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工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级工业主-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唐飞的身上,目光热切,大家都在等待着唐飞的讲话,有一些人甚至心中想道,唐总将会说一些什么呢,对我们来说将会有哪些利好的消息呢?
  整个会议室渐渐的安静下来。
  唐飞满意的环顾了一下整个会议室,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面对话筒朗声的道:“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各位领导们,各位同行们,大家上午好……”
  先向大家表示问好,然后。唐飞渐渐的进入正题。
  “看到大家都坐在这里,我内心欣慰,也为清江市感到高兴。我们清江市原来已经有了这么多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机械加工企业。”
  “我也非常感谢清江市政府方面的决定,说实话,在河西拿出一千多亩工业用地创建工业园区,这是我向高书记的建议,目的就是扶持我们清江市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
  原来这是唐总的建议。
  唐飞的话一落,马上就有人站了起来,大声的提出来道:“唐总,我们能发展再上一层楼,我们发展内心的高兴,也发自内心的感谢你,但我们也有一些担忧,那就是我们规模上来之后,需要大量的加工业务,将来有足够的零件供我们进行加工吗?”
  这估计也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大家的规模扩大了,能加工的零件数量会大大增加,将来会有足够的零件供自己进行加工制造吗?
  唐飞笑了,开心的笑了。
  高兴的笑完之后,唐飞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让大家感觉到幸福来得是如此的突然。只见唐飞朗声的道:“这位老板问得非常好,我在这里也肯定的告诉大家,将来会有足够的零件给大家加工。”
  “我们九洲工业集团的发展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在清江市的三家工厂也会快速发展,每年的产值会节节攀升。”
  “我今天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先拿九方动车公司进行试点,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将八、九成的零部件交给外面有实力的制造商进行加工,九方动车公司专注于整车组装,以及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
  什么!
  八、九成的零件都交给外面的制造商进行加工,我们没有听错吧。很多人一阵惊愕,呆呆的看着唐飞,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唐飞肯定的道:“没错,你们完全没有听错,我们确实会将八、九成的零部件交给外面的供应商进行加工,包括很多重要的零部件,也包括一些车体大部件,甚至整节车的车体都可以由供应商进行制造。”
  这居然是真的!
  听到唐飞这掷地有声的声音,很多人总算反应过来,顿时,整个会议室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一阵阵的叫好声,然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王岩的激动之色溢于言表,他紧紧的握紧了拳头,心中想道,生产制造车体大部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好了,看到了希望。
  良久,掌声才渐渐的提升。
  唐飞则继续抛出一颗颗的重磅炸弹,“诸位,九方动车公司仅仅只是试点,过一、两年之后,等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九洲地铁公司和九洲电机公司也是这样的操作模式,将八、九成以上的零部件给外面的供应商进行生产制造,我们只专注于产品的总装配,以及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
  既然这样,那根本就不用担心将来会没有零件可进行加工。
  唐飞讲话的过程之中,数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太高兴,太激动了。
  最后,高波做总结性的发言,“感谢唐总,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吃了一颗定心丸,你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将来会没有零件可加工,只要你们有实力,做一些关键和重要的零件都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清江市拿出一千多亩地,这仅仅只是第一期工程,你们入驻园区之后,努力发展,提升自己的规模和实力,在九洲工业集团的带动之下,为清江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波坚信,在九洲工业集团的带动下,这么多机械加工企业发展起来,整个清江市的经济发展将迎来起飞。
