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硬核厨爸- 第5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女儿小脸已经瞬间进入了一种作战状态,冯一帆也跟着认真起来。
  “好的,若若快去吧。”
  冯若若迅速从厨房里跑出去,回到自己房间里去准备刷牙洗脸。
  不过回到房间后,小女孩还没有忘记,去敲响了奶奶房门。
  最近奶奶住在家里,所以每天早上都是奶奶帮自己梳头发,还有把牙刷牙膏弄好,也都是奶奶帮忙的。
  听到敲门声,卢翠玲也是从房间里出来:“来啦,若若今天起得这么早啊。”
  冯一帆在厨房里听到祖孙俩亲密对话,以及女儿开心爽朗笑声,继续站起身给家里人做早餐。
  吃过了早餐,一家人又一起出门。
  一家人先把冯若若送去幼儿园,之后冯一帆还要把岳父送到林家铺子,最后他便要开车陪妻子去医院检查。
  时间还是比较满,所以今天的冯一帆也是显得有一些忙碌。
  送完了女儿,又把岳父送到已经开门的林家铺子。
  同时,石家慧和陈煦、罗瑜以及凯瑟琳,也都来到了林家铺子。
  石家慧原本是住在冯一帆家里,后来又觉得不是很方便,选择和凯瑟琳一起合租了一套房子住。
  最惨的可能是林瑞峰、马小龙、宁诚、汉斯和汤姆五个人。
  他们五个暂时全都住在林家铺子后院的二楼。
  林家铺子本就不算大,后院的二楼实际上也只有一间屋子。
  之前林瑞峰一家是把房间隔开当做两间。
  现在五个男人住在一起,索性把隔板也给拆掉,弄了两张上下铺和一张小床,五个男人便算是暂时将就着住了。
  好在,五个男人倒是都不那么讲究,也愿意住在一起,晚上还能一起聊聊做菜。
  冯一帆把岳父送到铺子里,跟大家说:“我今天上午要陪若曦去医院,你们今天继续研究自己的菜,现在只有大师姐出了一道菜,你们可要好好努力,今天让我们苏记上代掌勺人监督你们。”
  一群人听了冯一帆的话,还非常严肃地齐声答应:“是,主厨。”
  石家慧接着说:“有师叔监督,肯定没问题。”
  苏锦荣笑了笑说:“我现在年纪到了,不存在监督你们,就是我跟着去医院不方便,所以留在这里而已,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这老头子。”
  宁诚立刻说:“师公,您可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您留在这里,我们肯定能干的更好。”
  一群人也是齐声附和:“没错。”
  冯一帆看到一群人故作严肃认真的样子,也是有点哭笑不得:“行了行了,你们能不能别搞得这么认真?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就行了,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苏锦荣笑着挥挥手:“好了,你也赶紧走吧,别耽误了检查时间。”
  冯一帆跟大家告别,转身出门,跟母亲一起陪着妻子离去。
  苏锦荣在冯一帆走了之后,看着铺子里的众人说:“你们啊,今天忙你们的,不用管我,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但是千万不要拘谨啊,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就行了。”
  一开始大家还是有那么一点拘谨的。
  石家慧很快笑着说:“行了,都别愣着,这边让小林、小马带着宁诚忙去,我们去隔壁吧,别忘了,你们的菜还没有出来呢,主厨可是等你们你们的菜单,你们再不出菜单,餐厅还怎么开业啊?”
  苏锦荣也点头:“还真是,菜单比较重要,你们可要抓紧。”
  林瑞峰对马小龙说:“你要不也过去,你不是已经想到了做什么菜吗?先去做一次试试,让师公帮忙尝尝看,这边我带着宁诚先忙。”
  马小龙迟疑了一下问:“我走了,你和宁诚两个人可以吗?”
