越来越满意,觉得当初收下这个徒弟还真的很对。
  约莫时间到了,苏记餐馆里的一些食客掏出各自手机来,准备要看一看今天的《菲常见证》。每天来苏记吃午饭,顺便看《菲常见证》关于富景楼厨艺比赛专题节目,已经成为不少食客的习惯。
  今天的节目刚一开始,餐馆里立刻有人惊呼一声:“哇,是冯大厨啊。”
第411章 烹饪的艺术
  餐馆里有人惊呼一声,自然是立刻引起了其他食客瞩目,一些没有拿手机出来看视频的食客立刻伸头张望。
  “哪呢?哪呢?是什么电视节目啊?老板又录制的新视频吗?”
  “是不是网上的做菜视频啊?我之前可是跟冯大厨学了好几道菜的,现在天天守着就盼望着冯大厨出新视频。”
  孟诗彤他们小团队发布的视频,还真的是在网上获得越来越高的反响。
  尤其是冯一帆连续几期的烹饪视频,更是成为了不少人争相模仿的典范。
  如今有不少淮城本地粉丝,每天除了来苏记吃饭,也会期盼着可以在网上看到冯一帆做菜的新视频,想要偷学几手做给家里人吃。
  所以听到了有人对着手机上喊道“是冯大厨”,很自然就会想到是不是冯大厨又出新的烹饪教学视频了?
  惊呼的食客很快说:“不是冯大厨做菜视频,是电视台的《菲常见证》节目。”
  这么一说,更加让餐馆里其他食客充满了好奇。
  “冯大厨又上电视了?”
  “老板又上菲常见证了吗?”
  “菲常见证最近不是都在做富景楼比赛专题吗?老板也没有参加比赛啊?”
  ……
  食客们此时甚至觉得面前的面条都已经不香了,一些人赶紧掏出手机来,从网上找到电视台的网络同步直播。
  一看之下,食客们又是惊讶不已。
  “还真是老板啊?”
  “冯大厨这是要干什么?”
  “好像是要给富景楼那边厨艺比赛确定的菜肴,做一个规范烹饪标准吧?”
  “这么厉害的吗?”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苏记的老板,原来不参加比赛,是因为水平太高了,要作为比赛评判标准的啊。”
  “牛啊,这才是冯大厨该有的位置嘛。”
  “就是就是,冯大厨的水平,当评委都没问题。”
  “别说了,赶紧看,开始做了。”
  餐馆里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聚精会神,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独自一个人,盯着一个个大大小小手机屏幕,看着《菲常见证》节目上,冯一帆的烹饪过程。
  视频里,李菲儿微笑问冯一帆:“冯大厨,这次富景楼举办的厨艺比赛,规定的菜肴有两道,一道是炒软兜,一道是大烧马鞍桥,您可以给我们先介绍一下,为什么要用这两道菜吗?”
  冯一帆面对镜头,也是不卑不亢地进行解释:“因为淮城本地特色,便是在于这鳝鱼的烹调上,而在鳝鱼烹饪中,炒软兜和大烧马鞍桥,又算是两道极具代表的菜肴,并且是两种风格不同的菜。”
  李菲儿继续问:“哦?风格不同吗?冯大厨您能详细说一说吗?”
  冯一帆点头继续说:“炒软兜,是非常讲究精细的菜肴,大烧马鞍桥,从字面这个‘大烧’上,已经不难看出,这道菜相对要粗犷些。”
  李菲儿笑着说:“原来是这样,那冯大厨是不是要给我们演示一下这两道菜?”
  冯一帆应下:“好的,不过在做这两道菜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关于鳝鱼宰杀的两种方法。”
  接下来的视频里,冯一帆也是讲解了两种鳝鱼宰杀方法。
  其一自然是常见的直接用刀宰杀,当然因为过程相对血腥,录制的时候并没有演示,只是展示了清理后的样子。
  冯一帆在清理完鳝鱼后,也是笑着对镜头说:“其实这一种宰杀过程,大家如果觉得自己做不来,可以在买鳝鱼的时候,交给热心摊主代劳。”
  餐馆里看视频的食客们,听到这里顿时一个个全都笑起来。
  “哈哈哈,冯大厨还是那么逗,热心摊主代劳这话太逗了。”
  “人家老板说的也没错嘛,自己宰杀过于血腥,交给热心摊主没毛病的。”
  “我觉得最逗的是,画面当时一黑,还有字幕说‘过程过于血腥,画面省略’,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感觉李菲儿和冯大厨的配合,真的是很有趣。”
  “对对,节目效果很好呢。”
  接着,冯一帆又演示了另外一种杀鳝鱼的方法,便是用沸水直接把鳝鱼烫死。
  这个过程就不那么血腥,尤其是冯一帆用的是比较密的网兜,鳝鱼装在其中也完全就看不到鳝鱼样子。
  冯一帆也是没有很多的保留,直接告诉大家烫杀的过程。
  “锅里的水先烧热,然后加入一些料酒和葱姜,这个过程等于是在烹调,也是为了去除鳝鱼身上的异味。”
  在一切准备就绪,冯一帆直接将网兜丢进沸水,接着便把锅盖给直接盖上。
  尽管隔着网兜看不到里面鳝鱼,但这一幕还是让不少食客看的有点心惊肉跳。
  “天呐,就这样丢进沸水里啊?”
  “嘶,鳝鱼虽然好吃,但看着过程还真的是有点残忍。”
  “喂喂喂,你们能不能别这样?吃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有谁会拒绝这一口啊。”
  “哈哈哈,说的是,虽然看着做法有些残忍,但还是忍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