  这次会议开得非常的热烈。
  第二天的《清江日报》在头版的位置,图文并茂的整版报道了这件事情,几乎所有的清江市民也都知道这件事情。
  那些凡是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机械加工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开始筹集资金,开始做好入驻工业园区的准备。
  那些实力差一些的企业,他们也不想放弃这次大好的机会,常常三、五家小企业整合在一起,抱团成一团,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也开始做一些准备,目的也是入住工业园区。
  整个清江市都似乎围绕这件事情在行动起来,街头巷尾,酒肆会所,大家谈论最多的事情就是这件事情。
  红星厂方面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谢振华更是亲自给唐飞打电话,“老弟,你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这样一来,几乎整个清江市的机械加工企业都会为你打工。”
  “哈哈……”
  唐飞高兴的笑了起来,谢振华说的完全正确。这样一来的话,自己的产能相当于释放了,不用再集中大量的工人去生产制造大量的零部件,而只要专注于整车组装和交付,以及自身技术实力的提高。
  清江市这些入驻园区的企业,他们将来就是为九洲工业集团打工,为九洲工业集团清江市的这三家工厂加工制造零部件。
  唐飞相信,这是一种双赢,大家都会受益。
  自己有了大量的企业帮着生产制造零部件,而这些企业也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能赚取大量的加工费用。
  谢振华道:“老弟,我现在也有这样的想法,再过一、两年,我们红星厂也会采用这种模式,基本上将零件的生产制造交给外面的供应商,我们只专注于整车组装。”
  唐飞赞成道:“老谢,这绝对是非常适合红星厂未来发展的一条途径,我赞成你们这么去做。”
  两人在电话之中聊了很久。
  谢振华甚至也说了和谐型电力机车的研制情况,应该用不了多久,这一款新型的电力机车将全面展开研制。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九洲工业集团将依旧承担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牵引系统的研制,就像DJ4型电力机车一样。
  唐飞在清江市一直呆到过了元旦才返回深海市。
  这次在深海市呆了十余天,成绩也是不错的,九方动车公司开始作为试点,准备开始生产制造结构的调整。
  清江市方面更是在唐飞的建议下建立工业园。唐飞离开清江市的时候,这个工业园已经开始开工建设,也开始进行招商引资,吸引第一批机械加工企业的入驻。
  还有一件事情,东阳市地铁公司的田浩如约而至,他参观了九洲地铁公司,并和马建伟一起签订了地铁机车的订购合同,第一批一共订购了22列地铁机车。
  这也就意味着,九洲地铁公司的产品成功打开东阳市的市场,将成为东阳市地铁的供应商,将来的2号线,3号线等等,估计也还是会依旧订购九洲地铁公司的产品。
  在清江市过完元旦之后,唐飞回到了深海市。
  今天是唐飞元旦之后上班的第一天,也是2004年第一天上班,大步走进自己的大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在老板椅上坐了下来。
  唐飞第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自己大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顿时眼睛一亮,马上拿着兴奋的看了起来。


第653章 世界五百强
  这份文件,唐飞期盼已久。
  两天之前,在清江市的时候,王海龙就打电话向唐飞进行过汇报,这一份文件也是王海龙特地放在唐飞的办公桌上的,他知道老板今天上班。
  坐在自己宽大舒服的老板椅上面,唐飞拿着这份文件看了起来,看得非常的仔细,认认真真的看完之后,脸上露出明显的满意之色。
  唐飞心中想道,自己的九洲工业集团终于迈入了百亿美元俱乐部行列,2003年的总营收突破900亿华夏币,达到了901亿6500万,按照目前的汇率,超过了100亿美元,大约是109亿美元左右。
  这是一份2003年的年度报表文件,九洲工业集团2003年每月的营收,每一家子公司的营收,以及整个2003年的总营收,这份文件上清清楚楚。
  唐飞心中十分的满意,超额完成了当初制定的保80亿美元,争取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
  更是在2002年的基础上差不多番了一翻。达到900多亿的规模还能做到一年番一翻的企业,放眼全国,估计也没有几家吧。
  在下面所有的子公司之中,2003年领跑的还是九洲电子公司,手机芯片出货量突破1亿枚大关,牢牢占据手机芯片市场的重要份额。也成为世界上最有名气,最有实力的手机芯片供应商。
  九洲地铁公司和九洲电机公司差不多,都是20亿美元左右,九洲重工以十几亿美元位列第四,九方动车公司因为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动车组的小批量生产,他们的产值稍微低一些,但2004年肯定会猛增。
  九洲无人机公司暂时还没有营收,它还在建设发展阶段,估计必须等第一架无人机生产制造出来,试飞成功之后才会有军方的订单。
  拿着这份文件,唐飞又大致看了一遍,心中满意之极!