  话音刚落,门口响起了另一个声音:“不是还有我嘛。”
  刚巧是赵大霞来了。
  林瑞峰看到赵大霞笑着说:“你看,还有赵大婶呢,你去吧,尽快把菜单确定了,苏记才能尽快开业的。”
  苏锦荣也说:“对,现在菜单要紧,这边的生意不用太在意。”
  听到师公的话,马小龙也是点点头同意了。
  然后一行人从后巷,转到林家铺子隔壁的苏记后厨。
  几个人一起簇拥着苏锦荣进入后厨。
  苏锦荣进了后厨,环顾一圈感叹道:“还真是有模有样,之前没有这些灶具,看着还是有些太空荡,现在看起来,还真是很不错。”
  石家慧被苏锦荣推到料理台另一边,让苏锦荣可以坐着看清每个人动作。
  然后,石家慧便让大家开工。
  没有营业苏记后厨里,一群人开始忙碌起来。
  或许是因为冯一帆不在场,所以大家倒是比较能放得开,进行讨论的时候也是一场激烈,烹饪的时候也都是比较大开大合。
  苏锦荣看了一阵还是忍不住开口:“你们要注意点,别总是那么大开大合,研究菜的过程本身会很漫长,如果你们不至于节俭,可能菜还没做出来,材料已经被你们给用光了。”
  石家慧听了说:“对对,都注意点,汤姆,你注意点,不要一次把那么多肉一起做掉,可以分开小块去进行尝试,还有,不要用几块去分别尝试不同做法,你可以把一块肉分开做。”
  汤姆听完马小龙翻译,也是立刻回应:“明白,副主厨。”
  有了苏锦荣和石家慧警告,接下来大家也都做了调整。
  不再是一下子整块去试做,而是把整块切开,分别用不同方式去试做。
  苏锦荣也是及时教给了陈煦和罗瑜两人,一些分开后新鲜的肉类要如何保持新鲜度,不至于在试做过程中,导致分开的肉发生变化。
  “保鲜膜给迅速封上,然后放进冰箱里,如果食材是非常好,直接抽真空放进冰柜里,等你们这一块试做结束,需要调整的时候,再把另一块拿出来,明白吗?”
  陈煦和罗瑜在苏锦荣、石家慧以及凯瑟琳等人指点下,也是逐渐掌握了一些烹饪上的技巧。
  这也是冯一帆所希望两人学习到的。
  能够把甜品做到极致自然是很厉害,但如果有志于当厨师,也还是需要懂得其他菜肴的烹饪。
  这么一个早上,没有开业苏记后厨里,苏记的厨师们在努力着。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做出一道让冯一帆满意,能够加入到菜单上的菜。
  而苏锦荣在看了大家各自试做后,有了另外的一种思路。
  他觉得,大家这样以为创新,反倒是未必能够短时间内创出一道合适的菜品,但如果在传统菜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或许会更加容易些。
  当苏锦荣把这个观点说出来,后厨里忙碌中的众人都是有那么一点恍然。
  石家慧接着说:“我觉得师叔说得对,其实我之前的那道菜,也并非是完全创新,而是将传统菜进行了融汇,创出了一道脱胎于传统的菜,你们大家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有了这么一个思路,也让后厨里众人开始转变了想法。
第767章 提高苏锦荣地位
  有了苏锦荣给出的意见,大家也逐渐转变了一些思路,想着如何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之上,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
  而因为有苏锦荣这样一位传统老厨师在旁边指点,也是让大家更容易掌握传统烹饪。
  渐渐苏记的后厨里,大家从思考如何创造出新菜,变成了一个复刻传统菜。
  这其中苏锦荣和石家慧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两位都可以算是传统厨艺的佼佼者。
  即便是苏锦荣一生错过多次机会,没有能够离开过苏记,但是在手艺上他依旧是绝对的顶尖。
  这一点石家慧也是曾经听自己父亲有过评价。
  “如果苏锦荣能走出苏记,恐怕早就是能够与他父亲起名的国内顶尖大厨,只可惜他承担太多家庭责任,不能够离开苏记。”
  所以今天在苏锦荣指点下,一群年轻人也是真正见识到国内顶尖大厨实力。
  似乎是觉得轮椅坐着说话不方便,苏锦荣索性站了起来。
  拄着拐杖站在台面前,他非常认真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美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实在设计时,都要遵守三个原理,第一步审材辫材,第二步传统称为‘相女配夫’,第三步称为‘因材施教’。”
  看到老爷子站起来,大家也都跟着肃然起敬了,一个个听得特别认真。
  可是听完了之后,一个个都是一脸的懵,没明白怎么还有“相女配夫”和什么“因材施教”这一说?
