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军舰相比,豪华邮轮就奢侈的不像话,单人单间不说,房间里居然还有卫生间,这在鲍威尔的意识里,只有船长的休息室才能这么奢侈。
  房间里还有电话可以直呼前台,桌子上摆着为乘客准备的葡萄酒和小点心,船员看了眼,根本就没有收起来的意思,还随手打开抽屉,示意鲍威尔杯子的位置,然后就直接离开。
  鲍威尔刚刚把葡萄酒打开,舱门就被人推开。
  来找鲍威尔的是彼得。
  “姓名、年龄、籍贯——”彼得是来审讯的。
  这就对了嘛,鲍威尔马上就立正挺胸抬头,一本正经的回答问题:“我叫鲍威尔·沃顿,来自伊利诺伊州,在美国海军‘决心’号服役——”
  这都是背过的套路,就算鲍威尔不交代,他脖子上的狗牌上也有。
  接下来无论彼得怎么问,鲍威尔翻来覆去就只有这一句。
  “别相糊弄我,老实告诉你,如果你不配合的话,我就把你从船上扔下去——”彼得不客气,新政府都已经和美国宣战了,鲍威尔现在就是战俘。
  远洋航行是很危险的,去甲板上散个步不小心掉海里再正常不过了,《日内瓦战俘公约》都管不着。
  “你不能那样做,南部非洲也是《日内瓦战俘公约》签署国。”鲍威尔对答流利,看样子是真练过。
  “呵呵——”彼得冷笑,抬手指了指胸前的国徽。
  鲍威尔顿时脸色惨白。
  彼得胸前是巴西新政府的国徽,巴西新政府才刚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在《日内瓦战俘公约》上签字呢。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彼得冷笑,就算签字,《日内瓦战俘公约》也不是万能护身符。
  “是的,知道了——”鲍威尔垂头丧气,老老实实面对现实。
  其实也问不出什么来,鲍威尔级别太低,交代不出什么重要情报。
  换句话说就是没什么价值。
  大概鲍威尔自己也知道,所以当彼得问起“决心”号上发生了什么时,鲍威尔一口咬定是“决心”号弹药库意外爆炸,从而导致“决心”号沉没。
  这个态度就很好。
  “决心”号从爆炸到沉没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对外发出电报,等美国人意识到“决心”号出事的时候,“自由女神”号可能都已经抵达鲸湾了。
  当然托马斯也没忘记向本土汇报,这已经不是美巴联军第一次向南部非洲民用船只开火了。


第1812章 麦克阿瑟的獠牙
  7月20号,“自由女神”号还没有抵达鲸湾,南部非洲报纸就已经开始炒作美军在巴西的暴行。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南部非洲媒体就有意无意对美国的一些阴暗面大书特书,从美国西进运动时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到第一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大流感带到欧洲,再到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农场主宁愿把牛奶倒河里也不愿意施舍给有需要的人,美国在南部非洲的形象已经跌入谷底。
  如果说以前的宣传,南部非洲人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观吃瓜。
  那么自从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在巴西的所作所为彻底激怒了南部非洲人。
  虽然国联调查团针对马卡埃的真相调查还没有结束,不过几乎所有人南部非洲人都认为,马卡埃大屠杀是巴西军政府在美国幕后支持的情况下制造的。
  为什么?
  因为美国人有前科!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对民用船只开火了!
  虽然每一次都以美国人灰头土脸而结束,但是南部非洲人依然义愤填膺,凭什么美国人就能在全世界横行霸道?
  凭什么南部非洲民用船只就不能在公共海域航行?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对美国开战?
  这就对了,南部非洲之所以要塑造一个受害者形象,就是为了在某个合适的时候顺应民意。
  什么事都得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7月21号,杨·史沫资再再次召见美国驻南大使史汀生,向史汀生表达最强烈的抗议。
  “我不知道‘决心’号有没有向‘自由女神’号开火,我只知道‘自由女神’号安然无恙,正在向鲸湾航行,而‘决心’号却已经沉入水底,华盛顿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你们也不用费尽心思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形象,如果南部非洲没有深度参与战争,巴西人为什么会有潜艇?”史汀生同样火冒三丈,南部非洲每一次都是受害者,可是每一次被击沉的船都属于美巴联军,到底谁才是受害者?
