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明眼睛一凝,心中想到,这年轻人就是九洲机车配件厂的,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他抢了我们订单。
心中这么一想,吴克明的眼神就充满了敌意,如果这里不是红星厂,他估计已经冲上去了。
这里是红星厂的总装车间,又有杨军和周大勇在旁边,他不敢怎么样,最多就是充满敌意的看一看唐飞。
唐飞呢,直接无视这种敌意,仿佛没有看见一样。
在红星厂周边,围着红星厂吃饭的小厂子很多,大家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行是冤家,唐飞从来没有想过要赢得金久公司的友善。
在唐飞的心中,第一个要打败的对手应该就是金久公司,现在看来,第一回合自己赢了,金久公司的内装板订单被自己抢了过来。
光明正大的抢过来,没有搞一定点的歪门邪道,自己凭借的是过硬的质量。
九十年代,大家的质量意识还没有这么强烈,往往想凭借人情,关系拿订单。作为重生人士,唐飞知道质量的重要性。
只有质量过硬,供货及时,那手上的订单谁也抢不走。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星厂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的重要性就会渐渐的凸显出来。
唐飞现在就开始狠抓质量,将质量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算是先行一步,领先大家。
直接无视吴克明的敌意,唐飞一脸轻松的走到杨军和周大勇的面前,指着货车上的内装板道:“东西我们已经送过来了,可以安排检验。”
供应商的配件送过来,由红星厂的检查员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检查员在送货单上签字接收,到了月底的时候,唐飞凭借这些送货单到红星厂财务结算货款。
周大勇第一个来了性质,兴致勃勃的道:“可以,马上进行检验,老钱,还是由你来负责检验。”
老钱点一点头。
唐飞带过来的两名工人开始卸货,将车上的内装板搬下来,小心的,整齐的放在旁边的托盘上面。
这个区域存放的就是各种内装板,也有金久公司送过来的内装板,和九洲机车配件厂的内装板属于同样的几个图号,属于同一种内装板。
不同之处在于,红星厂要求金久公司将他们那些焊缝发黑的内装板装车拖回去。
吴克明狠狠的看了看九洲公司做的内装板,又看了看自己的,心中想到,就是内装板而已,属于三类件,要求又不高,我就不信你们能将内装板做得像花一样漂亮。
红星厂取消了自己的内装板订单,要求九洲机车配件厂送货,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难道是杨军和周大勇得了九洲机车配件厂的什么好处不成?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不服气的道:“杨领导,周领导,我想看一看九洲机车配件厂送过来的内装板,最好是和我们的内装板对比一下。”
大家都不是傻子,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周大勇脸色一沉,警告道:“怎么,你怀疑我们会搞鬼。”
吴克明表面上说不敢,但还是道:“最好双方的内装板摆在一起对比一下,这样我们也好心服口服。”
他的意思很明显,九洲机车配件厂的内装板肯定和他们的差不多,如果两者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别,他就要质问,为什么取消他们的订单。
杨军曾经看过唐飞送过来的内装板,对唐飞的内装板很有信心,戏谑的看了吴克明一眼,挥手道:“那就随便抽几块过来,摆在一起对比一下。”
唐飞无所谓,对自己的质量有信心。
很快,随便选了两块同样的内装板,其中一块是九州机车配件上做的,另外一块则是金久公司做的。
金久公司的内装板连保护气泡膜都没有,就用废旧的塑料薄膜随便包一下,这些塑料薄膜拆了之后,这块内装板看得清清楚楚。
老钱亲自检查,拿着一支标记笔,一边将内装板的质量缺陷划出来,一边道:“你们看,这里有划痕,这里也有一条,这焊缝质量不过关,不整齐,还有焊缝明显发黑,不是正常的颜色。”
这么多的毛病!
