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知道你们中有人把东西藏起来,如果现在交出来,我会仁慈的饶恕他,如果让我查出来,我会直接吊死你!”萨里恶狠狠,自己的脸都被丢光了。
  没人说话。
  所有人都目不斜视,军姿标准,甚至比保护伞公司的一些雇佣兵军姿更标准。
  “好,很好,如果有人检举揭发,他将获得一镑的奖励——”萨里诱之以利,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英镑对于印度士兵还是很有诱惑的。
  1940年的当下,印度士兵的月收入也就一镑左右。
  “五镑!”萨里看没有反应,直接加码。
  这一次终于有人跃跃欲试,不过诱惑还不够。
  “十镑!”萨里继续加码,这一次终于有人举手。
  而且还是好几个人同时举手,争先恐后那种。
  果然,男人无所谓忠诚,只因背叛的砝码太低。
  五个餐盘很快就全部找到。
  跟萨里想的一样,是被几名士兵埋在土里,多半是准备以后带走。
  这些印度士兵想的够远的。
  不过杰里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有信心能活到战后。
  很快杰里就知道了。
  下午意大利人向柏培拉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在保护伞公司雇佣兵和印度士兵的配合下,意大利人的进攻被轻易击退。
  说配合是抬举印度人了,印度士兵在战斗中的表现,让人叹为观止。
  萨里大概是急于挽回面子,派出一个营近500人,协助保护送公司的雇佣兵迎战。
  进攻的意大利部队,是意属东非殖民地派出的殖民地仆从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根本没什么战斗力。
  即便如此,战斗开始后,杰里惊讶的发现,印度士兵躲在散兵坑里,几乎连头都不敢抬,即便有人开枪也是胡乱打,根本就没有标准这一说。
  甚至连印度人的机枪手,都是对空射击。
  杰里很好奇,询问印度机枪手为什么这么做。
  印度机枪手充满骄傲的介绍:这是大英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总结的战术,对空射击可以有效增加子弹的射击距离,可以对远处的敌人造成伤害。
  这个情况确实有。
  一战期间主要还是堑壕战,英法联军和德国人都待在战壕里,平射无法造成伤害,对空射击反而能碰碰运气。
  当然命中率就极为感人了。
  现在已经是1940年,意大利人正在发起进攻,还用20年前的经验作战——
  杰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让杰里更惊讶的事还有呢。
  意大利人的进攻被击退之后,刚才还躲在战壕里头都不敢抬的印度士兵瞬间勇敢起来,他们纷纷跃出战壕,向已经撤退的意大利人发起乱哄哄的冲锋。
  冲锋过程中,一名印度士兵突然崴脚,意外摔倒。
  其他印度士兵以为是遭到意大利人的攻击,于是瞬间逃回战壕,速度比冲锋的时候快多了。
  杰里放下望远镜的时候一脸麻木。
  萨里同样一脸麻木。
  这样的军队别说两百万。
  就算两千万,估计也不会给德国人制造多少麻烦。
  也不一定,至少他们可以消耗德国人的粮食。
  如果德国人愿意俘虏他们的话。
  柏培拉打打停停的时候,发电机行动在继续。
  30号,天气终于放晴,德军飞机再次倾巢出动,对敦刻尔克进行无差别轰炸。
  英国空军继续迎战。
  这一天有2艘英国驱逐舰,和42艘民用船只被击沉。
  最大的伤亡来自“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游轮,这艘游轮被英国政府征用,当时“兰开斯特里亚”号满载英法联军士兵从敦刻尔克离开,中途被德军飞机击沉,3500名英法联军士兵死亡。
  英国政府没有公开这个消息,而是选择将消息封锁。
  这一天有53822人从敦刻尔克撤离。
  31号上午,大雾笼罩敦刻尔克,德军飞机无法正常起飞,往日风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峡也风平浪静。
  “发电及计划”继续,这一天有68014人撤回英国,其中一半是法军。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此时的敦刻尔克,除了还在和德军作战的部队之外,英军部队已经基本上全部撤离。
  6月1号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继续鏖战,英国出动了所有能出动的战斗机,连侦察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
  此时的英国空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这一天德军仅仅被击落了23架。
  英国海军却有四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28艘民用船只被击沉,11艘被重创。
  6月2号,英国空军已经无力升空迎战,英军被迫停止了白天的撤退,只利用夜间组织进行撤退。
