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躲避德国空军的轰炸,蒙哥马利所有军车的减速器上都涂上一层反光油漆,用隐蔽在后挡泥板下的小灯照亮,后一辆车的司机就利用这点亮光紧跟着前一辆车,整个车队则关闭大灯,并实行严格灯火管制。
  为防止发生意外,蒙哥马利还在十字路口和容易迷路的拐弯处设置了交通纠察哨,指挥车队行进——
  就这样,第3师一夜之间行军60公里,成功跳出了德军合围,并在28日凌晨赶在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第19军前面,组织起坚固防线。
  前面说过,小胡子之所以命令装甲部队停止进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敦刻尔克周围河道众多,到处都是沼泽,很不利用装甲部队作战。
  蒙哥马利指挥部队巧妙利用地形,对德国装甲部队进行顽强狙击,一直到盟军完成“发电机行动”,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第19军再没能前进一步。
  蒙哥马利指挥的第三师,正在和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第19军激战的时候,敦刻尔克东堤,发电机行动进入高潮。
  28号当天,英国民用船只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盟军撤离的速度。
  狭窄的东堤是盟军唯一一条求生之路,钢盔上贴着“S·N·O”三个字母的威廉·坦南特上校,是协调登船的指挥官,这几个字母使用烟盒中的锡纸剪出来的,坦南特上校手下只有12名军官和150名士兵。
  “我们是梅尔斯费尔德第四卡宾枪团,我的孩子们希望尽快返回家中,所以我们必须马上登船。”忙碌的滩头,一名英军军官蛮横无理,要求插队。
  此时的敦刻尔克海滩,滞留的英法联军部队超过30万人,他们中的大部分是英国远征军,法军部队的数量大约只有四分之一。
  这就能看出英国人有多鸡贼。
  要知道镰刀行动开始前,在法国作战的英军部队只有10个师。
  镰刀行动开始后,英国持续向法国增兵,总兵力加起来也没有超过西线盟军总数的六分之一。
  换句话说,总兵力为300万的盟军,英军部队总人数只有不到50万人。
  现在敦刻尔克以及周边的四十万盟军中,英军部队总人数大概30万人,法军和比利时、荷兰残余部队加起来只剩不到10万人。
  哦,忘了说,波兰高地旅也在敦刻尔克。
  波兰高地旅来到法国之后,在圣洛克接收武器装备,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才能奔赴前线作战。
  幸运的波兰高地旅因此躲过了德国坦克的突击,在敦刻尔克的所有盟军部队中,波兰高地旅的建制是最完整的,拥有的武器装备也是最完整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用物资。
  “我们的部队伤亡惨重,部队中有大量伤员,需要马上接受救治,求求你,让我们的伤兵先登船,他们都是好孩子,还可以和德国人作战——”一名满头白发,胳膊上绷带还在往外渗着血的法国上校苦苦哀求。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负责撤离行动的是英国人,负责运输的也是英国船只,法国政府现在正忙着搬家呢,根本顾不上敦刻尔克海滩上的法军士兵。
  隆美尔指挥的装甲第七师强渡索姆河之后,巴黎已经处于德军威胁中。
  魏刚防线无力阻止德国装甲部队的前进,法国政府已经开始迁都,从巴黎迁往图尔。
  图尔在文艺复兴前期是法国的首都,在此期间,图尔所在的卢瓦尔河谷修建了大量的城堡,图尔也因此被称为“法兰西花园”。
  图尔地理位置优越,是法国西部最大的陆上交通枢纽。
  不过法国政府貌似忽略了一个问题。
  图尔的位置虽然不错,但是不靠海。
  所以随着德国装甲部队的推进,法国政府估计还得搬家。
  要不然就来不及在德国人到来之前逃走了。
  “我们要尽量把健康的士兵从敦刻尔克撤走,伤员行动不便,而且会挤占健康士兵的空间,上帝会保佑他们的——”英军军官应该是虔诚的教徒。
  不过把希望寄托在上帝上,这也未免太扯了点。
  德国人可不是上帝。
  “闭上你的嘴混蛋,我绝对不会抛弃我的孩子,哪怕他受了伤!”老上校勃然大怒,人跟人确实是不一样。
  “都闭嘴,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只要他是盟军士兵,我们都应该对他们的生命负责!”坦南特上校声音嘶哑,眼睛里都是血丝,“发电机行动”开始的三天以来,坦南特上校只睡了四个小时。
  也正是因为坦南特上校的正直和坚持,撤离行动的秩序得以维持。
  28号当天,有17804人从敦刻尔克撤离,比前一天多了一万人。
  不过要把30万英法联军全部从敦刻尔克撤走,还需要更多的运输力量。
  盟军确实是需要上帝保佑。


第2086章 参战的理由
  “发电机行动”开始执行的时候,圣洛克的撤离行动还在继续。
  现在的圣洛克,已经处于德军的重重包围中,所有进入圣洛克的入口都已经被封闭,到28号,还有近十万人没能及时撤走。
