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马上怒目而视,真是的,什么东西都要跟奥林匹克联系起来,这明明是足球精神。
马兰就一脸坦然,小塞西尔是南部非洲人,这个点球的意义已经超越足球,会在未来无数的日子里被人称道。
场边的记者席,正在电台直播的主持人也被小塞西尔踢飞点球惊呆。
“上帝啊——小塞西尔踢飞了点球,裁判吹响了终场哨,洛克中学只能接手失败的结果——等等,紫葳公学的教练正在和小塞西尔热情握手,到底发生了什么?天,小塞西尔是故意踢飞了点球,是的,一定是这样,他宁愿吞下失利的苦果,也不愿意接受唾手可得的平局,他继承了伟大的罗德斯家族的精神,不愧为罗德斯家族的成员,他简直是正义和公平的化身,象征着洛克中学永不止步的顽强——”支持人激动大吼,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南部非洲,这是最好的结果。
返回比勒陀利亚的汽车上,罗克和小斯又聊起小塞西尔的点球。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小斯得意洋洋,小塞西尔虽然踢飞了点球,却成为这场比赛的英雄,小斯也是老怀大慰。
“当然也会踢飞点球,我总不能连个孩子都不如。”罗克也得意,小塞西尔是洛克中学的学生,四舍五入也算是罗克门下。
“呵呵,不可能,你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人,换成是你,比赛的最后时刻,你就是会假摔骗点球的那种人。”小斯对罗克实在是太了解了,这事儿吧,怎么解读都可以。
同样的踢飞点球,心理阴暗的人看来,那就是技术水平不够。
同样的误判,阴谋论的人看来,那就是裁判黑哨。
黑来的世界杯殿军都能得意洋洋,人不要脸起来是没底线的。
“你呢?”罗克反戈一击,小斯的人品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我嘛,我会拿枪逼着裁判给我点球——哇哈哈哈哈——”小斯彻底黑化,别怀疑,他就是这样的人。
罗克也笑,小斯说的没错,他和小斯都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人。
这并不可耻,足球比赛的胜利无关生死,罗克和小斯,每一个决定都是可以左右无数人命运的,所以他们不得不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很多依靠着足球恰饭的人,为了饭碗把足球鼓吹成和平年代的战争。
其实都是恰饭,不把足球比赛说的重要一点,就没有足够多的关注度,饭自然也就不香,关注度高了,才有足够的利益。
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儿,对于以此为生的人来说,足球确实很重要。
但对于广大吃瓜群众来说,球赛的结果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起到多大影响,一场球赛过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当然对于南部非洲的下一代来说,罗克还是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有人为了荣誉将点球踢飞,也应该有人为了国家利益奋不顾身,球场上偷来的胜利确实是可耻,国家利益上,无论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都是国家英雄。
生活就是这么矛盾。
同样是在返回比勒陀利亚的汽车上,雷米和马兰也在聊比赛最后时刻的点球。
“真让人心潮澎湃,这场比赛一波三折,赢得胜利的紫葳公学值得祝贺,但坚持正义的洛克中学更值得尊重,这就是我们一直希望的体育精神。”雷米津津乐道,比赛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雷米依然沉浸在小塞西尔踢飞点球的激动中。
“等着瞧吧,明天的报纸一定会大书特书,就算记者们不感兴趣,罗德西亚勋爵也会让他们感兴趣。”马兰对小斯也很了解,这事儿本身就极具话题性,报纸需要这样的新闻,强调南部非洲的公平正义。
别管南部非洲在国家利益上多么没底线,对外宣传的时候,南部非洲肯定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这样才有利于树立南部非洲的国家形象。
这就是新闻的价值。
“就算罗德西亚勋爵想低调,我们也要抓住这次机会。”雷米最发愁的是足球缺乏足够多的关注度,有新闻是好事,默默无闻才糟糕。
“回头我去找几个熟悉的记者——”马兰身为南部非洲足球协会主席也是交游广阔,南部非洲的新闻媒体现在都有体育板块,《泰晤士报》也不例外。
“校园足球都这么激烈,真不知道南部非洲职业联赛是什么样——”雷米对南部非洲的职业联赛充满期待。
“这简单,下周就有罗德西亚联队和洛城鹰队的比赛,不过比赛在洛城,是洛城鹰队的主场。”马兰满足雷米的要求。
