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西部狂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西部狂想-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引起了任自强极大的好奇心。队上除了张天富等有数的几个亲近的人知道他们的动向外,其他人还真的很少了解过。尤其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不晓得他们是上学还是工作挣钱呢?

    只知道都过得很不错,当然,各个都是联丰集团的股东。一年的分红就不老少,能差了还怪。

    从来家里的这些女人穿着打扮上都可以看出,一个个溜光水滑的。哪像面朝黄土背朝天,围着锅台转的‘泥腿子’。

    还有谈吐上也文雅、有条理多了,起码见了任自强不叫他的“老胖、小胖、小胖墩”的外号。不看身份证的话,这形象素质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随着任自强的打问,得知的结果令他瞠目结舌,这变化也太大了!

    现在老有所养已经做到了,制度和国企一样,男的六十岁,女的五十五岁退休。如果闲不下来想发挥余热那就另说。

    和父母亲差不多大的一波人,还在村里经营,守着那片‘故土’。大都担任着各个项目的班组长,也是小领导一枚。也不用出多大力,重活都由机械化和外来民工来干。

    候婶这些女人们的活也轻松了,做饭、收拾房子,带孙子基本是她们生活的全部。

    下来就是张天富他们这一波青壮年,他们是现今联丰集团的主力军,忙的一批。基本上全撒出去开拓外地市场,也就春节、中秋才能回来相聚。真是‘拉话话’容易见个面难,因为有电话呀!

    就像玉琴表姐那样一提学习都脑子大的人,现如今都成了整个镇的禽类养殖的负责人。管理着六个养殖基地,手底下还有几百号工人。

    表姐夫管着村里的砖厂,不,现在改成建材厂了。容易破坏环境的砖厂都停工了,新式的‘粉煤灰加气块’光荣登场。还有其他的马路砖厂,保温板厂等,无不是利用本地丰富的砂石、树枝、秸秆原材料而建成的。

    砖厂已经‘寿终正寝’,成了镇上学生和外来参观者追忆缅怀联丰集团腾飞的教育基地。

    其他出去的也是从事和农业相关的项目,或是养殖基地、蔬菜大棚基地,或是现代机械化农场,或是农产品初加工、生物肥料厂。这些是他们驾轻就熟的,没难度。

    出去都是呼朋唤友的,不但整个村如此,整个镇还有县城下属的乡镇都带动起来。更大的影响方面这些嫂子、婶子受眼界所限不清楚,任自强倒是知道。

    州府、北疆、南疆都有所动作,去相邻的国家‘淘金’这股浪潮愈演愈烈。

    再就是和大姐任凤霞、大哥任自立同龄的伙伴们。原先因为家庭困难辍学的,或是重新回到学校或是参加技术培训,大都也踏上了新的岗位。

    二哥任自锋同龄的,就没听说有敢于不上完高中或是职业技术学院而中途休学的。否则是‘皮鞭、棍棒’伺候,要不‘老子’丢不起那个人。

    整个村里的大学生不是前世时屈指可数的几个,而是两脚两手都数不过来的五六十个。其中不乏京城名校,家乡大学的就太常见了。

    任自强还记得前世村里有个身体素质好的上了飞行学院,一问果然如此。还是和前世一样考上了川省的民航学院。

    至于和任自强同龄的,不消说都在学校里苦熬呢!像敬伟、刚刚、尕娃这些的,基本都上了高中。刚刚这样脑子笨反应慢的,实在不是上学的料,初中毕业也去了孙丽娟的职业技术学院‘深造’。

    还有和任自强玩‘过家家’的那些‘媳妇’、‘妃子’们,原本有几个前世这个年代都成了孩子妈了,也一样上学呢!至于想早点体验‘男欢女爱’,结婚生孩子看来还有的等了!

    现在各家各户物质条件都差不多,这方面没什么好攀比的。包括领导层张天富他们也是一样,并没有比其他人多拿多少。

    剩下比什么,比闯劲,比能力,比自家娃娃的学习。其他的都改变不少,就是一样各家大同小异。

    那就是对待孩子学习方面,一个字,不好好上学就‘打’!三个字‘狠狠打’!这算是‘恶习’呢,还是‘恶习’呢?

    只能说任自强家带得这个头影响太深了,财富方面不用说,教育子女上也是出类拔萃。还有任自强吹的‘风’,这家伙太坏了,自己不上学反而蛊惑村里人学习。

    估计有不少不爱学习的毛孩子一边挨打一边暗地里骂任自强呢,因为家长们打人时总会挂个口头禅:“你有本事有小强那个脑子可以不用上学!”