  德国空军因此失去了攻击目标,只得改变攻击目标,开始对巴黎进行大规模空袭,对敦刻尔克的攻击将主要由地面部队来完成。
  当夜幕降临,无数英国船只从英国港口出海,驶往敦刻尔克。
  最后一支英军部队在东堤登船,至此英军部队已经全部从敦刻尔克撤走。
  2号晚上,共有26256人撤离,绝大部分都是法军。
  3号凌晨,亚历山大和坦南特随最后一批撤离的英军撤走,这一天又有26175人撤走。
  4号早上九点四十,古德里安率领的装甲军冲入敦刻尔克,负责断后的四万法军全部被俘。
  从5月26号到6月4号,九天内,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本土,其中英军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队3。5万。
  尽管这些抵达英国的士兵,绝大部分都丢弃了自己的装备,英国也损失了大量军事物资。
  但是通过敦刻尔克大撤退,盟军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盟军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
  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对于英国人来说,敦刻尔克大撤退确实是胜利。
  但是对于法国来说,敦刻尔克大撤退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法国人只能孤军奋战。
  6月9日,德军左翼的伦德施泰特德A集团军在埃纳河发起进攻。
  当晚,古德里安装甲兵团的第1装甲师强渡埃纳河。
  10日,古德里安突破了法第6军团右翼,此后,古德里安挥军南下,一路长趋直入似入无人之境。
  13号,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
  13号当天,英国从南部非洲购买第二批武器装备。
  这批武器装备是以轻武器为主,其中包括50万支步枪,900门75毫米野战炮,8万挺机关枪,总价4800万兰特。
  这个价格是友情价,按照时下的行情,仅仅50万支步枪就价值3000万兰特以上。
  南部非洲还承诺为每支步枪配备250发子弹,为每门炮配备一千发炮弹,这些子弹和炮弹全部都是免费的。
  温斯顿亲自向罗克打电话致谢。
  英国现在面临的情况很严重,不是缺人,而是缺乏武器装备。
  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本土的30多万人,丢弃了全部辎重,部分部队甚至连最基本步枪都没有。
  英国的动员还在继续,大约7个旅已经完成训练,新组建的14个师正在训练,还有更多的部队正在动员中。
  温斯顿担任首相后盘点军备,英国全国只剩下500门火炮,103辆装甲车,114辆步兵坦克,以及252辆轻坦克,坦克还大多都在训练学校内。
  大英帝国前所未有的虚弱。
  “发电机计划”执行的同时,法国南部的战斗还在继续。
  6月8号,蒙哥马利率领第52苏格兰低地师抵达布雷斯特,和此前已经抵达的加拿大第一师汇合。
  这两个师都没能坚持太久,6月11号,第52苏格兰低地师和加拿大第一师,连同法国第九军被德军包围在圣伐勒里。
  法国第九军在12号上午八点投降。
  第52苏格兰低地师和加拿大第一师战斗到上午十点半,最终寡不敌众,只有1350人逃出生天。
  6月11号上午,雷诺致电温斯顿,希望能和温斯顿见面。
  参与回见的还有法国政府被迫启用的贝当元帅。
  上一次世界大战后,贝当先后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陆军总监和防空总监、陆军部长、法国驻西班牙大使等职。
  镰刀行动开始后,贝当应召回国担任副总理,成为主和派的领袖。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当可是法军总司令。
  温斯顿也不知道这些年贝当经历了什么,或许是德军在西班牙表现的太出色,给了贝当不可战胜的印象,总之贝当倾向于和德国人谈和。
  温斯顿和贝当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不欢而散。
  13号,法国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之后,保罗·雷诺引咎辞职,贝当奉命组阁。
  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伦万万没想到,贝当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和德国人谈和。
  谈和也不是不行。
  问题的关键在于,德国人还没有正面回应贝当的要求呢,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贝当命令法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这——
  德国人还没有同意,法国人先放弃了抵抗。
  好一个贝当!!


第2091章 两头下注
  法国停止抵抗的消息迅速震惊了全世界。
  这还是那个曾经君临天下不可一世,动不动就逼迫大半个欧洲联合起来才能对抗的法兰西吗?
