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萨兰大学毕业的主任医师都说不清楚为什么。
约翰逊自己是身处万丈悬崖之巅尤不自知,局外人倒是多多少少知道点。
千万不要小看布拉德办公室的行动力,这几年刚果共和国希望脱离南部非洲的人也算是前赴后继,前年初一位部长走在街头意外出了车祸。
年底一位副部长睡梦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去年一位议员游泳的时候不小心淹死。
还有一位议员下楼的时候一不小心一脚踏空摔断了脖子,还没送到医院人就没了。
看上去貌似都是意外,可真的都是意外?
未必,否则那未免也太巧合,出事的几率也太高了。
“兰特已经成为南部非洲人收割财富的工具,他们想贬值就贬值,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我们辛辛苦苦开采的资源,最后变成一堆花花绿绿的钞票,比勒陀利亚一克黄金要一兰特,我们向南部非洲出口十克黄金才一兰特,这到底是为什么?”约翰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提出问题,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咳咳,没那么严重,我们出口的是矿石,并不是黄金——”矿业部长兰迪·霍普金斯是蕾西的堂哥,亨利的大舅哥,跟罗克也算是亲戚,虽然拐了几个弯子。
“哪怕我们把黄金提炼出来,再卖给南部非洲呢?这又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约翰逊满腔悲愤,刚果共和国的利益,就是被某些人里应外合出卖的。
“得了吧,你说的轻松,那你为什么不去做这件事?”威尔赛斯一脸厌恶,夸夸其谈谁不会,有本事做出成绩来。
“因为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已经被某些人,以及某些利益集团垄断,其他人就算想做也没有机会。”约翰逊也一脸厌恶,最讨厌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好了先生们——”本森·穆尔主动叫停,并不看一脸愤怒的约翰逊,转而询问身边的路易斯·本:“我们有没有发行货币的可能?”
对嘛,先别一上来就金融系统,想发行货币也不是张嘴就来,钞票印出来也得有人认才行。
“很难,我们没有足够多的保证金,就算强行引出来,最终也可能沦落到和马克一样,说不定连成本都不够。”路易斯·本苦笑,英镑成为国际货币,那是皇家海军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国际地位。
兰特和美元影响力越来越大,那是真金白银换来的信任,至少在比勒陀利亚,一兰特真能买一克黄金。
刚果共和国如果要强行发行货币,都不要说能不能用于国际贸易,恐怕刚果人自己都不接受。
“我们可以学习南部非洲,南部非洲最初就是从金矿开始的,我们刚果共和国也有金矿,为什么不能用来作为银行保证金?”约翰逊有志气,不过他也不想想,洛克金矿是罗克自己发现的,然后才慢慢有了合作社,然后是兰德银行,刚果共和国想学习南部非洲也很简单,先有个储量和品位堪比洛克金矿的金矿再说。
不吹不黑,全世界所有金矿有一个算一个,比洛克金矿品位高的,没有洛克金矿储量高。
比洛克金矿储量高的,又没有洛克金矿的品位高。
即便这两个条件完全都满足,还得开采成本比洛克金矿差不多才行。
这里不是说洛克金矿使用非洲裔工人,而是说洛克金矿是露天开采,成本非常低。
就在约翰逊慷慨激昂的时候,会场角落里,威尔赛斯和兰迪在角落里窃窃私语。
“这家伙怕是疯了吧——”威尔赛斯掩着嘴小声说。
兰迪抿着嘴点头,疯不疯不知道,快死了是真的。
会议在一片争议声中结束,没有形成任何决议。
约翰逊走出总统府大门,在一群秘书助理的簇拥下快步跳上汽车仰长而去,远处两辆汽车紧紧跟上。
这两辆车里坐的是约翰逊的保镖,自从出院之后,约翰逊的安保工作就提升了一个等级。
不是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啊,约翰逊还没有这么傻,他找的是比利时本土一家安保服务公司,据说有一部分比利时官方背景。
约翰逊的家距离总统府并不远,就在两个街区之外的富人区。
汽车一路飞驰,看着约翰逊走进家门,其他人才放下心来。
约翰逊出院之后,出于对家人安全的担忧,向博马警察局申请24小时保护。
富人区的治安状况本来就不错,24小时有警察巡逻,约翰逊的保镖们还是不放心,留下一辆车就在约翰逊的家对面,同样是24小时值守。
约翰逊回到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出门,傍晚的时候在楼下花园里散了散步,还和汽车里的保镖打了个招呼,然后回到房间,书房里的灯一直亮到天亮。
清晨,等约翰逊的管家打开书房的房门,发现约翰逊已经上吊身亡,旁边的书桌上留有约翰逊的遗书。
大批警察很快赶到现场,约翰逊的家被封锁,管家和保镖分别接受询问。
“晚上大约十点钟,我还给先生送了夜宵,先生一直在工作,一口都没动——”约翰逊的女仆哭哭啼啼,精神受到极大伤害。
“我们看着先生回到房间,房间里的灯一直都亮着,没有人任何事发生,我和汤姆轮流值班,没有发现任何意外。”保镖信誓旦旦。