    “十年了,真是可喜的变化呀!”任自强一边听着一边心下感慨万千。“这也是积德了吧,积大德了吧!”

    候婶她们还说了个笑话,镇上的公家人除了派出所和税务上还干点事外,其他的都没啥用。学校、医院由村里包了,镇上的规划建设也是。更不要说哪一点提留款之类的,压根不需要公家催。

    言谈中颇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调侃意味,更看不上这些‘公家人’待遇。不光镇里,还有县上所谓的城里人也是。

    感觉这些‘城里人’过得有些寒酸,‘吮指头抠屁股’的小气巴拉劲。

    候婶形象的比喻惹得众人一阵哄堂大笑,任自强也好笑的摇摇头。曾几何时,民怕官,‘泥腿子’是何等向往城里的生活。这些事在大姐身上发生过,也在任自强自己身上出现过。

    这样的情形到了二十一世纪才稍稍改变,一般的城市户口才不那么吃香。没曾想富足的生活这么快来临,也让‘泥腿子’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公家人的待遇任自强是爱莫能助,这是全国一盘棋,不是他能改变的。他最多就是对老师还有农业技术人员、医疗工作者进行补贴,其他的不会管。

    再说他不是很待见本县的‘公家人’,从王猛、赵伟涛之后就再也提不起兴趣和他们打交道。至于本县的‘掌舵人’姓甚名谁、走马换将也不关注。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干,只要不触碰任自强为本县规划好的’生态农业、旅游县城’的发展大计就好。

    再要有那种‘一朝天子一朝臣’,‘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脑袋一热拍桌子决定上马的不合理项目。任自强不介意动用身后的力量给他一个教训,或是挪挪位置,看来‘等死办’哪些位置比较适合。

    好在他们没整出一些幺蛾子,还是挺循规蹈矩、安之若素的。无他,本县‘鸡的屁’年年翻着番的涨。

    群众收入特别是占全县人口八成的农民收入增幅太快了,钱多的都让银行发愁,毕竟存钱是要给利息的。辛亏还有个用钱大户联丰集团帮着消化,否则县城的银行都要进入负利率时代。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国人的通病,‘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刚过惯了苦日子的‘穷哥们’,你让他大手大脚的花钱,强如任自强也没办法。刺激消费,你还是省省吧!所以呢,县城的银行倒了大霉,求爷爷告奶奶般的给联丰集团送钱!

    ‘公家人’可谓是里子面子都有,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

四百八十一章:混乱

    任自强婉言谢绝了候婶她们的盛情邀请去镇上坐一坐,看一看。张天富他们都去西边‘邻居家淘金’了,其他人也大都不在,去了也没多大意思。

    他例行帮父母舒舒筋骨,再指点一下小妹练的八段锦。没在家里多呆,第四天早晨只身一人坐班车去州府。

    看看孙丽娟、王猛,还有和王艳丽、杨瑜茵她们,这是必不可少。这点路也没必要让王艳丽她们特意跑一趟来接,浪费资源不是。

    这是任自强第二次做这样的班车,第一次和婷婷、小雪坐班车去州府大采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车站对面不远处自家的旅馆和马所长家的回府家宴依旧在开门揖客,外部都重新装饰过,没显得落伍。

    如今的车站和区间班车都已鸟枪换炮,整个一个‘高大上’,比前世任自强离开时还豪华气派。

    曾几何时一窝蜂挤车的情形也没有了,都在宽敞的大厅里排队买票上车,秩序井然。外面还是滴水成冰,大厅里暖气十足,温暖如春。

    排队买票的人中竟然还有不少肤色各异外邦人士,操着不是很熟练的汉语说笑着。任自强一时好奇就和他们攀谈起来,反惹得他们一幅看外星人的目光看着任自强。

    任自强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在县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是世界风情园的外聘员工,也是自己的下属员工。

    任自强讪笑着解释了一番,自己在南方工作不常回来,回来也是很匆忙,一直没顾上去看看,所以不是很清楚。

    或许是任自强长得人畜无害外带着憨厚,亦或许是这些外籍员工的宣传业务的需要,彼此很快热络的交谈起来。

    言谈中任自强也了解到一些自己不清楚的事,那就是‘世界风情园’开张后一直是‘赔本赚吆喝’。前来游玩的大都是本省人,外地人和外国人不多。春夏秋三季还好点,冬天游客更是寥寥无几。

    虽然他们的工资奖金一直没拖欠,按时按点的发放,可看到风情园盈利前景堪忧,心中也不乏忧虑,不知道还能在这儿干多久。

    这是国内的大环境使然,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旅游热还没有兴起。只能说任自强是‘疯子’,一意孤行做得太超前。这个不能甩锅,只能自己背。

    “嗨!关于前景和待遇方面你们完全不必担心,只要你们踏实干着,会越来越好的。我恰好知道这个项目的幕后老板,那可是在世界上都数得着有钱人。不要说支撑这个项目几年,就是几十年都没问题。”

    任自强故作神秘的给他们打气安心,又像个高人似的预言:“当然,几十年绝对不可能,照华夏经济的发展速度,三五年内慕名而来的游客绝对会让你们忙得脚不沾地的!”

