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漂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顶级漂哥-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你只需要找我们说的简单说两句就行。”
  “这么多事情听起来还挺麻烦的。”朱沪说着,皱了皱眉头。
  “不用你操心,到时候我会和你解释一切,这些研究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有百分之三十会分给你,你不用投资一分钱,只需要坐享其成。”
  朱沪拿起面前斟好的酒猛的喝了下去,他面露烧心的表情之后,提高音量说:“最后问你一句,你不会坑我吧?老朋友,我知道问这样的话不太礼貌,不过我出来漂泊这么多年,已经被所谓的自己人坑怕了,一次次的被坑了之后,我的字典里就只有靠自己三个字了,你刚刚打动了我,我认为你是在干大事,干利国利民的大事,不过还想再问最后这个问题。”
  这时候的朴京清醒了一些,他平静的说道:“绝对不会坑你,用老外最不愿意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只用坐享其成就行。”
  朱沪这时候拿起桌上从一进来吃饭就已经斟好的酒一饮而尽,烧心的痛苦浮现在脸上,
  就这样,朴京和朱沪在一家奇怪的日本料理店,用中国人酒桌上谈生意的方式谈成了一桩口头协议,这种方式可谓是颇具讽刺意味,因为这是一家奇葩的寿司、拉面混吃的由华裔开的日料店,用日本酒最终干成了这桩生意,朴京在喝了一口冰水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想来一时的冲动也释然了。
  “酒醒了吧?朴京?”坐在朴京对面的朱沪一脸轻松的看着朴京。
  “醒了,这杯冰水让我意识到,我们吃的不是中餐,是日料,中餐喝热茶。”朴京说着,又喝了一口冰水。
  朱沪笑了笑,说道:“刚才你说的不是醉话吧?你真准备干那么大的生意吗?”
  朴京笑着说:“那不是醉话,只不过说起那个话题我太过激动,血管扩张,吸收了更多的酒精,酒精刺激之下说起来越来越激动。”
  “我们就不签个协议什么的?这样口头说这么多,看起来太过随便,虽说我们有我们的方法,可最终还是要一纸协定才能刺激我们共同前进。”
  朴京打了一个响指后说:“那明天,我们约律师,把协议签了!”
  “那倒不用,只要有协议就行,不用那么正式。”


第473章 再忆噩梦
  现在搞研究的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搞研究本身了,在朴京忙于专利和冠名的事情这小段时间,李冰早就在他们租下的实验室开始研究生活了。
  研究生活自然是没有代购生活有趣,朴京和李冰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记忆金属的研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材料和力学的问题,还有一个成本问题,按照李冰的构想,如果运用航天记忆金属的标准来开发,那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达到标准,可成本将会大大超出控制范围,这种成本是不可能用在商用规模化生产上的,然后就是整个物流包装生产线还要面临的是技术撞车的问题,虽然他们已经把这条老的物流包装生产线的全部专利都买了过来,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很多的技术想法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先例,如果他们把这些技术运用在自己的物流包装生产线上,那必然会造成专利纠纷,别说通过专利局的认证,就算去采购零部件的时候也会这些机械公司盯上而产生纠纷。
  在尤其重视技术和专利保护的欧美国家,如果这样贸然行事,那必然会栽跟头。
  正在研究记忆金属的李冰看见了朴京抱来的一叠叠厚厚的技术图纸,惊讶的咋舌,她睁大眼睛说:“这简直是在原始社会环境下造一辆现代化汽车出来,我们需要从土壤中提炼铝矿,然后把铝矿熔炼锻造成铝材,冲压、焊接成车的框架,更要命的是,我们没有任何图纸,还要自己研发发动机,天啊。”
  “没这么夸张,只不过每一项关键技术,我们都得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改进那些老旧的技术,从老旧的技术里找灵感,我翻遍了德国、欧盟的法律法规,这并不违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已经被人遗忘的技术买过来,你可能不相信,这些技术正在兜售,就像摆地摊上的东西一样便宜。”
  “那我们不会又要花大笔的钱了?”
  “不会,我会筛选,你把材料方面需要的技术或者专利筛选整理一下告诉我,我和几个本地华人研究生就去搞这个事情,我们一定要做技术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付专利费给别人。”
  李冰微微叹了一口气后笑着说:“真没想到,这壁垒居然会这么大,一个物流包装生产线,这四处碰壁,让人有些鼻青脸肿了。”
  “我们是还没进入状态,想当初你在中科院搞研究的时候,研究的难度比现在大的多,感觉你也成天乐呵呵的。”
  李冰摇头笑了笑,说道:“那时候是以国家作为后盾,我们搞研究,那可都是以国家的力量在搞,而现在我们是在用自己的钱搞,压力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为国家搞研究也有压力,有考核机制,可是成本控制不用像现在这么严苛。”
  “这个路可是我们自己选的,既然选了那就干吧,反正这些钱咱们也是靠运气赚来的,现在即便把它全都花了,留下的钱也能够保障在德国的生活了,钱,总是要花出去的。”
  “我们没有买更好的房子,没有买更好的车,没有买更好的衣服和家具这些,难道你不后悔吗?”