  “我特么怎么知道巴西人怎么会有潜艇?还有,你是怎么知道相关情况的?难道你们还有办法联系华盛顿?”杨·史沫资好奇,美国使馆已经被关闭,使馆工作人员也都处于软禁状态,按说是没有能力对外联系的。
  “你难道都从来不看报纸吗?”史汀生怒吼,杨·史沫资愕然,原来还真特么有“内鬼”。
  当然这也不能怪报社编辑,南部非洲的媒体人,嘲讽起美国来没有丝毫底线,恰逢美国海军军舰弹药库爆炸这种乌龙,当然要大书特书。
  “你应该感谢‘决心’号的弹药库,要不然等着迎接你们的,就将是一亿南部非洲人的怒火!”杨·史沫资说出一亿这个数字的时候,真的雄心万丈。
  就在刚刚,南部非洲总人口史无前例的突破一亿,达到一亿零一百四十六万人。
  这个数字对于美国来说还是略少,美国去年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亿三千万。
  但是要知道南部非洲30年前还只有不到200万人,这么一对比,南部非洲人口增长速度用“爆发式增长”都不足以形容,应该是“裂变式增长”。
  和人口相对应的是经济,去年南部非洲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百分之6。5,今年可能在百分之六左右,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可是考虑到南部非洲的经济基础,绝对增长值在所有国家中依然名列前茅。
  “现在和真正的宣战还有什么分别?你们能不能真诚一点,不要那么虚伪!”史汀生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嫌弃,大概意思就是美利坚虽然是真小人,你们南部非洲就是伪君子,也没好到哪儿去。
  “宣战!呵呵,好啊,我现在就给你机会,让你返回华盛顿去和小罗斯福总统商量,如果你们想宣战,那就宣战!”杨·史沫资主动放人,总把人扣着也不是事。
  “真的?”史汀生惊讶。
  “真的!”杨·史沫资果断。
  稍晚些时候,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宣布召回南部非洲驻美大使,同时将美国驻南使馆工作人员全部遣返。
  召回大使,通常被认为是宣战的前兆。
  当然也不一定,有时候这也是外交手段之一,用召回大使这种方式表达态度。
  消息传到华盛顿,白厅一团凝重。
  自从巴西军政府迁都之后,小罗斯福就承受着巨大压力。
  战争确实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方式,但前提是能打赢的战争,如果打不赢,国内矛盾不仅不会缓和,反而会衍生出新的问题。
  即便是美国媒体,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巴西军政府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前期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巴西军政府都被米州军以一州之力打得被迫迁都,现在米州军占据了巴西几乎全部精华地区,军政府被赶到圣路易斯,那么军政府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恐怕很难。
  巴西精华地带几乎全部都在东南部,里约、圣保罗州、米州、圣州加起来,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占据巴西全国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目前还处于军政府控制下的几个州,加起来都不用跟米州比,连圣保罗州都不如,军政府凭什么东山再起?
  就在刚刚,圣保罗州宣布支持巴西新政府,拥护瓦加斯担任新政府总统。
  米州军占领里约之后,美巴联军从里约一线全线溃退。
  现在维多利亚米州军也开始向美巴联军反扑,美巴联军防线摇摇欲坠,乔治·马歇尔没有能力力挽狂澜,两天内向华盛顿发出三封电报,希望华盛顿能派遣更多军队去巴西。
  “马歇尔将军的能力肯定是有的,之所以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主要是因为巴西的情况太复杂,给米歇尔将军留出的时间不足——”赫尔利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难受,咬紧牙关还要为乔治·马歇尔辩护。
  不然又能怎么样呢,乔治·马歇尔是赫尔利任命的,如果乔治·马歇尔能力不足,难道要赫尔利这个战争部长,或者是麦克阿瑟这个参谋长去巴西。
  如果换成赫尔利或者麦克阿瑟,先不说能不能顺利击败米州军——不,现在应该是新政府军了,纵然是能击败,那对于赫尔利和麦克阿瑟来说也没有任何荣誉可言。
  换句话说打赢了正常,万一打输了——
  那就真无路可退了。
  “我们现在先不说巴西,南部非洲决定召回大使,我们应该怎么做?”小罗斯福表情憔悴,他现在才真正体会到担任美国总统的痛苦之处。
  美国总统从来就不是美国的主宰,只是相关利益集团推出的权力代言人。
  刚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小罗斯福凭借应对经济危机时的出色表现,一度在美国国内赢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支持率。
  怎么说呢,百分之八十确实不错,不过因为缺少参照数据,所以这个数字也就不显得那么惊人。
  美国今年才刚刚开始进行支持率方面的统计。
  作为对比,罗克担任南部非洲首相,从第一天起支持率就没有低于过百分之八十,比勒陀利亚顺利举办奥运会之后,罗克的支持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三。
  所以最近这几年,虽然南部非洲首相也是竞选产生的,不过罗克在南部非洲的基础无法动摇,上一次南部非洲大选,其他两位候选人在大选开始的前夜自知不敌双双退出,一时间被引为佳话。
  美国总统的痛苦就在于权力的制约。
  小罗斯福本人从一开始就不支持针对铁四角。
  铁四角被发现以前,也没见美国钢铁企业抱怨美国国内的铁矿石品位不足,美国依然成为全世界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
  如果说不是南部非洲企业发现了铁四角,而是美国钢铁企业发现了铁四角,那么毫无疑问,小罗斯福会全力维护美国钢铁企业的利益。
  现在美国钢铁企业企图强力掠夺铁四角的利益,南部非洲联邦政府难道就是好惹的?