  照目前这样的发展速度,再过几年的时间,应该能在世界知名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团之一吧。
  当然,唐飞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之一,而是要让九洲工业集团成为大哥大,成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巨鳄。
  “咚、咚、咚!”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王海龙推门进来,他基本是掐着时间走进来的,知道这个时候老板应该已经看完了那份报表。
  见敲门进来的是王海龙,唐飞道:“这份文件我已经仔细的看过来,我很满意,大家都辛苦了,这份成绩的取得,和大家的努力分不开。”
  王海龙连忙谦虚的道:“老板,主要还是您这个领头羊太出色了,我们仅仅只是在你的带领下做了一些事情而已。”
  “你们太谦虚了。”
  唐飞一面说着,一面从办公桌的抽屉之中拿出一张支票,“海龙,整个2003年你最辛苦,对集团的贡献最大,这是给你的奖励。”
  王海龙高高兴兴的从唐飞的手中接过这张支票,看到上面的数额之后,先是微微惊愕,然后马上感谢道:“老板,谢谢你,这似乎有一点太多了。”
  唐飞挥手道:“不多,我吃肉,你们总要喝一点汤吧。”
  唐飞一直是比较慷慨的,2003年九洲工业集团的总营收达到100多亿美元,利润水平也非常不错,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唐飞自己赚得腰包鼓鼓的,肯定要让属下们也有获得感,让他们的腰包也稍微鼓起来。
  “海龙,2003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年终奖励也可以发下去了,这件事情你去办,弄好了之后交给我签字。”
  “好的,没问题。”
  对应相应的级别,每一个人该拿多少奖励,由王海龙做出清单,然后叫唐飞签字。刚才唐飞给了王海龙这张支票,王海龙也有了一个参考。
  “海龙啊,我们2003年发展得不错,我对2004年同样有信心,你们呢?”
  王海龙想了想之后道:“我们也一样有信心,在老板您的带领下,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2004年我们的总营收应该在150亿美元以上。”
  唐飞轻轻的点了点头,心中想道,王海龙说得比较保守,只说了150亿美元的目标,而唐飞则认为,随着动车市场,地铁机车市场,以及手机芯片市场的火爆升温,2004年起码也能实现180亿美元以上的营收,甚至可能会接近200亿美元。
  200亿美元啊!
  2004年能做到200亿美元这一规模的,这个国内估计不会超过30家企业,也就是说九洲重工应该能在几年跻身国内30强。
  九洲工业集团2003年的总营收是109亿美元,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
  没有几天,国际上一家著名的机构就列出了最新的全球500强排名。一如既往的,前十强基本是一些美国企业,或是西方企业。
  这个时候的两桶油还远没有十几年之后的规模,全球500强企业的前50名也鲜有华夏企业的身影,基本上是美国或日本企业,还有就是西方国家的企业。
  再过几年,全球500强之中华夏企业的身影会渐渐的多起来,再过十几年,全球10强企业华夏更是会占据好几席,更不要说50强了。
  九洲工业集团2003年大约109亿美元的总营收,未来全球五百强478位,处于500强比较靠后的位置。
  但唐飞已经满意之极,欣喜之极。
  1996年自己刚从自己父亲手中接过这家企业的时候,它仅仅只是一家即将倒闭,只有区区十余名员工的小作坊式企业。
  7年的时间,九洲工业集团成功跻身世界五百强,位列第478位,唐飞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另外,唐飞知道,自己的顶点不在这里,再过几年的时间,自己有把握跻身前50强。
  终极目标更是想成为世界制造业的NO。1,唐飞确实有这个底气,因为自己有“神级工业主”这个金手指。
  “咚、咚、咚!”
  唐飞心中正在想着这些,突然听到办公室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于是朗声的道:“进来吧。”
  推门进来的还是王海龙,他一进来就高兴的大声道:“老板,您看了世界500强排名没有呢?我们九洲工业集团成功的跻身世界500强,位列第478位!”
  唐飞道:“已经看到了,这个成绩不错,经过这么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终于是世界500强之一,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王海龙道:“老板,从现在开始,我们也算是世界性的大公司了。”
  “对。”唐飞点头,完全赞同这一点,也提醒道:“但我们的路途还非常的遥远,我们的排名还要不断的往前,争取再用几年的时间,我们跻身于世界50强,甚至10强之列。”
  “嗯!”王海龙用力的点一点头。
  在老板的带领下,他有十足的信心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再努力几年的时间,让九洲工业集团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