  “要是不搞技术,那我才后悔,每天看着我们用的吃的,还有那些在工厂里面的机床都是别的国家的,我心里总是一种莫名的不舒服,我想我这是在治心病,一种瞎想的病。”
  李冰笑了起来,说道:“哈哈,照你这么一说,那我也是病了,我俩都患上了老是为国家大事操心的病。”
  按照现在这种架势,今晚他们俩八成是要待在研究室吃喝拉撒了,这里有简单的厨具,可以做一些快餐,两人在看资料的间隙闲聊了两句就把晚餐确定为日本泡面和韩国泡面,这些泡面通常情况下在十分钟分钟以内就能做好。
  在泡面煮熟了之后,李冰提议:“今晚你吃韩国的,我试试日本的。”
  朴京看着书头也不抬的说:“韩国的有些辣,如果吃不惯咱们还是换一换吧。”
  “日本的泡面吃腻了,正想吃点重口味呢,我虽说是北京人,可也不是不吃辣的人。”李冰说着端起小锅就开始吃,可吃了没多久,就开始大口呼气皱眉头了。
  朴京看到李冰这种表现,调侃道:“辣吧,这叫什么火鸡面,昨天我吃着挺辣,不过爽快。”
  李冰咕咕喝了阵水,说道:“你这挤兑我呢,这么辣,超出我的想象呀,换过来,我吃日本的,你接着吃这韩国的。”
  两人在打闹和说笑中吃完晚饭,这是他们一天之中最轻松的时刻,有的时候他们会双双工作到很晚,比之前做生意还要晚,要说做生意的时候有些工作可以机械重复,带着一些思考,可现在搞研究,没有机械重复,只能一直思考,这种一直思考问题时而让人疲惫,时而让人因为久久没有思路之后突然豁然开朗而让人亢奋,这种状态会让人上瘾,如果真的豁然开朗,有的时候朴京能一直维持亢奋到天亮。
  “你先睡吧,冰儿,我再弄会儿。”朴京走到一直在一旁对着书打瞌睡的李冰身边说。
  “你也睡吧,不早了,已经三点了。”李冰睡眼惺忪的看了一眼腕表后说。
  “你先睡,我现在有个新思路,现在正兴奋着呢,一时半会儿睡不着。”
  “不能这么熬下去,得有作息,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好吧?”李冰说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站了起来倒在朴京怀里。
  李冰几乎处于半睡眠状态,在朴京的搀扶去床上睡了。而朴京则回到电脑上继续画图纸我,现在他得把画出来的模拟图用力学结构软件再做一下模拟,他发现他曾经在美国设计的飞机起落架结构的某个部位可以完全运用在这个机器人抓握结构上,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讽刺,朴京按照自己的回忆开始绘制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结构,熟悉的是对于那个结构他几乎可以倒背如流,陌生的是,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那是美国噩梦的开始……


第474章 讲究的起名
  自从朱沪口头答应了要当朴京研究项目的代言人之后,朱沪就经常往实验室这边跑了,因为专利的申请需要朱沪签字,而且需要他对研究项目有初步的了解,否则到了专利和技术保护局,在人家问道专业性知识的时候,会被误认为不是真正的研发者。
  朱沪在看到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资料之后惊呼:“这是让我回炉重造呀,我大学学的是文科,现在你让我去学如此之深奥的工科、理科,可真是难为我了,兄弟。”
  朴京走到面露茫然的朱沪面前说:“专利局不会问多么深奥的问题的,放心吧,朱沪,你只需要看个大概就行,就像看报纸,浏览网页一样,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不用真的懂。到时候人家问到深入问题的话,那还有你的研发团队在的嘛,我们会负责解释细节和较为深入的东西。”
  “那我岂不是成了领导一样的人物,什么都不用懂,只需要等着得好处就行?”朱沪戏谑的说道。
  朴京点点头说:“没错,就是这么回事儿,你只要签名,出成果和专利的时候只需要跟着我们去专利局就行,有的时候如果发表个科技论文,只需要你露脸、署名就行。总而言之,你在我们这个团队里,就是一个皇帝,你只需要坐享其成就行。”
  朱沪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那我算不算一个傀儡皇帝?”