    “真的吗?”

    “比真金还真!”任自强信誓旦旦:“我这次回来时间比较紧,要不然我现在就去玩玩,不过没关系,我回去后会给老板建议组织公司员工都来这里游玩,南方人还没怎么见过冰天雪地呢?再说还能和你们这些外国人友好交流不是?”

    “那太好了,我们一定以最大的热情欢迎!”一帮子外国人顿时眉飞色舞,情绪高涨起来。

    说干就干这是任自强的秉性,他当即打电话通知几个助理,把指示通知下去。公费旅游,以半个月到一个月为宜,人数自定。并且以后下属公司公费旅游的首选地都要放在家乡,总要每个员工来过一次才好。

    总归是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肥水留在自家田。顺带着宣传家乡小县城,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打完电话任自强就优哉游哉的赶往州府王猛家,干妈孙丽娟亲手做得美味拉条子还等着他大快朵颐呢!

    不料想听到任自强到来,杨德清电打的速度从首府翘班赶回来。一见面就急惶惶得问:“小强,现在该怎么办?”

    “小姨夫,咋了?”不明不白的一句话,让任自强也是一头雾水。

    “嗨!我是说这不苏联解体了吗,现在国内‘姓社还是姓资’争得厉害,自治区也是一样,你快帮我拿个主意呀!”杨德清急道。

    “哎呀,小姨夫这还用我给你拿主意?这么多年我给你讲的还不够多吗?你还看不出来?”任自强有心鄙夷他,但他好歹是长辈,还得留点面子不是。

    “你???我???我们看出来没用呀,还得中央说了算!”杨德清挠着头讪笑不已。

    “既然中央说了算,那你就等消息呗,估计不会等多久。”任自强慢条斯理道。

    王猛是个急性子,狠狠一拍任自强的肩膀:“小强,你就别拿把了,有啥想法就说出来,现在我们公安部门也不安定呢。”

    下手有点重,惹来护犊子的孙丽娟的不满和卫生眼:“老王,你就不能轻点呀,看把你俩急的,这不天还没塌下来吗?”

    “好好,干爸,我说我说。”任自强狗腿般赔笑道。没办法不如此,既是干爸又是未来的老丈人,真心得罪不起。

    提前让他们吃个定心丸未尝不是好事,说不定还是个机会,最起码位子会坐得更稳。

    任自强也不藏着掖着,直接照抄‘总设计师’定海神针般的‘南巡讲话’。并告诉他们:“把心放在肚子里,’总设计师’还在,绝对乱不了!”

    杨德清是搞政策研究的,对‘总设计师’的以前的讲话门清。听完笑道:“小强,你这不是总结了一下‘总设计师’以前的讲话吗?一点不新鲜。”

    “新鲜也得有用才行呀!”任自强没好气的翻个白眼。

    吃完饭,吃了定心丸的王猛和杨德清又风风火火的跑了。杨德清要去发文,旗帜鲜明支持改革开放。王猛则去开会,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不移为经济发展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任自强正在州府陪着王艳丽、顾小红、纪新燕还有特意赶来的杨瑜茵卿卿我我没两天。婷婷从京城的电话也打过来,忧心忡忡道:“小强,我听到风声中央有人对我们掌控国企不满,想着要推翻签订的协议呢?”

    任自强照旧让她放心:“不会的,那些人翻不起大浪花!”

    “哦!原本我也不信呢,这都是美薇和蒋欣得到内部消息告诉我的,我好怕我们的心血付诸东流。”

    “呵呵,退一万步讲,要回去就要回去了。就当咱们做好事了,这也是咱们的初心不是?再说了,这点钱对咱们来说不算什么,又不存在伤筋动骨的,你愁什么呢?”

    “嘻嘻,也是呀!”婷婷轻松的笑了:“小强,还是你会安慰人,你能快点来吗?我想你了!”

    得了,这是婷婷第一次主动邀请,天上哪怕下刀子任自强也得去。

    随即袁天帆也打电话过来,想让任自强找高人问个准信,政策不会变吧?任自强少不得又安慰了一遍,告诉他不出一个月绝对会有准信。

    任自强和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