  从1793年到1815年,以英国和俄罗斯为首的欧洲国家,一共组建了七次反法联盟,直到拿破仑兵败俄罗斯,反法联盟才得以成功,法国从此成为欧洲人的梦魇。
  现在知道英国为什么那么警惕法国了吧。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整整坚持了四年,最终成功耗死德国。
  这一次从镰刀行动开始到法国停止抵抗一共用时38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就连对法国投降早有预料的罗克,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感到错愕。
  客观上说,贝当此时面对的情况,确实是比上一次世界大战更糟糕。
  贝当宣布停止抵抗之后,温斯顿第一时间和贝当通电话。
  电话里温斯顿没有指责贝当,而是提到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时任法国总理“老虎”克里蒙梭的话。
  克里蒙梭在担任总理的时候这样说:我决定在巴黎的前面作战,在巴黎城内作战,在巴黎的后方作战——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战斗决心。
  贝当语气平静: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贝当担任法军总司令的时候,还可以调动60个师,同时还有60个英军师配合作战。
  现在贝当手中连一个师都没有。
  温斯顿只能仰天长叹。
  他现在也没能力向法国提供援助。
  陆军不用说了,有人没武器,总不能空着手去法国,法国也没能力提供那么多武器。
  空军现在还能出动的只剩下25个航空中队,这是英国最后的航空力量。
  皇家海军倒是势力庞大,可是德国人不出海,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就是摆设。
  温斯顿结束和贝当的通话后,马上又打给罗克。
  这一次温斯顿终于意识到情况紧急,无条件同意罗克的所有要求,目的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南部非洲性能先进的战斗机。
  罗克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开出的价格比之前更便宜,一架“冕雕”只要五万兰特,并且同意以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名义,为联合王国提供担保。
  温斯顿非常感激,第一笔订单为2500架。
  这时候温斯顿也不再纠结是在南部非洲生产,还是在英国本土生产了,只要有飞机就行。
  温斯顿在电话里希望南部非洲能尽快参战。
  罗克没有给出参战的具体时间,不过承诺南部非洲肯定会参战,这让温斯顿信心倍增。
  不是罗克不想参战。
  而是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南部非洲也同样需要时间。
  塞浦路斯。
  自从欧战爆发之后,塞浦路斯分舰队司令麦克·托兰中将就希望亚瑟离开塞浦路斯返回南部非洲。
  亚瑟不接受麦克·托兰的建议,塞浦路斯是亚瑟的领地,亚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
  “我们和德国人之间的战争即将爆发,一旦我们向德国宣战,我们和意大利之间也将处于战争状态,塞浦路斯将随时处于意大利的威胁中,罗德西亚勋爵希望您能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南部非洲,这绝不是临阵脱逃,而是希望您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发挥更大作用。”麦克·托兰在贝当宣布法国停止抵抗之后,第一时间来找亚瑟。
  亚瑟表情平静,他身边是同样表情平静的罗娅。
  欧战刚刚爆发,罗娅就回到亚瑟身边,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丈夫的支持。
  孩子们倒是都留在南部非洲,这是小斯的决定。
  用小斯的话说:你们两口子冒险可以,我外孙、外孙女不能冒险,他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是要了我的老命。
  “本土不需要我担心,我是塞浦路斯子爵,要对我的领地负责。”亚瑟态度坚定,罗克和艾达都还没有发电报呢,亚瑟不着急。
  其实情况也没有麦克·托兰形容的那么紧张。
  罗克和艾达到现在一封电报都没有,事情却没少做。
  欧战爆发后,塞浦路斯就进入战备状态,平民该撤离的撤离,军队数量越来越多。
  战争爆发前,塞浦路斯只有5个航空大队,现在已经补充到15个,拥有各型战机近400架。
  战前驻扎在塞浦路斯的军队只有一个陆军师和一个旅的海军陆战队。
  现在塞浦路斯拥有包括一个装甲团在内的三个陆军师。
  海对面的马尔巴罗还有两个空降师,随时可以增援塞浦路斯。
  达达尼尔海峡的国联维和部队也可以随时增援塞浦路斯,亚瑟真没什么好怕的。
  说到达达尼尔海峡,不得不提到希腊。
  去年夏天,意大利在占领阿尔巴尼亚之后,一度向希腊发出战争威胁。
  希腊毕竟不是阿尔巴尼亚,胖光头不敢轻举妄动,在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工作之后,胖光头终于等到入侵希腊的机会。
  希腊和英国、法国是有盟约的,如果意大利向希腊发动战争,那么法国肯定会向意大利宣战,到时候意大利将陷入两面作战的状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