“能不能弄到球票?”雷米今天刚刚见识到南部非洲人对足球的热情,罗德西亚联队和洛城鹰队的比赛,球票估计早就销售一空。
“当然有——”对于普通球迷来说,罗德西亚联队和洛城鹰队的球票确实是一票难求,不过对于马兰来说很简单。
再怎么也是足球协会主席,这点能量还是有的。
第1501章 讨价还价
鹰队的主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尼亚萨湖畔,占地面积38公顷,可以容纳45000名观众,被鹰队球迷戏称为“鹰巢”。
3月份联赛已经开哨,在已经举行的五场比赛里,鹰队五战全胜,排名高居联赛第一,球市一路走高,14500套季票现在已经全部售空。
雷米要看鹰队的比赛,可以使用鹰队俱乐部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二号包厢。
一号不行,一号是罗克的私人包厢,罗克现在没时间来看球,包厢空着也不给用。
关键是给也不敢用,比勒陀利亚是南部非洲的首都,罗克在比勒陀利亚也要循规滔距。
在尼亚萨兰不用,尼亚萨兰是罗克的领地,基钦钠来了也是客人,罗克才是地主。
往年的南部非洲,雨季到二月份已经基本结束。
今年比较特殊,二月份才进入雨季,短短一个半月下了往年四个月的雨量,旱灾马上就变成洪涝,多地山洪暴发,道路被洪水冲毁,造成多人死伤,财产损失严重。
“北海湖水泛滥,维多利亚城被洪水淹没成为水城,街道上的积水有一米深,居民在街上捕鱼,使用冲锋舟出行,数以千辆的汽车严重损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十余人死亡,近百人失踪。”欧文心情沉重,去年是旱灾,今年是洪水,仿佛上帝抛弃了南部非洲。
“责令维多利亚州对灾民进行救助,命令尼亚萨兰州和北海州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向维多利亚州提供帮助,财政部准备一笔紧急拨款,采购救灾所需的物资送往维多利亚州——”罗克不祈祷上帝的帮助,一切还是得靠自己。
“维多利亚州的警察和国民警卫队已经全部出动,北海的水警也在竭尽所能为灾民提供帮助,亚亚捐了五十万兰特用于救灾——”欧文重点提示,五十万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的,别看亚亚已经在尤利塞斯居住了很多年,子女也在尤利塞斯出生,在尤利塞斯接受教育,可是亚亚本人依然不能加入南部非洲国籍。
南部非洲没有非洲人,这是所有人公认的事实,即便是亚亚这样的人也不行。
类似亚亚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除了亚亚之外,还有很多位来自刚果和西非的酋长居住在尤利塞斯,子女也在尤利塞斯接受教育,这是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允许的。
只是尤利塞斯一地,即便是亚亚的孩子,也不能到南部非洲的核心区求学,比如尼亚萨兰洛城,比如比勒陀利亚。
“干嘛提起这个?”罗克随口问,五十万,还不足以让欧文主动在罗克面前提起亚亚。
“亚亚的儿子要上大学了,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儿子送入尼亚萨兰大学读书,这五十万就是推荐信——”欧文对罗克的决定很好奇,不知道罗克对非洲人的排斥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还是那个原因,现在的欧洲的,对于非洲人的态度并不决绝,毕竟非洲人表现的太温顺了。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印度人都已经开始非暴力不合作了,非洲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做牛做马,吃得少干得多,任劳任怨一句抱怨也不敢说,南部非洲上百万非洲裔工人,每年为南部非洲创造的利润数以亿计,罗克却坚持不让非洲人加入南部非洲国籍,欧文自己有时候都不理解。
五十万兰特,放在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足以让人安家落户,就连最排斥非洲裔的美国也不例外。
南部非洲的大学,沿用英国的入学制度,除了统一考试之外还可以进行推荐。
这个统一考试并不是全国性统考统招,而是尼亚萨兰大学举行的入学考试,针对所有申请入学的学生举行的。
“亚亚的孩子,应该已经大学毕业了吧——”罗克对亚亚的孩子没什么印象,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
“不不不,在南部非洲,想把孩子送进尼亚萨兰大学可不容易,我都得亲自给阿布教授打电话。”欧文满腹牢骚,罗克设计的这个入学制度哪都好,就是没有充分照顾到特殊群体的利益。
这个问题要让罗克回答,罗克也有话说。
所谓特殊群体,指的就是权贵阶层了,虽然罗克不想这样,但是现在的南部非洲,权贵阶层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现。