  这十万人里,既包括平民,也包括近万名英法联军的士兵。
  德国人可以放任平民离开圣洛克,却不想让这部分英法联军的士兵通过圣洛克返回英国。
  德国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英法联军的士兵在圣洛克,莱因哈特给出的估计数字是三万人。
  “怎么可能有三万人,或许真的有英法联军的士兵,在放下武器之后以平民身份进入圣洛克,不过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三万人那么多。”南部非洲驻德国大使威廉·蒂贝茨最近很忙碌,距离南部非洲向德国宣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南部非洲驻德国使领馆也正在准备撤离。
  威廉·蒂贝茨不能走。
  就算南部非洲和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断绝关系,必要的沟通还是得保留。
  这二十年来,南部非洲跟德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几乎所有德国人,都接受过南部非洲援助的食物以及生活物资。
  绝大部分德国人,都对南部非洲持正面态度。
  当然也有部分德国人,将南部非洲视为德国输掉上一次世界大汉的罪魁祸首。
  自从德国开始执行“镰刀计划”以来,南部非洲驻德国各使领馆就受到德国的严密保护。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趁机攻击南部非洲驻德使领馆。
  当然更重要的也是监视。
  南部非洲人的情报能力,德国人早有感受。
  “考虑到南部非洲和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个人建议,圣洛克方面应该将英法联军的士兵交给德军部队看守,军人不是平民,不受战时规则保护。”里宾特洛甫亲自来找威廉·蒂贝茨要人。
  威廉·蒂贝茨无话可说。
  战时规则还不允许向平民发起攻击呢——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德军已经对多个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无数平民因此死亡,德国人什么时候在乎过?
  按照战时规则,放下武器的军人,不说受到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最起码不能肆意杀害。
  就在不久前,两名从波兰逃至英国的波兰人,向英国《每日记事报》披露,俄罗斯人正在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俄罗斯和波兰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苏波战争结束后,有大约18000-20000名俄罗斯俘虏,在波兰的俘虏营内死亡。
  同一时期,也有大约18000-20000名波兰俘虏在俄罗斯的战俘营内死亡。
  去年十月,俄罗斯和德国瓜分波兰。
  大概两个月前,俄罗斯在卡廷深林对两万多名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意图彻底消灭波兰人的反抗力量。
  这一行为是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俄罗斯人自以为天衣无缝,不料却被两个顺利逃亡的波兰人揭露,这一行为也招致国际联盟的强烈谴责。
  也仅仅只是谴责而已,国际联盟已经将俄罗斯除名,重新对俄罗斯实施封锁。
  俄罗斯人也不在乎,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国际社会排斥。
  “我会将你的建议转达给圣洛克,不过请你理解,我们南部非洲和联合王国,以及法兰西——”威廉·蒂贝茨踢皮球,转达是可以转达,不过圣洛克方面听不听,威廉·蒂贝茨说了不算。
  “哈哈哈哈,很快就没有法兰西了!”里宾特洛甫得意洋洋,前线德军已经全面突破魏刚防线,这一次法国人没有力挽狂澜的可能了。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好几次距离巴黎都只有一步之遥,最终都功亏一篑。
  这一次法国人没那么幸运了,就算南部非洲现在就参战,也无法赶在德军之前拯救巴黎。
  法国政府自己都已经放弃了巴黎,将首都迁往图尔——
  最新消息,法国政府将首都迁往图尔之后,发现图尔也不安全,德国人的推进速度,比法国人的迁都速度快多了。
  于是法国政府在迁都图尔的第二天,又将首都从图尔迁往波尔多。
  威廉·蒂贝茨也不知道里宾特洛甫是来要人的,还是来炫耀的。
  当然人肯定不能给,否则英国和法国那边没法交代。
  这也是德国人想要的,只要圣洛克将英法联军的士兵交给德国人,那么南部非洲加入盟国的可能性就将大幅降低。
  威廉·蒂贝茨应付里宾特洛甫的时候,“圣桑斯”号渡轮满载650人,从圣洛克出发前往英国马盖特。