吴克明的脸面挂不住,马上争辩道:“这……这是三类件,要求本来就不高,有几条轻微的划痕很正常的。”
老钱道:“那焊缝发黑呢,难道也正常。”
吴克明硬着脖子道:“焊缝颜色有一点黑,但也不是很明显,我认为问题也不大。”
反正就是有理由,反正就是不服气。
甚至吴克明不满老钱继续挑毛病,大声的道:“老钱,你不能一直盯着我们的内装板找毛病,你检查一下九洲机车配件厂的这块内装板,我就不信他们的内装板质量比我们的好。”
他对九洲机车配件厂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这仅仅只是一家十余人的,小得不能再小的作坊式的小工厂,实力非常有限,能做出高质量的内装板,那才有鬼。
正是因为不信,所以他才敢提出来将双方的内装板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检查。
在唐飞的管理下,九洲机车配件厂已经大变模样,虽然人员和规模没有增加,但一切井然有序,已经今非昔比,如果他知道这些,他就不会提出进行对比检查。
见吴克明要求检查唐飞的内装板,周大勇看了看杨军,然后道:“老钱,那你拆开九州机车配件厂这块内装板的包装,我也看一看。”
说实话,九州机车配件厂之前送过来的内装板他看过,觉得质量和金久公司的差不多。周大勇暂时还不知道,近期九洲机车配件厂做的内装质量大有长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起码在包装上就显得有档次多了,每一块内装板用气泡膜包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显得非常专业。
拆开包装,将这块内装板拿出来,整块铝合金的内装板光亮如新,似乎没有一点划痕,焊缝也非常的漂亮。
周大勇经验老到,不愧是检查组的组长,仅仅只是这一看就发觉了不同,一颗心不由的怦怦跳了几下,脚步无形加快,亲自走了过去,亲自检查。
吴克明也看到九洲机车配件厂的这块内装板,微微一愣,不敢相信的擦了擦自己眼睛,定睛再细看,顿时,脸色一变。
……
第20章 彻底服了
吴克明不是白痴,他们做红星机车厂的内装板业务已经有很多年,具有一定的经验和眼光,他一看这块内装板就知道,在质量上比自己的内装板要好太多。
之前他提出来将双方的内装板摆在一起进行对比,就是吃定了九洲机车配件厂规模小,实力弱,肯定无法做出质量优良的内装板。
现在呢,吴克明脸色一变,心中郁闷之极,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不仅仅是吴克明看出了这块内装板的不一般,周大勇更是经验丰富,眼光毒辣,只看了一眼,马上就几步上前,走到了这块内装板的跟前。
他蹲下来,亲自认真的检查起来,甚至还从口袋之中拿出一双白手套小心的戴上,看得非常仔细。
“给我一只小手电筒。”
旁边有人马上递给周大勇一只手电筒,他拿着这只小手电看得全神贯注,开始的时候,四周一片安静,然后响起一阵阵的惊叹声。
“啧啧……”
“一块内装板而已,居然能做得如此精致和漂亮。”
“……”
听到周围这样的惊叹和赞叹,唐飞心中一阵高兴,自己推行精益生产和6S管理,初见成效,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现场的整齐有序,在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初步的体现,这几天的内装板质量做得越来越好。
周大勇终于看完了,站起来,称赞道:“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做的最好的内装板,你们都过来看一看。”
很多人围了过来,纷纷看着这块内装板。一阵阵的称赞着,周大勇更是道:“在整块内装板上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的碰伤和划痕,尤其是焊接工艺非常的出色,非常漂亮的鱼鳞焊。”
“好漂亮的鱼鳞焊!”
有人就大声的喊起来。这块内装板上面的焊缝标准规范,标准而漂亮的鱼鳞焊。
这样漂亮的焊缝,体现出了良好的焊接工艺。这也是唐飞的努力成果,他将焊接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全部定了下来,只要焊接技术不是太差,任何人按照这些参数和步骤焊接,都基本能焊出这样漂亮的鱼鳞焊。
周大勇赞许的看了一眼唐飞,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脸色一冷,“吴克明,服不服。”
此刻的吴克明哪里还敢说半句话,只能将他们的内装板老老实实的搬上车拖走,没有脸在这里再呆半刻。
丢脸丢大了!
九洲机车配件厂做出来的内装板质量这么好,吴克明知道,自己的订单彻底丧失了,不可能再抢回来,他们老板私底下去四处活动找关系也不行。
从来不怎么重视质量的吴克明,第一次感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彻底的败在了质量上,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卸货!”