  活该!
  所以小罗斯福眼睛里有悲哀,也有一丝不以为人觉察的快意。
  资本,终究是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的。
  “南部非洲拒绝和我们坐下来谈判,我们已经通过克虏伯向南部非洲表达善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国务卿赫尔表情凝重,当南部非洲拒绝谈判的时候,赫尔才意识到麻烦大了。
  “如果我们是南部非洲人,我们也不会同意。”小罗斯福不生气,美国人就是缺少换位思考的共情。
  “我们现在只能全力以赴赢得战争,否则我们就将失去一切。”麦克阿瑟态度坚定,从菲律宾到巴西,麦克阿瑟对于南部非洲威胁的感受越来越深刻。
  “那么我们还该怎么全力以赴呢,为了巴西进行全国总动员吗?”小罗斯福脸上的失望一闪而逝,谁都知道应该全力以赴,哪怕顺其自然也应该是全力以赴之后的坦然面对,而不是无所作为的躺倒任那啥。
  “也不是不可以!”麦克阿瑟这个狼灭,真正露出自己的獠牙。


第1813章 国联的新时代
  以麦克阿瑟的狂妄,他完全有可能做出这种事,他就是那种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小罗斯福肯定不会为了巴西赌上美国的未来,巴西很重要,但还没有重要到需要美国进行全国总动员的份上,现在摆在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南部非洲,只要解决了和南部非洲的矛盾,巴西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白宫开会的时候,南部非洲驻美使馆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
  重要文件都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使馆工作人员的个人物品也都已经收拾好,工作人员撤离之后使馆将会关闭,不过作为南部非洲领土,使馆还会留一些工作人员负责使馆的维护。
  南部非洲跟美国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一直恶劣下去,互相召回大使只是外交手段,使馆迟早还是要重新开放的。
  “今天晚上把所有不方便带走的贵重物品装车送到落樱湖,使馆只保留最基本的生活设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将在48小时之内撤离美国。”陈启负责整个撤离行动,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关系已经恶化到这个份上,罗克在美国的私人财产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使馆里的贵重财物还挺多的,仅仅用于日常使用的勋爵汽车就有12辆,这可都是最顶级配置的勋爵汽车,每一辆都价值昂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昂贵,在二手老爷车收藏市场上,这种限量销售的勋爵汽车很有市场。
  对于勋爵汽车,尼亚萨兰汽车采用的方式也是饥饿销售。
  毕竟是全世界目前最高档的汽车,有的是富豪趋之若鹜。
  尼亚萨兰汽车就对客户的身份资格进行审核,单纯的有钱并不行,还得社会地位足够高,才有购买勋爵汽车的资格。
  人性就是这样,购买勋爵汽车的难度越高,希望购买勋爵汽车的人反而越多,当一辆汽车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时,汽车就是一张会行走的名片。
  “勋爵在落樱湖的庄园没有被封闭吗?”以赛亚上尉略好奇。
  “怎么可能,落樱湖的庄园是勋爵的私人财产。”陈启其实也意外,美国人整天喊着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陈启也以为美国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句话有时候还真有点用。
  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没用,对于罗克来说肯定是有用的。
  不过这也正常,罗克之前每一次来到美国,都是入住落樱湖畔的庄园。
  不仅罗克在美国有私人财产,美国的那些大亨,在南部非洲也有私人财产。
  所以公是公私是私,做人留一下日后好见面嘛。
  “呵,美国人还有底线呢!”以赛亚冷笑,美国政府终日打雁,也有被雁啄瞎眼的时候。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美国人应该在巴西军政府和米州州府两败俱伤的时候再涉足巴西内战,这样才最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