“这几天先生的精神不太好,事实上先生从出院之后一直都精神不太好,他和夫人已经分房很久,经常睡在书房里,我十二点的时候去书房,先生还在工作——”管家老泪纵横,他的忠诚不需要怀疑。
警方在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痕迹,约翰逊家中的门锁也没有被破坏,没有侵入痕迹。
综合各方面的证据,警方判断约翰逊是自杀。
理由是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精神失常。
刚果共和国政府在一个星期后为约翰逊举行了国葬。
消息传到南部非洲——
这种事没必要让罗克知道,西德尼·米尔纳在看完报告之后,直接把报告丢进碎纸机。
罗克才没心情关注刚果共和国呢,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南部非洲最北端的维多利亚州和英国东非保护地边境附近就聚集了大量东非难民,这些难民试图进入南部非洲寻求庇护,但是遭到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拒绝。
为了防止东非人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南部非洲,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在边境地区修建了长达1600公里的铁丝网,并且派出边境巡逻队巡逻,维多利亚州政府也行动起来,派出国民警卫队配合边境巡逻队的行动。
维多利亚州包括整个维多利亚湖,以及维多利亚湖周边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生活着大约150万南部非洲人,绝大部分是参加过世界大战的远征军官兵家属,以及一部分世界大战后来到南部非洲的新移民。
这些新移民,大部分都是国家农场的雇员。
“三个月前这里还只有不到一万人,现在已经聚集了三万人以上,现在他们的情绪还算稳定,可一旦形势失控——”国民警卫队上尉格兰特是世界大战退伍老兵,他手下只有六十多个人,要防御三万多人的冲击,压力可想而知。
“出了什么事?”少校马林忧心忡,不停使用望远镜观察铁丝网对面的难民营。
难民营规模很大,从铁丝网附近一直延伸到远处山坡,放眼望去,到处是破破烂烂的窝棚和衣不遮体的难民,马林脚下是一条公路,以铁丝网为界,南部非洲这边都已经铺设了柏油,路面上还有用白色油漆划出来的行道线,对面就是黄扑扑的泥土路,现在还没到雨季,等到了雨季,多半又是一片烂泥塘。
“据说是征收人头税,一个人一英镑,这些苦哈哈的非洲人别说一个英镑,估计一个先令都拿不出来——”格兰特撇嘴,然后又开始抱怨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这里很多人以前都生活在维多利亚湖周边,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联邦政府掏钱把他们送到东非,这帮家伙好像是尝到了甜头,只要在东非生活的不如意,就会闹着返回维多利亚湖,要我说刚开始就一分钱都不能给他们,纳税人的钱不能这样被浪费——”
格兰特有抱怨的资本,他也是纳税人。
“少抱怨,多做事,这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马林不抱怨,看一眼身后的几辆卡车,担心带来的物资不太够。
世界大战结束的那一年,英国政府将东非保护地升级为殖民地,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殖民政府的管理水平,经济危机当下,不想着发钱反而要收人头税,难怪这些人要逃离东非。
第1621章 挡箭牌
很多事就是说不清,在南部非洲理所当然的事,放在东非就是大逆不道,明明有轻轻松松就能敛财的方式,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先让农场主都富起来?
这方面英国还好点,最离谱的是美国,明明一个世纪前面对经济危机都知道以工代赈,一个世纪以后却只知道彪呼呼的发钱,好像这样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一样。
仔细想想也是,在美国那帮华尔街资本家眼里,套用英国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的说法,工业时代,穷人一方面意味着贫穷,另一方也代表着劳动力资源,穷的还有点价值。
可进入到生产过剩的消费社会以后,没有消费能力,连一个健全的人类都不是。
所以直接发钱的意思就是麻烦你先当个人吧。
对于某地产商人来说,那就更简单了,既然随便印印钞票就有无穷无尽的商品,那何必还要苦哈哈的去生产。
一个世纪前美国还可以“以工代赈”,因为当时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一个比较原始的程度,21世纪美国已经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根本就没有建设基础设施的必要。
至于可持续发展——
抱歉,地产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当多久的总统,说不定干四年就要把执政权交给虎视眈眈的在野党,所以辛辛苦苦搞基建难道是要给竞争对手作嫁衣裳吗?