具体到欧文的家庭,作为马蒂尔达家族的一部分,欧文别看身家跟罗克、小斯比不值一提,可是对于南部非洲来说,欧文也是顶级富豪,名下有金矿、有企业、有规模数十万英亩的农场,普通人望尘莫及。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欧文也很重视,从小就十几个家庭教师围着转那种,孩子就算想吹个口哨,欧文都恨不得请家庭教师手把手教。
这样的精英教育,如果想进入尼亚萨兰大学,还得欧文打电话,那这个电话干脆也别打了,丢不起这个人。
亚亚的情况和欧文又不一样,欧文的孩子都是南部非洲人,想进入尼亚萨兰大学,只要成绩合格就行。
亚亚的孩子想进入尼亚萨兰大学,成绩固然必须合格,还需要具有入学资格才行。
想获得入学资格,可不仅仅是有钱就行。
“路易,打电话给道格拉斯部长,我要召开一个特别会议。”罗克有大动作,有些权力,还是要收归联邦政府。
“你要干吗?”欧文好奇。
“我要收回尼亚萨兰大学自主招生的权力。”罗克对南部非洲的教育要求高。
以前的南部非洲,尼亚萨兰大学一枝独秀,为了不给联邦政府插手尼亚萨兰大学的机会,罗克给予尼亚萨兰大学最大程度的自主权,招生都是由尼亚萨兰大学自己负责的。
现在南部非洲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尼亚萨兰大学依然是南部非洲最好的学校,却不再是唯一的。
都不说德兰士瓦、罗德西亚,仅尼亚萨兰一地,除了尼亚萨兰大学以外,现在还有尼亚萨兰陆军学院,尼亚萨兰军医大学,尼亚萨兰理工大学,尼亚萨兰医学院,尼亚萨兰财经学院等等十几所高等院校。
以前的罗克只对尼亚萨兰负责,现在的罗克要对整个南部非洲负责,那么罗克就要保证所有南部非洲人公平享受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一点对于尼亚萨兰之外的南部非洲人太重要了。
现在南部非洲,教育依然处于一个极不公平的状态。
尼亚萨兰一个州有十几所高等院校,斯威士兰和巴苏陀兰这两个州,加起来连一所高等院校都没有,可是这两个州现在大部分人口都是华人,那么他们怎么办?
尼亚萨兰大学招生,肯定更倾向于尼亚萨兰州的学生,每年尼亚萨兰大学的新生,尼亚萨兰州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这对其他州是不公平的。
不过罗克低估了尼亚萨兰大学的影响力,原本罗克是只想和道格拉斯商量一下,然后再做出决定。
结果消息传出,安东和阿布马上坐飞机飞到比勒陀利亚,当面向罗克表明态度。
“我觉得正常,尼亚萨兰大学是尼亚萨兰州成立的,确切点说是勋爵你私人出资成立的,所以招收尼亚萨兰州的学生不是很正常吗?”安东不同意尼亚萨兰大学让出招生自主权。
“尼亚萨兰大学现在15000名学生,12个全世界最顶级的院系,65个覆盖全部分类的学科,85个全世界最顶级的实验室,165位誉满全球的顶级教授,每年的科研经费超过一亿兰特,别忘了这还是分拆之后的尼亚萨兰大学,是的,尼亚萨兰大学在招生的时候确实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自主招生的权力,尼亚萨兰大学就无法维持现在的地位——”阿布同样坚决反对,没钱还谈个屁的世界顶级。
“我们从最开始的只有几栋小木屋,一点一滴建成现在的尼亚萨兰大学,这一路上有多艰难,只有真正的尼亚萨兰人才能体会,联邦政府可以收回一部分权力,但是请给尼亚萨兰大学保留一些自主权,我过几年也要退休了,请给尼亚萨兰大学保留一些东西吧。”阿布的眼睛里有泪光在闪烁,他对尼亚萨兰大学的感情远胜罗克。
罗克说白了就是掏钱,真正干活的是前后两任校长道格拉斯和阿布。
“考索尔教授,对于尼亚萨兰大学的感情,我和你相比一点也不少,勋爵也没说收回全部权利,尼亚萨兰大学依然可以和各大企业进行科研合作,依然可以向海外学者发出邀请函,依然可以保留部分招生自主权,相信我,这对于尼亚萨兰大学来说是好事。”道格拉斯苦口婆心,他才是尼亚萨兰大学的首任校长。
就连阿布本人,都是受到道格拉斯的邀请来到南部非洲。
从这一点上说,道格拉斯才是南部非洲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保留多少?”阿布老泪纵横,说的话却很扎心。
感情这么表演,根本目的还是招生自主权。
不能怪阿布,换谁担任尼亚萨兰大学校长,都要讨价还价的。
第1502章 罗克的底线
尼亚萨兰大学的校长不好当,作为一所能和牛津、剑桥并列的英联邦知名学府,太多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尼亚萨兰大学接受教育,或者是镀金了。
连尼亚萨兰侯爵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都在尼亚萨兰大学读书,可以想象尼亚萨兰大学的入学名额有多抢手。
15000名学生听上去很多,四个年级一分,再去掉硕士博士这部分,实际上每年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