  见大家一脸疑惑,苏锦荣解释说:“相女配夫,是套用古代婚配的时候,父母根据女儿的才貌去为其选夫君,也就是说,在我们做菜的时候,也需要根据主料去搭配合适的辅料和佐料。”
  听到这么一解释,大家顿时明白了,同时也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趣。
  苏锦荣接着又说:“因材施教,也不是字面意思,因材施教在我们做菜中,说的是要根据不同的食材,用不同的火候和方式去烹调。”
  听完这两个解释,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同时也开始在心中规划起来。
  苏锦荣则继续往下说:“所以你们要想设计出新菜来,首先要把主料给选好,确定好了主料,要了解这主料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这边是审材辫材了。
  之后要根据它的优缺点,考虑如何进行辅料搭配,可以突出主料优点,同时又能够掩盖缺点,从而呈现出一道口感上完美的菜肴。
  最后,还需要根据主料辅料的特点,去用合适的火候进行烹饪。”
  听苏锦荣的讲课,真的是让在场人不知不觉入迷。
  不单单是年轻人,就连石家慧这个跟着顶级大厨的父亲学了多年,又在厨行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厨师,听得也是很入迷,并且觉得有所收获了。
  在给大家讲完这些理论后,苏锦荣又举了个例子。
  “家慧应该知道,在苏记有一道经典菜,名为《红酥鸡》。”
  石家慧点头:“是,我知道,我父亲曾经说过,这道菜可以算是浓口菜中的集大成者,真正扫地僧级别的菜了,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好很不容易。”
  苏锦荣也是点点头:“对,红酥鸡是一道很难做好的菜。”
  接着,苏锦荣开始给大家进行分开讲解。
  “首先红酥鸡,从名字上也是能看得出,这道菜的主料是鸡肉。
  那么鸡肉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听到这个问题,在场的众人先是面面相觑。
  随后还是马小龙开口说:“鸡肉更加鲜美,不会像是红肉那样含有很高的油脂,吃起来可能会更健康吧。”
  苏锦荣点头:“嗯,基本上是对的,不过呢,脂肪含量少既是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因为油脂少,会让鸡肉吃起来比较干,口感上也不够厚重,如果是用来做浓口菜,滋味上会显得有些不够。”
  众人听得很认真,都很清楚苏锦荣这说的都是很重要的专业点。
  苏锦荣继续说:“我们了解完这个鸡肉的优缺点,审材辫材完毕,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要做的菜,给鸡肉进行一些搭配,弥补它的缺点,同时还要突出它的优点。
  红酥鸡,是一道浓口菜,那么我们就需要搭配上增加口感的辅料。
  所以选择了猪肉和虾,这两样增加了油脂和口感,如此才会让整道菜更加味美。
  选好了搭配辅料,需要把这三样给组合起来,我们便借用鲁菜中一种烹饪手法,酿。
  把猪肉和虾仁剁成泥,搅打上劲之后,酿在剔骨后展平的鸡腿肉胚子上。”
  一边说着,苏锦荣手忍不住开始比划,真的就像是在做菜一样。
  后厨里众人听得入迷,再看到苏锦荣动作,脑海中也是想象出烹饪景象。
  “生胚酿好了,接下来是要因材施教,要如何让生胚定型呢?那便是首先要用油进行煎制,让酿在一起的鸡肉、猪肉和虾胶能够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生胚彻底成型,而想要最后成菜,还需要考虑到,三种食材需要把滋味融合起来,我们接下来便要用红焖的手法,用一个砂锅把调好味的生胚和汤汁,一起倒进砂锅当中去,用文火慢慢焖煮。”
  将整道菜的烹饪过程叙述一遍,也是让众人感到这么一道菜确实讲究。
  无论是前边酿的过程,还是中间油煎火候把控,甚至是最后的调味和砂锅红焖,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控制,稍有不慎恐怕这个菜都会有偏差。
  苏锦荣说完了菜后说:“你们看,一道菜它的烹饪过程,便是要遵循这样的原理,所以你们不能凭空去不断尝试做,而是要先想好要怎么做。
  之前一帆应该跟你们说过,让你们先确定主料,然后再去进行尝试。
  而我今天告诉你们这些,是想要告诉你们,确定主料不是选择一种食材,而是要去了解这种食材,明白食材的优缺点,再根据优缺点去进行尝试,如何让食材优点更突出,如何把缺点进行弥补。”
  听了苏锦荣的这么一番话,尤其是之前有关于做菜的三个原则阐述,让每个人都心有所感,似乎是悟到了一些东西。
  接下来,大家没有再去盲目尝试,而是每个人都静下心来思考。
  自己要选用哪一种食材作为主料?
  主料的又有那些优缺点?
  需要搭配上什么辅料?
  如何搭配才能突出优点弥补缺点?
  思考这些问题,让大家逐渐有了一些新的方向,并且像是陈煦、罗瑜和汉斯以及汤姆,开始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设想。
  因为在经过苏锦荣的讲解过后,他们发现了自己之前的设计上有太多不足。
  所以几个人也都是开始着手重新去选择食材和方向。
  甚至于,陈煦和罗瑜拿出了之前准备的菜谱来,开始在菜谱上寻求一些新的灵感。
  石家慧搀扶着师叔坐下来,低声说:“师叔,看来您今天来还真是对了,让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不至于像是之前那样盲目,其实一帆之前也说过几次,不过并没有受到大家重视。”
  苏锦荣微笑着低声说:“一帆啊,他是故意的,想要让我来给你们上这一课,好让年轻人明白,我是他的师父,算是让这几个年轻人对我要保持尊重。”
  石家慧听了有些惊讶,但是仔细一想,觉得师叔说的没有错。
  否则以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