所以不是他不懂,就算他不懂,他身边的那些精英也懂。
但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一个所有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年代,就算竞争对手上台之后也是简单粗暴的发钱,至于美国的未来,那是未来美国人的事。
马林绝对是活在当下,他带来的四辆卡车,两辆卡车上装的是食物,一辆卡车上装的是衣物,最后一辆卡车上装的是帐篷等其他生活物资。
还有一辆越野车上,坐着几名从野战医院调来的医生和护士,这还是出于防疫考虑才派来的,难民营里的卫生条件很差,搞不好就会爆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不得不防。
“格兰特,叫几个人把卡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我们多少得做点什么。”马林悲天悯人,同是英联邦成员国,多少要讲几分香火情。
格兰特也不需要自己动手,铁丝网对面人多得是,格兰特也不怕乍一开门,会引发难民骚动什么的,就这么大咧咧到对面点了几十个小黑过来让他们自己卸。
这些物资都是给这些难民准备的,所以想让格兰特伺候他们,做梦!
这时候就看出黑哥们们有多么能苦中作乐了,明明是干活,一分钱的报酬都没有,最多能多分一盒午餐肉,小黑们却兴高采烈,走路的时候身体都伴随着某种特殊的节奏一弹一跳的,铁丝网对面还有几个娘们开始鼓掌打拍子唱歌,都不知道他们在开心什么。
“有这份心情,自己开荒种点什么不能养家糊口呢?”格兰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时候要是能有架直升飞机飞到天上,就能看到仅仅是一铁丝网之隔,经济发展程度就是天壤之别。
维多利亚湖周边,历来都是膏腴之地,随便种点什么就能硕果累累的那种膏腴。
当然你不能种下去什么都不管,该有的管理还是得有,要不然多半也是颗粒无收,上帝会保佑他的子民,但不保佑懒汉。
东非这边的植物也确实是很茂盛,从空中俯瞰的话,遍地都是郁郁葱葱的草原或者是灌木丛,从维多利亚湖畔一直延伸到天边,这里的草原不是浅草才能没马蹄那种,而是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一人多高,茂密旺盛,连草都能长得这么好,种庄稼更没问题。
南部非洲这边,从维多利亚湖到边境绵延几十公里全部都是农场。
秉承南部非洲传统,农场和农场之间以树林为分界线,阡陌纵横里星星点点的木屋,为了防腐都粉刷了鲜艳的颜色,红的白的黄的一看就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俗的经济水平。
维多利亚湖周边每年也有雨季旱季,所以这些防腐漆每年都要刷一遍,这是笔不菲的费用,没钱的话真刷不起。
所有木屋旁边都停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皮卡必不可少,大型农业机械也挺多,更多的是那些甩着尾巴悠闲啃草的奶牛和绵羊,偶尔有调皮的牧羊犬冲过来,羊群就像花朵一样四散开来,奶牛总是很生气,可惜生气也追不上。
铁丝网对面也是一样的郁郁葱葱。
可惜这边就不是农场,而是完全没有人类开发痕迹的原始状态,偶尔出现的部落,全部都是那种用茅草搭建的尖顶草房,部落周边篱笆旁蹲着的就是无所事事的小黑们,他们懒到什么程度,方便都不愿意多走几步。
“其他人都不种,就你一家种,还没成熟就被人摘完了。”马林是哀其不幸,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了,非洲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就是采集,部落周围的食物采集完了就去远一点的地方,他们也没有私有财产这种意识,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这种情况下要推行南部非洲的农场制度确实是有点难。
“要我说就不该搭理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格兰特就是恨其不争,每天都有很多东非人,隔着铁丝网把手伸过来向国民警卫队官兵们乞讨,也确实是有人把吃不完的巧克力什么的递过去,不过这非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感激,反而更加助长了这种行为。
也不是不感激,不过不感激给东西的人,而是感激他们的神。
大概他们觉得,是因为神的旨意,所以他们才能获得食物——
哦哦哦哦哦,突然想起来,很多西方家庭也这样,吃饭之前要祷告,内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