  朴京摇摇头说:“你不是什么傀儡,你会拥有很大的权力,是这个公司的皇帝,在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上,我们全要依赖你了,我和李冰,专心技术和研发。”
  “那我岂不是又成了一家公司的法人去了?我的天呀,这个你可还没和我说呢,朴京,成为管理者不一定是什么好事,现在这公司真的已经成立了吗?人呢?难道就我们三个?”朱沪说着,一脸诧异的看着周围。
  “现在来说,的确只有三个人,不过上次我来法兰克福的时候,不是在你的帮助下在你的咖啡馆建立了一个办事处嘛,据我看来,有很多人加入呢,现在德国拿个学历不容易,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期间大家都想找些私活来干干,看得出加入这个社团的人很多呀,不少还是高层次人才呢,咱们的员工就从这些学生里招聘吧,到时候你的咖啡馆和餐馆就是他们的俱乐部。”朴京说着,把办公室登记的名册拿出来放在桌上。
  “你总是什么都能想到,这也行,我不得不佩服你,可我有个疑问,这些没有毕业的学生,真的靠谱吗?在德国读书的确难读,我看有的人像是延期毕业的……”
  这时候旁边一直在沉默的李冰说:“这倒没什么,关键看他们的热情呢,在我看来,这些在校学生不需要去管什么生活、就业压力,他们现在正处于知识掌握的巅峰,平时勤工俭学还能学习新知识,他们热情应该挺高的。”
  “两位这么一说,对于公司的未来我真没什么话好说了,这么有前景的公司,有没有想好公司名字啦?我们中国人相信好风水和好名字。”
  朴京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杯速溶咖啡,摆好之后,说道:“这个我们还真没想过。”
  “这个交给我吧,德国这地方华人虽然稀少,可也不缺乏神人,风水玄学大师那也有,我去找那个大师看看,起一个霸气雄起的名字,你的宏图伟业得从一个好名字开始。”朱沪说着,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一个星期之后,如朱沪所说,朱沪果然带着一个精致的盒子回来了,里面装着写好的公司名字回来了,而盒子是用锁锁好的,需要用钥匙打开才能知道到底起了个什么名字,如此看来起名还真是讲究,朴京感觉和国内搞算命和玄学的还真的不太一样,这种用钥匙才能打开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就连小小的钥匙上都刻着“通达昌顺”的吉祥字样。
  朱沪把精致的盒子推到朴京面前说:“怎么样,有意思吧?这大师是个华人,他不但精通中华玄学,还痛西方塔罗牌和巫术命理呢,算是全才,别说起中文名,就算找他起德文名和英文名,人家也能信手拈来,我那些咖啡馆和餐馆的名字都是找他取名的呢。”
  朴京接过盒子把玩起来,他一边把玩一边说:“厉害呀,能把玄学营销到这个份上,且不说他的技术如何,他一定是个营销大师呀,东西方通吃,还能搞得像模像样的,佩服!这盒子有些像……像什么清朝皇帝传位诏书保管装用盒子一样。”
  朱沪的笑容逐渐凝固,朴京说的话似乎和朱沪的认知有些出入,还颇具讽刺意味,朴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有些尴尬的说:“这盒子叫一讲究,范儿。”
  朱沪豁然的笑了笑说:“其实吧,就图个吉利,就拿这盒子来说,起中文名用的盒子和起德文、英文名用的盒子,除了盖子一个是中华的,一个是西方的之外,完全一模一样,可人家这叫贩卖文化和著作版权,要学不少才能有这样的功力呢。”
  听朱沪这么一说,朴京开始有些紧张了,给公司起个名字的确是个大事情,好的名字能够让别人记住的同时,还能传播公司的文化和理念,苹果公司的名字被传闻为上帝咬过的苹果,这带着一些纯净的宗教意味本身就很简单明了而且能够深入人心,加上logo设计,把苹果公司的文化表现得很好。
  朴京打开盒子一看,里面用绶带卷着一块黄色的布,朱沪打开,上面赫然用隶书字体写着“拓疆”两个字,还有英文名“TwoGenius”的英文名,还有一些朴京看不懂的玄学画符,这让朴京想起了香港风水学和驱魔影视剧里的片段,厉害的地方在于“拓疆”这个名字繁体和简体写法一样,还有“TwoGenius”发音类似,算是谐音。
  朱沪伸着头问:“叫什么名字呀?我自从去找大师取名他就没和我说。”


第475章 心情不好去吃素食
  这个结构似乎就像拉链一样结构简单,却能有多种运用,虽然和拉链那种伟大的发明不在一个量级,不过都是所谓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