  马盖特是英吉利海峡沿岸的一座小城,距离多弗尔大约30公里,为了躲避德国人的轰炸机,“圣桑斯”号要在海上兜一个圈子,距离虽然远了些,不过安全性大增。
  “圣桑斯”号的标准载客量是150人,现在整整装了650人,船身都有点倾斜,不过船长乔治·奥尔德里奇技术高超,他有把握驾驶着“圣桑斯”号,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惊涛骇浪。
  “大海不可怕,可怕的是德国人的轰炸机——不过我们悬挂的是南部非洲国旗,德国人不会向我们‘圣桑斯’号发动攻击,所以放心吧,我们一定能安全抵达马盖特。”奥尔德里奇嘴上不怕,内心还是忐忑。
  英国正在全力以赴,将敦刻尔克的盟军官兵撤往英国本土。
  德国人在拼命阻止英国人的撤离行动,昨天晚上一艘英国商船被炸毁,35名船员,以及船上的780名英法联军士兵全部葬身海底。
  后世英国在纪念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把宣传的重点放在被拯救的33。6万盟军士兵上。
  很少有人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有大约2。8万名英法联军士兵阵亡,大约4万人被俘。
  被俘的英法联军士兵里,包括断后的英法联军部队。
  所以后人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断后的英法联军部队全军覆没,作为高级指挥官的蒙哥马利却神奇的回到英国。
  “万一德国人的飞机来了呢?”奥尔德里奇的小跟班丹尼尔刚满18岁,他和奥尔德里奇一样都是法国人。
  “镰刀行动”开始前,圣洛克的十万常住人口里,南部非洲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
  “镰刀行动”开始后,南部非洲籍工作人员和家属,已经分批全部撤离,现在还滞留在圣洛克的南部非洲人都是军人,大约500。
  要守卫圣洛克这么大的一个城市,500人肯定不够,5000人都不够。
  所以人数多少没有意义,只是象征性力量。
  “不用怕,附近就有我们的舰队,空军也会对我们提供支援,德国人不敢乱来——”奥尔德里奇话音没落,天空中突然传来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
  不是南部非洲的飞机。
  也不是英国人的飞机。
  机翼下方有醒目的铁十字,这是德国人的飞机,而且是一架BF109。
  德国人的飞机很嚣张,先是从“圣桑斯”号上空高速掠过,然后在远处兜了个圈子,从后方追上“圣桑斯”号,降低高度抵近观察。
  这个距离上,应该能清楚的看到“圣桑斯”号船头悬挂的南部非洲国旗。
  南部非洲三色旗,就是奥尔德里奇的信心所在。
  很明显,船上的法国人,对于三色旗同样有信心。
  所以在BF109降低高度的时候,船上的法国人纷纷向BF109怒骂。
  这时候海上的风浪有点大。
  “圣桑斯”号的发动机声音,加上BF109发动机的轰鸣声,法国人就算骂破嗓子,BF109的飞行员也听不到。
  很快就有法国人发现了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法国人的作死能力确实是非常优秀。
  马上就有人开始组织,喊口号一二三一起骂,中指当然也少不了。
  BF109的飞行员成功被法国人被激怒了。
  他直接将飞机拉起,飞到“圣桑斯”前方绕个圈子,然后向“圣桑斯”开始俯冲。
  “左满舵——”奥尔德里奇的嘶吼声传遍“圣桑斯”号舰桥。
  民用船只的动力,在BF109面前根本不够看。
  更何况“圣桑斯”号现在严重超载。
  奥尔德里奇在下命令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
  法国人多爱看热闹啊。
  刚才骂BF109的时候,整齐划一,让所有法国人都非常满足,感觉出了一口恶气。
  这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圣桑斯”号的船身已经严重倾斜。
  左满舵加重了“圣桑斯”号船身的倾斜程度。
  这时候一个大浪突然打来,“圣桑斯”号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倾覆。
  消息传出,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如丧考妣,没有人关注在这起事故中失踪的127人。
  “圣桑斯”号的运气没有坏到底。
  船身倾覆之后,圣洛克分舰队的“贝尔格”号驱逐舰最先赶来,大部分落水人员都被“贝尔格”救起。
  随后又有两艘英国渔船加入进来,他们分别救起18人和22人。
  最终在这起事故中,共有127人失踪。
  “圣桑斯”号沉没后,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试图成立调查组,调查“圣桑斯”号沉没的真相。
  不过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圣桑斯”号沉没后,英国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