唐飞高兴,扬眉吐气,大手一挥,指挥他的两名工人将送过来的这两台车的内装板全部搬下来。
卸货完毕,周大勇亲自带着检查员老钱进行检查,一块块的内装板看下来之后,他是彻底的服了,数次对唐飞竖起大拇指。
旁边的杨军也彻底放心,唐飞做的内装板质量这么好,供货及时,看来将金久公司的订单交给唐飞去做是完全明智的。
检查完毕,周大勇亲自签单,在到货单上亲自签下他的名字,这样一来,算是办理完手续,唐飞的送货任务算是完成了。
签完字之后,周大勇还在说,“唐飞,没有想到你们的质量做得这么好,大大的给了一个惊喜。”
唐飞谦虚的道:“我们一直将质量放在第一的位置,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
说到质量,两人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周大勇他自己就是搞质量的,每天和产品质量打交到。
这个时候,产品质量还没有像十几年之后那样深入人心,充分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后世,很多制造企业将质量当成了企业的生命线,非常注重质量,而现在还没有。
作为重生人士,唐飞算是领先一步,非常注重产品质量,也开始给自己的员工们灌输质量第一的理念。
同唐飞短短的交谈之中,周大勇发现,唐飞不时的从嘴里蹦出一些非常新颖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名词,让周大勇不禁连连高看了唐飞几眼,也深深的记住了唐飞。
想着自己还有任务,唐飞也没有在总装车间久留,同杨军和周大勇聊了一会儿之后,唐飞告辞,上了自己的货车离开。
望着货车缓缓的行驶出了总装车间的厂房,周大勇道:“老杨,这个唐飞还真有意思,我感觉到他的水平很高。”
杨军道:“他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什么,大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吃香的,周大勇微微一惊,有一点不敢相信的道:“他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居然没有进大企业,在那样一家小工厂上班?”
“九洲机车配件厂是他们自己家开的工厂,以前的老板是唐飞的爸爸,现在由唐飞在管理。”
“可惜了。”周大勇扼腕叹息。
在他看来,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在这样一间小工厂完全是对人才的埋没,如果他知道,这样的一间小工厂最近加盟了海归的工商管理硕士,不知道会不会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
唐飞直接回了自己的小工厂。
现在生产现场转了一圈,见工人们都在努力干活,一切顺利,这才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栋老厂房面积一千余平方米,除了一千多平米的生产车间之外还有几间房子,唐飞之前让人收拾了一番,自己暂时还是用之前自己父亲的房间做办公室,另外几间有工人们的休息间,也有存放工具的房间,现在有一间则用作王海龙的办公室。
条件是简单了一点,但至少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一张旧办公桌,一把椅子之类的。
王海龙自然不会讲究这些,唐飞回来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正在起草一些东西。
这些是一些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之类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一些规矩还是必须树立起来。
他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区区十几人的小工厂,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见王海龙在起草写一些东西,唐飞也没有打搅,而是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安静的坐了下来。
从抽屉之中拿出李雪燕给自己的英文资料,一边看,一边翻译起来。唐飞重生之前在国外呆了十余年,英语水平非常出色,翻译这些资料,基本不费什么事情,有一些电力机车方面专业性的东西,唐飞也能准确的翻译出来。
一边翻译着,唐飞的脸色也由轻松渐渐的严肃起来,因为从这些资料之中,唐飞看出了一些端倪。
红星电力机车厂和西门子公司仅仅只是在初步接洽阶段,这些资料上看到的内容也非常有限,但唐飞还是有了一些推断和猜测。
“希望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不然,这次红星厂吃亏就大了。”
第21章 翻译完成
这是几份双方之间来往的传真文件,涉及到了一些零星的内容,正是凭借这些零星的信息,唐飞有了一些猜测。
再结合自己的一些记忆,唐飞显得有一点担心。
唐飞依稀的记得,当年红星厂和西门子进行合作,走了很大的弯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红星厂技术引进西门子公司的某一款电力机车的全套技术,但有一些核心技术西门子公司并没有转让给红星厂。
也就是说,就算技术引进成功,红星厂能生产这一型号的电力机车,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还是掌握在西门子手中,一些关键元器件的供应也需要从西门子公司长期引进。
事实似乎真是这样的。
当年唐飞在红星厂干了近十年,且从事的一直是技术工作,从底层普通技术员干起,甚至做到了红星厂技术工艺部的副部长。
在副部长的位置上,还是接触到了一些东西,依稀了解到了当年合作的一些内幕。
如果真要引进西门子的这一款电力机车,那就连它的核心技术也要一起引进,它的核心元器件红星厂自己能制造,而不是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